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加工番茄作为新疆的红色产业,在新疆农业生产中处于重要地位,而施肥作为番茄栽培管理中的必要环节。其对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为了实现番茄的科学合理施肥,农科院水土所进行了番茄施肥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了解和掌握番茄的需肥规律。为番茄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生产加工番茄专用肥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钾肥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钾肥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肥力中等的黄壤上栽种番茄,施钾可使番茄增产20.35%~30.06%,施钾区与无钾区番茄产量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果还表明,施钾可提高番茄V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善番茄的营养价值和风味。  相似文献   

3.
番茄几种采收成熟度完熟期维生素C含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波 《种子》2006,25(7):81-82
番茄素有“水果蔬菜”之称,其维生素C含量极高,根据医学报道维生素C能防治坏血痛,人体内缺乏会引起缺乏症。经试验测定分析,番茄植株上直接完熟的番茄,维生素C含量极显著高于坚熟期采摘后熟变红的番茄,建议大家食用直接完熟的番茄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杂交番茄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番茄引种比较试验张志宏,李广瑞,吴一鸣(贵州省种子总站)(贵州省果蔬站)(贵阳农校)为了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比常规早熟番茄具有更早熟、高产、抗病等优良性状的番茄良种,我们于1989年引进杂交一代番茄良种进行对比试验。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参试品种有...  相似文献   

5.
光温耦合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根区温度与LED补光耦合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设置了根区加温、2种光照强度与2种光质配比3因素裂区试验,另外设置了根区不加温与不补光对照,共10种组合处理。结果表明:根区加温与补光都能显著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提早番茄上市时期与提高番茄的营养品质,其中补光密度为40 μmol/(m2·s)更能显著提高番茄的生长与产量以及果实品质;而补光光质红蓝比为3:2时更能促进番茄生长以及提高番茄的产量,但光质红蓝比为1:1时,更有利于提早番茄果实前期转色日期,且能增加番茄果实的糖度。另外,根区加温与光强耦合相比于根区加温与光质耦合效应更能促进番茄生长以及提高番茄的产量。总体表明,根区加温与光密度为40 μmol/(m2·s)及光质为红蓝比3:2的耦合处理更符合日光温室番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6.
为引进多种优质蔬菜,确定蔬菜产量、适应性以及可逆性,筛选最优品种,本研究选择莴笋与樱桃番茄作为试验对象,选择不同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对比试验结果得出,莴笋不同品种的产量增幅不显著,产量方差分析表明品种间差异非常显著;樱桃番茄的产量远高于自盖樱桃番茄;果实纵向直径和果实横向直径对产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单果重间作实现;植株宽度对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番茄花药离体培养中低温预处理对小孢子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明确低温预处理对番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小孢子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番茄花药离体培养的低温预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离体培养条件下,雄核发育存在三条途径,即B途径、A-V途径和A-G途径,以B途径为主;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小孢子逐渐退化;对番茄花药离体培养进行低温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番茄小孢子退化,提早雄核发育,并增加参与雄核发育小孢子的比率,但参与B-途径的小孢子比参与A-途径的增加得多。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小果型番茄生产随着销售市场的扩大,2001年冬种植面积达3286.67hm2。种植当家品种为圣女、亚蔬6号。其种子供应偏紧且价高,为扩大种植者对品种的选择范围,促进小果型番茄的生产,海南省种子站引进小果型番茄新品种8个与当家品种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转固耐贮藏番茄百日鲜是华中农业大学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最新育成的杂交组合,为了探索其在我市的栽培适应性,并给我市的番茄延晚栽培提供参考,于1997年2月引进该品种在我市不同海拔生态条件下进行了试种,观察鉴定其适应性、丰产性、贮藏期及品质等,现将试种结果初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转基因番茄百日鲜,以强丰番茄和渝抗二号番茄作对照。1.2栽培试验栽培试验分别在3种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按3个栽培进行了3个独立栽培试验,并采用不同的栽培管理技术。1.2.1栽培型1高海拔冷凉地区露地栽培该试验地海拔1820m,处均温13~15C…  相似文献   

10.
蔬菜专用叶面肥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蔬菜专用叶面肥对提高保护地番茄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叶肥处理不仅能明显提高番茄产量,而且能改善其品质,使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Vc、粗蛋白含量及糖酸比显著提高,有机酸、NO-3-N 含量明显降低。从内在品质、果品产量、生产成本等考虑, 叶肥以稀释1000倍喷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李继刚 《种子》2002,(2):48-48
河西走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于加工番茄的种植。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番茄具有较高的色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雨量少,空气干燥,灌溉农业可以进行无支架栽培。但是由于品种单一、栽培方式落后、亩产量低、原料采摘期集中,从而造成严重浪费。为此,我们进行了不同栽培模式对加工番茄产量的影响试验,对单行、双行以及覆膜进行了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2.
王琳  薛照文 《科学种养》2012,(12):25-26
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保护地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生产效益日益显著,但由于重茬栽培,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不断加剧,再加上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有些年份给番茄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我们通过多年试验与生产实践,将保护地番茄生产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总结,供菜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3个加工番茄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观测它们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方面的表现,以筛选适宜一四七团种植的加工番茄品种。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小麦秸秆为材料.研究不同腐熟程度的麦秸基质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施入麦秸堆肥可显著提高番茄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使番茄产量明显提高;堆制30d的堆肥在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番茄单果重和提高番茄产量方面的效果优于堆制90d的堆肥.  相似文献   

15.
何开祥  张军 《耕作与栽培》2002,(4):48-48,50
在纳雍县1580m高海拔地区进行大棚番茄延秋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中晚熟番茄品种以6月中、下旬为最佳播期,栽培产量相对较高,效益明显;7月下旬播种栽培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16.
在番茄制种过程中,对番茄单株各果位花蕾进行有计划地去雄授粉,既可以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又能大幅度地提高劳动效率。试验表明,中果型番茄制种的合理坐果部位为S、Ⅰ、Ⅱ三蔓第1、2花序1~4果位和第3花序1~3果位、第4花序1、2果位  相似文献   

17.
李瑛 《种子科技》2014,(12):37-38
通过小区试验,得出了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上合理施用有增产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苦瓜番茄汁复合饮料研制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以鲜苦瓜和番茄为原料,经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优选制得的苦瓜与番茄复合汁饮料,兼得苦瓜和番茄的营养与风味。  相似文献   

19.
施佳乐(SCALA)防治大棚番茄灰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灰霉病是黑龙江省保护地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发生且危害严重,生产上普扁使用甲霉甲进行防治,防治效果逐年下降,本试验目的就是要寻找一种可替代的药剂,使其效地防治保护地翻茄灰霉病。  相似文献   

20.
在番茄制种过程中,对番茄单株各果位花蕾进行有计划地去雄授粉,既可以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又能大幅度地提高劳动效率。试验表明,中果型番茄制种的合理坐果部位为S、I、Ⅱ三蔓第1、2花序1 ̄4果位和第3花序1 ̄3果位、第4花序1、2果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