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先觉 《蜜蜂杂志》2012,32(2):33-34
重庆市荣昌县位于重庆市西部,平均海拔380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早夏长,雨量充沛。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清升镇素有"万亩茶园基地"之称。2006年我们开始在茶园基地采茶花蜜,2007年荣昌县安富镇养蜂专业户刘佐阳在茶花期获得了浆粉  相似文献   

2.
卫大刚科学养蜂成为致富助贫标兵四川省眉山县东坡镇庄店村5社养蜂专业户卫大刚,从事专业养蜂已有20多年,他重视科学养蜂,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常年饲养双王强群的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蜂蜜、蜂王浆的产量,经济效益明显增加。1994年初,他饲养180...  相似文献   

3.
养蜂简讯     
鲁锡江养蜂致富当劳模安徽省潜山县河镇公社永和大队养蜂专业户鲁锡江,科学养中蜂三十群,收蜜一千五百多斤,单产五十斤,有的高达八、九十斤。自造土法摇蜜机,节约开支。全年养蜂收入一千五百元,全家人均收入四百元。光荣的出席了八一、八二年县、地劳模表彰大会。解光业养蜂收入超万元安徽省肥西县养蜂专业户解光业一九八二年养蜂四十四群,全年采蜜七千七百斤,取王浆六十五斤,养蜂收入超万元,全家人均收入达到二千六百多元。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昌图县三江口公社养蜂专业户张功勋,1981年养蜂纯收入超万元,成为农村的冒尖户。张功勋有二十余年养蜂经验,他老伴和儿子都会养蜂。1981年养蜂,由20群发展到50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龙门县龙华公社龙石头大队南坑生产队有一个养蜂专业户,户主叫黄路金。近几年来黄路金一家勤劳养蜂,蜂群从几十群发展到二百五十群。今年卖了一百二十群蜂,还有一百三十群自养。  相似文献   

6.
一、养蜂专业户已经脱贫,正向致富道路迈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是个有名的贫困山区,十多年来,利用当地蜜源资源,发展养蜂生产,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据固原地区养蜂试验站戴光增等同志1986年对50户养蜂专业户调查,“养蜂专业户已经脱贫,正向致富道路迈进。”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南川区德隆乡茶树村的残疾人吴伦绪身残志坚,依靠养蜂走出了一条自立自强的致富之路. 47岁的吴伦绪,是德隆乡茶树村农民.因患强直性脊柱炎而直不起腰,身子有残疾,但吴伦绪是一个坚强的人,他不愿意靠别人的施舍和照顾过日子.一天,他得到了一条养蜂致富信息.他想,自己年轻时就懂得一些养蜂技术,为什么现在不发展养蜂产业呢?在家人及朋友的鼓励支持下,2007年他开始养蜂.刚开始时,他因时制宜,开展适度规模饲养.后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养蜂外部环境如交通、蜜源等的变化.为适应这些变化,方便蜂群管理,获取最佳经济效益,他开始转地放蜂.蜜蜂养殖的数量由原来的几群,发展到现在的120多群.近年由于蜂产品的市场价格十分看好,可观的收入让吴伦绪更加坚定了走养蜂致富之路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王文才养蜂群产王浆5公斤浙江省新昌县回山镇石界村养蜂专业户王文才,从事专业养蜂已有20个年头,因他重视科学养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王浆产量,从而使养蜂的直接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去年,王文才家庭养蜂51群,自4月2日至11月10日,共收取蜂王浆255...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慈溪县建圹公社牛角尖大队从1957年起,由3户社员养蜂,到现在已发展到137户(占全大从380户的35.8%),有蜂6432群(平均每人有蜂6.5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政策发生了威力,为了加快养蜂生产的发展,开始由亲友邻居自愿组织了一个养蜂专业户联合体,现已扩大到24个联合体,189人(占全大队790个劳力的23.4%)参加养蜂联合体。设有会计、出纳、蜜源调查员,并民主推选一名负责人。经济民主,重大问题由联合体集体讨论,采取分花期、按车皮结算,调动了养蜂人员的积极性,增加了养蜂专业户的收入。1982年全大队养蜂总收入106万元,平均每个养蜂员毛收入5,600元,目前137个养蜂专业户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住进了新瓦房,户户有存款,  相似文献   

10.
联户养蜂好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养蜂由专业户开始走向联户。肥西县苏小公社董郢生产队胡万利等四个养蜂专业户,自八○年实行联户养蜂以来,蜂群连年发展,收入连年增加。这四户79年养蜂18群,纯收入一千三百元,户均三百二十五元;今春蜂群发展到一百一十三群,已收入一万一千九百元,户均二千九百七十五元,预计今年底每户还可收入一千五百元。他们的做法是:一、统一管理蜂群。管理蜂群技术性强,联户养蜂能发  相似文献   

11.
湖北优秀蜂农──郑玮的事迹点滴湖北省当阳市两河乡星星村养蜂专业户郑纬,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认准了养蜂是农村致富的好门路,凭着他在集体养蜂场的经验和从报刊杂志中学到的科学养蜂技术,1983年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养蜂30群,纯收入3千元。1994年养蜂...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德庆县马圩区荣村乡青年养蜂专业户戴卫浜,1974年初中毕业后,立志学习饲养蜜蜂,并不断钻研和提高科学养蜂技术,到一九八四年发展到四十五群。在人工育王、人工分蜂、改革蜂箱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去年共采蜜三千二百多斤,单产七十多斤,最高的达一百五十多斤,共收入人民币三千四百多元。戴卫浜自己发了财,不忘帮助别人致富,先后帮助30余人提高养蜂技能,无偿地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新的养蜂户,使这些蜂农也走上了养蜂发  相似文献   

13.
甜蜜的事业———陈景明养蜂致富的故事乌桕花开时节,我来到贵州省遵义县马蹄镇团江村特意采访了在当地养蜂有四个月之久的浙江省兰溪县横溪镇于街村养蜂专业户陈景明。陈景明,一副朴实装束,红脸膛,平易近人。谈起养蜂的经历,他的语调是那样地舒缓、平和,就像冲过万...  相似文献   

14.
内乡县广大养蜂户在县养蜂协会的指导下,养蜂技术和积极性普遍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养蜂事业的发展。去年,在气候反常,对蜜蜂繁殖不利的情况下,由1982年的5千多群发展到8千多群,蜂蜜产量达到9万多斤。养蜂专业户收入在1千元以上的达37户。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拔湖乡荣福全村512个农户,1998人,1976年该村只有2户养蜂,共养蜂13群,到1990年已发展到22户,1128群,从业人员31人,其中专业户9户,是全县养蜂最多的一个村。全年全村养蜂总收入9.18万元,户平4173元,人平2961元;纯收入6.3万元,户平2863元,人平2032元。  相似文献   

16.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惠远乡榆树村养蜂专业户、回族青年张建国八五年养蜂纯收入11,000元。但他致富不忘乡亲,几年来无私传授养蜂技术,被人们称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好带头。张建国养蜂五年多,他勤奋好学,为了养好蜂,他不辞辛苦到外地向有经验的养蜂老农虚心请教,还订了许多有关养蜂方面的书刊,认真钻研学习。他不断总结、勇于探索科学养蜂,他引进优良蜂种进行杂交,培育出一种兼有多种特性的新蜂种。使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年收入由五千多元提高到万  相似文献   

17.
贵州锦屏县养蜂专业户兰世桥饲养中蜂已20年,有一定的养蜂经验。他于1970年开始养蜂。1980年至1982年小转地饲养,1983年以后返家定地饲养,至1986年时,蜂群发展到40群,不幸遭到中囊病的侵袭,于同年越冬时,只剩下1只王半框蜂。他并不泄气,精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清水河县杨家窑乡养蜂专业户甄虎元,是个远近闻名的双万元户,他今年31岁,1975年6月跟朱小平师傅学习养蜂技术,经过两年多的刻苦学习、掌握了防治蜂螨、培育适龄越冬蜂、造脾和养王等养蜂技术。1980年他花1,500元买了杨家窑大队蜂场的50群蜂和蜂具,办起了家庭养蜂场,走上了专业养蜂之路。由于他认真总结经验,蜂场越办越好,收入年年增加,1982年以  相似文献   

19.
新疆国营尼勒克种蜂场养蜂专业户张西磊一家,今年饲养新疆黑蜂150群,收获蜂蜜9.5吨、花粉80公斤、出售种蜂35群,三项总收入达21,625元,净得利润14,850元,成为全场第一个养蜂万元户。张西磊从事养蜂已二十年,掌握了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新形势的鼓舞下,他自筹资金,添置养蜂器材,对种质优良的新疆黑蜂进行科学饲养管理,实  相似文献   

20.
养蜂,是开发农村经济中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致富门路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正确路线和政策,(养蜂生产的责任制得到落实,群众对养蜂的技术措施、经营管理有了自主权),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养蜂专业户不断增多,不断探求高产,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养蜂生产的经验使他们深刻感到,蜜源是养蜂生产的重要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