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稻田养鱼(俗称平板式)亩产鱼30千克左右 ,每亩仅鱼收入可达300元。鱼吃田中杂草、虫子等天然饵料生物 ,没有大的投入 ,每亩养鱼纯收入可达200元。如果开展稻鱼工程 ,采用高埂深沟、沟凼结合、塘田结合、垄稻沟鱼结合等高产高效养殖模式 ,每亩稻田可产鱼60~100千克 ,纯收入  相似文献   

2.
花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过去,麦套花生采用传统单行种植栽培方式,平均亩产不足200公斤;针对传统花生种植栽培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产量较低的实际,结合农业科技合作致富项目,探索改变传统花生种植栽培方式,大力推广大垄双行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平均亩产350多公斤,个别地块达到500公斤,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采用大垄双行种植,俗称“隔垄种”。即在冬前种麦时,首先做垄,一般垄距70厘米,两垄之间的垄沟内种植一垄小麦(两行小麦,行距25厘米左右),其他为预留空白地,待第二年开春时再种花生。  相似文献   

3.
<正> 寿光县地处黄淮海平原,依据光热条件,有利于发展麦套春棉地膜覆盖双高产栽培。在1986~1988年小面积试验、示范基础上,1989年种植面积4380亩,平均亩产(自然亩,下同)小麦306公斤,皮棉73公斤。1990  相似文献   

4.
麦瓜棉模式,2002年宝应县推广面积1000亩,一般亩产小麦200公斤、西瓜2000公斤、皮棉90公斤,全年亩产值2200元,是稻麦效益的2~3倍。  相似文献   

5.
<正> 东台市唐洋镇承包户陈中山,通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了一套“洋葱—西瓜—棉花”高效益种植模式。洋葱亩产1800~2000公斤,西瓜亩产2500~3000公斤,棉花亩产皮棉50~60公斤。洋葱、西瓜、棉花三项合计亩产值达2700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巩固  张战伟 《农技服务》2004,(10):10-10
小麦、油菜、棉花、花生间作套种是商丘市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一般年亩产小麦400公斤,油菜80公斤,皮棉80公斤,花生200公斤,亩产值达2000元以上。现将该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粮,棉,瓜,菜间作套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充分利用光能,在有限的耕地上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几年来,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试验和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以粮、棉、瓜、菜为主的多种间作套种的模式和集约经营的典型经验。据调查,一般小麦亩产250—300公斤左右,皮棉亩产65—75公斤,西瓜亩产2500—3000公斤,蔬菜亩产5000—6000公斤,亩纯收入均在千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文山州在稻田种养模式探索上做了许多工作,已由最初的平板式稻田养鱼,到辅以稻鱼工程设施(即加高加固田埂、开挖鱼沟鱼溜),发展到探索稻—鱼—鸭、稻—鱼、稻—泥鳅、稻—虾(小龙虾)、稻—鳝鱼等种养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并与有条件的种植大户及休闲农业相结合,成立合作社,开办休闲农庄,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提高综合效益。本文对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稻—鱼—鸭"稻田生态循环种养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标杂抗虫棉     
标杂棉是著名棉花育种专家赵敬霞、王忠义历经 20年用自育的棉花标记自交系 Y2- 2与抗虫棉杂交配制选育而成。标杂棉为大株型、鸡爪叶,株高 1.5米左右,叶枝发达,株型呈扇形,通风透光性能好,生育期 125天左右。生育进程较快,表现大棵而早发,结铃快而集中 (10天左右可结 30- 40个棉铃 ),高产而不晚熟,既可麦棉套种,也可大麦、小麦、油菜茬后移栽,霜前花率 95%。该品种结铃性特强,平均单株成铃 40- 60个,最多达 200个以上,单铃重 5.2- 5.5克,衣分率高达 42%,适宜各地棉区种植。标杂棉有以下显著特点。 产量高。标杂棉比常规棉增产 30%以上。 1999年在河北省杂交棉花种植区域试验中,标杂棉的籽棉、皮棉产量和霜前棉产量均居第一位。籽棉平均亩产 354.5公斤,皮棉平均 128.7公斤,霜前皮棉亩产 108.7公斤,分别比对照品种中棉所 12、皖杂 40等品种的籽、皮棉增产 23.2%和 36.6%。 1999年在河南禹州三亩高产田试种每亩产皮棉 172.9公斤。 2000年在浙江省余姚市高产地试种亩产近 180公斤皮棉, 2000年在安徽蒙城县柳林高效农业协会试验基地试种,也出现了不少亩产皮棉 130公斤以上的产量。 2000年 9月 22日,全国标杂棉联合开发研究协作组现场会期间,到威县的标杂棉示范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前赵村 1000亩示范田平均亩产皮棉 130公斤,高产田亩产皮棉 162公斤,每个田块都套种花生,亩增收入 300元左右。 品质好。标杂棉僵瓣、烂铃少,吐絮快而畅,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测中心测试,标杂棉纤维品质优良,绒长 30.4毫米,麦克隆值 4.8,气纱品质 1874,达到优质棉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一、西瓜、花生、菜花三种三收西瓜采取小拱棚育苗 ,用葫芦做砧木进行嫁接 ,四月中旬进行塑料小拱棚大田移栽 ,行距2米~2.5米 ,株距0.6米~0.8米。两行西瓜中间种两垄花生。西瓜收获后在垄上栽种两垄菜花。菜花于6月上旬育苗 ,苗期25天左右。小行距50厘米 ,株距30厘米。秋分节将菜花移栽进塑料大棚 ,促进生长 ,于元旦或春节上市。此种种植模式667平方米产西瓜3500公斤、花生200公斤、菜花1000公斤。二、西瓜、花生、萝卜三种三收西瓜种植同第一种模式。两行西瓜中间种两垄花生。西瓜收获后在垄上种两垄萝卜…  相似文献   

11.
山地花生、地瓜间作西瓜栽培技术刘计刚张正水邹城市田黄镇位于邹东山区,过去实行传统的春地瓜、春花生一年一作的轮作种植方式,自1994年农民在旱田实行花生、地瓜间作西瓜种植,在不影响粮油生产的前提下,增收一季西瓜,平均亩产西瓜2804.9公斤,最高亩产3...  相似文献   

12.
南通地区的春玉米,历年来实行间套复种。东部沿海旱作地区,春玉米以间作夏大豆夹种赤豆为主,部分间作甘薯和秋大豆;西部高沙土和部分稻区,春玉米以复种后季稻为主,部分复种胡萝卜、大头菜和大白菜等晚秋作物。近几年来,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发展了一部分春玉米间作秋花生的种植方式。据启东县1985年对11个乡46家农户的典型调查,26.34亩秋花生,平均亩产102.8公斤,春玉米亩产436.7公斤,加上夏粮,全年粮食亩产达600公斤以上;1986年又调查了33家农户,11.3亩秋花生,平均亩产124.5公斤,  相似文献   

13.
小麦、西瓜、秋豌豆高效种植模式已在江苏省启东市合作镇大面积推广,经济效益较高,为粮、瓜、菜三熟制种植模式,平均亩产小麦300公斤、西瓜3500公斤、秋豌豆500公斤,年亩产值5180元,效益3680元。  相似文献   

14.
<正> 中棉20(原名中无268)是中棉所育成的新品种。1990—1991年河南省夏棉品种区试,亩均霜前皮棉47.4公斤,比对照辽棉9号增产13.1%,居第一位。1992年河北省生产试验,比辽九增产18.1%。1993—1994年在大名县推广5.7万亩,平均亩产皮棉58.9公斤,1.2万亩良繁种子田平均亩产皮棉70.2公斤。  相似文献   

15.
1、小麦——莴笋——西瓜——棉花——甘蓝①间套种方法。种六行优质专用小麦,行距18~20厘米,预留行80厘米,在预留行中套种地膜莴笋一行(10月下旬移栽),株距30厘米左右。莴笋收获后,4月下旬移栽地膜西瓜一行、棉花一行,棉花与西瓜实行三角定苗,西瓜拉秧后,8月中旬移栽秋甘蓝,行株距60cm×50cm,10月中旬收获。②种植效益。小麦667m2产350公斤,产值350元;莴笋667m2产600公斤,产值180元;西瓜667m2产3000公斤,产值900元;棉花667m2产皮棉300公斤,产值420元左右;秋甘蓝667m2产2000公斤,产值400元。年667m2产值2250元左右。2、春马铃薯——春玉米…  相似文献   

16.
<正>麦套地膜花生由于兼顾了小麦和花生两种作物的产量和效益,花生不减产,小麦是净赚。近年来在我区发展很快,其技术逐渐成熟,一般小麦亩产可达300千克以上,花生亩产400千克以上,高产田小麦可亩产400千克,花生达到450千克/亩以上。一、模式结构小麦套种地膜花生栽培模式,以花生栽培为中心,秋播小麦时预留垄,垄底宽80~85厘米,垄沟宽25~30厘米,垄高10~12厘米,垄面宽50~55厘米,沟内播种两行小麦(播量为平播量的80%),行距20厘米,来年4月底5月初在垄面上种两行地  相似文献   

17.
<正> 冀棉20引入我师四年来,通过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种植,充分表现出它的丰产潜力,1994年示范面积10亩,亩产皮棉155公斤;1995年推广1847亩,亩产皮棉152.4公斤,1996年种植14.3万亩。平均亩产皮棉145公斤。经兵团专家组鉴定,四十五团二连30号地,20亩冀棉20,亩产皮棉216.6公斤,再创兵团棉花高产纪录。冀棉20已被列为我师“九五”期间棉花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8.
<正> 棉花是遂宁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4万亩左右。80年代后期推行麦套棉和地膜栽培技术以来,棉花产量普遍提高,但发展很不平衡,好的区乡平均亩产皮棉90公斤左右、少数农户亩产皮棉达120~130公斤,差的区乡平均亩产皮棉仅在60公斤左右。自1994年参与四川省棉花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19.
泗棉2号是我场1980年育成并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1984年审定通过的新品种.1981~1983年,在我场的百亩连片高产中间试验中,种植340亩,平均亩产皮棉208斤.其中春茬一熟棉161亩,亩产皮棉216斤;麦套棉179亩,亩产皮棉201斤.  相似文献   

20.
高产棉花的生育规律及栽培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淮北地区大面积提高棉花产量的途径,我们于1981~1986年在本场对不同产量水平棉花的生育规律及栽培措施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调查对象为泗棉2号及麦套移栽棉种植方式。6年中先后调查了高产田45块,共99亩,平均亩产皮棉105.0公斤;中产田5块,共11.23亩,平均亩产皮棉80.1公斤;低产田5块,共11.67亩,平均亩产皮棉53.9公斤(与淮北棉区大面积产量水平相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