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棉所63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丰产优质抗病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07017,适宜河南南阳,湖北全省,湖南北部,四川盆地,江苏、安徽淮河以南(盐城除外),浙江沿海长江流域棉区作春棉种植。  相似文献   

2.
冀优76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结合,通过陆地棉、海岛棉、中棉与野生棉之间的远缘杂交和外源抗虫基因的导入培育而成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200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06017号。  相似文献   

3.
鲁棉研27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对鲁613系×GK12初始系选系鲁55系后代系统选育而成的品种,是转基因抗虫常规棉,适宜在黄河流域棉区麦田套种。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常规麦套春棉品种。  相似文献   

4.
南农7号(区试名南抗7号),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Bt CpTI双价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4年取得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2006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棉200606;其品种选育方法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16967.5.  相似文献   

5.
《中国种业》2008,(5):52
日前,由安徽省淮南绿亿农业科技研究所选育的抗虫棉花新品种绿亿棉12顺利通过国家审定,这是安徽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专家指出,绿亿棉12通过审定,可望解决我国棉花育种高产与优质、大铃不能兼顾的难题,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物育种信息》2006,(5):12-13
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选育的国产高强纤维双价抗虫杂交棉苏杂3号,2004年12月获得农业部转基因作物安全证书,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杂3号突出的表现是纤维强力佳、品质优、产量高、综合抗病虫性状好。本研究拟通过对苏杂3号品种特性的分析,为进一步推广利用该抗虫杂交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冀棉958在博州地区种植表现及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棉958是转基因、抗虫、高产品种,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选育,具有抗病、高产、抗虫、优质、高耐黄萎病、适应性强等特性,于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2006年,博州地区引进种植,表现较好;2008年大面积推广种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8.
冀杂1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抗病、高产为目标选育而成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6年8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06010,准予在黄河流域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新植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新乡县新植原种场、利用转基因技术选育出的河南省内首个抗黄萎病杂交棉新品种,转基因名称:GKZ42,基因安全证号:农基安证字(2005)第159号,母本GK44-66,父本新59-4。该品种为单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春棉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棉2007002)。  相似文献   

10.
中黄47(原名中作00-68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选育的优良品系D90为母本,美国引进品种Williams的库尼兹胰蛋白酶抑制剂近等基因系Tia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9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和山东北部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