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修复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态修复     
<正>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种植上,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3.
我国盐碱化土地面积较大,人为破坏现象十分严重,直接原因是不客观的耕作和过度放牧造成的,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不断加剧,所以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刻不容缓。对于破坏较轻的土地即次生裸地采取"封禁"措施得以自然恢复,对于破坏比较严重的土地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以恢复。  相似文献   

4.
生态恢复是指修复破坏生态系统的活动,其本质是依据生态理论,人为的克服或者消除妨碍生态系统发展的因子,使生态系统能够迅速的恢复。森林被采伐后留的迹地,如果不进行森林的恢复,那么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进而影响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本文从采伐迹地的概念以及采伐后,不同的树种造林的生产能力,概括出同一树种连载的使得生产能力低下,以及更换树种后的造林效果,并总结出采伐迹地森林恢复树种选择对国内大面积林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树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韦忠筱 《吉林农业》2011,(10):173+172-173,172
生态系统的平衡关系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就没有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而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又在不断对生态系统进行的破坏,加之自然灾害也时不时对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使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为了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人类也在不断的努力。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就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此,我们对生态公益林与生态平衡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公益林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的典型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沙江河谷生态系统的特点为干旱严重,土壤凋萎温度(PWP)长达7 ̄8个月,使许多植物无法生长;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人为破坏频繁;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土壤胀缩性高而不利于作物生长。但不同程度的退化系统具有典型的特点,因此,该区域的生态恢复与治理应针对不同系统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及实施,从整体性、紧迫性、持久性、创新性、多样性、高效性、层次性角度提出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退化系统的生态恢复及治理模式,即重度退化生态系统—冲沟的生态恢复模式、中度退化生态系统—退化坡地生态恢复模式、轻度退化生态系统—立体种养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矿山的植被恢复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通过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矿区有毒有害物质处理、土壤基质改良、植被恢复等一系列人为工程措施和自然生态修复的结合,寻找能使被破坏的矿区生态系统得以重建、最终形成一个稳定健康的矿区生态系统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河谷生态系统的特点为干旱严重,土壤凋萎温度(PWP)长达7 ̄8个月,使许多植物无法生长;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人为破坏频繁;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土壤胀缩性高而不利于作物生长。但不同程度的退化系统具有典型的特点,因此,该区域的生态恢复与治理应针对不同系统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及实施,从整体性、紧迫性、持久性、创新性、多样性、高效性、层次性角度提出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退化系统的生态恢复及治理模式,即重度退化生态系统—冲沟的生态恢复模式、中度退化生态系统—退化坡地生态恢复模式、轻度退化生态系统—立体种养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耗散结构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出发,说明了正反馈作用使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现象,系统内的不断涨落对形成生态系统的演化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体现了自然选择的基本思想,指出了有序结构的稳定性是由联立微分方程组的非线性项来完成。由于生态系统可以改变环境,故而指出生态系统目的性的基本内容是因果性、稳定性以及选择过程性。笔者认为生态平衡可以从低级向高级的方向演化,它是旧平衡的破坏、新平衡的建立,由不平衡到达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生态修复技术在小型湖泊养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修复”指通过人工方法,恢复一定区域内的原有生态系统.小型湖泊由于多年连续养蟹,湖泊生态系统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利用生态修复技术,提高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的再生能力,进而为河蟹栖息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1.
因追求经济快速发展而造成的环境问题日渐突显出来,生态环境与经济共同发展是现今的发展趋势,时代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发展。营林工作是现今我国平衡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人工造林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文章中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改善现今营林工作的建议,优化营林工作结构,使林业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城市化剧烈发展下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严重退化,使用功能和美学价值也遭到破坏。通过生态恢复结合景观设计对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重建,使其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再生,对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景观生态特征、环境影响和生态恢复措施,并根据城市居民调查结果对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恢复目标进行分析。马鞍山市向山生活垃圾填埋场景观生态恢复主要通过景观生态设计并结合生态措施的应用进行改造,将其建成一座具有休憩娱乐、文化观赏、提醒世人、生态教育的绿色公园,以期为今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景观生态恢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农业生态系统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1.1 人类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中心 人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干预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正确的政策、方式和方法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有利于农业生产,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破坏者,错误的政策、方式和方法会破坏生态平衡,阻碍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不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整。调整农业结构从数量型向数量一质量、效率、品质等方向转化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与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然而人类在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大肆伐木垦荒,加剧了对林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林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降低。在林木资源遭到破坏的同时,野生动物栖息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林业生态系统利用自然生物能力预防和抵抗病虫害的作用也在减弱。  相似文献   

15.
康定处于青藏高原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地段,资源丰富且复杂,生态环境极度脆弱,而生物结皮是生态系统恢复与向好发展的关键因子。本文介绍了康定市气候及林草生态系统概况,阐述了康定市高寒林草生态系统生物结皮、地表植被覆盖等情况,分析了生物结皮对生态环境的功能价值,对该区域生态系统恢复与特色产业培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沙江干热河谷脆弱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①干旱程度加剧,土壤凋萎温度(PWP)长达7~8个月,使许多植物无法生长;②水热矛盾突出;③水土流失严重;④人为破坏频繁;⑤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⑥土壤胀缩性高而不利于作物生长等特点。其中水分短缺是脆弱生态系统最严重的问题。因此,植被恢复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应按水分来源划分为不同的建设系统,即“雨养生态系统”、“集水补灌系统”、“适水灌溉系统”。针对不同系统,从整体性、紧迫性、持久性、创新性、多样性、高效性、层次性等角度提出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及可持续生态农业模式。即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模式;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模式;综合发展与全面建设的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7.
火是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因子,不同程度的火灾可以导致植物生态系统重塑。本 文以云南松林火灾为研究对象,对林下的草本植物恢复展开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前洱海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等环境问题加剧,致使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遭到破坏,尤其是洱海流域内最敏感和脆弱的湖滨带区域,生态破坏更为严重。为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现状,本文在洱海湖滨带的生态现状调查和湖滨带生态修复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湖滨带生态修复和重建的相关技术。结果表明:湖滨带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促淤造地、净化水体、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湖滨带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过渡带结构。健康的、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湖泊生态系统是湖滨带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以青海湖流域草地为研究对象,对草地类型数量、质量和结构演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内草地系统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草地系统严重失调,草地退化十分严重,研究期内,草地总面积面积减少413.9km2,其动态度为2.16%。2)人类不合理利用和气候环境的变化,青海潮流域草地类型结构向破坏生态平衡的退化性方向演替,草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受损,导致系统功能紊乱,使系统自维持力、生产力和抗干扰力等功能降低,使系统朝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20.
江汉平原湿地系统的退化与生态恢复重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的本质问题是恢复、重建湿地系统的必要功能并使之具有系统自我维持能力。江汉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表现出生态功能和结构的退化趋势:土壤潜沼化严重;生物群落结构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洪涝渍害加重等。依据生态演替理论基础和原则,提出了江汉平原湿地恢复和重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