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西瓜病毒病的症状与瓜蓟马的危害症状非常相似,都会造成西瓜节间缩短、萎缩变硬、植株矮化、受害叶片向上卷缩等现象,难以将二区分,为对症防治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2.
西瓜病毒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瓜是豫东地区的名优产品,开封、商丘大西瓜驰名中外,多次荣获国家金奖。但是西瓜病毒病近几年连年暴发成灾,严重威胁着西瓜的优质丰产,根据广大瓜农的迫切要求,1996~2000年我们对西瓜病毒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1、症状和病原西瓜病毒病俗称龙头,对西瓜生产威胁很大。发病初期,顶部嫩叶呈深、浅绿相间的斑驳、花叶,后表现疱斑或皱缩畸形,有的叶片变小,严重的呈蕨叶形或鸡爪状。病株结瓜小,品质下降,有时瓜面凹凸不平,具色泽深浅相间的斑驳,重病株不结瓜,茎和节间缩短,植株矮化。西瓜病毒病的种类主…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正确地防治西葫芦病毒病及螨虫,需要对其进行正确识别,在介绍病毒病和螨虫危害症状及田间识别的基础上,从田间再侵染速度、危害症状、结瓜数量、受害植株生长可逆性等方面介绍了病毒病和螨虫区别的关键点,并总结了防治对策,其中病毒病防治采取"防虫致病,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本身抗病性"的防治对策,螨虫防治采取化学药剂喷雾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北京昌平春棚西瓜害虫种类及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8):109-114
为了解北京昌平春棚西瓜害虫主要种类及发生规律,为害虫防治提供依据。用黄板和田间调查方法对大棚西瓜害虫种类及种群动态进行连续2年调查。结果表明,昌平春棚西瓜主要害虫为瓜蚜、棕榈蓟马和二斑叶螨。西瓜大棚内黄板共诱到7目12科12种昆虫,优势种害虫为棕榈蓟马,2年占比都在73.27%以上。西瓜植株上共调查到4目4科4种昆虫及1种叶螨,优势种害虫为二斑叶螨和无翅瓜蚜,2年占比分别都在69.46%、20.76%以上。黄板诱到的瓜蚜高峰在5月中下旬,其后数量降低。棕榈蓟马从5月上中旬开始数量持续上升,7月上中旬达高峰。植株上的瓜蚜无翅蚜发生量明显高于有翅蚜,无翅蚜5月下旬到6月中旬达高峰;棕榈蓟马主要集中在花内危害,6月上旬后数量上升明显;二斑叶螨则从6月中下旬开始数量急剧上升,两者都在6月下旬—7月上旬达高峰,其后数量有所降低。蚜虫防治关键期应为5—6月,而蓟马和叶螨为6—7月。  相似文献   

5.
2000年5~6月,宿迁地区的春西瓜病毒病大发生。据泗洪县龙集镇调查,春西瓜病田率达100%,很多瓜田绝收,给瓜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挫伤了瓜农种瓜的积极性。为此笔者对西瓜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一些探讨,现总结报告如下。1症状西瓜病毒病表现有花叶和蕨叶两种类型。花叶型病毒病症状主要是叶面上有黄绿相间的花斑,叶面凹凸不平,新生叶畸形,蔓顶节间逐渐缩短;蕨叶型病毒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新生叶狭长,皱缩,扭曲,节间逐渐变短。病株的花发育不良,即使坐瓜也多是畸形瓜,或表面呈花斑突起的瘤状。2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6.
西瓜病毒病俗称西瓜小叶病,是西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在地膜覆盖和露地西瓜生产上,该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轻则减产20%~30%,重则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西瓜病毒病开始发生时,病株叶片多表现为颜色淡绿相间的花叶,以后症状加重,新生叶片逐渐变小,皱缩或畸形,甚至变为鸡爪状,轻者尚能结瓜但瓜小,重者结瓜少或不能结瓜.西瓜病毒病一般由西瓜花叶病毒(W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引起.病害发生与流行的主要因素是高温、干旱、蚜虫传毒、人为汁液接触传毒.土地贫瘠、植株缺肥、生长势弱、缺水的地块易发病.该病主要在夏季发生,露地西瓜发病重于地膜覆盖西瓜,地膜覆盖西瓜重于大棚、温室西瓜.防治西瓜病毒病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开封市是我国著名的西瓜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3.3万-4.0万hm^2。一般于3月上旬大棚育苗,4月上旬移栽,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7月上中旬上市。近几年西瓜病毒病发生严重,在坐果节位雌花开放前后暴发,损失惨重。据调查,2007年开封瓜区病毒病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5%,发病盛期病株率平均可达21.3%,重发病地块病株率在85%左右。由于瓜农对病毒病传毒媒介、发生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及时准确地防治蚜虫、蓟马等传毒媒介,往往错过了防治适期,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正>黄蓟马又名瓜蓟马、瓜亮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以成虫、若虫锉吸心叶、嫩芽、幼果的汁液。主要寄主有黄瓜、茄子、冬瓜、苦瓜、西瓜、甜瓜和豆类等蔬菜。2006年以来,江西贵溪市大棚西瓜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黄蓟马危害越来越重,尤其对大棚西瓜中后期生产造  相似文献   

9.
蚜虫对大棚西瓜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兴华 《中国瓜菜》2011,24(2):52-53
<正>大棚西瓜栽培在本地区已发展成规模。早春利用大棚多层覆盖增温,使西瓜早上市,夏秋则采用大棚避雨方式,防植株早衰,实现1次栽种,连续采收西瓜3~6批,延长了西瓜采收供应期,满足了市场供应,提高了种植效益。但近年来蚜虫对大棚西瓜的危害较为普遍,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蔓延,并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导致植株衰败,往往仅采收1~2批瓜  相似文献   

10.
德州西瓜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德州市西瓜病毒病发生的原因、症状表现、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选用优良品种,进行种子消毒,通过培育壮苗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方法预防和防治西瓜病毒病。  相似文献   

11.
以成虫及若虫在叶片上刺吸汁液,西瓜苗期及移栽后初期往往造成叶片卷缩变形。危害植株幼嫩部位为主,坐瓜后若防治不及时,叶片因蚜虫严重危害可造成萎蔫发黄;蚜虫大量的排泄物可导致叶片出现大量霉菌,有时西瓜表皮也因此须水洗后方可上市。但蚜虫传播病毒后的损失远远大于蚜虫本身对作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吉林蔬菜》2008,(2):79-79
1发病症状 西瓜病毒病症状表现为花叶型和蕨叶型2种。花叶型植株顶部叶片现浓淡相间的花叶,蕨叶型植株病叶变得窄长,皱缩畸形。轻病株结瓜小,发病重时结瓜少或不结瓜,植株萎缩.茎变短,新生茎蔓纤细扭曲.花器发育不良,难于坐瓜。坐瓜后果实发育不良.容易形成畸形瓜,严重时果实表现凹凸不平,果实小,瓜瓤暗褐色,品质差。  相似文献   

13.
辣椒病毒病及茶黄螨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翠英  史彩荣 《蔬菜》2006,(9):26-27
辣椒病毒病,尤其是条斑型病毒病与茶黄螨的危害症状十分相似,不少菜农分辨不清,常常造成用药不当,延误最佳治疗期,以致造成大面积减产。下面把病毒病与茶黄螨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病毒病与茶黄螨症状区别二者均是危害植株的幼嫩部位,使叶片变小畸形、叶片变褐、植株矮小等,严重时落叶、落花、落果等。1.病毒病症状辣椒病毒病常见的有花叶、畸形、条斑等症状。花叶型:病叶呈现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叶,皱缩。叶片畸形:初期由心叶叶脉褪绿,逐渐变为花叶皱缩,以后病叶增厚,叶缘向上卷曲形成斗状,幼叶狭窄或出现线状叶。后期植株上部明…  相似文献   

14.
黄立华  魏学哲 《蔬菜》2001,(4):22-22
西葫芦病毒病与2,4-D药害症状相似。均表现植株畸形,叶片皱缩,叶色不正常,叶脉失色呈明脉状,病株不能结瓜或结畸形瓜。在生产上应予以区别诊治,以防误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两者的症状区别 1.病毒病症状①植株矮化,节间及叶柄缩短;叶片缩小畸形,有时呈鸡爪状。③叶面极不平展,多向背面卷曲,或半边正常,半边皱缩。③新叶先呈浓绿、淡绿相间的斑驳,随后整个叶片变成花叶型。④叶脉凸起不明显,叶片缺刻不规则,中脉两侧叶肉失去对称。⑤病株不能结瓜或结瓜小,且表面布满颜色较深、大小不等的瘤状突起。 2.2,4-…  相似文献   

15.
<正>广西西瓜大面积发生急性类似病毒病最早于1999年,当年春季百色市的永乐乡和田阳县的百育镇近667 hm2西瓜在10 d(天)内新长出的叶片很快褪绿、向上卷缩,叶面出现深浅相间绿色斑条,植株顶芽萎缩,随后成片枯黄。1999年以后,北海、南宁市郊的春、秋西瓜陆续发生类似病害,而2004年春季,广西最大的西瓜产区--邕宁县和南宁市郊区的西瓜再次遭受严重危害。吴圩、苏圩、延安、那陈、大塘和南宁市郊区的双定、那龙、坛洛等乡镇累计2 万hm2西瓜几乎同时发生,造成严重减产和失收。该病发生速度快,传染性强,蔓延广,危害症状酷似西瓜病毒病症状。  相似文献   

16.
蓟马是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已有记述的蓟马种类约6000多种,我国记录的蓟马种类约400种,蔬菜上发生的蓟马种类有20多种,其中8。10种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目前以西花蓟马、棕榈蓟马、烟蓟马和花蓟马为害最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在各地发生的西花蓟马对蔬菜造成较大危害。由于蓟马个体小,并具有隐蔽性,肉眼难以观察到,同时繁殖速率快,种群数量大,成、若虫除取食植株的茎、叶、花、果,导致植株枯萎外,还传播番茄斑点萎凋病毒等多种病毒病,对农作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7.
1蚜虫 1.1危害特征 以成虫及若虫在叶片上刺吸汁液,西瓜苗期及移栽后初期往往造成叶片卷缩变形.危害植株幼嫩部位为主,坐瓜后若防治不及时,叶片因蚜虫严重危害可造成萎蔫发黄;蚜虫大量的排泄物可导致叶片出现大量霉菌,有时西瓜表皮也因此须水洗后方可上市.但蚜虫传播病毒后的损失远远大于蚜虫本身对作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西瓜早春栽培采用嫁接育苗,能够防治枯萎病,克服连作障碍,增强幼苗的抗寒能力,促进前期生长,提早定植。采用地膜和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西瓜可提前上市,并可减轻生长后期病毒病的危害,可收2批瓜,提高了产量;麦收时西瓜上市,价格高,效益好,是1种收入高的种植方式。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蓟马已hj经成为我国果树、花卉、蔬菜和粮食作物生产上的主要害虫,蓟马除直接取食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危害外,还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引起植物病毒病,使农业生产损失惨重。蓟马传播病毒机制的研究及防控是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蓟马传播的瓜菜和其他作物病毒种类(包括一些国内尚未发生的病毒)、寄主范围、危害症状、传播途径及传播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蓟马及其所传播植物病毒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瓜蓟马(Thrips palmi Karny,1925)又称为棕榈蓟马、节瓜蓟马,属于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小型昆虫,体长仅1 mm左右,主要为害茄子、瓜类、豆类和十字花科蔬菜,该虫不但通过吸吮植物汁液对农作物造成直接危害,还能传播多种病毒,近些年来危害呈上升趋势,且田间抗药性增强,成为温室蔬菜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瓜蓟马起源于东南亚地区,于192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