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热系数是表征干燥室传热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物品干燥过程性能分析的重要参数。由于室体的形状各异、不规则,往往由多层材料的复杂保温结构构造,很难进行传热性能的准确计算,所以,广为采用的是试验测试方法。为了克服已往试验方法的不足,便于工程实标应用,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试验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流固耦合系统稳态传热数值仿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建立活塞组-缸套-冷却水-机体流固耦合传热系统,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流固耦合计算功能,把单个零件的传热外边界条件变成内边界,使得传热仿真更合理更简单。以某增压柴油机为例,用ANSYS软件对建立的三维流固耦合模型进行了稳态传热数值仿真,得到了耦合系统的温度场和流场云图。活塞关键点温度的计算值和实验测量值对比表明:用流固耦合方法模拟柴油机活塞组-缸套-冷却水-机体之间的稳态传热是可行的,且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利用集中参数法,导出了混合状态下散体非稳态传热方程:T-T0T∞-T0=1-e-τ上述理论与实验结果相当吻合,是研究散体传热理论问题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食品减压冷藏传热传质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食品在减压冷藏中表面和内部的传热、传质机理,并对其非稳态冷却和水分扩散过程进行数学建模,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食品冷藏过程中水分和温度变化。实验验证了减压冷藏的部分优点,并通过测量食品温度变化和失水量,证明了理论模拟和实际传热、传质过程比较符合。可以根据理论模拟的结果设定减压冷藏过程中贮藏环境状态变量和控制条件,防止食品因失水过多而影响质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FVP(功能化虚样机Functional Virtual Prototyping)技术针对已建立的某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稳态回转特性虚拟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探讨影响车辆稳态回转特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混合状态下不同温度颗粒散体非稳态传热过程进行了最基本的实验研究,发现了一般热交换规律,讨论了影响传热效果的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7.
轮胎非稳态侧偏理论模型的参数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空间域内轮胎非稳态侧偏试验数据计算出试验频率特性,由考虑胎体复杂变形的轮胎非稳态侧偏理论模型与试验数据建立了参数辨识数学模型,并辨识出模型的结构参数。理论结果与试验数据的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辨识出的参数还可以用于轮胎力学和汽车动力学的分析与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8.
根据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结构及工作过程,提出简化分析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若干假定,在此基础上运用集总参数法建立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的数学模型;对一台发动机的起动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比较合理,适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动态传热计算;设计了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并进行控制仿真;在传热稳态工况下,进行了冷却系统的能耗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从多孔介质传热传质学基本原理出发,充分考虑了有蔬菜覆盖条件下的地下土壤固体颗粒、液相流体及气相流体的传热传质过程,建立了日光温室内蔬菜生长情况下土壤二维非稳态传热模型。该模型根据土壤中热、水、气的耦合迁移建立二维非稳态微分方程组,运用高斯迭代法对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利用MATLAB编写模型求解程序,对地下土壤的温度进行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用试验温室实测值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对地温的模拟结果平均绝对误差为0.4℃,平均相对误差为2.8%,表明所建模型模拟结果较好。同时,利用该模型模拟分析下沉深度为0、0.5、0.8、1.0、1.2、1.5m节能日光温室(不同下挖深度温室的结构参数完全一致)地下不同土壤深度温度变化特点,为在保定地区建造适宜的下沉深度温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传热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传热过程,应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传动系统的传热模型,基于一维不可压缩流动理论建立了传动润滑系统的流动模型。采用耦合分析的方法将传动系统的传热与流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建立了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综合传热仿真模型,并编制了仿真程序。对某型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传热进行了实例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值较为一致,为研究其传热性能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蔬菜种子的干燥动力学特性与变温干燥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蔬菜种子为对象,建立了物料的非稳态干燥动力学简化方程,并以不同供热方式(恒温与变温)进行了对比干燥实验和变温干燥工艺的模拟,结合种子的生物结构特性探讨了物料传热传质机理,为蔬菜种子干燥新技术与新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食品过热蒸汽撞击干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过热蒸汽撞击干燥过程中蒸汽温度和传热系数对样品的降水速度,温度场和干燥品质的影响规律,发现在研究的参数范围内,蒸汽的影响比传热系数显著。通过与热风撞击干燥的对比试验,发现过热蒸汽撞击干燥后样品淀粉糊化度明显高于热风撞击干燥,当介质温度高于393K时,过热蒸汽撞击干燥的干燥速度高于热风撞击干燥。  相似文献   

13.
远红外干燥机内物料传热传质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远红外干燥机内物料单元与其它单元间辐射换热的方程组及物料失水方程,进行了举例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14.
脉动燃烧尾气干燥过程质量传递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Helmholtz型脉动燃烧器尾管中进行了耐火土颗粒的干燥实验,通过干燥法中的简化法确定了不同频率下物料内部的水分扩散系数。应用费克第二定律,结合适当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并根据实验确定不同频率下脉动气流与耐火土颗粒间的对流传质系数,探讨脉动频率对脉动燃烧干燥过程中气流与物料间的对流传质系数的影响,建立了修伍德数与脉动频率间的关联式。结果表明,在干燥过程中气流的脉动可强化物料内部水分扩散,脉动气流传质的修伍德数远高于相同雷诺数下稳定紊流中的数值。  相似文献   

15.
仓内谷物通风干燥过程的孔道网络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仓内玉米堆为研究对象,运用孔道网络方法和传递过程原理等知识,建立了考虑颗粒自身热质传递、孔隙气相对流、温度梯度和孔道结构特征等因素的仓内谷物通风干燥孔道网络模型.该模型具有易拓展,干燥变量信息全面,可直接输入物料结构特征参数来模拟预测干燥特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接触式超声强化热泵干燥苹果片的干燥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接触式超声对热泵干燥的强化效应,在热泵干燥机内安装了一套超声波装置,并以苹果片为研究对象,进行接触式超声强化热泵干燥试验,研究超声波功率、干燥温度以及切片厚度对苹果片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物料放在超声辐射盘上进行热泵干燥强化,有利于加快物料内部传质过程;随着超声功率和温度的增加以及厚度的减小,物料所需干燥时间逐渐缩短,平均干燥速率逐渐增大;超声对干燥速率的影响随着物料含水率的降低而减弱;在温度较低及物料较薄时,接触式超声的强化效果较好,但其对干燥速率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及物料变厚而有所下降;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数值范围为1.333×10-10~1.651×10-9m2/s,且随着超声功率及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经过接触式超声处理的苹果片,其组织结构中的孔洞明显增多与扩张,在60 W超声功率作用下还形成了较多微细孔洞,从而有利于物料内部水分迁徙与扩散。将接触式超声技术用于热泵干燥过程的强化,可有效提高热泵干燥速率,缩短物料干燥时间。  相似文献   

17.
热泵烘房结构及参数优化仿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热泵烘房干燥过程中存在的产品品质不稳定、干燥效率低等问题,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软件进行了基于烘房内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分析了速度分布均匀性问题,并通过改进烘房结构及速度参数开展模拟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空载条件下,设置导流板倾斜角度为15°时,烘房内的气流分布效果较好;设置排风风速为6m/s时气流均匀性效果较好,且对比得出排风速度对烘房内气流的影响最大;加载条件下,选择排风速度为6m/s时可以较好地适应烘房干燥作业;排风速度为6m/s、导流板倾斜角为15°组合下可以使气流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18.
稻谷红外辐射与对流联合干燥过程的模型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揭示红外辐射与对流联合干燥机理以及干燥过程的热质传递特性,建立了联合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稻谷干燥中的热质传递过程;根据数值模拟的干燥条件,搭建了红外辐射与对流联合干燥试验台;通过红外辐射与对流联合干燥试验,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对干燥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现有烘干房远离农产品产地导致其使用率低,未干燥的农特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易损坏的问题,提出一种可随货车移动、能独立运行的由汽油发电机驱动的热泵干燥系统.为研究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建立热泵机组模型、制冷剂充注量模型、物料干燥模型,编写汽油发电机驱动的热泵干燥系统模拟程序,对系统制热性能进行仿真计算.结果 表明:通过控制阀...  相似文献   

20.
半环对撞流干燥的流动与传热传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半环对撞流干燥过程中的流动与传热传质数学模型,针对模型各部分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合适的数值处理方法进行了数值计算,不同工况下,模型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较好地预测干燥过程中入口空气温度,载带率及物料初始含湿量等因素对干燥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模型计算和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半环对撞流干燥速率与降低干燥能耗和费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