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答陕西读者张拴柱 1 花前追肥 花前及时追施速效性氮肥等肥料,补充树体贮藏营养的不足,保证开花整齐一致.盛果期株施尿素0 4kg、磷酸二铵0 3kg、硫酸钾0 2kg,也可施果树专用肥1kg.施后根据墒情浇水.  相似文献   

2.
清香核桃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核桃专家赠送给河北农业大学的优良核桃品种。河北农大经过20a(年)的栽培实践表明,该品种具有生长旺、适应性广、抗病虫性强、丰产性能好、坚果外形美观等优点。滦南县2003年从昌黎引入清香核桃,在程庄镇东胡家坡村按2.5m×3.0m株行距栽植。该园土壤为砂壤土,自栽植起每年秋季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深度30~50cm,基肥量为667m2(亩)施4000-5000kg,再加入少量速效氮肥和磷肥;每年追肥3次,发芽前667m2(亩)施尿素30-40kg,幼果膨大期和硬核期分别追施硫酸钾或果树专用肥40-50kg。结合施肥进行浇水。  相似文献   

3.
正苹果采收结束,继续完善秋季肥水管理、带叶疏除过密大枝、清理病枝病果和枯枝落叶、打药清园及浇封冻水等措施,对增加果树贮藏营养、促进花芽分化、复壮树势、提高树体抗冻能力等非常重要。笔者认为以上果园管理技术的实施和完善,是实现来年苹果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基础。1落叶前1.1完善秋季肥水管理果实采收前未施基肥的,采果后要抓紧时间追施基肥。施过基肥的果园,一周后要浇一遍水。此期树梢  相似文献   

4.
<正>晚熟葡萄采收后到越冬前这段时间,树体的营养由采收前的向果实输送而转向积累,根系出现第二次生长高峰,此时施肥很关键,这对于第2年葡萄高产优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叶面喷肥此期葡萄叶片耐药力较强,可适当加大叶面肥的浓度,用0.5%的尿素和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2及早追肥晚熟品种要在采果前追一次速效肥,每亩施硫酸钾三元复合肥或果树专用肥20千克。3施足基肥葡萄采收后至落叶前施基肥效果好,利  相似文献   

5.
沼液配施钾肥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苹果果实膨大期追1次肥,研究对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效果,设置每株施沼液100kg和50kg及沼液50kg配施硫酸钾肥0.25kg、0.5kg和1.0kg等5个处理。结果表明,沼液配施硫酸钾肥效果优于单纯追施沼液;以追施沼液50kg配施硫酸钾0.5kg效果最好,单株产量37.75kg,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青苷含量、果形指数和果实着色面积等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6.
一、土肥水管理 1.深翻改土 每年深翻1~2次,时间在采果后至春季发芽前,深20~30cm。锄划3~5次,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的通透性。翻压晾冻越冬病虫害。 2.科学施肥 以施有机肥为主,时间集中在9月上旬~12月上旬,亩施基肥3000~5000kg,并于果树生长季节追施果树专用肥  相似文献   

7.
<正>1科学施肥浇水分别在萌芽前、开花前后、果实膨大期追施氮肥。叶片含氮过多,会影响果实着色,进入8月份应停止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在68月份施磷酸二铵、硫酸钾,每株大树不少于0.5kg。叶面喷肥,坐果后每隔158月份施磷酸二铵、硫酸钾,每株大树不少于0.5kg。叶面喷肥,坐果后每隔1530d喷施微肥。进入8月份喷0.3%30d喷施微肥。进入8月份喷0.3%0.5%磷酸二氢钾20.5%磷酸二氢钾23次,可明显增加着色。采果前要适当控水,以防树体旺长,采前20d果  相似文献   

8.
西瓜花果期包括伸蔓期和结瓜期。生产实践证明,抓好花果期的田间管理,是夺取西瓜优质高产的关键。总结我地瓜农的栽培经验,西瓜花果期应抓好以下管理措施。1 加强肥水管理 伸蔓期要追施1次催蔓肥,促进瓜蔓迅速伸长。在植株"甩龙头"前后,每667m2瓜地追尿素12kg、硫酸钾13kg、过磷酸钙5kg,在离瓜蔸28cm或两株瓜苗中间开沟混合施入。  相似文献   

9.
<正>1施肥1.1树下追肥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对桃、苹果、梨、葡萄等果树早熟品种采果后,及时施一次"月子肥",以复壮树势。对晚熟品种追施1次果实膨大肥,既提高产量、质量、单果质量和等级果率,又可充实花芽和增加树体营养积累,提高树体抗性。施肥种类为硫酸钾型高钾复合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一般667 m~2施50~70 kg。采用多点穴状施肥法或条沟播施,深度15~20 cm。施肥后根据天气和干旱情况酌情灌水。  相似文献   

10.
核桃树修剪一般应避开伤流期.在春季发芽后和秋季采果后到落叶前(9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佳,冬季休眠期有少量伤流.如果大片建园秋季不能完成修剪任务,也可延长到冬季。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组织培养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猕猴桃是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多年生藤本植物.目前全世界猕猴桃属植物有66个种,约118个种下分类单位(变种、变型),我国有62个种.猕猴桃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丰富的维生素、矿质元素以及14种氨基酸.尤其Vc含量,每100g鲜果肉中可达到90~420mg,享有"Vc之王"的美称.猕猴桃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汁等,还有医疗保健作用,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随着猕猴桃栽培的进一步兴起和引种工作的进行,良种苗需要量急剧增加,而采用常规繁育方法周期长、成活率低,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猕猴桃成为重要的良种繁育途径.此外,组织培养也是生理生化和遗传研究必需的基础技术,原生质体融合、重组DNA遗传转化等都必须在组培再生技术相当成功的基础上进行.西方一些国家的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猕猴桃组织培养的研究.随后,更多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获得成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从影响猕猴桃组织培养的因素,猕猴桃组织培养的应用等方面就近十年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4份华南型黄瓜品种进行春提早栽培试验。结果表明,05C41,04C204和03C105等黄瓜品种长势旺,抗病性强,高产,风味品质良好,外观整齐一致,适应市场需求,在沿海地区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湖北省普遍采用的大棚爬地栽培方式,对12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银蜜子、蜜世界、状元、红妃、金帝等品种在品质、熟性、抗病性及产量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合湖北省早春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4.
将不同品种3年生芦笋蔸子移栽至有机土和普遍土日光温室,定期采收芦笋嫩茎,比较其秋冬茬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试验结果表明,3年生有机土日光温室栽培的芦笋,其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普遍高于同期移栽、同期采收的3年生普通土日光温室栽培的芦笋。而不同栽培方式芦笋嫩茎采收的经济系数的差异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5.
利用闲置的哈密瓜大棚,对15个豇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正源豇豆和农家乐373油白豆角2个品种在三亚春季设施栽培条件下,表现产量高、耐热性和抗病性强,适合三亚地区甜瓜地轮作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6.
明确了晴天时,甜樱桃日光温室上午8~10时为气温升温阶段,11~13时为气温高温阶段,14~16时为气温降温阶段。昼间地温变化幅度为2.3℃,连续晴天时日平均地温上升约0.3℃。阴天时,日光温室气温和地温均保持稳定下降趋势,连续阴天日平均地温下降幅度较大,是连续晴天温度上升速度的2倍。  相似文献   

17.
果树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综述了国内外果树种质离体保存方面的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种子保存,常规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保存方法。超低温保存是一项长期稳定保存种质的方法,能减慢细胞代谢和完全抑制生长,概述了超低温保存的原理、技术要点和主要优点,以及影响超低温保存的因素:包括植物材料的性质、预处理、冰冻保护剂种类、降温方法、解冻方法以及解冻后处理等,并对今后果树种质保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早春大棚厚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采用湖北省普遍采用的大棚爬地栽培方式,对12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银蜜子、蜜世界、状元、红妃、金帝等品种在品质、熟性、抗病性及产量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合湖北省早春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9.
对4份华南型黄瓜品种进行春提旱栽培试验.结果表明,05C41,04C204和03C105等黄瓜品种长势旺,抗病性强,高产,风味品质良好,外观整齐一致,适应市场需求,在沿海地区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和露地甜樱桃红艳秋季枝叶中氮代谢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光温室和露地栽培的6年生槽栽甜樱桃红艳植株为试材,对秋季枝叶中全氮、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叶片中的氮向枝中运转的量少于露地;长枝枝皮、短枝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减少,而长枝木质中可溶性蛋白质增加很多;叶中可溶性蛋白质高于露地,而且叶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在整个秋季都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秋季枝中总氨基酸的变化趋势比较复杂,而叶中总氨基酸的变化趋势则很有规律,都有增加的趋势。秋季叶中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在整个秋季都没有急剧减少,有时还有增加,这表明叶片中的氮代谢一直在进行,并没有随叶片的衰老而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