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型灌溉水库群优化调度图解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空库系数图解法是一种以弃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水库群简易优化调度方法,适用于小型水库群的灌溉调度。任一时刻水库的空库系数反映该水库在该时刻的蓄水能力和供水能力。应用时段初各水库空库系数的大小决策水库群的蓄放水次序及放水量的大小,在满足约束条件下,时段末保持各水库的空库系数相等,由此可尽可能多地拦蓄径流,使弃水量最小。  相似文献   

2.
对变化环境下辽宁南部石门水库的洪水资源化利用进行可行性探讨,并针对调度决策方案进行风险效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变化环境后水库汛限水位可抬升0.5 m,相比于变化环境前,水库目标风险效益平均可增加0.28亿元;同时考虑水库上下游防洪风险的前提下,变化环境后,水库的防洪风险均值增加0.085%,目标效益均值增加0.07亿元,最佳调度方案期主要应考虑在8月下旬~9月上旬期间。  相似文献   

3.
对2014-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对大型水库径流量的变化及径流系数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厄尔尼诺年水库径流量明显偏少,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年降雨径流系数明显偏低,同时提出了应对径流量变少的水库调度措施,为水利工程调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能够对雨量、水位等水文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处理与实时传递,能有效解决江河湖泊及水库的洪水预报、防洪调度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改变了人工测量的落后状况,并扩大了测报范围,增长防洪决策的预见期,效益明显,因而被越来越多的防汛部门所采用。本文简单介绍了自动测报系统在亚湖水库的配置及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5.
水文气象预报技术的发展为水库防洪调度动态控制汛限水位提供了可能。抬高水库汛限水位可提高水库兴利效益,但有一定防洪风险。该文基于贝叶斯定理与洪水预报误差特性,提出确定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上限的风险分析方法。以清河水库为实例,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上限遭遇设计频率洪水时,该文分析在不同洪水预报误差范围内,调洪最高水位超过各设计频率特征水位的概率,并应用贝叶斯定理得出各设计频率洪水发生时遭遇不同洪水预报误差的风险。结果表明,清河水库实施预报调度方式确定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上限127.80 m是安全的。该文提出的风险分析方法弥补了目前预报调度方式风险分析中不能直接得知不同洪水预报误差的风险的不足,充实了水库调度风险分析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可供同类型水库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述以七一水电站为骨干的小水电站群统一调度,对径流与灌溉资料系列进行了细致、严格推求,用马尔柯夫决策规划理论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突出了七一水库以灌溉为主特点,采用了平移频率曲线法及两个罚函数处理可靠性约束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青溪电站水库为新建中型日调节水库,因水库前期淤积较严重,直接影响了水库寿命及电厂经济效益.从1994年开始,该电厂对库区水土流失进行了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生态系统受水库调度不利干扰及太子河流域水资源供需情况,以下游及库区雨洪资源调节利用和优先“三生用水”为调度准则,通过概化水资源系统设定所辖虚拟供水片区的单个独立水库系统为计算单元。然后考虑流域内供水区、下游区及内库区生态需水要求,构建了基于FS-DDDP算法的水库群生态调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动态求解方法,分别为水库群多目标生态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于红博  杨劼  包铁军 《水土保持通报》2008,28(1):102-105,114
利用GIS软件对黑河金盆水库下游周至县的一些基础资料进行处理,利用内插法,生成洪水淹没区实体地形图.利用损失率计算模型对淹没区内损失状况进行了预评估.结果认为,金盆水库遭受10 000 a-遇的洪水重现期发生漫顶溃坝时,洪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50.355亿元,间接经济损失为9.0639亿元.通过对水库溃坝洪水淹没损失的计算分析,可以让防洪决策人员及水库管理人员对水库洪水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到心中有数,平时认真做好科学合理的水量调度,防止灾害发生.  相似文献   

10.
考虑水库来用水过程关联性的多维随机动态规划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库来水和以农业灌溉用水为典型代表的用水过程均受到气候条件的显著影响.气候过程的随机性会导致水库入库径流(供给侧)与需求过程(需求侧)的随机性;同时,流域气候条件的空间相似性使得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为有效解决水库随机优化调度中来用水过程的随机性与关联性问题,该研究采用Copula函数描述多维变量的随机性与关联...  相似文献   

11.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Ecosystem services are the conditions and processes through which natural ecosystems and the species that make them up, sustain and fulfil human life. Ecosystem service valuation is being developed as a vehicle to integrate ecological understanding and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to redress the traditional neglect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policy decis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ritical review on the neoclassical economic framework, tools used for economic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 economic welfare approach to collective decision-making,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framework and techniques for valuing ecosystem services are evaluated in light of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complex, non-linear nature of many ecosystem services. Decisions concerning ecosystem management are often complex, socially contentious and fraught with uncertainty. Although judicious application of economic valuation techniques to ecosystem services can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conceptualizing decision choices and evaluating management options, there are serious limitations in the economic welfare approach to decision-making. These shortcoming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ecosystem management are elucidated and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hat emphasize participation, explicit treatment of uncertainty and transparent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空间模型的库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电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取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但是水电站的建立对于流域的生态环境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了有效的预防和解决水电站建成之后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开展区域生态敏感性研究,了解其空间分布格局,对问题环境的保护和整治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以龙滩库区为研究对象,利用QuickBird影像对库区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人工区划和判读,建立库区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基于ArcGIS地理处理框(Geoprocessing Framework)的空间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对库区空间数据的建模,实现统一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对库区生态敏感性和生态区划的方法进行研究,为库区的生态保护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农业气象预测系统”在农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介绍了“农业气象预测系统”的总体设计,并重点阐述了“系统”采用的预测模型“后验差(P.C)检验”方法及模糊决策方法。经验证,采用上述方法,预测准确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决策的可涉及因素增加,且能得到量化的决策依据,提高了总体决策水平。经生产部门多年应用表明,采用该“系统”进行农业管理决策,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调整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同优化是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决策的关键。该研究使用多目标规划(multiple objective planning,MOP)模型和未来土地利用模拟(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FLUS)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权衡分析制定多目标权衡下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情景方案,以期为杭州市土地利用优化配置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1)通过耦合MOP模型和FLUS模型,从土地利用生态-经济转化效率视角可以有效实现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优化配置情景模拟。2)通过比较单位经济效益的减少比例可产生的生态效益增加比例,确定土地利用经济与生态效益权重比例为4:6的发展情景是权衡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下的杭州市土地利用结构最优方案。3)最优土地利用结构方案的建设用地扩张规模介于经济发展优化和生态保护优先情景方案间,耕地规模较其他情景方案减少幅度放缓,在空间上减少对生态用地的侵占,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破碎度和复杂性降低。该研究的方法和结果可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决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丹江口库区习惯施肥条件下,比较坡耕地不同轮作系统的作物生产力及农田水土和养分流失的差异。结果表明,在5种轮作模式中,作物生产力水平以"小麦-玉米"轮作最高,生产效益以"油菜-玉米"轮作最高;农田产流量、土壤侵蚀量和磷钾养分流失量均以"小麦-玉米"轮作最小,"小麦-芝麻"轮作最大;而氮流失量以"油菜-玉米"轮作最小,以"小麦-芝麻"轮作最大。因此,"小麦-玉米"轮作为丹江口库区坡耕地适宜的环保型作物复种模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比较目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几种常见企业经营模拟教学模式,提出了ERP物理沙盘、电子沙盘与ERP软件相结合的实验教学设计思路,发挥三者优势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深化对中原经济空间发展格局的认识,为中原经济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该文将中原经济区232个县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人均GDP为评价指标,采用探索性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2000—2014年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全局和局部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4年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呈扩大—缩小—扩大的趋势;县域人均GDP呈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县域经济在空间上聚集分布;县域经济的局部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HH聚集模式,变化较小,形成了以中西部的郑州—洛阳和北部的武安市—邯郸市峰峰矿区、高唐县—荏平县为中心的三个HH集聚区,经济引擎作用明显,LL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亳州市和阜阳市,其集聚态势先增强后减弱,HL区和LH区相对较少,且没有明显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资源是新疆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对地下水的无序开采及超采问题,建立了新疆南疆地下水监测井遥测系统。遥测系统软件是基于GIS技术,在VB语言环境下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开发,充分体现空间查询和分析特点。系统对地下水位信息进行远程实时采集、分析与报警,为相关部门提供管理决策依据。系统的建立为GIS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应用提供了新的开发形式,系统的运行降低了水务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水位信息的准确性、实时性得到保证,同时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tandard economist's model of optimum land use is extended to include the interaction with land cover and land condition. Such a model allows consider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market factors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programmes on land use pattern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the feedback effect on land cover and land conditi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approach to modelling land condition, which include the joint consideration of economic factors and physical processes, are discuss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in Australia are then reviewed.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economic and physical interactions when assessing land use patterns is increasingly being recognized in research and policy development. If research is to meet the needs of land managers in the future then economists and physical scientists will need to integrate their data modelling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address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ssues.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小流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治理技术。利用3S技术建立小流域管理数字化信息系统,是以遥感影像为背景,确定集水区域,以山脊为界,面积控制在10~20km~2,同时考虑行政边界,在计算机上,以地理信息软件为技术平台,绘制小流域边界,并输入18位小流域编码。根据管理需要,按市、县、乡、按流域、按水库上游等各种管理方式绘制成若干种小流域图,为各级水土保持管理部门提供服务,提高水保工作的管理水平,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