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卷荚相思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艺东 《防护林科技》2009,(5):40-41,43
通过田间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质(A)、不同基肥(B)及不同种类追肥(C)对卷荚相思组培苗移植到圃地营养袋培育至出圃时的成活率、苗高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使用红心土:发酵过木屑:炭化谷壳:6:2:2作为移植基质(A1)+3kg·m^-3硫酸钾复合肥作为基肥(B2)+0.4%高钾型高乐和磷酸二氢钾作为追肥(C:)时效果最好,平均成活率这86.3%,平均苗高达16.8cm。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研究不同基质(A)和不同基肥(B)对马占相思种子繁殖成活率、苗高、地径及生根数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马占相思种子繁殖使用(55%红心土+30%火烧土+15%发酵牛粪)基质(A4)和施用六国通用型复合肥作基肥(B2)效果最佳,平均成活率达91.3%、苗高16.8em、地径达2.6mm、生根数达12.3条。  相似文献   

3.
通过光皮桦组培生根苗移植到容器袋中所使用不同种类的基质、基肥及遮阳网对光皮桦苗木成活率、苗高影响差异的试验分析,研究了组培苗移植培育过程中所使用的追肥品种及其浓度对苗木成活率、苗高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红心土∶火烧土∶经发酵木屑=4∶3∶3混合基质(A1)+6 kg.m-3钙镁磷作基肥(B2)+遮光率为60%的遮阳网(C2)效果最佳;追肥使用质量分数为0.4%硫酸钾复合肥效果最好,成活率及苗木高度均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试验研究不同基质(A)与不同基肥(B)对直干大叶相思组培苗移植到圃地容器培育至出圃时的成活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使用红心土∶发酵木屑∶炭化谷壳∶珍珠岩=4∶3∶2∶1作为移植基质(A1)+3.5kg/m3钙镁磷作为基肥(B2)效果最好,成活率达83.6%。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质和施肥对尾巨桉组培苗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尾巨桉组培苗移植到容器袋时所用的基质、基肥品种及苗期追肥配方和浓度等进行全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地不同地点土质对桉树组培苗移植的成活率影响不明显;而使用不同的基肥对移植的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以施用钙镁磷肥3kg·m-3的成活率最高,追肥是决定壮苗的关键,配方A3即浓度为300×10-6的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的复合肥是尾巨桉移植苗追肥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移植西南桦组培苗苗期所使用不同的追肥品种和浓度对苗木成活率、苗高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使用红心土:火烧土:木屑=3∶3∶4混合基质及钙镁磷6kg/m3基肥效果最佳;追肥使用质量分数为0.4%硫酸钾复合肥效果最好,成活率及苗木高度均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7.
黄枝润楠种子育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正交试验设计L9(34)研究不同基质(A)、不同消毒药物(B)及不同基肥(C)对黄枝润楠种子播种育苗成活率、苗高、地径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黄枝润楠种子育苗使用林地表土∶生树皮∶泥炭为5∶3∶2基质(A1)+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消毒药物(B1)+硫酸钾复合肥(含N15%,P15%,K15%)作基肥(C1),即A1B1C1组合效果最佳,平均成活率达90.6%、平均苗达22.8cm、平均地径达3.2mm。  相似文献   

8.
在黑荆树引种造林中,通过施用不同的肥料(菜籽饼、复合肥、尿素)采用不完全随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基肥以施菜籽饼效果最好,树高、地径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长100%、46.7%;第1次追肥施用菜籽饼效果最好,树高、地径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长57.1%、55.2%;第2次追肥还是施用菜籽饼效果最好,树高、胸径生长量地比对照分别增长180%、58.8%。主伐时施用了3种不同肥料的黑荆树单株材积比对照分别增长267.7%、145.2%、122.6%。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桉树品种(A)、遮阳网的遮光率(B)、喷雾降温间隔时间(C)对桉树组培苗成活率、苗高的影响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适应于柬埔寨王国热带高温条件下桉树组培苗移植培育最好的技术措施为:DH3229(A3)+遮阳网遮光率为95%(B3)+喷雾降温间隔时间为30min(C2)组合,移植袋苗平均成活率达到96.7%、平均苗高达18.1cm。  相似文献   

10.
木芙蓉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塑料拱棚下进行木芙蓉扦插繁殖试验,研究不同类型插穗、不同扦插基质以及不同生根粉(IBA)浓度对木芙蓉扦插生根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丰木质化枝条比嫩枝生根成活率高;不同浓度的IBA处理中以1000mg/kg效果最好,生根成活率达86.7%;3种不同扦插基质中,以山砂基质的扦插成活率最高.扦插繁殖的最佳组合是:采用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经1000mg/kg浓度IBA处理,在山砂基质上扦插.  相似文献   

11.
在江西赣州市对巨桉优良无性系巨G1、巨G2按随机区组,3次重复10小区进行不同施肥量试验,应用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的数理统计方法得出:A3B2处理(每株施基肥0.5 kg,追肥0.25 kg)为巨桉速生丰产最佳施肥量,其3 a生蓄积量达121.32 m3/hm2,比A2B2处理(每株施基肥0.25 kg,追肥0.25 kg)蓄积量88.01m3/hm2高出37.84%。  相似文献   

12.
对红松S1-0播种苗进行正交施肥试验,研究基肥、追肥(氮、磷)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探讨苗木最佳施肥配比。结果表明:各肥料因子对苗木生长影响排序为追肥尿素﹥基肥﹥追肥过磷酸钙,促进红松S1-0播种苗木生长最佳肥料用量为每平米以腐熟猪粪2 500 g、过磷酸钙22 g、尿素3 g或腐熟猪粪2 500 g、过磷酸钙22 g、尿素3 g、硫酸钾12 g作为基肥,108 g或78 g过磷酸钙和44 g尿素为追肥,分四次追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草类-小檗沙棘灌木林群丛不同树种更新效果,选择草类-小檗沙棘灌木林群丛不同微环境,设更新幼苗树种(A因素)和更新幼苗与灌木之间的距离(B因素)两组水平搭配,A因素设计A1(山杨苗)和A2(青海云杉苗)2个水平;B因素设计B_1(0.25m~2)、B_2(1.0 2)、B_3(4.0m~2)、B_4(≥9.0m~2)等4个水平,调查更新成活率、生长量。试验结果表明:(1)山杨更新幼苗与灌木之间的距离对山杨更新幼苗生长的影响显著;在B3(更新幼苗在4.0m~2中央即2.0m×2.0m左右)山杨幼苗生长效果最好,成活率达到78.6%。(2)青海云杉更新幼苗与灌木之间距离对更新幼苗生长的影响显著。在B1(更新幼苗在0.25m~2左右中央即0.5m×0.5m)幼苗生长效果最好,成活率达到96.7%.(3)在草类—小檗沙棘群丛条件下,采用青海云杉更新比山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陈龙全 《防护林科技》2012,(2):38-39,67
通过双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木质化程度的插穗(A)、不同生根促进剂种类(B)及不同生根促进剂浓度(C)对夜合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夜合半木质化的绿枝(A2)使用的生根促进剂ABT-1#(B1)质量浓度为300 mg.kg-1(C2)进行处理,生根效果最好,夜合扦插成活率达到92.7%。  相似文献   

15.
对大果无刺沙棘嫩枝扦插育苗过程中相关的施肥、移植等配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大果无刺沙棘扦插苗的生长影响显著,以钼肥为例,1%施肥浓度和蘸根处理的苗木生长效果最好,氮、磷、钾营养元素的配比为1∶0.4∶1最佳;7月1日以前(15~22d扦插苗)移植的苗木生长质量较好;3~5cm根长移植效果较好;裸地扦插苗成活率高,生长好,抗性强。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根处理及不同扦插基质对土沉香苗木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9(34)研究了不同生根促进剂(R)、不同生根促进剂浓度(T)及插穗不同基部下切口型(Y)对土沉香扦插育苗生根率、生根数的影响差异,研究了不同基质(E)对土沉香扦插育苗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使用ABT-1#(R1)+750×10-6(T3)+双削面(Y3),即R1T3Y3组合效果最佳,平均成活率达89.1%、平均单株生根数达9.9条;4种不同基质扦插对比试验中以红壤:珍珠岩=1∶1(E4)最佳,平均生根率达到90.3%。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新铁炮百合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球根鳞片做外植体培养,在MS+BA1.5+NAA0.6培养基上可诱导出大量小鳞茎,在MS+BA1+NAA0.05培养基上继代可繁殖出苗,系数5倍以上;生根培养以1/2MS+NAA0.5培养基为最好,生根率达98%;移栽基质以纯沙为最好,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