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上海发生流行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我国广东、广西、台湾、云南等地有发生报道,已成为许多地区番茄生产上的重要限制因素。2005年秋冬,该病在上海孙桥温室番茄地初步发生、流行危害,2006年秋冬季再次发生,且郊区番茄  相似文献   

2.
番茄是鲁南地区最主要的蔬菜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番茄斑点病在鱼台县一些番茄基地流行为害.由于该病是本地区新发展起来的病害,生产上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造成番茄损失较为严重.据统计,2006年环鲁南微山湖的任城、金乡、鱼台等区、县番茄斑点病相继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3.
番茄疮痂病,又称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疮痂病,是番茄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在世界许多地区均有分布,是一种世界性传播病害。上世纪90年代,该病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山西和北京等地区传播发生危害严重。临沂市是番茄的主要种植生产区域,番茄疮痂病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我地区番茄产量和品质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笔者对临沂市番茄疮痴病的发病条件、传播途径、致病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有效控制该病危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番茄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黄萎病是番茄生产特别是保护地栽培的重要病害之一,除了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产量之外,还严重地降低番茄果实的品质而使其丧失商品性,是番茄生产上一个重要的限制性因素.据报道,希腊是番茄黄萎病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病在大发生的年份使番茄的产量降低50%左右.  相似文献   

5.
番茄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严重危害番茄生产的病害,主要为害番茄的叶片、茎和果实,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重庆西部区县在上世纪末开始种植秋番茄,作为反季节蔬菜品种,品质好,产值高,是菜农增收的一个很好途径。但是番茄病害尤其是晚疫病发生严重,一般造成减产10%~30%,甚至绝收,从而影响菜农的积极性,限制了秋番茄在渝西地区的推广。近年来我们通过对该地区秋季番茄晚疫病发生特点的调查,相应地制定了一套综合防治措施,以有效地控制该病害的发生为害。1症状番茄晚疫病主要侵染植株叶片、果…  相似文献   

6.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s Yellows LeafCurlV irus TYLCV)简称Ty病毒。该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经嫁接和烟粉虱传毒,特别是B型烟粉虱是持久性传毒,汁液、种子、土壤、蚜虫均不传毒,是世界许多地区番茄生产上的重要限制因素。2002年传入我国[1],2003年在广西已有发生,2006年浙江温州地区报道[2]在乐清瑞安等地严重发生。2007年后逐步在山东发生蔓延。1发生情况2007年我省临淄区的秋延迟番茄个别大棚零星发生,济宁地区鱼台县唐马镇Ty病毒发生严重,发病严重地块番茄产量损失2/3以上,甚至绝产。2008年在潍坊、淄博、菏泽、聊城、济宁、青岛、枣庄等地发生。2009年全省番茄大棚地普遍发生,蔓延迅速,损失严重,据报导[1]在潍坊、淄博、聊城、泰安、渮泽等发病区的调查,目前发生面积达1·3万hm2以上,病株率一般20%~30%,重的达60%~80%。发病轻的产量损失在2~3成,重病地块产量损失在5成以上,直接影响保护地番茄生产和菜农经济效益。2发病症状染病番茄植株矮化,生长缓慢或停滞,顶部叶片常稍褪绿发黄,变小,叶片边缘上卷,叶片增厚,叶质变硬发脆,叶背面叶脉常显紫色。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随着番茄设施生产的迅速发展,利用中棚和日光温室生产秋茬番茄,成为我国许多地区的主要生产方式,普遍受到菜农的关注.通过走访杨凌地区番茄生产基地,发现设施早秋茬番茄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植株徒长、定植后茎基腐病发生较重、黄化曲叶病毒病蔓延等问题,给番茄生产者带来严重的损失,极大制约了番茄生产的发展.现针对以上主要问题作以探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广大番茄生产者参考选用.  相似文献   

8.
海门地区番茄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溃疡病是番茄生产上一类具有毁灭性危害的全国检疫性植物病害。该病属于维管束系统病害,自1910年在美国首次报道以来,目前已分布于世界各地番茄种植区,在我国自1986年正式证实北京发生以来,东北、华北等地相继有相关报道。番茄溃疡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南地区番茄病毒病发生日趋严重,病毒病发病初始症状与缺少营养的症状类似,有花叶、条斑和蕨叶3种主要症状,防治不当会导致番茄减产,甚至绝收。简述了湖南地区番茄生产中病毒病发生现状,并根据番茄病毒病田间发病症状与发病规律,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可行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辽西地区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番茄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地区冬春茬番茄是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主要茬口,栽培时间主要在寒冷的冬季.地温低、土传病害严重、土壤生态系统恶化、二氧化碳严重不足等因素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温室番茄的生产水平、生产效益.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温室番茄上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番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目标.早春茬番茄(3穗果前)一般667 m2产量在9 000 kg、产值在2.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番茄刺皮瘿螨是1997年入侵上海的新害虫,曾在2004~2006年引起秋番茄生产较大的灾害损失。防治重点应加强害螨发生的早期诊断、注重田园清洁与防止瘿螨扩散传播、消毒与灌水沤泡灭螨,辅助使用杀螨剂的化学防治。番茄刺皮瘿螨(Eriophyes lycopersici)属真螨目瘿螨科。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均有发生,华南地区发生偏重;近年河北等地也有发生报道。1997年侵入上海成为茄科蔬菜的新害虫,主要为害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等(陈斌等,2001;李惠明,  相似文献   

12.
番茄灰霉病是浙南早春大棚番茄上一种重要病害,近几年在浙江温州、丽水等地严重发生。冬季和早春浙南地区温度低,湿度大,灰霉病易发生和流行,常导致减产20%~40%,严重的甚至绝收,成为番茄生产上的一大障碍。为筛选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新型药剂,于2001年春引进20%禾益1号悬浮剂进行了大棚番茄灰霉病防治试验,取得明显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20%禾益1号悬浮剂(浙江永嘉禾益农药厂生产),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江苏省新沂农药厂生产,市售),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即达科宁,…  相似文献   

13.
冀中南地区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一般在8月中旬定植,该时期多为强光、高温、干燥天气,番茄容易发生病毒病,生产上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主要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和番茄褪绿病毒(ToCV),再加上烟粉虱等作为媒介进行传播扩散,极易造成暴发性、毁灭性病害,轻则降低果实产量和品质,重则绝收,给农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已成为当地...  相似文献   

14.
高山地区延晚番茄灰叶斑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蔬菜产业结构的调整,贵州高山地区夏秋延晚番茄的种植面积日渐增加.但近年来推广的一些进口番茄品种表现出了对番茄灰叶斑病的高感性,如2005年在贵阳市白云区、息烽县、修文县等地大面积暴发,由于番茄灰叶斑病病在我市以往种植的品种上极少发现,农民缺乏防治经验,因而防治不力,给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笔者通过对此病的田间观察和防治试验,将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番茄溃疡病是番茄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自1909年番茄溃疡病首次在美国报道以来该病在美国迅速蔓延并传播到世界多个番茄主产区,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病害.我国于1985年首次在北京平谷发现番茄溃疡病,现已扩展到多个番茄产区.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异常变化及番茄种植规模的扩大,番茄溃疡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给各地的番茄种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掌握番茄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对于控制该病害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方地区春季雨水较多的实际情况,利用保护地进行春季番茄杂交制种,克服了露地生产番茄杂交种子产量低、质量差、效应低的缺陷。本研究在南方地区利用保护地进行春季杂交番茄种子生产,从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采种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南方地区保护地春季番茄杂交制种技术,促进南方地区番茄种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番茄绵疫病是近几年在露地番茄生产上发生较重的病害之一,除危害番茄外,还能侵染茄子、辣椒及瓜类蔬菜等.现将该病的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灰霉病是浙南早春大棚番茄上的最重要病害 ,近几年在温洲、丽水等地严重发生 ,给生产造成的损失较大 ,通常减产 2 0 %~ 4 0 % ,严重的可导致绝产 ,已经成为番茄生产上的限制性障碍。我们通过多年的调查、观察及试验 ,明确了浙南大棚番茄灰霉病的发生特点及规律 ,并就目前生产中病菌对常用杀菌剂已产生抗药性的状况 ,总结出一套方便可行的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的无害化防治技术。1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特点及规律1.1 田间症状表现 番茄灰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 ,其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 (BotrytiscinereaPers .) ,属半知菌亚门 ,除侵染番茄…  相似文献   

19.
番茄是人们生活中主要蔬菜,有喜温、喜光的特点,但不耐强光和高温,在夏季高温、强光、潮湿的条件下,露地栽培的番茄产量低、品质差、病害重,尤其是病毒病、青枯病极易大面积发生,很难管理.夏季和秋延晚成了番茄生产的淡季.多年来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沈阳地区的农户利用冬暖式大棚的闲置季节,采取遮阴避雨等保护措施,创造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番茄属于喜温作物,要求的环境条件较严.病虫害种类较多,有的危害较重.东北三省主要的致命病害为病毒病、早疫病、斑枯病等.且时有大发生.特别是近年来番茄的病毒病发展与蔓延十分迅速.它的类型复杂,为害广泛,使番茄的生产期大大缩短,产量显著下降.并使晚夏番茄或秋番茄几乎无法栽培,甚至造成某些地区、某些年份绝产.病毒病已成为番茄生产之大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