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鸵鸟新城疫实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源新城疫(ND)强毒株F48E9和鸵鸟源新城疫强毒株O-XJ99-12,对不同免疫状态下2~4月龄鸵鸟进行动物试验。动物发病后经剖检、组织切片、病毒分离等方法证实:鸵鸟源和鸡源新域疫病毒(NDV)毒株,经静脉和黏膜感染非免疫鸵鸟,均可引起特征性的鸵鸟ND症状和病变,对鸡胚致病力强的NDV毒株,对非免疫鸵鸟的致病力也强;鸵鸟ND的免疫临界点,HI抗体效价最低为5log2。  相似文献   

2.
鸵鸟新城疫的诊断及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陕西某鸵鸟场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严重下痢、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疫, 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检查、病毒分离,治疗性诊断确诊为鸵鸟新城疫(ND)。从发病鸵鸟分离到1株病毒,经鸡胚传3代,其血凝性逐渐稳定,致死胚均表现皮肤出现;经血凝试验(HA)及血凝抑制试验(HI)鉴定为新城疫病毒(NDV),这是陕西省首次从鸵鸟分离到NDV。  相似文献   

3.
鸡新城疫(ND)是由副粘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烈性传染病。鸡新城疫微量血清凝集抑制试验(微量HI试验)结果与鸡对NDV的抵抗力有正相关性,目前大都使用微量HI试验测定鸡血清中ND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成年雉鸡体内的ND抗体水平,监测不同种类雉鸡的免疫效果。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xeeresii)5只,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arstiae)5只,白鹇(lophura myothemera)3只,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3只,孔雀(peacock)11只,临床检查健康,同时用L 系弱毒冻干苗和ND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接种,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测定抗体滴度。结果表明,成年雉鸡在免疫后26 d,ND抗体即可达到很高水平。其中白冠长尾雉抗体效价为9.8 log2,白腹锦鸡为10.0 log2,白鹇为8.0 log2,红腹锦鸡为10.7 log2,孔雀为8.2 log2;孔雀在免疫后0、8、15、20、25 d,ND抗体水平分别为3.8、5.0、6.2、7.5和8.2 log2。  相似文献   

5.
维扬麻鸡150只分为5组(即Ⅰ-Ⅴ组).其中I、Ⅱ、Ⅲ组为试验组,对应用市售的A、B、C三种lBD中等毒力活疫苗进行两次免疫接种,Ⅳ组为ND免疫对照组,Ⅴ组为空白对照组,在IBD活疫苗二免后定期监测鸡群免疫ND(LaSota)疫苗后的HI抗体消长情况,以评价这3种IBD活疫苗对NDHI抗体产生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I组(免疫A疫苗)对NDV的HI抗体水平的影响最大,Ⅱ组(免疫B疫苗)对NDV的HI抗体水平的影响次之,Ⅲ组(免疫C疫苗)对NDV HI抗体水平的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6.
对1株从不表现鸡新城疫临床症状,只引起产蛋下降的鸡群中分离的新城疫野毒株(PMV-C02)开展了研究。经测定,该毒株的颅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1.85,静脉接种指数(IVPI)为2.42,确定为强毒型。对该病毒的融合蛋白型解基因的核酸序列进行了测定,其推测的F1/F2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116,这一序列附合典型鸡新城疫强毒^112P/K-R-Q-K/R-R^116,的普通规律,确定该毒株不是超强毒株。为进一步了解该病毒对鸡的非典型发病的原因,我们通过人工发病方法对不同ND抗体水平的产蛋鸡进行了攻毒试验。结果该毒株致使ND抗体阴性或抗体水平极低的蛋鸡(HI效价<=1:5)发病致死并呈现典型的ND病症和病理变化,低抗体水平鸡(HI效价1:10-1:40)呈现一过性产蛋停止,并在2周后恢复,未表现出典型的ND症状,高水平抗体鸡(HI效价1:80-1:320)则未见异常。从而推断抗体抑制为引起本病毒非典型ND发病的原因而非毒株变异引起。  相似文献   

7.
选取1日龄商品蛋用雏母鸡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接种ND疫苗)和试验组(接种NDV4.CTB苗),每组50只,免疫后1周、2周采取两组的血清和泪液,检测ND的抗体效价(HI抗体滴度)。结果显示:接种NDV4-CTB的雏鸡,血清ND抗体效价持续升高,并且泪液的ND抗体效价升高的快而持续。表明接种NDV4-CTB的雏鸡体液免疫和局部(哈氏腺)免疫都得到增强,有利于抵抗ND病毒的感染。CT-B对雏鸡具有抗免疫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30日龄雏鸡肌注郑州中牧股份生产的禽流感疫苗每只0.5ml,分别于免疫后第3、6、9、12周进行血清学HI检测,3周后H5亚型HI、H9亚型HI抗体均达到6Log2以上,其效价12周时已处于免疫保护临界值状态,60日龄雏鸡免疫疫苗后,其H9、H9HI抗体效价较30日龄雏鸡上升幅度快;对另一批雏鸡分别于30、120日龄免疫两次后第1、2、3、4、5月进行HI检测,抗体较首免产生水平高,1月后抗体可达到8Log2以上,5个月后抗体还达5Log2以上。  相似文献   

9.
对30日龄雏鸡肌注郑州中牧股份生产的禽流感疫苗每只0.5ml,分别于免疫后第3、6、9、12周进行血清学HI检测,3周后H5亚型HI、H9亚型HI抗体均达到6Log2以上,其效价12周时已处于免疫保护临界值状态,60日龄雏鸡免疫疫苗后,其H5、H9HI抗体效价较30日龄雏鸡上升幅度快;对另一批雏鸡分别于30、120日龄免疫两次后第1、2、3、4、5月进行HI检测,抗体较首免产生水平高,1月后抗体可达到8Log2以上,5个月后抗体还达5Log2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禽流感病毒(AIV)H5N4株,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为抗原研制了AI-ND-IB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对疫苗的物理性状,安全性,免疫效力,保存期及抗体消长规律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疫苗在免疫后3周后6个月内,对AIV-H5N4,NDV-北京株的攻击均获全部保护,在免疫后52周内,免疫鸡箅清中AIV-N5N4,MDV,IBV的HI抗体也保持较高的水平,疫苗在4℃保存15个月,其免疫力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11.
新城疫(ND)已成为国内外鸵鸟养殖业最重要的传染病.目前我国鸵鸟群中流行的新城疫病毒(NDV)毒株的基因型与我同家禽及邻近国家和地区的NDV毒株基因型密切相关,NDV在不同种类家禽中的广泛流行,使得ND防治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国内外关于鸵鸟ND的免疫程序偶见推荐与报道[1-5],针对鸵鸟免疫前后的抗体变化情况进行科学制定免疫程序.不同年龄鸵鸟及不同免疫状态的鸵鸟在免疫前后体内抗体是如何变化的,确定这些也恰是制定鸵鸟免疫程序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病因研究初报(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血清学、生物学方法、从我省产蛋量下降、HI抗体在1:128以上的疑似非典型鸡新城疫(CND)病鸡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鉴定和致病力测定,明确是1株ND强毒,毒力与F48E9相近,然后采用该株野毒感染不同抗体水平的3批蛋鸡及肉鸡,结果3批蛋鸡均是低抗体滴度组(1:10-1:40)发生了CND症状,感染后6-7天开始产蛋停止,经15-17天后才恢复产蛋,高抗体滴定组(1:80以上)无明显变化,无抗体对照组出现典型鸡新城疫变化,全部死亡;病毒感染后第6、10天监测HI抗体,结果低滴度组第6天达1:80-1:160,第10天达1:160-1:1280。试验结果表明,我们分离到的NDV,既可引起典型的ND,也可引起非典型的ND;高HI抗体蛋鸡产生非典型鸡新城疫的病因之一,是由于存在低抗体鸡群而发生了CND,其高HI抗体有竞争是由于强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应用间接ELISA方法对新城疫LaSota和V4疫苗免疫SPF鸡及免疫后攻毒SPF鸡的血清中新城疫病毒(NDV)特异性HI抗体、IgM和IgG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V4较LaSota疫苗免疫鸡HI抗体提前3天左右出现,但除高峰期(1周左右)外,其HI抗体水平均低于LaSota免疫鸡。LaSota免疫鸡。LaSota疫羁免疫鸡血清中NDV特异性IgM和IgGr抗体高峰较V4免疫鸡提前约2周出现,攻毒后,LaSota免疫鸡血清中特异性IgG和IgG回忆应答显著,而V4免疫鸡IgM和IgG回忆应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VA5免疫增强剂对鸽新城疫病毒(NDV)灭活疫苗(ND4416株)的免疫增效作用。选取160只健康鸽随机分为4组:ND4416株灭活疫苗组(NDV组)、ND4416株灭活疫苗与免疫增强剂(VA5)混合组(NDV+VA5组)、La Sota灭活疫苗组(La Sota组)及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C组),进行免疫效力及免疫持续期试验。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各组鸽免疫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VA5免疫增强剂能够显著提高鸽NDV灭活疫苗血清抗体水平(P<0.05)。脾脏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显示,VA5能够有效刺激免疫鸽的淋巴细胞转化。在免疫后第30、90、180天,各组鸽子采用ND4416株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NDV+VA5组在3个时间点的攻毒保护率均为100%,均高于La Sota组。免疫持续期试验结果显示,NDV+VA5组血清抗体水平在免疫后第21天达峰值11.20log2,第180天仍能达到7.50log2,攻毒保护率达100%,表明VA5免疫增强剂可延长鸽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力持续期至180 d。攻毒后体外排毒检测结果表明,VA5免疫增强剂能够缩短攻毒后鸽的体外排毒周期,减少体外排毒。综上,VA5免疫增强剂能够显著提高鸽NDV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为研制效果更好的鸽NDV疫苗提供了基础依据,同时也为免疫增强剂的应用增加了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
将40日龄非免疫鸡分为3组,每组20只。第1组:肌肉注射鸡新城疫一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0.5mL/只,并在免疫后的不同时间检测ND抗体和IB抗体;第2组:第一次免疫后71d,用同一疫苗进行第二次免疫,并追踪测定ND抗体和IB抗体;第3组:不注射疫苗,试验对照组。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ND抗体,用间接ELISA检测IB抗体。结果表明,第1组试验鸡接种疫苗后在6d就可以产生ND抗体(4log2),30d达到最高峰(10.11log2),持续期为110d;在18d检测到IB的阳性抗体(S/P值〉10.2或滴度/〉396),持续期为120d。第2组试验鸡的IB、ND抗体效价普遍高于第1组,抗体水平持续到228d时ND抗体效价达到6.2log2;IB抗体滴度达到4275。  相似文献   

16.
将新城疫病毒(NDV)Colon-30株和减蛋综合征病毒(EDS76AV)-127株分别接种于非免疫鸡胚和鸭胚,制备抗原液。抗原液经甲醛灭活后,与纯化的天然免疫增强剂蜂胶乳化,制成鸡新城疫(ND)-减蛋综合征(EDS76)蜂胶二联灭活疫苗,对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测定。对3-6周龄易感雏鸡以2倍使用剂量肌内注射,安全性良好;对1日龄雏鸡接种1个使用剂量进行急性毒性试验。15d生长曲线表明,对雏难 影响。对6周龄雏鸡注射1个使用剂量,每批疫苗免疫10只鸡,免疫后5-32d,鸡血清中EDS76血凝抑制(HI)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为6.5-11.8log2,ND血凝抑制(HI)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为4.8-9.8log2;对ND免疫攻毒试验表明,3批疫苗,每羽份含有的半数保护量(PD50)分别为≥127、≥131和≥127。  相似文献   

17.
以45日龄雏鸵鸟为试验动物,分正常组和攻毒组,利用RIA技术和TUNEL技术,探讨新城疫病毒(NDV)对雏鸵鸟HPA轴的影响。结果表明,雏鸵鸟感染NDV,HPA轴内细胞凋亡数量在病毒感染期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NDV能诱导雏鸵鸟HPA轴系统发生细胞凋亡;在病毒接种后1d,肾上腺内可检测到大量凋亡细胞,接种5d后凋亡数量显著增加(P〈0.05),之后凋亡呈下降趋势,肾上腺内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反映了雏鸵鸟HPA轴对ND病变的适应和调节。雏鸵鸟感染NDV,血清ACTH水平于NDV接种后1d开始上升,至5d达到峰值(P〈0.01),之后有所下降,渐趋于正常;血清Cor水平于病毒接种后1d开始下降,至7d有所回升,9d渐趋于正常水平,表明NDV接种后雏鸵鸟血清ACTH和Cor水平的变化与其HPA轴功能的损伤及恢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商品蛋鸡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在产蛋期全程保持较高水平,对免疫程序进行优化,采用标准和强化两种程序进行免疫,比较二者间抗体水平差异。结果表明,强化免疫组Re-4株血球凝集(HI)抗体较标准免疫组平均高出2.44 Log2,且抗体水平离散度平均降低0.42 Log2;强化免疫组Re-6株HI抗体较标准免疫组平均高出2.45 Log2,且抗体水平离散度平均低1.02 Log2。这一强化免疫程序可保证蛋鸡在产蛋全期维持高且均一的HI水平。  相似文献   

19.
鸡新城疫(ND)是由副粘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烈性传染病.鸡新城疫微量血清凝集抑制试验(微量HI试验)结果与鸡对NDV的抵抗力有正相关性,目前大都使用微量HI试验测定鸡血清中ND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雏鸡抗新城疫病毒母源抗体半衰期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某鸡场海兰褐蛋用雄性雏鸡,在出壳后不进行任何疫苗免疫,在不同日龄分别采集血清,测定其对新城疫病毒(NDV)HI抗体水平,以此来确定对NDV的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及半衰期。结果表明,雏鸡在1-4日龄期间,其母源抗体HI滴度维持在2^6以上,但在7、12、20日龄时,分别降至2^4.54,2^2.83,2^017,28日龄则完全消失。根据这些数据推算,蛋用雏鸡血清中对NDV的母源抗体的HI滴度的半衰期为2.19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