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成为当前土地资源研究的前沿课题.文章诠释了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从数量、质量和利用方面分析了土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认识层面、操作层面和法律制度层面构建了我国土地生态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AHP法和熵权法的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也是实现整个生态系统安全的保障。以武汉市土地资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和熵权法定量研究了武汉市2003~2010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并针对其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3.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耕地资源安全居于国家资源安全的核心地位。从耕地资源的主要功能出发,分析耕地资源安全的内涵,探讨建立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思路,提出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状态评价奠定技术基础,并提出了应用该指标体系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镇化对土地资源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庆媛  雷燚  程叙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821-2823,2936
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在探讨土地资源安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土地生态、利用、产权、市场、税收、价格、金融、文化意识等方面分析了城镇化对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在城镇化过程中确保土地资源安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申希兵  刁承泰  刘雪  刘贵芬  张景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819-2820,2836
阐述了土地资源安全的内涵及其研究内容,并且结合江津市土地资源安全特点,分析了该市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问题、耕地保护问题,提出了保护土地资源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石斌 《甘肃农业》2020,(3):50-51
本文以土地资源利用情况为基本研究对象,从自然、经济、生态安全等方面打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对当地土地资源的安全利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为如何提升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傅建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71-5172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重要的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其社会经济欠发达,因此,保障其土地资源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河南省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确保河南省土地资源安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琦  文志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48-3150
阐述了土地资源安全的含义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且在对重庆市土地资源存在问题进行叙述的基础上,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了其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构建有利于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安全体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调查研究及层次分析方法,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研究对象,从土地资源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3个方面构建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海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2005-2011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总体较安全.结合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战略定位,提出了促进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解决土地供需矛盾,构建土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是协调粮食核心区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重要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在深入分析河南省土地资源特点及问题基础上,根据优化、集约、改善、统筹等土地利用原则,分类构建了土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并提出了相应保障措施。研究表明,控制新增、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是土地资源安全保障的基础,清理闲置、提高存量利用率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核心,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研究为粮食核心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太原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以国家土地资源安全评价应用性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建立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太原市2006—2012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2年太原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水平基本处于较不安全的状态;生态环境、人文社会压力是影响太原市土地资源安全压力重要的因素,而太原市的响应力度不够,土地资源的压力仍有增长的趋势,政府必须采取更多适当的手段和政策来保护土地资源。针对评价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2.
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以石家庄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核心内容。首先阐述了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和基本目标,然后阐述了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原理,接着以石家庄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将石家庄市划分为土地生态安全低风险区、土地生态安全中风险区和土地生态安全高风险区3种类型,最后提出确保石家庄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石家庄市土地资源生态现状,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贵州省铜仁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为实证研究,运用系统分析法,把评价的标准分解为土地资源自然生态安全系统、经济生态安全系统和社会生态安全系统,6个状态层,18项具体指标,构建出评价铜仁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进而运用相关数学方法,计算出铜仁市2010年和2013年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685和0.703。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3年铜仁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均处于安全水平,且生态安全状况较2010年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耕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要素,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但在人口不断膨胀和土地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功能不断下滑。以昌黎县为例,对影响昌黎县耕地资源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大量调查,构建了昌黎县耕地资源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角度对昌黎县的耕地资源进行多层次的综合评价,并对耕地资源的安全状态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评价结果,并依据该县域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昌黎县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和整治保护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建立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以三峡库区最大淹没区万州为研究对象,对库区土地开发利用潜力及生态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库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危机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三峡工程淹没土地多、移民迁建占地比重大、人地矛盾加剧及粗放经营土地带来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了保障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保障生态安全条件下的土地利用和建立库区土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是库区土地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河北省土地资源经济安全进行评价,提出确保河北省土地资源经济安全的对策,以化解土地资源短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制约.[方法]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计算河北省土地资源经济安全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2000年河北省土地资源经济安全处于风险级,2004年处于基本安全级,2008年维持在基本安全级,但状况进一步好转.2000~2008年河北省土地资源经济安全准则层质量安全、可持续发展呈上升趋势,而数量安全、结构安全、效率安全和价格安全均呈下降趋势.[建议]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建立土地资源循环经济机制,盘活存量用地;改革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确保土地社会安全;建立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加大宣传和数育力度,提高土地资源经济安全意识,以确保河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鹏  况福民  邓育武  田亚平  谢卫妮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799-1801,1860
根据湖南省区域环境及土地利用特点,运用P-S-R模型建立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和研究区域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值,对其2001~2010年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划定安全等级。结果表明,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压力指数呈减小趋势;2001~2010年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指数总体为增加趋势,但是在2006~2008年出现小幅度下降;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响应指数呈上升趋势;综合安全指数变化表现为增加趋势,但是至2010年仍为临界安全。湖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面临的压力仍较大,区域土地资源状态仍不乐观,在人类的干预和维持下,生态安全受人类的影响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18.
根据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资源现状,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三个方面选取了20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9~2015年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5年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是逐年走低的。人均GDP、人均公共绿化面积、工业产业比重及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等因子是影响呼和浩特土地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保护农牧区土地质量、防治土地退化是保护土地生态安全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区域发展的载体,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成为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如何科学评价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及其变化,成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关键内容.针对三峡库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的综合指标评价法,对库区2003~2006年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库区土地生态安全总体情况基本稳定,但总体上处于不安全阶段,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镇土地生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对土地生态安全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小城镇特征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安全、城镇环境安全、辖区农村环境安全和城乡资源利用4个系统层指标和农民人均收入等23项变量指标;提出了不安全指数数学模型的评价方法;并以泰安市汶南镇为例,进行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汶南镇土地生态处于较安全状态,但也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