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品中的硒元素形态有多种,硒的化学形态可以影响人体补硒效果,硒形态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硒形态分析比传统的硒总量分析复杂很多,本研究综述了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在硒形态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离子色谱等光谱/质谱联用技术,以期为硒形态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硒是生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其毒性和生物活性与化学形态相关,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从食品中总硒的测定和硒化学形态分析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在总硒测定方法中,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总硒,并以原子吸收作为检测器时,方法的灵敏度高,检测限低;而在硒化学形态分析中,固相萃取是效率高、准确性高、应用范围广的提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测定硒化物含量时,方法的检测限较低.由于其他形态的硒含量低或结构复杂,难以从基质中分离鉴定,目前主要关注5种形态的硒[Se(Ⅵ)、Se(Ⅳ)、SeMet、SeCys和Se-MeSeCys],且存在总硒测定和硒形态分析的过程均耗时较长等问题,因此今后需关注更多未知形态的硒,以便更好地利用硒,并开发绿色快速提取、分离及检测一体化的自动化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不同形态的硒的生物学功效不同,因此精确地分析不同形态的硒对人体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硒形态的分离测定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以及各形态的生物活性、迁移特点是现阶段环境和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集了9个硒含量不同的土壤样品及其上生长的茶树叶,使用标准方法分析了土壤中各形态硒和茶树叶硒含量,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构建了土壤各形态硒与植物硒含量平衡模型。结果表明,离子结合态硒、腐植酸结合态硒、残渣态硒与植物硒含量具有正相关性,其中离子结合态硒对植物硒含量影响最大;强有机结合态硒与植物含硒量成负相关。模型设计比较简单,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提出,希望对探讨土壤各形态硒含量与植物硒含量的相互关系有益处。  相似文献   

5.
目前硒形态迁移规律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土壤-植物环节硒的形态迁移规律,硒形态迁移过程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导致对整个迁移研究过程中不能全面系统的分析认识,主要原因体现在土壤内外环境(pH、有机物、无机物等)以及植物自身结构特征等原因之间的交互作用。从土壤性质在硒迁移中的作用以及硒在植物中形态迁移变化归纳总结硒的迁移规律,分析硒在循环过程中形态、转化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硒的形态与其功能和毒性关系密切,基于环境样品的复杂性在形态分析中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是硒形态分析准确性的前提。目前硒形态分析预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液相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固相微萃取以及液相微萃取,笔者简单分析了各种预处理方法的原理、特点,综述了各种预处理及形态分析方法的应用条件、优缺点,展望了元素形态分析上的应用情景。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安康地区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及其根系土为研究对象,检测根系土pH、总硒和各形态硒含量及农作物硒含量等,比较水稻和玉米根系土各形态硒的比例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总硒含量较高,有效硒含量较低,残渣态硒、腐殖酸结合态硒和强有机结合态硒是研究区土壤硒的主要形态。水稻和玉米均达到食品安全标准,水稻的富硒能力强于玉米。水稻根系土pH、总硒和各形态硒含量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玉米根系土总硒仅与残渣态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01)。  相似文献   

8.
硒是人体和动物体内的必需微量元素,适量硒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硒的形态对硒的吸收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四川省万源市是重要的富硒地区之一,对万源市不同区域土壤硒及其形态进行分析,详细分析了土壤中硒的形态特征,并对硒形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便为今后开发硒产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万源市土壤中硒各形态的量和所占全量的比例均为残渣态〉有机态〉酸溶态〉交换态〉水溶态,有效态所占比例超过10%,部分在20%以上;不同片区土壤硒的含量和形态特征有所不同,总体上大竹河片区土壤硒的总量和有效态高于其他片区;pH值的大小与水溶态、交换态和残渣态的关系较为明显,与酸溶态的关系次之,与有机态的关系最差;除水溶态外,土壤各形态硒与土壤总硒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硒的形态与其功能和毒性关系密切,基于环境样品的复杂性在形态分析中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是硒形态分析准确性的前提。目前硒形态分析预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液相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固相微萃取以及液相微萃取,笔者简单分析了各种预处理方法的原理、特点,综述了各种预处理及形态分析方法的应用条件、优缺点,展望了元素形态分析上的应用情景。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中微量元素硒的形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乐  降林华  段宁  聂容春  王允雨  徐初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10-18612,18615
主要从含硒样品的前处理、形态的分离和分析检测技术三大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硒形态研究方法,以及各种技术在形态分析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环境样品中微量元素方面形态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