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农业生态系统与种养生产体系特征,综述了种植业与生猪养殖业、草食动物养殖业相结合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及稻田种养循环模式,系统阐述了“猪-沼/肥-农田种植系统”、“猪-沼/肥-园地种植系统”、“猪-沼/肥-草”、“猪-沼/肥-藻”与“牧草(秸秆)-草食动物养殖(牛、羊)-沼/肥-种植系统”循环模式及“稻-鱼”种养、稻鸭共生、稻虾共作等循环模式应用现状。指出了饲料转化及养殖废弃物还田利用是调控种养复合循环模式养分流动的关键环节,参考种植系统作物种类与养分需求、养殖系统对饲料质量需求特点及种植系统对养殖废弃物养分的消纳能力等,合理配置种养复合系统生物结构及时空结构,提高种养复合系统养分循环利用效率是实现种养平衡的关键。提出了在传统循环农业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环境保育型种养复合循环农业模式,并构建种养复合循环系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体系是实现国内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经济林下复合种植是近几年发展较快、能够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模式。海南省发展经济林下复合种植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种植管理比较粗放、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低、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为此提出发展对策,为经济林下复合种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云南山地农业景观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云南山地农业景观的特征、山地农业景观的种植模式及其构建原则,并对山地区域发展的瓶颈,提出了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山地农业景观资源、统筹规划农业布局,以及探索了一些适合云南山地农业景观发展的种植模式,以提高山地农业效益和山地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云南山地农业景观的特征、山地农业景观的种植模式及其构建原则,并对山地区域发展的瓶颈,提出了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山地农业景观资源、统筹规划农业布局,以及探索了一些适合云南山地农业景观发展的种植模式,以提高山地农业效益和山地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区低洼湖田虾稻轮作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260-262
洞庭湖拥有大片低洼湖田,由于地势低洼,受洪涝灾害影响大,因此目前主要以种植一季中稻为主,其他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极大影响低洼湖田的高效利用。为此,洞庭湖区低洼湖田虾稻轮作复合农业模式的集成与创新得到了持续推动和完善,针对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良心堡镇护城村8 hm2低洼湖田虾稻轮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院虾稻轮作模式使低洼湖田没有闲置期,且避开了洞庭湖区主要的气象灾害且改良土壤,全年产值53 841元/hm2左右,较原来仅种植一季中稻增加产值31 827元/hm2。低洼湖田虾稻轮作复合农业模式是一种高效的经济生态型模式。  相似文献   

6.
蟹稻复合种养模式与传统单一种植、养殖模式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整体经济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农业生产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升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我国也不断对种植、养殖领域展开研究,希望能够借助新型种植、养殖理念和方法提升产量,从而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有关于蟹稻复合种养模式、传统种植、养殖模式方面的内容,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种植、养殖领域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稻鸭生态种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智  赵德新  程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01-4002
介绍了稻鸭生态种养技术。以水田为基础,种植优质稻,放养家鸭,应用种养结合的农业生态模式,生产无公害稻鸭产品。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种植模式是一定区域和时间内作物搭配集成的方式。通过合理安排品种和茬口,可以实现周年多季生产,能有效提高产出水平,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通过种植以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提升经济效益,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成都平原作为我国传统农业耕作区域,历来就有粮经复合生产和精细农业的传统,在旱地和稻田探索集成了一系列高产高效的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如成都市彭州、蒲江,德阳广汉、广元等地的"菜-稻-菜"种植模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率,于2022年在安徽省含山县选择了9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虾稻鱼”连作共生模式试验,同时与周边虾稻连作模式和传统水稻种植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虾稻鱼”连作共生模式的经济效益较虾稻连作模式和传统水稻种植模式分别提高了53 505、82 305元/hm2,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维保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92-1092
舒城县系一年三熟制向二熟制种植过渡地带.为加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自1998年起,舒城县进行了双低油菜、优质西瓜、优质晚粳即油、瓜、稻生产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广.该模式现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低效油、稻、稻生产模式,年应用面积已达到2 000 hm2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