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对三江平原生态恢复工程是政府要能够在宏观上提供一个产权清晰的制度环境,在微观上提供一个含有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制度安排,才能使参与者真正从生态恢复工程中受益,才能使参与者合理利用资金、劳动力,主动选择采用高科技的生态恢复技术,才能使生态恢复工程投入少、绩效高。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生态恢复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着重阐述生态恢复理论基础、功能以及生态恢复科学性、范围、价值、土壤恢复重要性等关键问题,并通过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封山育林建设、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具体实例分析了生态恢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礼县有湿地40多万亩,其中河流、水库、沼泽湿地8.4万亩,高山草甸湿地32万亩。近年来,该县坚持把堤防工程建设、清淤疏浚、湿地污染控制、湿地植被恢复作为湿地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争取国家投资2300多万元,对红河、苗河两座病险水库及时进行除险加固,全面提升了水库防洪和灌溉能力。同时,该县不断加强湿地植被恢复,在西汉水流域的江口、龙林、雷坝、肖良四乡河滩地栽植速生杨树用材林3000亩40万株,在红河水库水域栽植落叶松8000亩3.2万株,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4.
监测是生态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调整恢复计划、评价恢复效果、纠正环境政策偏差具有重要作用,是保障恢复计划有效实施的手段。当前,生态恢复的监测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文中对生态恢复监测的作用进行探讨,提出了生态恢复的监测步骤;认为开展生态恢复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构建生态恢复监测网络、制定生态恢复监测规范是提升当前我国生态恢复监测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我国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南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长江、红河、怒江和澜沧江等流域中、上游地区。该区域气候干热、植被稀少、土壤干旱瘠薄、水土流失严重, 是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 也是我国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极为困难的区域。文中通过回顾其植被恢复历程, 对现有植被演变过程、植被恢复的途径与方法、植物逆境适应保护机制研究及其适宜树种筛选与引种、植被恢复与特色资源培育利用等进行系统比较分析, 总结了数十年来植被恢复研究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阐述了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提出加速构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是实现干热河谷地区及其所在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西南地区森林"双增"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红河州按照省委、省政府"森林云南"建设推进大会的安排部署,把陡坡地生态治理作为加快推进"森林红河"建设、全力构筑滇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举措,在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提高认识、强化领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示范带动,注重生态、培植产业,整合项目、汇聚力量,扎实有效推进陡坡地生态治理。红河州委、州政府将推进陡坡地生态治理作为加快实施生态立州、建设"森林红河"战略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陡坡地生态治理作为"一把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工程的启动,生态恢复建设工程作为根本和切入点,已列入了国家“十五”规划。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卓资县现有土地利用状况、人口消费的生态足迹以及生态足迹贸易调整的分析,研究了该区域生态恢复空间以及目前的恢复状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生态恢复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问题分析与优化建议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孔凡斌 《林业科学》2004,40(5):62-70
退耕还林 (草 )工程是 2 0世纪末我国政府实施的重大生态恢复工程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作为一项生态恢复工程 ,应当遵循生态优先、经济效益次要的原则 ,这是工程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然而 ,在中西部贫困地区 ,实施退耕还林 (草 )工程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 ,如何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长远生态利益和短期经济利益、全局利益与部门利益之间的关系 ,是关乎工程建设质量和系统维护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生态优先的原则和本质出发 ,探讨工程实施过程的政策冲突及其原因 ,并提出调和利益关系的政策管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边坡生态恢复方案的研究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边坡分类方法和边坡绿化特点的分析,提出边坡生态恢复工程的生态性、景观性、安全性、经济性原则;根据这些原则,研究对比现有各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的种类、原理,总结出不同边坡类型适用的技术,提出了一套较全面的边坡生态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猛, 但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研究却严重滞后, 极大地制约了高速公路生态型绿色通道的发展。结合工程实践, 文中从边坡生态恢复的植物选择、技术措施及生态功能等3个方面研究和总结我国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的发展现状, 指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云南地处长江、珠江、澜沧江、红河、怒江、伊洛瓦底江等6大国内、国际江河的上游或发源地,位于全球关键的水禽迁徙通道和物种过渡地带,生态区位重要,分布在各流域的湿地,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2011年至2014年,我省共申请中央投资7049万元,对国际重要湿地、部分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予以支持,地方政府也积极筹措,整合资金,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以洱源西湖、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和拉市海国际重要湿地为例。  相似文献   

12.
对芷江县矿区自然地理、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矿业生产状况的调查表明,全县森林资源丰富,矿种较多,矿产资源呈零星状分布,开采规模不大,矿区植被破坏较严重,生态恢复治理难度大,需实施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由此,提出矿区植被恢复的基本途径为:(1)实施清洁生产工艺预防和减轻污染;(2)采用绿色科技减轻环境影响;(3)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地球化学工程学修复技术修复污染。实施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应加强资金保障措施;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和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近年来,造林绿化工程如火如荼进行,造林工作重心已从宜林地和荒山造林转移到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上。干热河谷由于干旱土壤贫瘠等原因,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是生态恢复的关键区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所取得成效,提出了适宜树种选择、整地方式、保水剂应用技术及坡改梯工程等对干热河谷的生态治理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桑干河全长747 km,是山西境内赖以生存的母亲河,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和上游水库的建设,河滩盐碱化,水系污染严重,湿地面积逐年递减,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急需保护和修复。桑干河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旨在保护桑干河区域历史遗存湿地的完整、恢复湿地系统生态循环、保持湿地长久生态功能。文章从恢复湿地系统的生态循环,特别是从植物生态修复和提高造林成活率、增加森林面积方向进行了湿地恢复论述。  相似文献   

15.
实施草原生态修复工程是有效遏制草原退化、快速恢复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文章通过对云南省草原生态修复技术特点的研究,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建设管理解决方案,提出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全过程建设管理体系构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中国对消落带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包括植被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被测试木本及草本植物生理生态、种子库和种子萌发特性等基础研究,以及植被恢复试验和工程辅助技术等应用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根据研究现状分析,认为今后应该注重研究适生品种、不同造林方法、植被恢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技术、种子库和种子萌发特性、种群和群落水平上的生态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工程以恢复植被、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等为基本出发点.本文对包头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包头市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生态服务功能,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目标,为扎实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惠农矿区的生态恢复为研究对象,调查矿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理论及现实原因,通过对矿区绿化工程的研究分析与评价,提出行之有效的生态恢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修复需要以工程治理辅助生态治理手段。工程治理包括控制外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内源污染、投加化学试剂、以及人工湿地、引水冲污等;生态措施的核心是建立水生植被,即因地、因时制宜地恢复和重建水生植物群落;通过生物控制控制藻类生物量;进行沿岸带生态建设,恢复湖滨湿地和湖岸绿化等。在构建水生态系统的同时,还应进行湖泊的景观生态规划,合理开发湖泊的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是综合治理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保护、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山区经济协调发展,建立综合生态林业的重大工程。在保护——恢复——扩大森林植被的工程中,恢复是保护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