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对上千家猪场免疫记录进行统计后发现,目前猪场免疫程序比较混乱。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免疫程序应该由谁制定。2.免疫程序制定的基本原则。3.疫苗免疫种类的选择。4.免疫程序制定以后是否执行严格。5.免疫效果的判断标准。6.猪场猪瘟、伪狂犬抗体检测情况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养猪生产中规模猪场存在很多疫苗免疫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免疫失败,从而影响养猪生产水平。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分析了规模养猪场免疫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免疫程序制定、免疫程序执行、免疫效果监测及免疫程序调整等给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以期为广大规模猪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邱进杰  涂志  张亮 《中国猪业》2019,14(8):82-85
在养猪生产中,部分中小猪场存在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选择不科学、疫苗滥用、免疫剂量不准确、接种操作不规范、疫苗瓶等废弃物处理不当等现象。本文对上述免疫接种过程中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选择针对性强的高效疫苗、执行规范的免疫接种操作以及落实良好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来确保猪场的高效免疫。  相似文献   

4.
当前猪场免疫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上千家猪场免疫记录进行统计后发现,目前猪场免疫程序比较混乱。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免疫程序应该由谁制定。2.免疫程序制定的基本原则。3.疫苗免疫种类的选择。4.免疫程序制定以后是否执行严格。5.免疫效果的判断标准。6.猪场猪瘟、伪狂犬抗体检测情况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国内许多规模化猪场逐渐意识到实验室检测在养猪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越来越多的规模化猪场开始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确定猪场内的发病情况,以及以实验室检测分析为依据制定猪场的免疫程序及保健程序。从中发现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6.
目前猪病严重影响着养猪生产,这些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猪场的基础免疫密切相关。在实际生产中,很多猪场因免疫程序不科学、免疫注射不规范等种种原因,导致免疫效果不佳,达不到有效预防疫病的要求,使猪场始终处在危险状态。所以,经常有养殖户反映:“我打了疫苗怎么还发病,是不是疫苗有问题。”现就如何做好猪场的基础免疫工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场免疫程序的制定在生猪养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猪场免疫程序制定存在的问题、猪场免疫程序制定的基本原则及制定过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及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猪的免疫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理论和实践出发,试图通过免疫谱概念的提出,列举和分析目前猪场中普遍存在的免疫病种过多,程序欠合理和效果不理想等现象产生的根源,提出合理的免疫谱构架,为猪场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养猪效益,提供了或许有实用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在养猪生产实践中 ,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无论是规模化猪场或是农村养殖户 ,免疫失败都将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必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1 要制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且符合当地疫病情况的免疫程序一个猪场或一个地区制定的免疫程序不是千篇一律的。制定免疫程序的依  相似文献   

10.
养猪生产实践中,防治猪的传染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制定严格的防疫程序,进行严格免疫。但是,免疫程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对常见的传染病,大体可以如下制定:1猪瘟一般公猪、繁殖母猪和育成猪每年春、秋季各注射猪瘟兔化弱毒冻干疫苗1次,注射剂量为常规量的4倍。对仔猪可采用3种免疫程序:有猪瘟疫情的地区和猪场,于3周龄第一次免疫,8周龄(断乳散窝时)第二次免疫;没有猪瘟疫情的地区和猪场,可在8周龄免疫1次,注射剂量均为常规量的4倍;发生过仔猪猪瘟的猪场,应在吃初乳前注射2倍剂量的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  相似文献   

11.
规模养猪场主要疫病免疫效果评估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规模养猪的不断发展、壮大,疫病传播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规模养猪场虽然有较强的防疫意识,但免疫接种仍然是其控制疫病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免疫程序的制定由于缺乏动物疫病免疫效果评估的有效手段,不清楚疫苗免疫后猪场猪群的整体免疫效果,存在盲目性,使得养猪业在疫病面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猪规模的增大,生猪饲养量的提高,猪只得病的概率也在增大,不是免疫的项目多就可以不得病,主要是很多猪场,在选择免疫程序的时候往往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如免疫程序混乱、疫苗使用不规范、免疫过程交叉感染、忽略非强制免疫、免疫消毒不合理、免疫思想意识淡薄、免疫前管理不到位等方面。现将一些可能遇到的误区应对措施归纳如下,加强养殖培训,提高防疫意识、制定科学免疫程序、加强免疫监测、提高对免疫废弃物的管理工作,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兽用疫苗种类繁多,选用合适疫苗、定期抗体检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是保证猪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许多养猪专业户由于缺少兽医技术指导,盲目地乱用疫苗、免疫程序不合理、操作技术不规范,造成疫苗免疫预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造成免疫失败,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有些猪场猪瘟免疫密度普遍较高的情况下,猪瘟免疫合格率仍普遍较低,尤其是在规模较小的养殖场;而又有的猪场往往盲目使用价格较高的疫苗、药物,而忽视猪场合理免疫程序的制定,造成猪瘟免疫失败,结果,经济效益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为了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我市养猪状况,使用两种不同猪瘟免疫程序进行试验,观察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猪瘟是养猪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防治猪瘟主要通过免疫接种来进行,对猪场仔猪猪瘟抗体消长规律进行监测,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很有必要。在7、14、21、28、35、42、49、56、63日龄,对试验仔猪进行前腔静脉采血,采用ELISA检测猪瘟抗体水平,得到猪瘟抗体的消长规律以及猪群抗体离散度并加以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该试验猪场的2个分场的猪瘟免疫程序一免时间并不合适,应该进行调整,分别推后至37日龄和33日龄。通过对猪场猪瘟抗体消长规律的监测,有助于猪场猪瘟免疫程序的调整,提高猪场猪瘟防治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养猪业的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促使养猪更加科学,成本更低,效益更高,但集约化养殖使猪只之间相互感染疾病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对猪只进行免疫是必须的。但是.很多猪场的免疫程序。不是科学分析自身猪群的抗体状况后制定。而是盲目地注射各种疫苗。疫苗作为外来抗原进入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过程会给猪只带来极大的应激.本试验旨在探讨免疫应激会给乳猪生产性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猪的免疫谱     
笔者从理论和实践出发,试图通过免疫谱概念的提出,列举和分析目前猪场中普遍存在的免疫病种过多、程序欠合理和效果不理想等现象产生的根源,提出合理的免疫谱构架,为猪场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养猪效益,提供了或许有实用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猪免疫程序应当根据疫病在本地区及附近地区的发生与流行情况、抗体水平、疫病种类、生产需要、饲养管理方式、疫苗种类与性质、免疫途径以及猪的用途与年龄等方面的因素来制定。免疫程序不能作硬性统一规定,所制定的免疫程序应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但目前有不少大型规模猪场,特别是规模育肥猪场在免疫程序的设计方面还存在着一定  相似文献   

19.
规模猪场免疫抑制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国内许多规模化猪场逐渐意识到实验室检测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开始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确定猪场内的发病情况,以实验室检测分析为依据制定猪场的免疫及保健程序。笔者通过对一系列检测报告的分析后发现,目前猪场普遍存在免疫抑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生猪饲养量不断增加,猪病的发生及流行越发严重,死淘率较高,给规模化的养猪场和专业户造成了严重损失。对于大多数疾病而言,病原体和宿主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所以不能期望免疫疫苗提供完全的保护。另外,免疫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免疫程序和动物机体是否能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等因素也影响免疫效果。因此,为了解猪病疫苗免疫效果,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和调查,分析影响规模猪场免疫效果因素,提出提高规模猪场免疫效果的对策,供养猪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