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二点委夜蛾是为害玉米的一种新害虫,今年在临沂枣庄、济宁等地夏玉米田发生严重。山东省植保总站近期组织专家对枣庄、临沂发生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初步统计全省已发生300余万亩,部分地块已造成毁种。据调查,发生田玉米虫株率20%以上,严重地块可达30%~50%,个别地块达90%以上甚至毁种。平均有虫3~4头/株,高的达到8~9头/株。  相似文献   

2.
黑星天牛是危害板栗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湖北省恩施州板栗基地近年来发生严重,部分林分有虫株率高达71.7%。此虫在该地区2年1代,以幼虫越冬。危害程度与树龄、胸径呈正相关。采用树干刷涂白剂或喷50%甲胺磷1000-1500倍液,以预防成虫啃食皮和产卵为防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柳州市主要园林绿化树种紫薇、荷花玉兰受相思拟木蠹蛾的危害情况及发生规律,为该虫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逐株调查紫薇、荷花玉兰行道树枝干上的虫孔数,计算其被害株率、有虫孔株率、平均每枝(株)虫孔数、不同高度的虫孔数及虫孔比例;采用分布型指数法及回归模型法探讨相思拟木蠹蛾的虫孔空间分布格局;并计算最适抽样及序贯抽样。结果表明,紫薇被害株率、有虫孔株率均100%,平均虫孔数5.8个/枝,枝条不同高度均有虫孔分布,以离地高度250~300 cm处虫孔最多,占总虫孔数的23.0%;荷花玉兰被害株率、有虫孔株率均为23.5%,平均虫孔数为3.1个/株,以离地高度200~250 cm处虫孔最多,占总虫孔数的20.4%。紫薇枝条上虫孔呈聚集型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当允许误差D=0.2,平均虫孔数5.8个/枝时,调查的枝条理论抽样数为14条;本次调查枝条数n=33枝,累计虫孔数为191个,远远超过防治指标上下限(113,86)。综上所述,紫薇、荷花玉兰受相思拟木蠹蛾的危害很严重,已极大地影响其观赏,造成枝枯现象,应及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甜菜夜蛾在棉区的危害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甜菜夜蛾又名贪夜蛾、白菜褐夜蛾、玉米叶夜蛾,俗称青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间隙性大发生的杂食性而又暴食的害虫。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各地棉区大发生危害后,近年来发生有逐年加重之势,一般棉田危害株率50%左右,严重地块达95%左右,一旦发生,棉农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导致棉花产量大幅下降,对棉花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危害特点甜菜夜蛾分布较广,我国各地棉区均有危害。长江流域及华南等地危害严重。它食性杂,主要危害十字花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抗虫棉的推广应用,原来的次要害虫棉盲蝽上升为主要害虫,加之农民对其危害性的认识不足,使其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一般发生田危害株率达10%,严重地块达25%~30%,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为此2006、2007两年笔者对棉盲蝽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以下防治方法,供农民朋友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6.
1998年8月以来,我站陆续收到来自各地的反映,掖单13号大田玉米空秆及畸形穗现象严重。据此,笔者曾随专家组到费县、广饶两县有关乡镇实地进行考察,结果费县考察地块平均空株率为9.2%,畸形穗率为11.2%;广饶县考察地块平均空株率为9.0%,畸形穗率...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耕葵粉蚧是承德地区近几年来为害较重的害虫,发生面积不断扩大。2010年6月22日兴隆县植保站在平安堡镇、大水泉乡、八卦岭乡、北水泉乡进行虫情调查,平均百株虫量达550头,最高单株虫量超过20头。2011年6月上旬承德县头沟、岗子、两家、三沟、石灰窑等乡(镇)玉米耕葵粉蚧相继发现,一般地块百株虫量300~500头,严重地块百株虫量2 000头以上,当年玉米减产30%~50%,给农民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8.
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及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2007年6月和9月对秦皇岛亚洲玉米螟在春玉米田间落卵量和亚洲玉米螟为害春玉米的严重程度及7月29日分别在春玉米地和夏玉米地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第二代亚洲玉米螟效果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该地区全年共发生两代,产卵高峰期分别发生在6月中旬和8月上旬,高峰期卵粒数分别达到了800粒和748粒;田间花叶率、百株蛀茎孔数、蛀茎株率和百株蛀穗孔数、蛀穗株率分别达到了78%、340个、96%和102个、74%;松毛虫赤眼蜂在春玉米地和夏玉米地卵块寄生率分别达到了80.00%和81.44%,在夏玉米地,放蜂区和对照区相比,蛀茎虫孔减退率为53.05%,蛀穗虫孔减退率为69.63%。通过本文分析得出亚洲玉米螟在秦皇岛地区发生及危害严重,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正>大姜钻心虫又名姜螟、玉米螟,是危害大姜的主要虫害之一。幼虫孵出后即蛀食姜茎,虫孔处留有粪屑。幼虫主要集中在姜茎中上部蛀食,造成姜茎空心,被害茎秆枯黄调萎,很易折断。防治大姜钻心虫,应以防为主,抓"早"字。当前进入夏季,钻心虫等也进入暴发期,提醒菜农防治要提早进行。在生姜长到20厘米左右时,第一代钻心虫开始危害,初孵幼虫先为害嫩  相似文献   

10.
小辣椒枯萎病与疫病的症状识别及无害化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辣椒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河南省社旗县农民发家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2009年小辣椒收购价达17元/千克左右,亩产值达4000元左右,2010年全县种植面积预计可达到20万亩。但是,随着地膜覆盖保护地栽培和复种指数的提高,小辣椒死株现象越来越严重。据调查,一般年份病株率在10%左右,严重的达30%-40%,个别地块达到60%以上。根据病理鉴定分析,导致死株的主要原因是枯萎病与疫病为害,由于这两种病害的症状尤其是成株期症状表现非常相似,防治时很容易误诊,因此,认真识别、正确防治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