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江  刘子凡 《种子科技》2023,(2):129-131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子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历年来,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都十分重视种子管理,但迄今种子管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从种子管理主体入手,就种子管理的品种管理、质量管理、检疫管理和种子质量纠纷调处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为种子管理的科学高效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种子是有生命力的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的丰歉及农民的收入;处理好种子纠纷,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现代种业的发展.结合实际,分析了引起种子纠纷的原因,提出了防范种子纠纷的技术和行政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修订的《种子法》实施以来,对种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确保种业安全、粮食安全、农业安全,保障粮食丰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衡东县种子管理站围绕《种子法》赋予的职责和权力,创新管理模式,规范体系建设;加大涉农涉种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严把种子质量关,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积极调处种子质量纠纷,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开展品种区域试验示范,科学引导农民选用合法、安全、优质良种,防止和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对衡东县种子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县级种子市场销售点多、品种多、来源多、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个别经营户甚至销售假劣种子、套牌种子,从而导致在种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涉种纠纷日益增多。正确、公正地调节处理各类种子质量纠纷,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已成为种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杨治仁 《种子科技》2006,24(1):27-2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由于种子市场放开,经营种子市场发育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假冒伪劣种子充斥市场严重,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种子质量纠纷也越来越多,尤以种子质量田问纠纷更为突出,不但给农民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了农民正常的生活与农村社会的稳定。笔者从事种子管理工作多年,现对如何避免或减少种子质量田间纠纷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一起种子纠纷案例,探讨了处理种子纠纷的一般程序和工作态度。基层种子站要注重从实践中学习,并用鲜活的事例来培训农民;以及完善对种子生产者和使用者的"两头"管理机制,完善基层种子管理站监管能力建设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种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农民的收成和农村的稳定。由于目前种子经营存在销售网点多、品种多、乱、杂、规格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致使种子经营者与购种者之间经常发生种子质量纠纷。如何正确应对种子质量事故,笔者结合亲身经历和处理的一起种子质量事故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8.
引起种子纠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种性问题,有种子质量问题,也有非种子质量问题。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造成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酿成重大事故,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诱因之一。作为大型的国有种子企业,肩负的不仅仅是"盈利",社会稳定、农民增收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多年来,公司在强化质量管理,避免种子纠纷,保证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除了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外,还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良好的效果,保障了公司的种子质量,使纠纷降到了最低的限度,得到了农民朋友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9.
种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出台,种子市场的逐步放开,种子经营主体增多,有关部门针对种子经营制定了一系列法规,以规范种子市场,保证种子质量和保护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但由于经营者点多、品种杂和规格不一,加之有时自然灾害造成个别作物的种子供应偏紧,个别地方种子市场出现混乱,制售假劣种子和不规范经营行为时有发生,种子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发生的质量纠纷屡见不鲜.现就<种子法>中有关种子质量的规定和种子质量纠纷的处理、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种子使用者购种时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发生种子质量纠纷时应如何处理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质量纠纷发生,确保双方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0.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增收的内因.化解种子纠纷不仅关系着农村稳定,而且事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由于种子纠纷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处理纠纷时涉及的法规政策和专业知识较强,如何客观公正地处理好纠纷,既是管理机关的重要职责,也是维护农民利益,确保农村稳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近年,云南省罗平县种子管理站在做好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加大种子经营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和新品种现场观摩力度,扎实做好种子事故纠纷的调处等工作。在品种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市场监管、良种推广等方面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了县级种子管理站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江苏省各地紧紧围绕发展现代种业,扎实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依法强化种子市场监管,种子质量水平稳步提升,但种子质量纠纷仍时有发生,且往往较难处理。因此,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农业执法部门依法确定种子质量问题的概念、客观分析种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正确判断种子质量和责任,发挥农业部门在种子纠纷中的作用,对于促进及时、公正地处理种子质量纠纷,保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种子世界》2015,(2):56
<正>2014年的持续低温阴雨异常天气导致水稻等在田作物生育期延长,病害较重,种植纠纷较多。为加强指导,积极应对,湖北省种子管理局及时下发《关于关注当前稻田病害引发种植纠纷的紧急通知》等预警信息,湖北省各级种子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体系合力,及时受理、正确应对、合理处置、全面协调,科学调解涉种纠纷,稳定了农民情绪,维护了农民利益,病害爆发之年,较好保障了农村大局稳定。2014年10月湖北省鄂州市泽林镇万亩湖农场农户向鄂州市种子管理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种子是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由于种子是活的生命体,极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表现,生产中往往发生种子质量事故和纠纷。为了正确区别种子质量事故和非种子质量事故,妥善处理种子质量纠纷,明确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责任,现根据种子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和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粗浅的鉴别方法,供种子管理、检验、经营人员等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种子纠纷频发的原因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君波 《种子世界》2013,(11):15-16
近年,我市种植业生产中由于种子原因引发的农民与种子生产者、经营者的纠纷经常发生,时常引发农民越级上访等突发事件,致使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维稳,给社会安定造成负面影响和损害。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结合近年我市发生的典型案例,分析产生种子纠纷的原因,试图找出破解种子纠纷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6.
浅谈种子纠纷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纠纷是指种子使用者与种子经营者之间因种子问题产生的纠葛或者矛盾。种子是特殊的商品,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们通过精耕细作总希望获得较好的收成,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假劣品种、恶劣气候、栽培管理不当、种子标签不实等),导致减产减收,难以如愿以偿,遂与种子经营者发生种子纠纷。出现种子纠纷后,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很容易造成农民集体组织上访或社会不安定。  相似文献   

17.
正农作物种子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农民的收益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但由于目前种子经营存在销售点多、品种繁杂、规格不一、质量参差不齐以及还存在制售假劣种子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等现象,从而导致在种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涉种纠纷日益增多。正确、公正地调节处理各类种子质量纠纷,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已成为农业执法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种子纠纷是种子使用者与种子经营者之间因种子质量问题产生的纠纷。种子是特殊的商品,而不是一般商品。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民通过精耕细作希望获得较好的收成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些事情往往不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品种未经审定、购买了假劣种子化肥、  相似文献   

19.
浅谈县级种子执法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级种子的执法工作,具有季节性强、任务重、责任大、工作范围广等特点,在种子市场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客观公正的执法,不仅是农民安全生产的保障,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近几年,在县级种子执法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满足基层种子市场的有序供应及种子质量安全日趋严格的社会需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采取有效对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风奎 《种子科技》2005,23(1):25-26
种子是农业生产特殊的具有决定性丰产作用的生产资料,对其应用农民特别看重,在选择品种时是慎之又慎.随着农民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农民对种子问题的纠纷、投诉、上访案件日趋增多,成为农村和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