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淡水渔业主要采用集约化的养殖方式,这种养殖方式虽然带来了利润收益,获得了经济效益,但是社会效益却不尽人意,对水库水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基于此,在文中论述了集约化淡水渔业生产对水库水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我国水库淡水资源十分丰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家对淡水渔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科技和资金,形成了庞大的产销链,人民对水产品不断的需求得到了重要保障。然而,淡水渔业集约化的养殖生产给水库水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造成了较严重的水域环境污染。笔者经过大量的研究,浅谈一下治理污染的对策和措施。我国有20万平方公里的淡水水域,1000多种经济价  相似文献   

3.
维持水域生态系统健康.确保多种良性水域功能持续发挥作用,水库渔业的利用必须纳入水库管理范畴,并合理规划,统筹兼顾,才能保证渔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伴随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集约化淡水养殖在渔业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并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高于捕捞产量的渔业国家。集约化淡水养殖虽促进了渔业的向前发展,但同时也给水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致水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抑制了集约化淡水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渔业的良性循环,促进集约化淡水养殖的健康、稳定发展。1集约化淡水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水库渔业是利用水库工程所形成的水面进行渔业生产,因此,增殖鱼类资源是水库渔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人工投放鱼种又是增殖鱼类资源的有效途径.文章就蛟河红旗水库的实际渔业生产情况,提出了水库渔业增殖的技术措施,希望对水库渔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杨明伟 《农业与技术》2012,32(10):182-183
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例如在天然湖泊、水库中养殖容量合理、品种适用的物种可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养殖废水、废物问题得到不妥善处理,则会对渔业水域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淡水池塘老化、淤泥沉积导致水体生态恶化等,因此研究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针对该问题展开讨论,首先分析水产养殖的类型及其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然后从制度与技术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淡水渔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水库渔业。水库渔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了水库的生态环境,带动了库区农民和部分水利职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库区的经济发展。但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水库渔业对水质产生了不利影响,对生态平衡造成威胁,因此,本文针对水库渔业研究其对水质的影响,提出维护水库渔业生态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万峰湖是曲靖市渔业的重点水域,2014年网箱养殖产量达28 889 t。淡水壳菜(Limnoperna lacustris Martens)是外来物种,2015年在万峰湖网箱养殖首次发现并造成一定影响,应当引起渔业主管部门的重视。根据淡水壳菜的生物学特性,提出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9.
邹廷昌 《吉林农业》2010,(6):176-176
咸阳水域面积广阔,地下水热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渔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渔业生产后劲不足,市场竞争薄弱,实现渔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咸阳渔业发展的根本选择。  相似文献   

10.
张义  张合平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13):4111-4124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对于水域仅考虑渔业生产功能的缺陷,研究者提出了水生态足迹。但当前水生态足迹基础理论与模型均存在较大不足。为此,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水生态足迹概念和模型,并以2003-2010年的广西为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1)水域-渔业账户中,淡水渔业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淡水渔业生物承载力较高且比较稳定,淡水渔业生态盈余较多同时淡水渔业生态压力较小;(2)水资源账户中,淡水生态足迹先较快上升随后缓慢下降,水资源承载力较高但2007-2010年波动幅度较大,水资源生态盈余较多同时水资源生态压力较小;(3)水环境账户中,水污染生态足迹先缓慢上升随后大幅下跌之后逐渐回升,水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同,绝大多数年份表现为水环境生态赤字和水环境生态不安全;(4)淡水渔业生态压力<水资源生态压力<水环境生态压力,淡水生态系统基本已处于生态不安全状态。模型克服了传统模型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是对广西近年来淡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及水生态安全状况的较客观全面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青草沙水库中上层鱼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青草沙水库正式供水后的鱼类群落组成、多样性及时空分布特征,于2011年5月、7月、10月和12月,将水库分成3个区域(西区、对照区和放养区)进行本底调查。调查期间共捕获鱼类22种,隶属于5目7科,以鲤科鱼类为主;鱼类群落分为3个生态类型,淡水鱼类17种、河口性鱼类3种和洄游性鱼类2种。群落优势种为刀鲚(Coilia ectenes)、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和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水库的西区水域宽阔,水草丰富,鱼类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各季节的多样性中以春季为最高,冬季最低。聚类分析显示水库的鱼类群落组成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青草沙水库的修建及水库内盐度的下降,近海和河口性鱼类减少,可能是鱼类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小型鱼类占主导,建议增殖放流时加大大型鱼类苗种的投放。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我国境内浙江省内的淡水养殖鱼增养殖放流的现状。研究团队收集并整理了浙江省境内历年淡水渔业增养殖放流数据、淡水渔业增养殖放流技术文献等相关资料。从浙江省淡水渔业增养殖放流的历史、内容、技术以及目的等四方面来阐述其理论背景及其意义。通过讨论浙江省历年淡水渔业资源量的变化、淡水渔业优势种的变化、历年研究人员探明的淡水渔业资源野外调查及境内淡水渔业增养殖放流方案等问题。得出浙江省内渔业增养殖放流人员除仍持续进行淡水鱼类人工增养殖放流工作之外,还应同时加强对于自然水域内的种群监测,及时评估放流效果,避免放流效果不佳等结论。并希以其为水产从业者以及研究人员提供理论数据支持以及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笔者综述我国近年来水产养殖和渔业水域环境的概况,以及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的影响,并对防治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影响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生态限定条件下的安康库区渔业集约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生态限定条件下的库区渔业集约养殖技术,安康以面控规模、点调结构措施,控制大水面网箱养殖面积,通过增养滤食性鱼类、套养名贵鱼类、减少吃食性鱼类调整库区水体利用结构。集约养殖生态技术的推广,库区水域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提高,水质保持国标地表水Ⅱ类标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养殖水体氨氮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渔业资源和可养殖水面有限的情况下,必然要在水产养殖上寻求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如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单位水体产量。养殖密度的增加,对养殖系统及排放废水的附近水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由于鱼类排泄物和残饵直接进入水体,导致氨氮浓度升高,已成为制约鱼类生产、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对治理氨氮污染这一世界性的课题,笔者就去除养殖水体氨氮的微生物种群、固定化技术、生物强化技术以及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等做一综述,以期把握研究热点,推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居延海具有非常丰富的景观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开发生态观光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潜力巨大。居延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地理位置偏僻,不适宜目前常规的渔业生产方式。提出了在西居延海按照大水域生态修复渔业开发模式发展生态渔业;在东居延海按照“淡水牧场”开发模式发展生态渔业;在居延海建设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在充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持生境稳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采用触景生情的办法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依靠生态观光旅游的强劲需求拉动渔业发展。部分旅游收入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形成良性循环,逐步实现旅游和生态渔业反哺自然,达到旅游、渔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水产品产量结构是反映渔业产业内部结构和外部资源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利用1997~2010年水产品产量数据,从生产水域、生产方式和产品种类三个不同角度,对我国水产品产量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生产水域来看,海水产品仍是水产品市场供给的主要来源,预计到2014年淡水产品将取代海水产品地位,成为市场主力;(2)从生产方式来看,自2006年海水养殖比重超过海水捕捞比重后,标志着渔业完全实现"以养为主"的发展战略,淡水养殖产量的比重最高,已超过40%;(3)从产品种类来看,淡水鱼类、海水贝类和海水鱼类是水产品产量结构的主要品种。分析认为淡水渔业将会成为未来较长时期我国水产品供给的主要来源。建议制定淡水渔业发展战略,科学指导淡水渔业产业发展,促进淡水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吕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104-13105
江苏省作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区域,已形成了专业化区域布局.该研究分析了江苏省淡水养殖品地理集聚现状及其对农业区域结构、渔业结构、渔业品种结构以及农业技术结构调整的作用,结果表明,淡水养殖业地理集聚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显著.研究结果为江苏省政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淡水养殖业提供了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刘泽隆  范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152-5155
在综述随机前沿模型理论及应用的基础上,选取Battese和Coelli 1992、1995年模型为原型,利用我国农户精养淡水鱼投入产出数据构建我国农户精养淡水鱼随机前沿模型。结果发现,以含税成本为资金投入变量,以税金比和精饲料费用比为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Battese和Coelli1995年模型具有较好的估计结果。进一步应用该模型测定技术效率,并进行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农户精养淡水鱼生产目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资金投入对产值的贡献率远大于劳动力投入对产值的贡献率;2002和2003年我国农户精养淡水鱼平均技术效率值为83.5%,且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差异;税金比对我国农户精养淡水鱼技术效率值的影响为负效应;精饲料费用比对我国农户精养淡水鱼技术效率值的影响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