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分析多年的监测检疫结果,了解和掌握弥渡县山羊布病感染状况和分布规律,为今后消毒、扑杀净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贵州黔西南州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对2016~2019年上半年间黔西南州8个县份480个场次57090份未免疫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16年阳性率最高为2.62%.且从2016年开始呈下降趋势,2019年上半年阳性率最低为0.39%.发现在种羊场及市场个体阳性率比较高,其中本地山羊的布病阳性率最低,波尔山羊的阳性率最高.本文对黔西南州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梳理羊布鲁氏菌病上升和下降的原因,以期了解黔西南州羊布病流行现状和特点,评估布病流行风险,为布病的全面净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前不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降低牛、羊等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猪、牛、羊等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由原来从率征收改为按定额征收。猪、牛、羊、犬、鸡、鸭等畜禽的检疫收费标准降幅都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4.
根据北京市部分奶牛养殖中出现布鲁氏菌病检疫阳性率大幅度上升的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2004-2006年在密云、怀柔和延庆等区县的一些奶牛养殖场、户采取了猪布鲁氏菌2号苗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其他地区仍然实行每年2次的检疫净化措施。通过近3年的实施,北京市奶牛养殖业有效的控制了该病,取得了布病检疫阳性率和奶牛流产率大幅度下降的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兽医实验诊断所技术人员经过对1022组奶牛布病自然感染抗体与人工免疫抗体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在人工免疫6个月后.运用竞争ELISA方法可以准确鉴别出奶牛布病自然感染抗体与人工免疫抗体。此项研究成果为本市人工免疫牛群顺利推行布病检疫净化工作创造了条件。目前,此技术已向全市各区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青岛市于2017年启动布病净化工作,以创建省级布病净化县和净化场为抓手,通过基线调查、分区施策、责任包保、强化监测、健全机制等措施,全面推进布病净化工作。到2020年,全市共有3个区市成功创建省级布病净化县,20个牛羊养殖场成功创建省级布病净化场,布病净化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文中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巩固净化成果。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布菌引起的一种人、兽互传病.最常见的是牛、羊、猪感染此病,由于人和其它动物食用了布病动物及其产品而被感染发病,带菌人和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犬感染布病后多呈隐性症状,少数感染犬出现临床症状.本病的主要特点是生殖器官及胎膜出现炎症.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9,(22)
<正>布鲁氏菌病在我国广泛分布,猪、牛、羊、犬等动物以及人都易感染布病。实验室诊断是防控布病的前提和基础,但在采样、实验室诊断过程中操作的不确定性又极易造成布病的传播。多层次客观评估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规范操作,将生物安全风险最小化,是确保布病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前提。一、布病基本情况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发的一类人畜共患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了解兰州市羊布病的现状及发生情况,探寻布病病因及存在的风险因子,分析羊布病流行规律,预测布病流行趋势,评估控制措施效果,增强对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2012年6~11月,对兰州市辖区内9个县区82个乡镇(街道)存栏的75万余只羊以行政村为采血单元,按存栏数的1%采集7886份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对各乡镇羊布鲁氏菌病常规信息、养羊生产和加工流通信息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2015年随着某镇一养羊户布鲁氏杆菌阳性病例的出现,为布病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镇政府高度重视,动监所更是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防控工作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和了解养羊户养殖、布病防控工作情况,根据布病抽样检测,摸清辖区内羊布病感染情况,剔除布病阳性羊,采取布病疫苗免疫方式,加强布病防控知识的宣传,为本地养羊业的健康发展提...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密云县自2003-2007年,用结核分枝杆菌PPD进行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共监测出结核阳性奶牛544头,阳性率1.3%,并对74头结核可疑奶牛进行跟踪调查,其中有25头奶牛淘汰,有49头奶牛,经过复检后有5头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10.2%,有44头检测为阴性。因此,做好奶牛的检疫净化工作,扑杀结核阳性牛,净化畜群,着重做好结核疑似奶牛的复检和隔离以及新引进奶牛的检疫、隔离以及消毒工作,是切断传染源防控结核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牛结核病的感染情况及其感染原因,逐步控制包括人在内的结核病的发病率,帮助奶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方法]2010年下半年对乌鲁木齐周边地区部分牛用“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方法进行了结核病监测.[结果]对监测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此次共监测牛1 052头,其中检出结核阳性牛5头,阳性率为0.47;.[结论]牛结核病零星散发,应做好检疫和扑杀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我国牛肉产量的空间关联性,明确影响牛肉产量的空间因素,为我国肉牛生产布局规划提供决策支持,也为提高我国牛肉自给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空间效应角度出发,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牛肉产量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2010—2019年我国牛肉产量空间相关特征显著,莫兰指数(Moran’s I)值均大于0.200,其中,2017—2019年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Moran’s I值由0.229上升至0.256。从区域层面看,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和云南等省份牛肉生产呈现高聚集态势。考虑牛肉产量的影响因素,本省份的饲料丰富度、草原面积对牛肉生产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邻近省份肉牛出栏率、人均GDP的空间溢出效应对牛肉产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均GDP影响程度远超其他变量,溢出效应系数为0.752,而非农就业机会、交通通达性的空间溢出效应对牛肉产量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交通通达性的抑制作用较大,溢出效应系数为-0.953;本省份及邻近省份价格预期、畜牧业比较优势共同促进牛肉生产。【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牛肉产量,政府应把握肉牛变迁规律,在稳定东北、中原地区牛肉产量的基础上,激发西部地区肉牛生产潜力;强化区域技术合作,发挥高产区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全国牛肉供给水平;合理安排运输路径,完善牛肉市场机制,实现牛肉产品在区域间合理调配;注重环境联合治理,实现肉牛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牛结核PPD检出阳性牛分离的分枝杆菌(包括有牛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乌胞内分枝杆菌2型及9型、副结核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以及草分枝杆菌等),制成灭活免疫原进行豚鼠接种,并以各种分枝杆菌PPD进行变态反应检查,以观察其发生交叉反应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各种分枝杆菌除发生主反应外,均表现出明显的相互交叉的变态反应,尤以瘰疬分枝杆菌、乌胞内分杆菌2型及9型、副结核分枝杆菌以及牛分枝杆菌等交叉严重。提示:在牛结核及副结核的检疫中出现其它分枝杆菌干扰的假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2006-2016年间我国畜禽养殖业氮元素入水通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同时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畜禽养殖产生的不经有效处理的排泄物也给陆地水环境带来了严重负担,为了评估近十年来我国畜禽养殖氮元素排放通量的变化以及养殖模式转变带来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污染物排放因子法,估算了在2006-2016年期间,我国规模化和散养的畜禽养殖向陆地水环境中排放的氮元素通量,重点分析了不同地区(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和不同畜禽养殖类型(包括羊、猪、肉牛、奶牛、蛋鸡和肉鸡)氮元素入水通量分布特征。计算结果表明,在2006-2016年期间,全国由畜禽养殖排入水体中的氮元素平均通量为4384 Gg,最大和最小值分别为4832 Gg(2006年)和4010 Gg(2008年),中南和华北地区是我国的畜禽养殖氮元素排放的主要地区,华东和西南次之,西北地区最少,2016年华北、中南、华东、西南和西北地区的畜禽养殖氮元素水体流失通量比例分别为27%、26%、20%、17%、10%。2016年由规模化养殖所带来的氮元素入水通量占该年畜禽养殖业氮元素入水总通量的53%。在所有畜禽中,猪和肉牛是我国畜禽养殖氮元素进入水体的主要排放单元,2016年猪和肉牛养殖的氮元素入水通量占总量的68%。同时,不同畜禽养殖类型之间氮元素排放通量差异显著,在所有畜禽中,羊、肉牛和蛋鸡经散养排放的氮元素通量较大,而猪和肉鸡的氮元素排放则主要来源于规模化养殖。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牛、羊、猪、鸡线粒体mtDNA中保守序列16s rRNA,设计一对动物的通用引物,检测了含有动物源性成分的样品,同时设计了针对牛、羊、猪、鸡mtDNA中的保守序列,选择4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271 bp、274 bp、212 bp和266 bp。利用通用引物,优化了PCR反应体系及其反应条件,建立了从未知样品中快速获取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的PCR方法;利用牛、羊、猪、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CR方法快速鉴定牛、羊、猪、鸡这4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牛、羊、猪人工感染口蹄疫病毒3ABC抗体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口蹄疫病毒(FMDV)3ABC抗体间接ELISA方法(3ABC-I-ELISA),检测了接种病毒牛、羊、猪和同居牛、羊、猪FMDV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的变化.实验表明,4头牛在舌面接种感染FMDV 48 h后全数发病,第3天即出现可疑的3ABC抗体,第5天检测到阳性的3ABC抗体,至第8天3ABC抗体全部为阳性;10头同居牛(分别与接种感染猪和羊同居)在同居第7天时未检出3ABC抗体,在同居第15天时,3ABC抗体阳性率仅为30%;肌肉接种病毒羊3ABC抗体产生时间与接种病毒牛一致.同居羊在同居后第8天开始产生3ABC抗体,至第15天时所有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羊3ABC抗体全部为阳性.猪无论是肌肉注射感染还是同居感染,其3ABC抗体与临床症状均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发病猪最早可于接种病毒后第7天检测到可疑的3ABC抗体,至第15天均为阳性.牛、羊和猪均存在隐性感染的情况,即未出现临床症状,但3ABC抗体为阳性.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新疆焉耆地区4种动物(牛、鸡、猪、羊)源沙门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和管家基因invA的PCR检测,分离、鉴定沙门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在分离株中用PCR的方法检测14种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共分离出不同动物源沙门菌191株,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牛源(62.0%)、鸡源(28.3%)、猪源(9.0%)和羊源(8.5%);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对被检抗菌药物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鸡源、羊源、猪源、牛源的耐药严重程度依次降低,鸡源沙门菌耐药谱宽,多药耐药在0~3、5~7耐有分布,对四环素和氟苯尼考耐药率在70.0%以上,羊源沙门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88.2%)高于其他动物源的,多药耐药以7耐(23.5%)为主,牛源沙门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66.1%)高于其他动物源的,多药耐药以4耐(38.7%)为主,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均对磷霉素、亚胺培南和多粘菌素敏感,耐药谱型多样化;不同动物源沙门菌中除qnrS和mcr–1基因未检出外,其余被检耐药基因均有检出,blaCMY–2和tetA基因仅在猪源沙门菌中被检出,不同动物源沙门菌均以同时携带blaTEM、blaOXA、tetB、oqxA、oqxB、aadA2、ant(3")–Ia、aac(6'')–Ib–cr、floR耐药基因为主,牛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在35%以上,羊源与猪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在20%左右,鸡源沙门菌对以上耐药基因检出率不到10%。  相似文献   

19.
李苗  喻闻  戴健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6):1168-1176
【目的】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分析收入与消费支出、消费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价格变化对肉类消费量、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肉类消费趋势,为从需求侧多因素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以及消费需求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新疆城镇居民对牛、羊、猪、禽肉类消费的相关数据作为材料,采用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和LA/AIDS模型,测算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消费的支出弹性、自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分析肉类消费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1995~2018年的23年间,牛羊肉消费量占比提高了4.12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比上升了7.33个百分点。牛肉替代羊肉消费的趋势明显,牛肉消费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重增加了9.29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肉类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增加了18.91个百分点。而羊肉消费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下降了6.07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肉类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了11.56个百分点。猪肉作为辅助性消费的性质明显,消费量占比基本稳定在20%,消费支出占比在15%左右。【结论】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稳步增长,收入与肉类消费支出和需求表现出正相关,消费交叉价格弹性、自价格弹性和支出弹性反映出肉类消费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关联性。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以牛羊肉为主。市场肉类消费变化受价格弹性影响明显,牛、羊、猪、禽肉类之间价格关联性强。羊肉在肉类消费中的重要性弱化,显现出多元化的消费格局,收入变化对肉类消费支出影响程度的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对新疆某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屠宰场刚宰杀完毕的23头牛胴体和宰杀后1~2 h间的17头牛胴体及羊屠宰车间入口处、中间过道处、出口处三个区间的36头羊胴体表面进行采样。按照GB/T4789.2—2003和GB/T4789.3—2003分别进行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两项微生物指标的测定。同时,还调查了各个车间不同位置空气的污染状况。以NY 5044—2008《无公害食品牛肉》和NY 5147—2008《无公害食品羊肉》作为参考。结果表明,传统牛羊屠宰场屠宰的牛羊胴体表面微生物污染程度较高,屠宰车间空气质量状况较差,影响了牛羊肉肉品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