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吉林省主要江河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吉林省的河流特性,较详细地阐述了河流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分析计算方法,并分析计算出吉林省主要江河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天祝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当;源头生态恶化;水务一体化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理顺治水思路;坚持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狠抓河流源头生态建设;切实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水利枢纽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枢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水利工程中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就水利枢纽对河流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水生生物的保护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和用水压力问题,采用生态足迹模型,从时空角度对吉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2004—2018年期间,吉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受年降水量的影响,波动变化明显;全省总体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但最主要的农业用水形式仍处于水环境危险状态;从空间上看,2017年吉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较高的区域集中在中西部城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较高地区为东部城市;各市(州)中,白城市水资源生态亏损严重且水生态安全状况较差,白山市和延边州的水资源储备充足,开发潜力较大;全省水环境安全整体态势良好,但区域间水环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吉林省水资源存在短缺现象,政府部门应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农业、工业和生态环境等用水方面做出相应举措,以期实现吉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是水资源短缺的省份,大安市是吉林省西部水资源最短缺县市之一,通过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全面阐述水资源的状况和开发利用及用水效益的分析。膜下滴灌技术是解决大安市水资源短缺、解决农业抗旱、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业增产增粮的有效方式,是保障大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和用水压力问题,采用生态足迹模型,从时空角度对吉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2004—2018年期间,吉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受年降水量的影响,波动变化明显;全省总体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但最主要的农业用水形式仍处于水环境危险状态;从空间上看,2017年吉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较高的区域集中在中西部城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较高地区为东部城市;各市(州)中,白城市水资源生态亏损严重且水生态安全状况较差,白山市和延边州的水资源储备充足,开发潜力较大;全省水环境安全整体态势良好,但区域间水环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吉林省水资源存在短缺现象,政府部门应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农业、工业和生态环境等用水方面做出相应举措,以期实现吉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河流开发力度的增大,河流的管理问题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河流要发挥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旅游等传统水利功能,另一方面要兼顾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性的需求,实现水利功能和生态修复功能的统一,并在开发利用水资源与保护河流生态系统之间寻求相对平衡。目前河道治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河道渠道化,传统的护坡工程侧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榆树市水资源现状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榆树市的自然概况、气象、河流的基本特性和多年水资源资料的统计计算,得出了该市的水资源状况及分布规律、各河流污染情况,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做了初步分析和研究,提出节约用水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平凉市泾川县项目区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水资源状况、水质现状及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项目建设水资源具备的条件和优势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泾川县项目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陶国芳  蒋兆恒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94-8697,8722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决定一个地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定量分析水资源的空间匹配特征可为合理安排工农业生产布局、提高生产力提供科学指导。根据吉林省资源、环境和经济地域差异及自然状况,将全省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区,各生态经济区内水资源、耕地、人口数量和工农业产值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构建区域基尼曲线和计算区域基尼系数,对吉林省水土资源、水资源与人口、水资源与农业产值、水资源与工业产值的匹配状况做出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吉林省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为G1=0.610 6,水土资源匹配状况不及我国(省际间)和世界(国际间)平均水平;水资源与人口数量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为G2=0.503 2,水资源与农业产值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为G3=0.573 6,水资源与工业产值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为G4=0.632 0。吉林省水资源与耕地、人口、农业和工业等各要素的空间匹配程度整体较差,这与吉林省生态经济区划的内容相符,建议调整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1.
吉林松嫩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开展吉林松嫩平原区地下水动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了吉林松嫩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吉林松嫩平原区气温逐渐升高,平均气温累计上升2℃;降水量逐渐减少,特别是西部地区降水量减少的趋势更加明显;同时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加,2008年达到28亿m3。在多种因素驱动下,区域地下水水位发生明显变化,潜水水位在西北部扇形地下降尤为明显,其他地区较为稳定,部分地区有所回升;承压水水位总体下降较快,个别地区有所回升。[结论]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的总体恶化趋势不可避免,但可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来减缓恶化进程,实现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郭晓东  张晶  田辉  朱威  张梅桂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44-12846
[目的]为开展吉林松嫩平原区地下水动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了吉林松嫩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吉林松嫩平原区气温逐渐升高,平均气温累计上升2℃;降水量逐渐减少,特别是西部地区降水量减少的趋势更加明显;同时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加,2008年达到28亿m3。在多种因素驱动下,区域地下水水位发生明显变化,潜水水位在西北部扇形地下降尤为明显,其他地区较为稳定,部分地区有所回升;承压水水位总体下降较快,个别地区有所回升。[结论]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的总体恶化趋势不可避免,但可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来减缓恶化进程,实现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是农业资源大省,也是中国两个"生态建设示范省"之一,创立名牌农产品有明显的资源和环境优势。然而,从目前吉林省农产品生产经营总体状况看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吉林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有效解决吉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符合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吉林省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吉林省的自然地质概况,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总结了吉林省地质旅游资源的类型,针对吉林省的东部山地-植被覆盖区和西部平原-草原沼泽景观区等主要地质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和阐述。选取了靖宇火山矿泉群地质公园、长白山火山地质公园、乾安泥林地质公园作为典型地质旅游资源加以细致研究。以期为吉林省地质旅游资源系统开发与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并对部分典型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量及综合利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载学  穆楠  李万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37-938,941
从吉林省是玉米大省也是玉米秸秆拥有量最多的省份入手,根据吉林省玉米秸秆可利用资源量,强调对玉米秸秆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配置。介绍了目前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新技术及效益情况,分析了吉林省玉米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吉林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价及能源化利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吉林省农作物秸秆生产与利用现状入手,针对吉林省秸秆能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状况,对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实物资源量为4 038.89万t,其中,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量达3 101.99万t,折合标准煤1 622.58万t;单位土地面积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量为7.97 t/hm2,其中:松原10.43 t/hm2、四平9.15 t/hm2、白城8.47 t/hm2、长春8.16 t/hm2;这些地区具有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指出吉林省秸秆能源化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吉林省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薯类、大豆、油料作物的产量,本文利用草谷比系数和可收集系数分区域估算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以未被利用的秸秆资源量为原料,计算秸秆资源的沼气利用潜力。结果表明,2020年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6 522.51万t,可收集资源量为5 393.73万t,中部地区秸秆资源较多,东南地区较少,其中长春市秸秆资源最多。吉林省未被利用的玉米、水稻秸秆资源为1 291.29万t,折合标煤667.30万t,通过沼气工程处置,产沼气潜力为40.16亿~58.67亿m3,折合标煤343.52万~502.00万t,可以减排二氧化碳913.76万~1 335.32万t,能源转化率可达51.48%~75.24%;如果全部用于发电,发电潜力为72.27亿~129.08亿kW·h。产沼气潜力最大的地区是松原市,为8.83亿~12.96亿m3,发电潜力为15.89亿~28.51亿kW·h。通过分析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空间特征,估算不同地区农作物秸秆的沼气潜力,对吉林省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及沼气工程建设发展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种植、科研和产业角度,介绍了吉林省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发展现状。客观地分析了吉林省大麻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认为吉林省有雄厚的麻类产业化基础,适宜的自然条件,充足的土地资源;另外,横向联合和协作育种使吉林省大麻规模化种植成为可能,绿色消费观念的引领给吉林省大麻产业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提出了目前吉林省大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大麻科研水平相对滞后导致没有大麻主推品种、缺少适宜的大麻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政府对大麻种植没有相应的补贴政策、机械化程度低阻碍了大麻规范化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指出了吉林省大麻产业化发展方面,包括抓科研,加快选育和引进优质、高效、低毒的优良大麻品种;抓机械化发展,因地制宜地推广大麻高产栽培技术;大力发展大麻加工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协作,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