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肉鸡产业链价格自下而上传导猪肉是我国主要的肉类消费品种之一,2010年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高达64%,鸡肉占比仅为15.8%,鸡肉消费量和鸡肉价格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猪肉价格的影响。2000~2012年肉鸡产业经历了三波大周期,除2005年白羽肉鸡价格受祖代引种量连续4年下滑影响提前启动以外,肉鸡价格上涨的启动时点与肉猪基本一致,肉鸡的盈利和价格高点也与生猪基本重合。  相似文献   

2.
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可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增强肉鸡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改善肉鸡品质。文章就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对肉鸡胴体品质、鸡肉理化性质和鸡肉营养物质含量及风味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对肉鸡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肉鸡生产和消费国,鸡肉是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产品。良种是肉鸡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提高肉鸡种业科技创新水平,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强化企业育种主体地位,加快肉鸡遗传改良进程,进一步完善国家肉鸡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肉鸡育种能力、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制定本计划。1、我国肉鸡遗传改良现状1)现有基础我国鸡肉产品主要来源于白羽肉鸡、黄羽肉鸡(肉用地方鸡品  相似文献   

4.
中国肉鸡生产与消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茵 《农业展望》2013,(10):68-74
分析了中国肉鸡生产和消费增长的变动特征。生产方面,中国鸡肉产量增长较快,在肉类中比重增加;肉鸡养殖的地理集中和向大企业集中促进生产的规模化发展。消费方面,中国鸡肉消费总量和在肉类中比重不断增加;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收入水平之间的肉鸡产品消费存在较大差距。定量计算了消费者针对收入和价格变动的反应,对鸡肉需求弹性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中国鸡肉需求的收入弹性在城乡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农村的需求收入弹性高于城镇。价格变动对城镇居民鸡肉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大,不同地区农村居民肉鸡消费的价格弹性变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中国肉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增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
在快消食品经济高速发展时代,人们对鸡肉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对鸡肉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有需求就有市场,鸡肉需求大力推动肉鸡养殖业的发展,但在肉鸡养殖和销售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较为常见的传染病,为了保证养殖户经济效益和人们饮食安全,本文分析肉鸡传染病的传染和发病率,提出行之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卫生安全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鸡肉在饭桌上是常见的佳肴,但是如果肉鸡检疫工作不到位,人们食用的鸡肉很可能存在一些病菌,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在改革开放中,肉鸡养殖由散户养殖转变为规模饲养,同时进行统一的禽病防治,在提高肉鸡养殖效益的同时,也保证人们食用放心的鸡肉。  相似文献   

7.
白羽肉鸡和黄鸡肉鸡是我国肉鸡产业的两大支柱。黄羽肉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肉鸡产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黄羽肉鸡产业已经形成区域优势明显、产业特点突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的产业。目前,我国年出栏黄羽肉鸡约40亿只,占全国鸡肉总产量的30%以上。  相似文献   

8.
肉鸡在生产过程中最怕遭受各种疾病的侵扰,一旦防治不及时,就可能给饲养人带去极大损失。因此本文从严格检疫、饲料和饮水的卫生、防疫要求、消毒、药物的防治和休药期这几个部分来叙述如何做好肉鸡疾病综合防治的方法,从而保证肉鸡的健康养殖,为顾客供应安全健康的鸡肉,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9.
鸡肉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无公害肉鸡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对于促进畜牧业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为保障流入市场鸡肉的安全性,本文对于无公害肉鸡的养殖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我国肉鸡产品出口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等指标对我国肉鸡产业出口竞争力进行全面地评价,得出如下结论:我国鸡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还比较低,鸡肉的出口竞争力处于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肉鸡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羽速基因与优质肉鸡的育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羽速基因及其对某些经经济性状的影响,并阐述了羽速基因在优质肉鸡育种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家禽孵化过程无精蛋、死胚自动剔除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以 AT89C5 1单片机为核心的家禽孵化过程无精蛋、死胚自动剔除控制系统 ,通过光电检测电路、单片机系统、操作台水平垂直运行控制系统来实现无精蛋死胚自动剔除之功能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家禽养殖正在向精准养殖、自动化养殖、绿色养殖等方向逐步迈进。工厂化家禽养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协同研发和应用是促进家禽养殖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提升家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整体产量与经济效益,促进现代化家禽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围绕家禽养殖智能装备、智能算法和管控平台3个技术领域,分析了智能养殖舍、环境监测调控、智能饲喂、防疫、巡检以及无害化粪污处理等装备,家禽行为检测、盘点技术、体质量预估和健康状态评估算法,工厂化家禽养殖管控平台的最新研究应用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家禽养殖技术的薄弱环节与发展趋势,并对工厂化家禽养殖的发展和改进提出了建议,为我国现代家禽养殖业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如何通过电子商务来促进我国家禽产品的生产销售量,是当前农业信息化研究中一个非常热门的课题。建设家禽产品网络营销平台,探索家禽产品的销售新方法,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家禽行业产销模式的变革,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针对当前家禽行业在电子商务方向的应用前景做了比较完善的分析,并据此展开B2C模式家禽产品网络营销平台的规划与建设,以期建立标准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现代家禽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同时提出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及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在畜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以我国近年畜禽养殖(大型牲畜猪、牛、羊和家禽)数据为基础,经污染量化评估得出,各地养殖结构的不同导致畜禽污染COD、TN、TP负荷占比呈现显著差异。总结分析了目前畜禽粪便的典型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特点,为其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决策支持。通过系统评估我国畜禽粪便资源化潜能,认为我国主要畜禽粪便能源潜力非常可观,畜禽粪便资源化可在较高程度上填补氮、磷肥的需求,减少化肥过量施用对农田土壤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估家禽密切接触人群感染新城疫和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分别采集21份规模化养禽场和20份从事禽产品加工的屠宰场工作人员血清样品,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人血清样品中新城疫和禽流感(H5和H9亚型)病毒抗体。结果发现,养禽场工作人员新城疫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3.3%,禽流感(H5和H9亚型)病毒抗体均为阴性;屠宰场工作人员新城疫病毒抗体阳性率为5%,禽流感(H5和H9亚型)病毒抗体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新城疫病毒能够感染人,而目前国内流行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群的可能性较小。但是,由于禽流感病毒很容易发生变异和持续进化,有必要对家禽密切接触人群进行血清学监测。  相似文献   

17.
畜禽产品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对畜禽产品进行水足迹评价能够清楚地认识其对水资源的消耗情况。目前,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水资源消耗也在持续升高,因此研究如何缓解畜禽产品生产带来的水资源压力,已成为人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评价畜禽产品的用水量和对不同生产阶段的用水分析,将有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确定用水量最大的过程,并针对性地实施提高用水效率的战略。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畜禽产品水足迹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不同畜禽产品水足迹评价方法,展望了畜禽产品水足迹的发展,最终提出以下降低畜禽产品水足迹的主要措施:1)减少饲料生产的水足迹;2)提高饲料转化率;3)水资源管理和提高畜禽动物生产性能;4)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进程加快,畜禽养殖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日渐受到重视,其治理技术和环境管理体系也逐步成熟。本文全面疏理了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相关政策、标准、规范及管理措施,总结了不同时期主要的技术思路及特点,并从行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当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环境管理体系。最后结合我国特点,提出适合现代环境管理体系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环境管理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可以为引导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式、规范畜禽养殖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禽病是影响信阳地区养禽效益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区养禽业的迅猛发展,禽病的发生与流行出现一些新特点。研究这些新待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用以指导养禽生产,以促使我区养禽业健康快速发展。本文提出我区近几年禽病出现的六大新特点及根据新特点而采取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循环农业中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概述了循环农业中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现状,涉及的利用技术包括畜禽粪便的干燥处理技术、好氧堆制技术、厌氧发酵技术、诊断施用技术、动物消化分解处理技术、饲料化再利用技术、能源化再利用技术等,分析了循环农业中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