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犬细小病毒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属单链小DNA病毒,与猫细小病毒和水貂肠炎病毒关系密切。感染CPV发病犬以呕吐、  相似文献   

2.
对犬细小病毒的发病年龄和季节分布规律进行了调查,并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对382例诊断为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病犬进行了治疗,结果表明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呈群发,是目前危害犬类的重要疫病之一。 1病原 为细小病毒,该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本病毒对各种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一旦发病,很难治愈。感染犬、隐性带毒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康复的犬也可长期带毒。病毒经病犬的粪便、尿液等排泄物中排出,污染周围环境,使易感犬发病。  相似文献   

4.
浅谈犬细小病毒病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5年,北京市密云地区犬的存栏数不断增加,犬细小病毒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数由1998年的232条上升到2005年的751条,6年来共有2888条犬感染犬细小病毒,为了防止该病的发生,主要采取的措施是以疫苗免疫为主,做好宣传工作,加大犬细小病毒的免疫密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2306例患犬的治疗中,有641例未用高免血清,治愈率为73%,而正确使用高免血清及合理配合维持疗法的,治愈率高达约94%。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犬传染性肝炎和细小病毒混合感染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犬传染性肝炎和细小病毒混合感染的发病过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结果、治疗效果及疾病转归进行分析,获得了犬传染性肝炎和细小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心得。[结果]犬传染性肝炎和细小病毒混合感染多由母体带毒使幼犬通过哺乳而感染或长期饲喂霉败变质的饲料而造成。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继往病史进行初步诊断后,再进行超声诊断。对于比较轻微的肝炎,应以细小病毒的辅助治疗为主,在病毒基本控制后,进行肝炎后期症状的治疗和护理。[结论]输液疗法是治疗犬传染性肝炎和细小病毒混合感染的最有效手段,但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相似文献   

6.
新疆石河子市犬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常见的一种传染病,试验对新疆石河子地区犬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临床病例分析结果表明:犬细小病毒病12个月均能发病,但有一定的季节性,其中4月为发病高峰;不同品种对犬细小病毒易感性不一样,纯种犬比杂种犬易感;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月龄以下的犬。通过调查发现,未免疫的犬对犬细小病毒的易感性极高,合理的免疫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一年来哈尔滨某宠物医院就诊的84例犬细小病毒感染病例的统计学分析.了解其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发病月龄的对比情况,从而为犬细小病毒病感染的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按6月龄以下和7月龄以上(成年)分为两组,与相应月龄的正常犬血液指标进行对照,做出统计分析:并对两组的发病月龄情况也做统计对比分析。表明:犬被感染犬细小病毒发病后.幼龄患病犬血液除了MID、PLT和MCH三项外,其他各项均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成年患病犬血液除了RBC、MID、HCT和MCV四项外。其他各项与对照组比较,WBC有显著差异(P〈0.05),而其余差异都极显著(P〈0.01);成年患病犬比幼年患病犬的血液RBC、HGB和HCT三项指标显著增高(P〈0.01);发病月龄主要集中在2-6月龄,其他月龄发病则很少。结论:犬被感染犬细小病毒发病后。其血液WBC、HGB和MCH明显降低:幼年患病犬HGB比成年犬HGB降低(贫血)更明显,其脱水也较严重;幼年患病犬血液Lym所占WBC的比例要明显低于Gran.而成年患病犬则相反:犬细小病毒主要感染断奶后的幼龄犬(2-6月龄),而且发病情况也比成年犬严重。  相似文献   

8.
犬细小病毒感染是仅次犬瘟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病迅速,对犬危害性极大,其高传染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在犬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本实验通过对临床40例疑似犬细小病毒感染样本分别用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犬细小病毒抗原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和PCR方法进行检测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是一种定性的检测方法,而且该试剂盒操作简单,结果显示快,易于判读,经济成本不高,但不能定量的测出病毒含量;犬细小病毒抗原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是定量的检测方法,且敏感性、准确性要高于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PCR法与前两者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而且存在感染早期就能实现病毒的快速检测,但它需要昂贵的设备,而且反应时间长。  相似文献   

9.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感染犬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剧烈的呕吐、出血性肠炎、白细胞显著减少以及心肌炎为主要特征。幼犬发病率高达90%以上,致死率达30%~100%,传染性强,是危害我国养犬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文对江苏苏中地区犬细的发生小病毒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犬细小病毒与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发病品种、免疫情况相关。此病的病程一般为1周左右,病情严重时期为第4~5天,且患病早期的犬治疗效果要比中后期患病犬的治疗效果好。纯种犬的发病率最高。年龄为青壮年、体质越好、免疫接种全的犬患病后有更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10~2012年发病的103例犬细小病毒肠炎的发病调查、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总结温州市犬细小病毒病的快速诊断、流行特点和有效治疗措施。结果表明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在实际临床诊断中是切实可行的;该病的流行与犬的免疫状况、年龄、品种季节等因素有关;特异性疗法和补能补液在治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立媛  高旭  陈海迪  于清洋  方爽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370-9372,9401
[目的]为分离犬细小病毒(CPV).[方法]采集疑似CPV感染病死犬的组织病料,用胎猫肾细胞(F81)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的病毒进行回归动物试验、间接免疫荧光(IFA)及VP2基因PCR扩增鉴定.[结果]经盲传3代后FS1出现明显细胞病变(CPE),分离病毒可导致2~3月龄犬出现典型犬细小病毒病(CP)的临床症状和特征性病理变化,通过IFA观察到特异性的绿色荧光,PCR扩增到VP2基因全长为1 755 bp,编码584个氨基酸.它与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18株CPVVP2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0% ~ 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6.1% ~99.8%.[结论]用F81细胞成功分离到1株强毒CPV,命名为YBYJ株.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温州地区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情况,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附属宠物医院就诊的578份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 检测出温州地区犬细小病毒感染阳性病例113份,感染率为196%;感染犬以3~12月龄犬为主;未免疫犬感染率最高,达到848%;纯种犬的感染率也是最高,达到841%;温州地区犬细小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春秋两季;通常采用早期血清、单抗治疗和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才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犬瘟热的防治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前来就诊的北京市密云地区的187条犬进行犬瘟热病检测,检测出阳性犬55条,阳性率29.4%。经调查显示发病犬不分年龄、性别、品种一年四季均有发病,而春秋季节发病率较高,犬瘟热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做好犬瘟热病的免疫、隔离和消毒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崇文区2009年犬猫传染性疫病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12月对北京市崇文区的犬猫染性疫病情况进行调查,共调查9家宠物医院的1490个病例,其中人畜共患病1123例,其他犬猫重要疫病367例,癣病、绦虫病和犬细小病毒的发病率比较高,疫病的流行在湿热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5.
李鑫杨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005-10006
为了获得菏泽地区导致犬细小病毒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利用准确性高、成本低、耗时少、临床上易于操作的诊断方法,通过对菏泽市3家宠物医院的88例门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临床诊断、血常规分析仪来进行血常规检查和犬细小病毒病的试剂盒CPV抗原检查试纸进行检测来确诊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与年龄、时间、季节、免疫状况等方面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肠杆菌噬菌体λgt11是在原有基础上经不断改进而组建成的一个新的基因载体,通过一系列检测方法的建立,已成为一个完整的基因操作系统。本文应用此系统对细小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基因NSI进行了克隆和表达试验,包括目的基因的制备、载体DNA的提取、基因拼接、噬菌体的体外包装、重组噬菌体蚀斑和溶原菌的抗体探子筛选以及重组体基因产物的检测,最后获得了由重组体基因表达产生的融合蛋白质。此蛋白质能被兔源抗NSI抗体和自然感染细小病毒的犬血清特()性地结合。试验结果表明,λgt11是基因操作的一个有效的载体系统,它在疫病的血清学诊断和疫病预防的研究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应用套式PCR在MDCK细胞系中发现犬细小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自1997年至1999年从国内部分大学实验室、卫生防疫站和动检局陆续收集11个犬肾(MDCK)细胞系样品,选取犬细小病毒基因组的VP2基因上4段核苷酸序列作引物,对样品DNA进行套式PCR(Nested PCR)检测;PCR扩增产物经0.01g/mL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克隆到pGEM^-T载体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序鉴定后,发现我国MDCK细胞系中存在犬细小病毒的传代病毒株。该病毒基因组部分序列测定结果显示与犬细小病毒CPV-N株有91%同源性。  相似文献   

18.
犬细小病毒病的PCR临床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犬细小病毒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诊断.根据犬细小病毒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片段大小为448bp.用此引物扩增疫苗中的犬细小病毒和37份病料中的犬细小病毒,并与胶体金诊断试剂盒相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从疫苗中和临床病料中扩增出犬细小病毒目的基因片段,与胶体金诊断试剂盒相比能克服免疫血清学诊断中的非特异性反应,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完全适用于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9.
从感染犬细小病毒(CPV)的长沙病犬粪便中分离CPV,采用同步接毒方式,将病毒悬液接种到猫肾细胞(F81),经PCR鉴定,从10份阳性样品中分离到9株CPV,血凝试验显示9株CPV均能凝集猪红细胞,血凝价均超过了27。为进一步分析CPV长沙毒株的VP2分子生物学特征及抗原变异规律,对9个CPV毒株的VP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PV长沙毒株与全国及世界各地CPV毒株相比,其VP2基因序列同源性超过97%,其VP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超过94%;其VP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有独特的变异,且有独特变异的毒株在基因进化树上处于同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20.
犬瘟热与犬细小病毒病的组织病理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46-5448
采用大体解剖、石蜡切片、HE染色法对患有犬瘟热及犬细小病毒病而死的6只幼犬的大脑、心、肝、肺、脾、肾、小肠、大肠、肠系膜淋巴结等分别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犬瘟热的主要发病部位在肺;犬细小病毒病的主要发病部位在肠道;这2种病犬的心、肝、肾等均发生颗粒变性、炎性细胞浸润,有充血、出血等症状,脾脏和淋巴结均出现淋巴小结变小,淋巴细胞减少等免疫抑制现象。由此推断:犬瘟热与犬细小病毒在进入机体时损害机体主要部位不同,临床表现症状也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