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棚跨度最好在6~8米以上,高度不限。1月上旬扣好棚膜。棚内设1.5米跨度小拱棚,覆盖3米宽棚膜,夜间小拱棚上覆盖一层厚草苫。草苫上加盖一层旧棚模。保温性能大大增强,可达到或接近一膜一苫日光温室内的温度。育苗过后还可定植番茄。  相似文献   

2.
三、优质棚膜加盖草苫 棚膜多用0.1毫米的农用聚氯乙烯膜.或防老化无滴聚乙烯膜,或无滴长寿膜。采用三膜加草苫办法取得了保温、增产显著效果.即在大棚内每畦定植后畦面覆盖地膜,畦上部再加扣一小拱棚.大棚外加盖草苫进行保温。  相似文献   

3.
李强 《农家顾问》2009,(1):37-37
1 多层覆盖采用外面扣大棚.大棚内扣小拱棚(西瓜单行种植.每行扣1个小拱棚).小拱棚内再覆盖地膜的方法栽培西瓜。气温低时,可在小拱棚上加盖草苫.必要时可在大棚外再加盖草苫,以增加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4.
遇到连阴雪雾天气,要以保温、增加光照为主,具体措施如下。 1.多层覆盖保温在棚膜外加盖双层草苫,或在草苫上加盖防雨雪塑料薄膜,以保持草苫干燥。也可在温室地面上覆盖麦秸或麦糠,以减轻土壤中热量的散发,使地温提高3℃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手机尾号为6376的用户问:大棚里的蔬菜如何才能安全越冬?专家解答:冬季大棚主要是做好保温防冻措施。具体方法:1检查大棚易松动的地方,并采取加固措施。当遇到刮风降雪天气,应认真检查大棚易松动的地方,并采取加固措施。如加固压膜线、及时修补破损农膜。2及时覆被增温。降温天气,下午应提前盖苫。雨雪天气,保温被和草苫上还应加盖一层棚膜。大棚后墙底部用草苫或作物秸秆堆成防风障。3及时清除棚  相似文献   

6.
<正>手机尾号为7328的用户问:近年雾霾严重,大棚蔬菜应该怎么应对雾霾天?专家解答:在雾霾天,对大棚蔬菜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提高温度。室温内达不到15℃时,应抓紧盖上草苫或保温被,大雾或降雪天在草苫上加盖二层膜,防止草苫被雾、雪打湿降低保温效果。平时要经常打扫、擦洗棚膜上的灰尘,以利增加光热,提高棚温。二是增加光照。雾霾天气光照常常不足,在不影响棚内蔬菜对温度要求的情况下,通过适时揭、适时盖,充分利用阴天的散射光,使植株进行光合  相似文献   

7.
一、加强保温,防寒防冻。冬季气候寒冷,温度较低,还常常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因此搞好防寒保温工作,使蔬菜免受低温危害是冬季大棚蔬菜管理的关键技术。生产上通常采用多重覆盖栽培技术,就是在地面覆盖地膜,增加土壤的热容量;在棚膜上盖草苫,在草苫上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可防止雨水淋湿草苫,有效提高棚内温度。通过这样多重覆盖,大棚内温度可以增加3℃至5℃,具有很好的防寒保温效果。如遇强降温天气,则要采取临时加温措施(在加温时应该注意一点,那就是在温度的控制上应以植株不受冻害为原则,温度不能上升得太高,尤其要适当控制夜温)。  相似文献   

8.
满红 《农技服务》2006,(11):15-15
多膜覆盖西瓜是我国北方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一项西瓜早熟栽培技术,采用该技术,平均每亩可产西瓜6500公斤左右.收入0.7~0.9万元。1、多层覆盖 采用大棚、小拱棚和地膜三层覆盖方式,即外面扣大棚,大棚内扣小拱棚(西瓜单行种植,每行扣1个小拱棚),小拱棚内再覆地膜。寒冷季节,再在小拱棚上加盖草苫,必要时在大棚外围上草苫,以增加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1建造大棚大棚应建于土壤肥力较高、有水浇条件的高产地块,采用水泥柱、竹竿结构,跨度为9.0米,南北向,高2.5米,长度因地块而定。覆盖蓝色无滴膜,冬季加盖草苫保温。  相似文献   

10.
黄秋葵越冬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栽培设施一般采用保温性能较好的日光温室进行,外盖1层草苫,内部距棚膜30厘米用地膜挂”天幕”,地面铺地膜,后墙张挂反光幕,以增强室内光照。在冬季最冷的月份,温室内一般夜温应维持12~15℃,  相似文献   

11.
《北京农业》2009,(1):18-19
<正>1多层覆盖采用外面扣大棚,大棚内扣小拱棚(西瓜单行种植,每行扣1个小拱棚),小拱棚内再覆盖地膜的方式栽培西瓜。气温低时,可在小拱棚上加盖草苫,必要时可在大棚外再加盖草苫,以增加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12.
春季大棚上草帘,是在大棚脊部(与棚向一致),棚膜的外边用木板搭一座桥,揭盖草帘时,人站在木板上行走和操作,白天将草帘子卷到中间(脊部),使大棚接受光照,晚上将草帘盖上,进行保温。这种设施结构在乐亭县的新寨镇、阎各庄镇、大相各庄乡、庞各庄乡等镇乡,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表现了突出的生产优势,比普通大棚能提早定植30-40天,秋延后栽培时间延长30天以上。一般自2月中下旬定植作物,到12月上中旬生产结束,能连续种植三茬蔬菜,实现产值3.5万元以上/亩,创出了亩效益2.7万元的高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牛蛙是变温动物,每年有3~4个月的冬眠期,各地可在蔬菜大棚内进行牛蛙养殖。蔬菜大棚适宜面积为667~1334米2,普通拱形大棚,东西方向较长,上面覆盖双层无滴塑料薄膜,大棚内种植芹菜,并有水井一眼(自来水也可)。用麦草或稻草做成草苫,每日16:00将草苫盖在棚上面,次日9:00掀起,使阳光透射到大棚内。草苫起保温作用,阴天时草苫不必卷起,以防棚内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正>一、加强大棚环境调控1、温度管理创造适宜的温度环境是大棚蔬菜能否正常生长的关键。初冬要注意适当通风降温控制植株旺长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深冬温度管理的核心是搞好棚内提温、保温。一方面要尽量增加棚体覆盖物夜间可在大棚四周加围草苫或玉米秸也可在原来的草苫上面再覆盖一层薄膜既能防风保温又可防雨雪淋湿草苫。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行棚内多层覆盖可在棚内于棚膜的下方、拴吊绳的铁丝上方再搭一层薄膜这样两膜中间隔有空气可明显提高棚内  相似文献   

15.
一、建造大棚 大棚应选择在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地块。一般采用南北走向,两面坡拱向式大棚,棚长80米以上,跨度10一12米,棚高3—3.5米。上盖预制板,以便支撑架杆和拉盖草苫。  相似文献   

16.
水稻育秧三膜覆盖技术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三膜覆盖技术是在水稻育秧过程中应用的一种大棚增温技术,主要技术要点是在3月中旬前扣好大棚棚膜的基础上,秧田播种后在置床上先盖地膜,然后在地膜上再扣40~50cm高的小棚,上、中、下共计三层保温膜,故称为三膜覆盖技术.采用三膜覆盖技术一般可使置床温度比外界温度增加1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隆旺夫 《湖南农业》2002,(21):15-15
大棚外盖防寒"被" 当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用草苫、蒲草苫等保温.为了提高保温性能,可在草苫上再包一层完整的薄膜.草苫外包薄膜后,晴天夜间大棚内温度比不加膜的提高2℃~4℃.据山东省农科院蔬菜所研究,用复合编织布做成的新型不透明覆盖材料如岩棉被、棉被、纸被以及普通铅箔膜等,其保温性能优于草苫,其中以岩棉被保温性能最好.用以上材料覆盖的大棚,棚内最低温度比草苫覆盖高0.5℃~1.0℃.这些覆盖材料还具有使用寿命长、容易保管、晾晒方便、材料来源广泛等优点,并且弥补了草苫缝隙大和怕水等缺点,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农家顾问》2012,(12):29
1.大棚构建 为预防大雪压垮大棚,有条件的可建钢筋和混凝土骨架大棚,采用竹木、塑料构架的要保证强度,尽量采用拱形结构增强支撑力,棚顶要有坡度,以避免积雪. 2,降雪前注意检查棚膜破损、棚架坚固、棚口保温、压膜线紧固等情况,并及时维修.采取保温措施,防止蔬菜作物受冻,可提早采收.控制浇水和追肥,以降低湿度,避免旺长.如是喜温蔬菜,可多加一层棚膜或搭小拱棚;如降温较多,育苗大棚除外盖草帘外还要建小拱棚盖防寒被.  相似文献   

19.
提高大棚温度九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保杰 《油气储运》2006,(10):13-13
一、增加覆盖物:夜间在大棚四周加围草篙或玉米秆,比不加盖可提高1~2℃.在原来的草苫子上再重新加一层苫薄子,可使大棚内温度提高2-3℃,或者在原来的草苫子上面盖一层薄膜,不仅可以挡风,还可以防止雨雪打湿草苫,从而减少热量的散失。  相似文献   

20.
张琳 《农友》2001,(2):11-12
雨雪天。当日光温室内温度不低于要求温度时,可不盖草苫,以免草苫被雨淋后影响保温效果一若室温低于要求温度时,则要覆盖草苫,并在草苫上加盖一层塑料薄膜雪天雪停后要及时清扫积雪,增加光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