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继金  丁达珍  徐昊  李凡清 《作物研究》2012,26(2):180-182,188
针对芷江双低油菜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发展双低油菜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搞好品种布局,抓好基地生产;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生产效益;培育龙头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增加政府投入,加快产业建设步伐等建议,促进双低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旱地移栽油菜、旱地直播油菜和稻田直播油菜的栽培技术,提出油菜富硒生产应掌握良种选择、壮苗培育、及时播种、合理密植、肥水运筹、多效唑施用、病虫与草害防治及科学富硒等关键栽培技术,以期提高单产,改善油菜籽品质。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油菜生产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次大的技术改革,一是五六十年代的品种更新,大力推广甘蓝型高产品种;二是六七十年代栽培技术的改进提高,普及育苗移栽等高产技术;三是七八十年代进行的大规模品质改良,选育和大面积应用单、双低油菜品种。 我国自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引进单、双低油菜品质资源和繁育技术,十多年来,单双低油菜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4.
双低油菜核心竞争力研究--油菜栽培及其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通过论述油菜产业和栽培技术发展的概况,对比国内外油菜栽培因素的差异,着重比较分析了我国油菜生产成本和收益,指出油菜生产降本增效的主要潜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近几年对赣北棉区油棉两熟生产的调查和试验研究,表明该地区油菜和棉花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均低,农业劳动力短缺.为提高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特提出出了一套适应赣北棉区油菜种植机械化生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栽培的特点与技术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张琼瑛 《作物研究》2002,16(3):139-140
精耕细作是湖南油菜传统生产习惯 ,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效益不高。我国加入 WTO,栽培技术也应与国际接轨 ,推行机械化与节本增效技术应成为当前油菜生产技术研究的一个发展发向。湖南又是水稻主产区 ,近年来因稻谷总量过剩正进行稻田耕作制度改革 ,一季稻面积正逐步扩大 ,与之配套的稻田油菜也有发展之势。但我省稻田油菜花工多 ,产量低 ,如遇不适天气易失收 ,经济效益差 ,农民积极性不高。因此 ,有必要摸索一种提高稻田油菜经济效益的栽培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单产来提高效益 ,但在同样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技术水平没有较大改进的…  相似文献   

7.
1999年以来 ,益阳市优质油菜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经验主要是加强领导 ,实行目标管理 ;开展办点示范 ,提高技术普及率 ;把农民引向市场 ,充分利用油中王集团的龙头作用 ,实行产业化生产 ;狠抓规范化栽培技术的落实 ,确保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8.
油菜水稻两熟均衡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油菜水稻两熟均衡高产,应以选用优良品种为基础,狠抓高产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核心,促进油菜水稻的生育进程与当地最佳季节同步,并始终朝着高产轨道发展。前作油菜重点抓好"两早两优"和"四防抗逆"配套栽培技术;后作机插水稻重点抓好培育壮秧、提高机插质量和"三早"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我国饲料油菜种植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粮改饲”政策在我国的逐步推行,饲料油菜在我国西北、东北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的推广面积逐年增加,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户和养殖户的认可。本文回顾了饲料油菜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饲料油菜的特点,并对饲料油菜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种植制度、利用方式及饲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讨论了我国饲料油菜生产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饲料油菜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改良油菜品质,发展优质油菜,是油菜生产上继推广普及甘蓝型常规油菜之后的又一重大技术改革。几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经过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我省优质油菜推广面积逐年扩大,栽培技术不断深化,生产水平稳步提高,产后加工转化取得初步效益,综合服务趋向完善配套,呈现出了稳步健康发展的好势头。1982年到1983年的试种阶段,1984年到1986年进入示范阶段,1987年到1989年进入推  相似文献   

11.
水稻-油菜复种免耕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任泽民  邹应斌 《作物研究》2004,18(3):183-184
水稻、油菜是湖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现有的种植方式是以翻耕土壤、育苗移栽为主,导致其生产的肥料用量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近年开展的有关水稻直播栽培技术、稻田免耕栽培技术和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等研究与应用,稻田生产效益得到提高.免耕直播栽培技术是免耕技术与直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明显的省工、节本、增效的特点.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油蔬两用”是油菜多功能利用的重要途径,可有效带动油菜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本文探讨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模式,从发展过程、重要性与可行性分析、菜籽油和油菜薹的品质与利用方式、品种选育与筛选以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油蔬两用开发利用的进展,并针对油菜在品牌经营、栽培技术、政策支持以及市场需求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品牌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政策扶持等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油蔬两用提质增效提供参考,促进油菜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3.
张琼瑛 《作物研究》2002,16(3):112-113
从 198 8年开始实施油菜丰收计划 ,面积达 117.97万 hm2 ,取得了显著成效 ,促进了全省油菜生产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 ,形成了完整的油菜栽培技术体系——单双低油菜栽培技术规范 ,摸索出了一套落实技术方案的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14.
油菜不同栽培方式的投入产出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2000-2007年在长江流域多个试验基地连续开展定点试验和调查,研究了运行费、人工投入、种植单元和收益等随油菜栽培模式的不同而变化的情况,并应用计量经济学原理,对不同地区和年份间油菜栽培方式的投入和产出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翻耕移栽、免耕移栽、翻耕直播、免耕直播等栽培方式在运行费、人工费、单产水平以及净收益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我国油菜栽培方式与世界主要油菜生产国相比较,存在着劳动力投入过多、种植单元小,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阻碍了我国油菜生产效益的提升。据此研究提出推广省工、省力、可操作性强的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并适度发展机械化农机农艺,鼓励土地流转或季节性承包,扩大油菜连片种植规模,是新时期我国油菜栽培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皖南地区油菜规模种植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指出机械化收获是大力发展油菜生产的关键,并详细述说了油菜机收的农艺要求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是大豆的重要产区之一。为了确保大豆的商品基地的地位,开辟油料生产新途径,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自1975年开始引种试种油菜,对于油菜的适种地区,适宜的品种,及栽培技术做了调查研究,现就我省发展油菜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第七届国际油菜会议栽培论文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七届国际油菜会议1987年5月在波兰的波兹南城举行,参加会议的共33个国家,700多名代表,交流论文345篇。其中油菜栽培方面论文76篇,16篇在大会宣读,60篇以墙报形式发表。从这些论文的内容可以看出,世界油菜生产仍在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更加深入,栽培技术措施也有新的突破。现将论文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世界油菜生产情况 由于油菜产品的多种用途和在作物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我国旱寒区春油菜生产的商品性、高效性和市场竞争力,介绍了旱寒区适宜种植品种鸿油88的特性、栽培技术及示范推广模式,并总结了其推广成效。  相似文献   

19.
油菜富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施用硒肥能够提高产量,增加生产效益。在油菜富硒生产过程中,需要掌握品种选择、培育壮苗、适时移栽、肥水管理、化学除草、病虫防治、科学富硒及适时采收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江西棉花》2003,25(2):37-37
棉田多熟间作套种主体种植是在两熟栽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种植制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 ,其集约栽培技术日臻完善。我国棉区幅员辽阔 ,生产条件、市场需求各异 ,在各种作物、品种搭配、茬口衔接、植物保护、保护地栽培、化学调控技术运用等方面都各具特色。通过改变生产条件 ,提高复种指数 ,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资源优势 ,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来提高棉田的总体经济效益 ,符合我国人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现选择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棉田多熟间作套种主体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油菜、豆类、棉花三熟制 油、豆、棉三熟制是在油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