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弱筋小麦品种种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培育弱筋小麦新品种,对弱筋小麦主导品种进行了种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除扬辐麦2号表现略差外,其他宁夏13号、扬麦13号和扬麦15号在本地表现均较好,适合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苏省弱筋小麦生产发展较快,选育的扬麦9号、扬麦13号、扬辐麦2号、扬麦15号、宁麦13号、宁麦9号等6个弱筋小麦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均种植一定的面积,根据本试验结果并结合我省大面积生产情况,参试的6个弱筋小麦品种在我省不同地区种植表现各有千秋,但以宁麦13号、扬麦13号综合表现相对较好.因此,各地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农民的栽培管理水平及市场需求状况,综合考虑主推弱筋小麦品种,这样才能使农民获得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3.
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麦13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沿江高沙土地区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的主要弱筋小麦产区。弱筋小麦宁麦13和宁麦9号在该地区不同土壤肥力和不同施氮水平下种植,其产量和穗、粒、重三要素表现各不同。两品种对不同施氮量的反应有明显差异,小麦一生施纯氮16 kg/667m2的中高肥处理,宁麦13比宁麦9号明显增产。而在一生施纯氮8 kg/667m2的低肥和不施肥的处理,宁麦9号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效果。在一生施纯氮20 kg/667m2和12 kg/667m2的高肥区和中低肥区,两品种产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江淮下游的沿江高沙土地区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的主要弱筋小麦产区.弱筋小麦宁麦13和宁麦9号在该地区不同土壤肥力和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种植,其产量和穗、粒、重三要素表现各不同;两品种间对不同施肥量的反应也有明显差异.在施纯氮16kg/667m2的中高肥处理中,宁麦13明显比宁麦9号增产;而在施纯氮8kg/667m2的低肥和不施肥的空白处理,宁麦9号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效果;在施纯氮20 kg/667m2和12 kg/667m2的高肥区和中低肥区,两品种无显著差异.两品种的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虽总体均与施氮量相关程度较高,但两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宁麦9号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相关,而湿面筋含量与施氮量相关不显著,稳定时间与施氮量为显著相关;宁麦13的三指标均与施氮量呈极显著相关.表明宁麦9号的弱筋品质似较宁麦13稳定,尤其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较不易受环境条件所左右.  相似文献   

6.
“扬麦13号”(原名97—65)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路线育成的优质弱筋专用小麦,2002年1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我市于2002年秋引进试种,经2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抗病力强的优点,适宜淮河以南小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弱筋小麦宁麦1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弱筋小麦宁麦13号的特征特性,并从统一供种、矮壮苗拌种、适期播种、沟系配套、配方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宁麦13号的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其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对部分弱筋小麦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和氮肥应用试验 ,结果表明 :在六安市裕安区可扩大种植扬麦 13、扬麦 9号和扬辐麦 2号 ;弱筋小麦氮肥总用量以 180kg/hm2 为宜 ,追肥比例为 0 .7∶0 .15∶0 .15。  相似文献   

9.
高邮市不同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选择适合高邮市稻麦周年高产的早熟、综合抗性好的小麦品种,选择近几年生产试验中表现较好的9个小麦品种,开展品种比较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中筋小麦扬辐麦4号、扬麦16、华麦6号以及弱筋小麦宁麦13、扬麦22综合表现较好,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高沙土地区土壤属典型低产土壤.经过试验与总结历年生产经验,笔者提出了高沙土地区优质弱筋专用小麦扬麦13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宁麦13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宁麦13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专用弱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已成为长江中下游麦区主推的弱筋小麦品种之一.结合该品种近年来大面积生产实践的表现,提出几点高产栽培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寿县小麦主推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半冬性中强筋小麦品种泛麦5号产量最高,应扩大种植面积;春性弱筋小麦品种扬辐麦2号、弱春性中筋小麦品种偃展4110产量较高,可稳定种植面积;春性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产量最低,应缩减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3.
高沙土地区土壤属典型低产土壤。经过试验与总结历年生产经验.笔者提出了高沙土地区优质弱筋专用小麦扬主13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扬麦13号(原名97—65)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路线育成的优质弱筋专用小麦.2002年1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姜堰市于2002年秋播引进试种,经2年的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抗病力强的优点,适宜淮河以南小麦区种植。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调优栽培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扬麦13号的种植表现,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合理群体、科学运筹肥水、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合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专用小麦品种,加快专用小麦产业发展步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长江中下游麦区当前推广的扬辐麦8号、扬麦18、宁麦9号等10个弱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筛选试验,对其产量、茎蘖动态、抗逆性等性状和田间综合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适宜本区域种植的弱筋小麦品种有5个,分别是皖西麦0638、扬辐麦8号、宁麦9号、扬麦13、宁麦13。  相似文献   

17.
为给小麦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小麦磷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扬麦13号”在氮肥用量为14 kg/667 m2、氯化钾用量为15 kg/667 m2时,磷肥最佳施用量为P2O、7.5 kg/667 m2.此时,小麦群体与个体较协调,倒伏较轻,理论单产和实产较高.  相似文献   

18.
高沙土地区土壤属典型低产土壤。经过试验与总结历年生产经验,笔者提出了高沙土地区优质弱筋专用小麦扬麦13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扬辐麦2号系采用扬麦158与突变品系1-9012杂交,再经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扬辐麦2号品质符合国家弱筋小麦标准,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千粒重高,后期熟相好,适于长江中下游的淮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小麦新品种扬麦 13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而成 ,已通过安徽省审定及江苏省认定。 2 0 0 3年全国优质专用小麦示范工作座谈会上 ,经专家组鉴评 :扬麦 13品质接近国外优质水平 ,适宜制作优质饼干、糕点。其作为优质弱筋小麦推广应用的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