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天红2号/SH40/八棱海棠为试材,分别在3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和9月中下旬进行追肥,研究了不同施肥种类与施肥量组合4个处理(处理Ⅰ:3月中下旬追施尿素480 kg/hm2,6月中下旬追施尿素480 kg/hm2,9月中下旬追施有机肥1 830 kg/hm2;处理Ⅱ:3月中下旬追施尿素480 kg/hm2,6月中下旬追施有机肥915 kg/hm2,9月中下旬追施尿素960 kg/hm2;处理Ⅲ:3月中下旬追施尿素480 kg/hm2,6月中下旬不追肥,9月中下旬追施有机肥1 830 kg/hm2+叶面肥48 kg/hm2;处理Ⅳ:3月中下旬追施尿素480 kg/hm2+有机肥915 kg/hm2,6月中下旬不追肥,9月中下旬追施有机肥915 kg/hm2+叶面肥48 kg/hm2)对苹果叶片生长、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肥处理对苹果叶片生长、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叶片单叶面积、百叶厚、叶绿素含量(SPAD)、比叶鲜重和比叶干重的顺序均为处理Ⅳ处理Ⅲ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Ⅳ的苹果叶片光合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且果实的着色指数、光洁指数、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但果实硬度较小。春季尿素与有机肥配施+秋季有机肥与1%尿素叶面肥配施(处理Ⅳ),是促进苹果叶片生长和提高果实品质的适宜追肥方法。  相似文献   

2.
运用小区试验与大田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以阜花30号花生品种为试验对象,研究风沙区土壤氮、钾不同水平配施在不同时期追肥对花生氮含量、产量品质以及收获后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探究辽宁省肥料高效的施肥水平。结果表明,当施氮水平达到147.45 kg/hm~2时效果最佳,再增加氮水平不但不会增产反而会减产,浪费氮肥;同等施肥量(过磷酸钙344.25 kg/hm~2、尿素147.45 kg/hm~2、硫酸钾335.25 kg/hm~2)情况下,以磷为底肥追施氮钾肥的处理优于以磷钾肥为底肥追施氮肥的处理,其花生产量较高、品质较好。不同施肥水平均能提高花生根、茎、叶的氮含量以及花生产量和品质,以施尿素59.2 kg/hm~2、硫酸钾134.4 kg/hm~2、过磷酸钙335.25 kg/hm~2为底肥,在幼苗期追施尿素6.4 kg/hm~2、硫酸钾24.3 kg/hm~2,在开花期追施尿素52 kg/hm~2、硫酸钾151.4 kg/hm~2,在结荚期追施尿素20.8 kg/hm~2、硫酸钾24.3 kg/hm~2,在饱果期追施尿素9.6 kg/hm~2、硫酸钾1.6 kg/hm~2的T8处理施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在白银沿黄灌区进行了番茄不同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追肥量对番茄营养生长(株高和茎粗)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对番茄品质也有明显影响。追施尿素450 kg/hm~2处理的折合产量最高,为164 700 kg/hm~2,显著高于追施尿素270、360 kg/hm~2处理。  相似文献   

4.
以济谷16为试验材料,设孕穗期追施尿素0、5、10、15、20、25、30 kg(666.7m~2用量)7个水平,抽穗后每隔7天测定不同追肥处理济谷16顶四叶的叶绿素含量,成熟期测定株高、茎粗、穗长、穗粗、单穗粒重、千粒重、小区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同一时期不同追肥水平间相同部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追肥水平间株高、茎粗、穗长、穗粗、单株干草重、千粒重差异均不显著;各追肥处理均提高了产量和单穗粒重,其中以666.7m~2追施尿素10 kg,单穗粒重和产量最高,分别比不追肥对照增加17.31%和13.02%。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对于666.7m~2单产水平在350~400 kg的谷子,孕穗期追施尿素10 kg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采摘期的不同追肥处理、不同采摘次数、不同采摘时期对菜用黄麻的嫩茎叶产量以及种子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肥+尿素"或单独施用"复合肥"追肥处理,采摘期设置不同的采摘次数和不同的采摘时期。【结果】采摘期追施"复合肥+尿素"处理中,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产量均以"复合肥225 kg/hm~2和尿素75 kg/hm~2"处理下最高,其中嫩茎叶产量分别为11 444.65、9873.85 kg/hm~2,种子产量分别为683.56、504.06 kg/hm~2,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单独施用复合肥处理中,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产量以"复合肥225 kg/hm~2"处理下最高,其中嫩茎叶产量分别为11 642.69、9062.46 kg/hm~2,种子产量分别为811.40、526.91 kg/hm~2,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同时,不同的采摘次数对种子的繁育试验显示,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均为主茎打顶后采摘1次后收获的种子产量最高,分别为759.29、410.27 kg/hm~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在主茎打顶后采摘5次后收获的种子产量仍然较高,分别达到624.21、403.98 kg/hm~2。【结论】综合考虑嫩梢产量和种子产量、降低农业成本,建议追肥采用单施复合肥75 kg/hm~2;为获得菜用黄麻最高种子繁殖系数、嫩茎叶产值及最高经济效益,建议追肥采用"复合肥225 kg/hm~2+尿素75 kg/hm~2"、采摘5次后再留种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田间试验探讨苦荞不同品种、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荞麦生长、倒伏以及产量的影响,以形成荞麦抗倒伏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中以川荞2号表现较好,春苦荞秋播密度12万苗/亩或24万苗/亩,施45 kg/亩复合肥作底肥,7.5 kg/亩尿素作追肥产量较高;本次试验处理6(川荞2号、开沟条播、12万苗、45 kg复合肥作底肥、5 kg尿素作追肥)产量最高,折亩产171.8 kg,为最优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追肥量对藠头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开展了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和配施钾肥对藠头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田藠头生产需肥量大,在施用钙镁磷肥1 500 kg/hm~2、38%复合肥(28-5-5)375 kg/hm~2、尿素187.5 kg/hm~2作基肥条件下,以2月追施尿素195 kg/hm~2、3月追施尿素19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4月追施尿素19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处理藠头产量最高(43 150.0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单蔸鳞茎数主要受氮肥影响,单鳞茎鲜重主要受钾肥影响;在高氮水平下,配施钾肥能实现产量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不同追肥量与追肥时期对郑麦902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 ,郑麦 90 2 3产量与施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不同追肥时期对郑麦 90 2 3产量与品质也有明显的影响 ,在小麦生育关键时期追肥产量明显高于一般时期追肥 ,分次追肥又略好于一次性追肥。综合分析 ,在底肥确定的条件下 ,用 2 2 5kg/hm2 尿素在越冬期和拔节期追施并在灌浆期进行叶面追肥为最佳的追肥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氮肥在中高海拔区域对玉米栽培生产的作用,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3次重复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及追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干物质、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对玉米产量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施氮量和追肥方式对产量影响达显著水平。玉米干物质重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追施尿素在600 kg/hm~2时达到最高,产量和叶面积系数在追施尿素525 kg/hm~2水平下达到最大。最适宜的施肥量、追肥方式分别为尿素525 kg/hm~2和主攻喇叭口期施肥法(苗期1/4、喇叭口期1/2、乳熟期1/4)。  相似文献   

10.
2012年种植冬油菜雪上追肥试验,试验主要对冬油菜在不同时期进行不同肥料和不同追肥量处理的种植。结果表明,在临洮县旱坪区种植冬油菜时,追施的肥料种类以尿素为佳,追施的时期以苗期雪上追施和现蕾期追施为最佳时期,追施尿素量为90~150 kg/hm2,产量相较其它施肥量高。  相似文献   

11.
试验设5个处理,3次重复。处理1(T1):不施有机肥,不施氮肥,此处理为对照处理;处理2(T2):有机肥每667 m2 1000kg,不施用氮肥;处理3(T3):有机肥每667 m2 1000kg,氮肥全生育期施用纯量每667 m2 9kg ;处理4(T4):有机肥每667 m2 1000kg,氮肥全生育期施用纯量每667 m2 18kg;处理5(T5):有机肥每667 m2 1000kg,氮肥全生育期施用纯量每667 m2 27kg;不施用有机肥和氮肥的情况下,生菜产量较低,品质下降。施用有机肥后,能够增加生菜产量,提高生菜品质。处理4生菜经济产量处理最高,为每667 m2 2582.59kg,与处理5、处理3差异不显著,处理5生菜硝酸盐及总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02.55mg·kg-1、0.062%;处理4 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分别为4.19g·100g-1、3.5%。不施用有机肥和氮肥的情况下,土壤养分有机质及碱解氮含量较种植前相比,有所降低,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也低于其他处理,处理2和处理3的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结合目前生菜种植普遍施用有机肥施的情况下,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纯量每667 m2 18kg,是目前结球生菜种植较为适宜的量。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茂优201在施相同底肥的条件下,以尿素作追肥,进行不同施肥时期、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间生育期、株高、千粒重差异不大,达到分蘖高峰的时间相差不大。以分蘖期施尿素2 kg/667m2,抽穗期施尿素1 kg/667m2的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分蘖期施尿素3 kg/667m2的处理。优质杂交水稻品种茂优201在分蘖期施足分蘖肥能有效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肥料施用量对冬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冬马铃薯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参考,以合作88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复混肥、高钾水溶肥和单质肥料不同施用量对马铃薯蛋白质、可溶性糖、VC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施肥处理的马铃薯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并以播种时施50kg/667m~2复混肥作基肥的马铃薯蛋白质含量最高,为0.513 9%;施57kg/667m~2复混肥其次,为0.496 1%;不施肥(CK)处理最低,为0.332 6%。2)在齐苗时施18.2kg/667m~2高钾水溶肥作追肥的马铃薯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0.258%;播种时施43kg/667m~2复混肥作基肥的马铃薯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且低于对照,为0.140%。3)在齐苗时施57kg/667m~2高钾水溶肥作追肥的马铃薯Vc含量最高,为17.88μg/100g;施16.0kg/667m~2高钾水溶肥其次,为17.18μg/100g;施13.8kg/667m~2高钾水溶肥第3,为16.20μg/100g;CK最低,为11.80μg/100g。4)在齐苗时施18.2kg/667m~2高钾水溶肥作追肥的马铃薯淀粉含量最高,为13.6%;施16.0kg/667m~2高钾水溶肥其次,为12.89%;施13.8kg/667m~2高钾水溶肥第3,为12.71%;CK最低,为9.68%。各施肥处理的马铃薯蛋白质含量、VC含量和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商品有机肥用量及施用时期对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中等肥力黄沙泥土上实施商品有机肥用量及施用时期对高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商品有机肥100 kg/667m2增产效果最显著,一次性作基肥施用处理比50%作基肥、25%作苗肥、25%作拔节肥处理增产,产量差异不显著.有机肥不同用量对高粱千粒重的影响不明显,但随着有机肥用量增加,有效穗、实粒数、结实率都有所提高,特别是结实率随施肥量的变化最明显.施用有机肥100 kg/667m2、120 kg/667m2的高粱粗蛋白质、总淀粉、支链淀粉、单宁含量都能达到酒用高粱的品质要求,其亚硝酸盐含量远低于食品加工业的最高允许残留量(50 mg/kg),重金属砷、镉、铅、铬、汞都未检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摸索优质杂交油菜氮肥施用量和多效唑喷施时期与其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以三北98和油研599油菜品种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和多效唑喷施时期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纯氮20kg/667m2抽薹期叶面喷施(浓度200mg/kg)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的油菜产量最高,为227.9kg/667m2,增产达显著水平;施纯氮15kg/667m2各时期叶面喷施多效唑的产量差异均不显著。2)叶面喷施多效唑对品质有一定影响,可使硫甙含量增加1.07~3.52μmol/g饼,蛋白质含量增加0.91~2.74百分点,但对其他品质性状的影响均较小。结论:优质杂交油菜在施纯氮20kg/667m2且于抽薹期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可使杂交油菜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亚麻栽培试验,筛选适合新疆亚麻生产种植的最佳栽培措施.[方法]采用不同留苗密度、施肥和灌溉的三因素正交栽培试验.[结果]影响原茎产量高低的栽培因素为施肥>灌溉>留苗密度,影响种籽产量高低的栽培因素为灌溉>留苗密度>施肥.[结论]在新疆亚麻主产区以每667 m2留苗160×104株、施肥20㎏和灌水160 m3(2次)为获得亚麻原茎产量的最佳组合;以每667 m2留苗80×104株、施肥20 kg和灌水80 m3(1次)为获得亚麻种籽产量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稻超高产如何有效控制无效分蘖的难题,采取以肥(氮肥)控蘖代替排水晒田控蘖的措施,对杂交稻准两优527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上等肥力田重施底肥的基础上,12个处理中,处理5(667m2栽1.33万穴,穴栽2株带2蘖壮秧,施肥水平为:氮肥底肥占55%、分蘖肥占10%、穗肥占35%;钾肥底肥占40%、穗肥占60%)产量最高为823.3 kg/667m2。其次是处理3(穴栽3株带2蘖壮秧,施肥水平为:氮肥底肥占65%、穗肥占35%;钾肥底肥占40%、穗肥占60%),产量为805.7 kg/667m2。两者均可实现有效控蘖,产量达800 kg/667m2以上的超高产栽培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密度和氮、磷、钾肥对德新油18产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油菜新品种德新油18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的效应。结果表明:施尿素12 kg/667 m2比4 kg/667 m2的处理增产17.4 kg/667 m2,施用高氮肥处理的产量高于低氮肥,磷肥和钾肥对产量的影响不大;主花序长度随密度的增加而缩短,有效分枝高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和单株理论产量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千粒重变化不大;德新油18油菜新品种在试验过程中有一定菌核病发生,但不同处理间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通过正交设计,对大麦新品种"蒙啤麦2号"设置肥料与密度效应梯度,探索肥料与密度效应对"蒙啤麦2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确定"蒙啤麦2号"在内蒙古西部灌区适宜的肥料施用量及播种密度。结果表明:啤酒大麦"蒙啤麦2号"在内蒙古西部灌区生产潜力达406.5kg/667m2,与此适应的肥料与密度为,纯氮9.0kg/667m2,纯磷9.0kg/667m2,纯钾1.5kg/667m2,密度25.1万株/667m2时,蛋白质含量及千粒重能够符合国家标准(GB/T7416-2008)的酿造要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裂区试验,比较不同种植密度和有机肥用量对生态烟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行距和有机肥用量能促进叶片的生长及单叶重的提高;在行距100~110 cm、株距50 cm、有机肥用量500~600kg/667 m~2的条件下,生态烟叶片大小、单叶重和外观质量差异均不显著;增大行距与有机肥用量的互作处理(行株距110 cm×50 cm,施有机肥600 kg/667 m~2)其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与评吸质量最差。从产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评吸质量综合考虑,生态烟以行株距100 cm×50 cm、施有机肥500 kg/667 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