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奶牛胎衣在产后12h内应排出体外,未排出者称之为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与奶牛产后子宫收缩无力、胎盘组织结构发生异常、围产期营养代谢紊乱、生殖内分泌激素紊乱、机体免疫状态失调等关系密切.文章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综述,从而加强我们对此病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奶牛胎衣不下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奶牛胎衣在产后12h内应排出体外,未排出者称之为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已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与奶牛产后子宫收缩无力、胎盘组织结构发生异常、围产期营养代谢紊乱、生殖内分泌激素紊乱、机体免疫状态失调等关系密切。文章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综述,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在产犊后立即无菌采集32头奶牛血液,其中17头为胎衣正常排出奶牛,15头为胎衣不下奶牛。胎衣正常排出奶牛在胎衣排出后立即采集胎盘,胎衣不下奶牛在确诊后再次静脉采血并采集其胎盘;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胎衣不下奶牛和胎衣正常排出奶牛血清和胎盘中的激素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胎衣不下奶牛血清和胎盘中孕酮、纤维蛋白溶酶原和前列腺素(PGF_(2α))的含量与胎衣正常排出组相比差异显著降低(P0.05),而雌二醇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本试验通过对胎衣不下和胎衣正常排出奶牛血清和胎盘中激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发现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与血清和胎盘组织中的孕酮、雌二醇、纤维蛋白溶酶原和前列腺素(PGF_(2α))的含量变化有密切相关的联系,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可能与机体内激素分泌紊乱具有很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胎盘组织中IL-2的含量检测,探讨奶牛发生胎衣不下的免疫学机制。将20头奶牛分为健康对照组和胎衣不下组,采集健康奶牛和胎衣不下奶牛的胎儿胎盘,制备胎盘组织匀浆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中的IL-2的含量。结果表明,胎衣不下组奶牛胎盘组织中IL-2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说明胎盘组织中IL-2含量与奶牛发生胎衣不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牛属于子叶型胎盘,这种胎盘的结构特点和饲养管理的不当,常常导致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给乳牛业的生产繁殖带来极大损失.本文针对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病因、综合防治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对预防和治疗胎衣不下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胎衣不下奶牛母体胎盘组织中差异miRNA-181a进行分析及验证,探讨miRNA-181a在奶牛胎衣不下发生中的作用,试验选取年龄、胎次、泌乳量、体重都相近并无其他疾病影响的胎衣正常排出奶牛和胎衣不下奶牛各3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正常和胎衣不下奶牛母体胎盘组织间miRNA-181a的差异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qRT-PCR验证。结果表明:发生胎衣不下奶牛母体胎盘中miRNA-181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胎衣正常排出的奶牛,经SPSS19.0分析可得P=0.041 7(P0.05),差异显著。说明发生胎衣不下的奶牛母体胎盘中miRNA-181a异常表达,提示miRNA-181a与胎衣不下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在奶牛生产后12 h,其胎衣仍然在体内无法排出,也称为胎衣滞留。一般胎衣不下会和子宫内膜炎并发,病情严重的奶牛会出现败血症,对其生命造成威胁。1病因胎盘分离困难:1胎盘成熟度低,流产母牛常因胎盘成熟度低而出现胎衣不下的症状。该情况受到了胎儿排出时妊娠时间的影响。流产、早产等会导致奶牛的内分泌紊乱,其分娩困难,对胎盘生长以及子宫的收缩带来了影响,诱发胎衣不下症状,  相似文献   

8.
胎衣不下(RFM)是严重影响奶牛饲养业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繁殖效率降低[1-3].目前对胎盘娩出机理和胎衣不下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很清晰的解释,多数研究只停留在血液生化指标和激素水平变化对胎衣不下的影响,而有关奶牛胎儿胎盘解剖学改变与胎衣不下发生之间关系的研究却甚少.  相似文献   

9.
奶牛胎衣不下防治现状及中药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胎衣不下又名胞衣不下、胎衣滞留,是胎衣在产后12小时内不能自行脱落的一种病症.多与奶牛体质状况差,代谢、生殖内分泌激素紊乱,异常分娩、双胎或胎儿过大以及怀孕期胎盘发生炎症等因素有关.据报道,美国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7%~8%[1],以色列统计了8 521头产犊牛,其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17.8%[2],我国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更高.刘俊哲(1991)1987~198841.60%3],康顺之(1996)600多头奶牛,1990年胎衣滞留占妊娠牛的26.9%,1991?32.7%4].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病之一,常导致子宫内膜炎,使奶牛妊娠间隔延长,产奶量下降,甚至引起不孕而成为奶牛过早淘汰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有效的防治该病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胎衣不下是指怀孕母畜正常分娩后,胎衣在正常时限内没有完全排出子宫而引起的产科疾病,也叫胎衣滞留。奶牛胎衣正常排出时间为8h左右,在18h后仍然没有排出视为胎衣不下。胎衣为胎膜的俗称,也就是胎盘。奶牛胎盘属于上皮绒毛膜与结缔组织绒毛膜混合型,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联系比较紧密,这是胎衣不下发生较多的原因。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1.
随机选择1~4胎龄健康黑白花奶牛10头,设为健康对照组(A组);选择1~4胎龄产后健康黑白花奶牛17头,产后立即灌服"益母生化散"250 g,为中药预防组(B组);选择1~4胎龄产后胎衣不下奶牛10头,为胎衣不下组(C组);选择1~4胎龄产后胎衣不下奶牛26头,产犊后12 h灌服"益母生化散"500 g,设为中药治疗组(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奶牛胎盘组织中孕酮、雌激素、前列腺素和血管紧张素的含量,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机理及中药"益母生化散"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与胎盘组织中孕酮、雌激素、前列腺素(PGE2)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变化关系密切,胎盘组织中孕酮含量的升高,雌激素、前列腺素和血管紧张素含量的降低是胎衣不下发生的重要机理之一."益母生化散"对奶牛胎衣不下有较好地防治效果,其机制可能与"益母生化散"具有调节胎盘组织的激素分泌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胎衣不下为奶牛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成年母牛分娩后经过一定时间胎衣仍然滞留于子宫内.正常情况下,奶牛分娩后8~12 h仍不排出胎衣,就属于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因季节、营养状况、胎次及分娩正常与否而有所不同,其也与牛的胎盘组织构造有关.牛的胎盘属于上皮绒毛膜与结缔组织绒毛膜混合型构造,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联系比较紧...  相似文献   

13.
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母牛产后12h后胎衣仍未排出就认定是胎衣不下。导致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包括奶牛本身胎盘结构、营养状况、个体差异、各种应激等。尽管胎衣不下是奶牛疾病中的常见病,但所导致的后果却很严重,发生过胎衣不下的牛只其代谢病、乳腺炎、子宫炎等发病率也相应地比正常的牛只高,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准确地把握胎衣不下的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14.
胎衣不下,又名胎衣滞留,息胞。引起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要与子宫收缩无力,怀孕期间胎盘发生炎症及母牛胎盘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5.
小剂量催产素防治奶牛胎衣不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奶牛的胎盘属子叶型胎盘,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的关系为“子包母”.由于这种特殊结构,临床上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极高,而目前又无可靠的防治方法,给奶牛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该病的发生,于2001-2004年,进行了肌注小剂量催产素防治奶牛胎衣不下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奶牛产犊后不能及时排出胎衣。各地由于饲养环境和管理水平不同,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也有不同。我市近年来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多年来,笔者采取综合疗法获得良好效果。1病因病理奶牛在妊娠期间由于饲料单一、粗糙、营养失调,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缺乏钙盐和VA,以及孕畜消瘦或过肥,运动不足等;另外在怀孕期间受到病原菌的感染,发生轻度的子宫内膜炎和胎盘炎,导致结缔组织增生,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炎性粘连而造成胎衣滞留。奶牛的胎盘组织结构,属于上皮绒毛膜与结缔组织混合型,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  相似文献   

17.
胎衣不下又名胎盘停滞,是指母牛产出胎儿后胎衣超过正常生理排出时间仍不能排出而滞留于子宫内。引起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要与产后子宫收缩无力、胎盘充血和水肿、妊娠期间胎盘发生炎症及胎盘结构有关~[1]。本文针对2例荷斯坦奶牛胎衣不下病例的发病情况、诊断、治疗、发生病因以及综合防治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对预防和治疗胎衣不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出胎儿后一般经4~8小时自行排出胎衣,如经12小时以上胎衣还未全部排出者。胎衣不下是母牛产后的常见病,在舍饲奶牛群中较常发生。导致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无力以及母子胎盘由于胎膜和子宫内膜受感染而发生炎症。  相似文献   

19.
常见的奶牛疾病以产科病居多,具代表性的疾病为奶牛胎衣不下症.导致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包括奶牛本、身胎盘结构、营养状况、个体差异、各种应激等. 1 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20.
随机选择1~4胎龄健康黑白花奶牛10头,设为健康对照组(A组);选择1~4胎龄产后健康黑白花奶牛17头,产后立即灌服"益母生化散"250g,为中药预防组(B组);选择1~4胎龄产后胎衣不下奶牛10头,为胎衣不下组(C组);选择1~4胎龄产后胎衣不下奶牛26头,产犊后12h灌服"益母生化散"500g,设为中药治疗组(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奶牛胎盘组织中孕酮、雌激素、前列腺素和血管紧张素的含量,探讨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机理及中药"益母生化散"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与胎盘组织中孕酮、雌激素、前列腺素(PGE2)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变化关系密切,胎盘组织中孕酮含量的升高,雌激素、前列腺素和血管紧张素含量的降低是胎衣不下发生的重要机理之一。"益母生化散"对奶牛胎衣不下有较好地防治效果,其机制可能与"益母生化散"具有调节胎盘组织的激素分泌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