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建立活体杀灭鱼类单殖吸虫药物筛选及药效评价的方法。【方法】通过活体杀虫的方法,测试甲苯咪唑、吡喹酮对6种常见单殖吸虫(拟指环虫、坏鳃指环虫、中型指环虫、小鞘指环虫、鲢指环虫、伸展指环虫)的杀灭活性。首先用甲苯咪唑、吡喹酮、二硫氰基甲烷和氟甲砜霉素对试验鱼进行预处理,获得无虫鱼,以备感染试验用;然后对5种指环虫(坏鳃指环虫、中型指环虫、小鞘指环虫、鲢指环虫、伸展指环虫)进行纯化,再连同拟指环虫一并进行相应寄主感染试验,评价各种单殖吸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以聚集指数表示);最后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单殖吸虫进行活体保种试验,考察最佳的保种条件。【结果】自然条件下,寄生于金鱼的坏鳃指环虫、中型指环虫和寄生于欧洲鳗鲡的拟指环虫感染率均达到100%。药敏试验中,在相同质量浓度甲苯咪唑下,伸展指环虫、小鞘指环虫、坏鳃指环虫和鲢指环虫均比较敏感,在0.7mg/L时均被完全杀灭,中型指环虫和拟指环虫相对不敏感,在试验最高质量浓度0.8mg/L时仍未被完全杀灭,杀灭率分别为97.0%和90.5%;在相同质量浓度吡喹酮下,拟指环虫较其他5种指环虫更敏感,在2.2mg/L时即被完全杀灭,而中型指环虫、坏鳃指环虫、小鞘指环虫、鲢指环虫和伸展指环虫在试验最高质量浓度2.4mg/L时,仍未被完全杀灭,杀灭率分别为86.9%,82.7%,81.8%,81.4%和56.3%。感染试验中,拟指环虫对欧洲鳗鲡的感染率最高,达100%,聚集指数为5.9;其次是中型指环虫感染金鱼,感染率为97%,聚集指数为5.0。单殖吸虫保种试验表明,水温在20℃时各种单殖吸虫的感染率均能达到100%,且鱼的死亡率较低,是最佳的保种水温。【结论】选择体型小、价格低、易获得的金鱼及其寄生的中型指环虫作为药物筛选的指示生物,可进行杀灭鱼类单殖吸虫的药物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提取物)对鱼类指环虫的杀虫活性,以鱼鳃中型指环虫为供试虫,选择具有杀虫抑菌作用的52种药用植物的丙酮提取物进行了离体、活体杀虫活性测定,同时对杀虫效果较好的植物进行不同溶剂提取物杀虫试验,并对杀虫效果好的提取物进行理化检测。结果表明:在提取物供试药材(生药)质量浓度为10 mg/mL条件下离体初筛,得到18种具有较强杀虫效果的植物品种,其中经川楝、博落回、油茶饼、大黄、黄连、牵牛子、苦楝、藜芦、烟草等植物的提取物处理后指环虫能在10 h内死亡,且最低杀虫浓度均低于10 mg/mL(植物质量浓度)。其中博落回、川楝活体杀虫率达85%以上,其余植物提取物达75%以上。川楝乙醇提取物处理杀虫效果最好,浓度在700 mg/L(提取物质量浓度)时,指环虫已全部死亡,此时鱼死亡率仅为4%。同时分析得出乙醇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生物碱和萜类,这些物质对指环虫的灭杀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甲苯咪唑、敌百虫、吡喹酮、辛硫磷和狼毒大戟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为金鱼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96h静态生物测试法,进行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甲苯咪唑、辛硫磷、敌百虫、吡喹酮和狼毒大戟乙酸乙酯提取物的96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29mg/L、5.49mg/L、27.55 mg/L、29.22 mg/L和13.65 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0.029 mg/L、0.549mg/L、2.755mg/L、2.922mg/L和1.365mg/L。根据化合物对鱼类毒性等级评价标准,甲苯咪唑对金鱼属于高毒药品,辛硫磷属于中毒药品,敌百虫、吡喹酮和狼毒大戟乙酸乙酯提取物属于低毒药品。  相似文献   

4.
23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盾叶薯蓣等23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甲醇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生长的影响明显小于乙醇、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苯、甲苯、正丁醇。盾叶薯蓣(根)、水菖蒲甲醇提取物(干粉)10 mg/mL浓度处理后7 d抑菌率分别为94.14%和98.50%;野核桃、百部、苦参、朱砂藤、八角莲、筒鞘蛇菰甲醇提取物相同浓度时抑菌率达80%以上。75%乙醇对盾叶薯蓣的提取率20.80%。盾叶薯蓣75%乙醇提取物1.0 mg/mL和5.0 mg/mL处理对荔枝霜疫霉病菌丝生长的抑菌率分别为86.64%和96.15%,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孢子囊芽管萌发的抑制中浓度(质量浓度)为497.30 mg/L。  相似文献   

5.
指环虫病是严重影响鲤科鱼类养殖的寄生虫病,为了有效控制指环虫病,研究离体和在体条件下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氯化钠对坏鳃指环虫成虫的杀灭效果,以及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对虫卵发育和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高锰酸钾(≥10 mg/L)、福尔马林(≥50 mg/L)、氯化钠(≥2%)均可有效杀灭坏鳃指环虫。在体条件下,20 mg/L高锰酸钾的杀虫率最高,为84. 4%,显著高于浓度为5 mg/L时的杀虫率; 100 mg/L福尔马林的最高杀虫率为91. 2%。在高锰酸钾所测试浓度范围内,坏鳃指环虫虫卵的孵化率没有显著降低;当福尔马林的浓度为25 mg/L时,可抑制虫卵孵化,当浓度达到50、100 mg/L时,则可抑制虫卵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依据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的溶解度,选择适宜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依据维持纳米乳体系稳定性的能力大小,筛选助表面活性剂;利用伪三元相图确定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值),筛选出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的配方,并对复方纳米乳的载药量、稳定性、Zeta电位、粒径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伊维菌素0.03%、吡喹酮5%、蓖麻油10.8%、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30%、丙二醇7.5%、蒸馏水46.67%。制备的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稳定性良好,其中伊维菌素的质量浓度为0.3mg/mL,吡喹酮的质量浓度为48mg/mL。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该纳米乳乳滴呈球状,平均粒径为15.8nm。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纳米乳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 207mg/kg,属低毒药剂。【结论】成功制备出了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该纳米乳是一种安全稳定的药剂。  相似文献   

7.
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对中华鰟鮍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对中华鰟鮍(Rhodeus sinensis Gunther)的急性毒性效应。[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测定了伊维菌素、阿维菌素2种常见杀虫药对中华鰟鮍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安全浓度。[结果]含量为6%的伊维菌素对中华鰟鮍的24、48、72、96 h LC50分别为71.68、45.04、37.81、35.69μg/L,安全浓度为0.001 3μg/L;含量为1%的阿维菌素对中华鰟鮍的LC50分别为129.35、77.35、47.54、34.63μg/L,安全浓度为0.000 2μg/L。[结论]中华鰟鮍对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2种大环内酯类杀虫药较敏感,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用量,否则极易出现药害。  相似文献   

8.
张浩  高亮  谭小海  余雄 《新疆农业科学》2009,46(5):1131-1134
为了研究探索适合伊犁河谷绵羊的驱虫药物,并验证现今驱虫药物使用的不合理性,试验选取昭苏县军马场自然感染体内外寄生虫的55只断奶羔羊分别使用丙硫苯咪唑片剂、伊维菌素注射液、吡喹酮三种药物进行驱虫试验.结果表明:丙硫苯咪唑片剂驱虫后第30 d线虫虫卵与吸虫虫卵减少率为100;,绦虫虫卵减少率为61;;伊维菌素驱虫后第30 d螨病与羊狂蝇蚴病减少率为100;,绦虫虫卵减少率为0;;吡喹酮驱虫后第30 d绦虫虫卵减少率为100;,同时试验结果表明感染绦虫的羊只体重在5月龄极显著低于未感染的羊只(P<0.01).通过试验,证明了伊犁河谷地区绵羊仅使用伊维菌素与丙硫苯咪唑片剂不能达到良好的驱虫效果.应配合使用吡喹酮方能达到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玻片浸渍法,室内测定了11种常用药剂对北京地区蔬菜上朱砂叶螨的毒力效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朱砂叶螨雌成螨毒力最高,其致死中浓度LC50为0.0007mg/L,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氧苦?内酯的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0.0130 mg/L和0.1461 mg/L;哒螨灵和虫螨腈的效果次之,其LC50分别为21.3122mg/L和34.8519 mg/L。其他药剂如克螨特、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多杀菌素对雌成螨毒性较低,螺螨酯、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螨酮对朱砂叶螨雌成螨毒力很差。  相似文献   

10.
复方甲苯咪唑对拟指环虫的杀灭效果和对欧洲鳗的毒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6℃,28℃,30℃水温下复方甲苯咪唑对欧洲鳗的毒性试验表明,随水温升高、药浴时间延长、药物浓度提高,甲苯咪唑对欧洲鳗的毒性加强;复方甲苯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对拟拟环虫的杀灭率表明,甲苯咪唑对拟指环虫具强杀灭能力,左旋咪唑对拟指环虫无杀灭能力,可用甲苯咪唑替代复方甲苯咪唑。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s育苗用水的水质指标,进行了总氨态氮对海湾扇贝幼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8.20~8.30、水温为21.5~22.5℃、盐度为27~28条件下,总氨态氮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率的24 h半数有效浓度(EC_(50))为3.089 mg/L(非离子氨态氮NH_3-N=0.194mg/L),最大毒物允许浓度(MATC)为0.86~1.80 mg/L(非离子氨态氮NH_3-N=0.054~0.113 mg/L);在pH为7.95~8.10、水温为23~25℃、盐度为27~28条件下,总氨态氮对浮游期幼虫(2日龄)存活的48 h半致死浓度(LC_(50))为7.801 mg/L(NH_3-N=0.342 mg/L),96 h LC_(50)为2.445 mg/L(NH_3-N=0.107mg/L),144 h LC_(50)为1.294 mg/L(NH_3-N=0.057 mg/L);对浮游期生长的144 h EC_(50)为2.023 mg/L(NH_3-N=0.089 mg/L);浮游期的MATC为0.37~0.66 mg/L(NH_3-N=0.016~0.029 mg/L);总氨态氮浓度≤2.03 mg/L(NH_3-N≤0.089 mg/L)时,均有幼体变态为稚贝;变态期(眼点出现至变态成稚贝)幼体眼点出现率的192 h EC_(50)为1.460 mg/L(NH_3-N=0.064 mg/L),变态率的408 h EC_(50)为1.927 mg/L(NH_3-N=0.085 mg/L)。研究表明,根据各个时期的EC5推测,海湾扇贝育苗期间,在pH为7.95~8.10条件下总氨态氮浓度控制在0.40 mg/L(NH_3-N=0.018 mg/L)以下最佳,本研究结果为完善海湾扇贝生态学及育苗期间的水质调控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缩短轮叶黑藻冬芽的萌发时间,提高富营养化水体中轮叶黑藻冬芽的成苗率,研究了0、50、100、150、200 mg/L的赤霉素(GA)和吲哚乙酸(IAA)处理12h和24h后,轮叶黑藻冬芽的萌发状况与幼苗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GA和IAA能显著促进冬芽的萌发、提高幼苗的株高和干重、增加幼苗根的数目,但各处理对幼苗分枝数的影响不明显;冬芽的萌发对GA和IAA呈现较明显的浓度敏感性和处理时间敏感性:100、150 mg/L的IAA处理12h、50 mg/L的IAA处理24 h、150 mg/L的GA处理12h和50 mg/L的GA处理24 h,均能明显促进冬芽的萌发,而200 mg/L的IAA和GA处理24h对冬芽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0、100 mg/L的IAA对幼苗株高的促进作用显著地大于GA,100、150 mg/L的IAA对幼苗干重的促进作用显著地大于GA,而150 mg/L的GA处理12 h和100mg/L的GA处理24h比IAA更有利于幼苗的生根.综合各指标,150 mg/L的IAA或GA处理12 h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半胱胺对山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来自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本地成年山羊的瘤胃液,以0.7g草粉和0.3g精料(由70%玉米+30%豆粕组成)为底物,在体外厌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半胱胺(10mg/L、50mg/L、100mg/L、200mg/L和500mg/L)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液中半胱胺浓度为50mg/L时,培养液中氨氮浓度比对照组降低5.7%(P<0.05),而微生物蛋白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丙酸比例和体外发酵总产气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6%(P<0.05)、56%(P<0.05)、6%(P<0.05)和11.4%(P<0.05),发酵总产气量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开始高于对照组,微生物蛋白在发酵5h后开始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半胱胺可促进山羊瘤胃微生物发酵。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极低氧(0.2、1.0、2.0 mg/L)、低氧(3.0、5.0 mg/L)和高氧(11.0、14.0 mg/L)处理28 d期间,大菱鲆幼鱼外周血红细胞核异常以及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等氧化抗氧化平衡中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极低氧条件下,0.2、1.0和2.0 mg/L组的实验鱼分别在处理2 h、1 d和2 d内全部死亡,其余各组则没有出现死亡现象。溶解氧(DO)对大菱鲆核异常包括微核及总核异常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剂量累积效应,到28 d时才在5.0、14.0 mg/L组和对照组中(正常充气,约7.0 mg/L)观察到微核现象。恢复正常充氧14 d后,高氧组和对照组中仍有微核现象出现。2 h时极低氧组SOD活力较高。其他各处理时间时,SOD活力在各组之间差异显著。各组CAT活力在2 h时未发生明显变化,在7、28和42 d时差异显著(P<0.05)。极低氧组大菱鲆肝脏MDA含量较低,低氧组和高氧组MDA含量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恢复后低氧组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还发现,对照组大菱鲆也会受到过氧化的胁迫作用,而5....  相似文献   

15.
氨氮对斑节对虾的毒性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生物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斑节对虾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毒性效应与氨氮浓度和中毒时间呈正相关,在海水温度为30℃,pH为8,盐度为34.5条件下,氨氮对斑节对虾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2.63 mg/L、39.68 mg/L、31.65 mg/L、29.94 mg/L,安全浓度为2.99mg/L,对应的非离子氨分别为3.23 mg/L、2.43 mg/L、1.94 mg/L、1.84 mg/L,安全浓度为0.18 mg/L。并在浓度为29.94 mg/L氨氮胁迫下,对斑节对虾免疫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96 h内斑节对虾血清中免疫指标变化为:酚氧化酶(PO)的活力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变化均是先升高,再下降;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变化为先升高,然后下降,再上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表明,斑节对虾血清中的PO、SOD、POD、ACP活力8个取样时间点(0 h、4 h、8 h、12 h、24 h、48 h、72 h、96 h)内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8个取样时间点的各酶活力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获得了氨氮对斑节对虾的急性毒性结果和在高氨氮胁迫下免疫因子的变化规律,发现高氨氮对斑节对虾免疫系统有重要影响,为斑节对虾养殖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防治斯密二鬃蓟马的有效药剂。[方法]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8种药剂对斯密二鬃蓟马成虫的毒力。[结果]药剂处理24 h后,阿立卡、联苯菊酯、烯啶虫胺、吡虫啉、氰氟虫腙对斯密二鬃蓟马成虫的LC50分别为5.505 3、7.945 4、42.747 1、69.593 3、578.344 1 mg/L;药剂处理12 h后,甲维盐、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毒死蜱对斯密二鬃蓟马成虫的LC50分别为0.019 0、0.071 6、0.256 5 mg/L。[结论]8种杀虫剂中甲维盐、毒死蜱、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斯密二鬃蓟马成虫有较好的毒杀效果。甲维盐、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属于生物源农药,且毒性较高,是高级花卉、无公害花卉生产中防治斯密二鬃蓟马的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7.
旨在研究氨氮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毒理作用,为生产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采用水生生物毒性方法,在室内静水条件下,开展氨氮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并检测各组幼鱼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异育银鲫‘中科3号’幼鱼经氨氮胁迫后,其24、48、96 h的总氨氮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76.51 mg/L、190.62 mg/L和148.62 mg/L,非离子氨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52 mg/L、1.74 mg/L、和1.36 mg/L;总氨氮安全浓度为14.87 mg/L,非离子氨安全浓度为0.14 mg/L。在氨氮胁迫下肝脏组织中MDA含量上升,比对照组提高了26.20%、18.68%和17.08%;而CAT和T-SOD活性则均显现先激活后抑制的趋势,高浓度、长时间氨氮胁迫对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影响较大,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减弱。研究结果表明,异育银鲫‘中科3号’对氨氮的耐受性高于青鱼、草鱼、鲢鱼和鲤鱼等其他常见大宗鱼类,但是氨氮急性胁迫破坏了幼鱼肝脏抗氧化系统,长期处于氨氮胁迫下将不利于幼鱼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达到不同镉浓度下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肝、脑、肾3种组织细胞核Ag-NORs数目变化情况,并比较不同时间条件下镉对Ag-NORs颗粒数目影响研究的目的。[方法]以Ag-NORs为指标,研究镉污染对泥鳅和大鳞副泥鳅肝、肾和脑组织细胞核转录活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把试验动物置于镉浓度分别为0.01、0.050、.5 mg/L的水溶液中,分别在处理后122、4、488、41、32 h取样测定其肝、肾、脑组织细胞核中Ag-NORs颗粒数目变化。[结果]结果表明:镉污染后2种泥鳅肝、脑、肾细胞核Ag-NORs数目均下降。在镉处理后48 h或0.25 mg/L镉浓度下,肝细胞核Ag-NORs数目显著下降,而在镉处理后84 h或0.05 mg/L镉浓度下,肾细胞核Ag-NORs数目即显著下降。随着时间延长,浓度增大,Ag-NORs数目越少,且下降幅度越大;脑组织镉污染对脑组织Ag-NORs数目下降影响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探讨镉中毒的作用机理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培试验探索不同浓度(0 mg/L、5 mg/L、30 mg/L和60 mg/L)Cu2+或Cd2+胁迫(24 h、48 h、72 h和96 h)后对小麦幼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Real-time Q-PCR)检测Cu/ZnSOD基因表达。结果表明,Cu2+胁迫处理72 h后,各处理SOD活性均较对照极显著提高(P<0.01),且30 mg/L浓度下SOD酶活性最高,是对照的3.67倍;而Cd2+胁迫处理后,幼根SOD活性整体呈现“升-降-升”的趋势,胁迫前期酶活性的降低程度与Cd2+浓度成正比,至72 h酶活性最低。Cd2+胁迫条件下Cu/ZnSOD的表达量明显高于Cu2+胁迫。不同时间Cu2+胁迫下,Cu/ZnSOD基因表达均呈现5 mg/L浓度处理高于60 mg/L和30 mg/L,表明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该基因表达;而对于Cd2+胁迫,Cu/ZnSOD基因随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至96 h最低。本实验结果表明,Cu2+、Cd2+胁迫处理后浓度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较大。该结果为深入探讨重金属胁迫下小麦幼根中SOD特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甲醛、次氯酸纳、次氯酸钙、孔雀石绿、碘对蒙古裸腹 (Moinamongoli caDaday)和褶皱臂尾轮虫 (Brachionusplicatilis)的急性毒性。得出 5种药物对蒙古裸腹的 2 4hLC50 值和 48hLC50 值分别为 :甲醛 ,1 1 5 5 0 ( 77 81~ 1 71 83)mg/L和 73 5 8( 5 1 1 4~ 88 72 )mg/L ;次氯酸钠 ,0 74( 0 5 8~ 0 94)mg/L和 0 38( 0 31~ 0 47)mg/L ;次氯酸钙 ,0 67( 0 5 5~ 0 83)mg/L和 0 5 8( 0 48~ 0 71 )mg/L ;碘 ,0 348( 0 30 3~ 0 398)mg/L和 0 2 7( 0 2 2~ 0 32 )mg/L ;孔雀石绿 ,0 97( 0 69~ 1 2 6)mg/L和 0 37( 0 2 5~ 0 5 4 )mg/L。对褶皱臂尾轮虫的相应抑制浓度为 :甲醛 ,1 0 86 ( 9 0 0~ 1 3 0 8)mg/L和 2 98( 2 391~ 3 71 1 )mg/L ;次氯酸钠 ,0 87( 0 67~ 1 1 1 )mg/L和0 39( 0 1 3~ 0 46)mg/L ;次氯酸钙 ,0 78( 0 5 9~ 1 0 5 )mg/L和 0 5 5 ( 0 47~ 0 64)mg/L ;碘 ,0 41 ( 0 2 6~ 0 63)mg/L和 0 0 9( 0 0 5 5~ 0 1 41 )mg/L ;孔雀石绿 ,0 84( 0 64~ 1 1 1 )mg/L和 0 2 3( 0 2 1~ 0 2 6)mg/L。并将不同 龄的蒙古裸腹对甲醛的抗药性同褶皱臂尾轮虫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