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08-6811
为探讨财政农业投入与农民收入的关系,根据1978~2006年经济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分析了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并得到了计量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支援农业生产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有利作用,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阻碍了农民收入增加。然后对变量间的脉冲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农业生产和各项农业事业费的支出变化对农民纯收入有正的冲击,并且从第2年开始冲击越来越大;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开始反应为正,持续到将近第3年发生波动;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农民收入的脉冲响应开始为负,并持续了大约5个时期,然后才转为正的冲击。最后结合我国财政支农的一些特征,得出我国财政支农的规模、比重以及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天山南北     
我区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今年,自治区财政加大了支农力度。自治区财政计划共安排财政支农资金5.39亿元,较上年增加1.29亿元。同时还初步考虑向中央争取申报各类支农资金5亿元。支农资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林果业发展、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建设、粮食生产、畜牧业生产、农业科技以及对农民的各项补贴。129亿元开发伊犁河谷伊犁河谷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将投资129.26亿元对这里的土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阶段。在新形势下,财政部门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肩负着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更好地支持农业发展,适时改进支农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搞好财政支农工作,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方面进行探讨。 一、当前财政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 1.支农资金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还不能满足农业稳定发展的需要。从青州市情况看,2000年财政总支出35733万元,比1990年增长298%,支农支出1391万元,增长155%,支农支出低于财政总支出增长比例143个百分点。在目前县乡两级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农业部下发《关于推动金融支持和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通知》,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金融的工作重点将是破解农业生产金融服务难题,尤其是要以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为重点,以财政促进金融,打通金融支农通道。农业部财务司司长李健华提到,金融支农将积极争取加大对园艺作物和畜禽水产标准化生产、种养业良种生产、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业科技创新、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区等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注意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农业生产,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农村生产支出是财政支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地方财政支农中生产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生产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发挥地方财政支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农业部下发《关于推动金融支持和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通知》,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金融的工作重点将是破解农业生产金融服务难题,尤其是要以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为重点,以财政促进金融,打通金融支农通道。农业部财务司司长李健华提到,金融支农将聚焦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积极争取加大对园艺作物和畜禽水产标准化生产、种养业良种生产、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业科技创新、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示范  相似文献   

7.
<正>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财政部门在支持农业发展上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要做好财政支农工作,应当围绕支农资金的筹集、投入和管理三个方面做好文章。 1 在支农资金的筹集上要注重五个方面 一是加强农村财源建设。财源是财政收入的源泉,是财政之本,没有财源,财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财源越来越充裕,财政收入才会越来越多;财政收入增多,可用资金也会相应地增多。同理,农村财源建设抓得好,农村财政这块“蛋糕”就会越做越大,相应地财政支农资金也会增多。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需要得到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以山西省为例,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选取山西省1980—2009年农业经济和财政数据,从实证的角度量化分析了山西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包括增长效应和收入效应);并提出了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及农民收入增加的财政支农政策建议,旨在探索完善这些地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政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财政对农业产业化支持的视角出发,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现行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发展龙头产业、支持科技创新、实行财政贴息和加大对社会化服务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0.
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明  卓建伟  胡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895-3896
在Granger因果检验法验证财政支农支出增长和农业产出增长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函数测定财政支农各类支出的边际产出效应,并从财政支农政策制定和执行两方面探讨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偏差的原因。主要结论是:农业公共产品投入不足极大地制约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增长的潜力;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支农资源的配置效率,必须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适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压缩农业事业费支出,并在政策层面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