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危害家畜的蝇蛆病是由马胃蝇、牛皮蝇、羊鼻蝇等幼虫引起的 ,在农村饲养的草食动物中感染率高 ,危害也非常普遍。因此 ,其防治受到普遍重视。1 发病情况经过对全区家畜寄生虫区系调查及在屠畜中采集的虫体分析 ,蝇蛆种类有马胃蝇蚴 4种、牛皮蝇蚴2种 ,羊鼻蝇蚴 1种 ,共 7种。即马肠胃蝇蚴、红尾胃蝇蚴、兽胃蝇蚴、烦扰胃蝇蚴 ,其第 2、3期蚴均寄生于马、骡、驴胃内 ,少数寄生于十二指肠 ,后两种幼虫在离开马体前在其直肠末端、肛门周围均寄生一段时间。牛皮蝇蚴 ,纹皮蝇蚴第 3期均寄生于牛体脊背两侧皮下。羊鼻蝇蚴寄生于羊鼻腔、鼻窦腔。…  相似文献   

2.
经过对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家畜寄生虫区系调查、疫病普查及在屠畜中采集虫体 ,掌握蝇蛆的种类有马胃蝇幼虫 4种、牛皮蝇幼虫 2种、羊鼻蝇幼虫 1种 ,计 7种。季节动态 :家畜蝇蛆的感染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此时观察到马、牛体表被毛上蝇卵的出现 ,蝇体钻入羊只鼻孔内的现象。马胃蝇幼虫的二、三期幼虫在马属动物胃中寄生期从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 7月份 ;牛皮蝇幼虫出现的时间约在每年 12月末 ,持续到每年 5 ,6月份 ,羊鼻蝇幼虫的二期、三期幼虫出现于 10月份 ,寄生持续到次年的 5月份。1 对畜体的危害 与其他许多寄生虫一样 ,家畜蝇蛆对畜体…  相似文献   

3.
正胃蝇属的成蝇形似蜜蜂,雌蝇下腹部有一长而弯曲的产卵器,可将卵产于马毛上。鼻胃蝇将卵产在马下颌间隙的毛上,红尾胃蝇将卵产于口唇周围,肠胃蝇则将卵产于前肢和肩部被毛上。肠胃蝇第一期幼虫可在舌背面上皮的前2/3处及臼齿间隙发现;第二期幼虫可见于齿间隙、舌根部及胃壁。胃蝇属其他蝇的开始移行部位尚不明确。鼻胃蝇第一期和第二期幼虫通常隐藏于齿龈线下的齿间脓腔中,可延伸至臼齿根部。鼻胃蝇第三期幼虫呈淡黄色,每节上有一排刺,常见于宿主十二指肠第一壶腹部;其他三  相似文献   

4.
羊鼻蝇幼虫病是羊的一种寄生虫病,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鼻窦或额窦内,本文主要介绍羊鼻蝇幼虫病的病原、生活史、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立颖 《动物保健》2011,(7):42-42,51
牛皮蝇幼虫病又称牛皮蝇蛆病,该病是由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患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皮蝇幼虫偶尔也寄生羊、马、驴和一些野生动物背部皮下组织内,有时也可侵袭人。该病在我国西北  相似文献   

6.
张立颖 《兽医导刊》2011,(7):42+51-42,51
牛皮蝇幼虫病又称牛皮蝇蛆病,该病是由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患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皮蝇幼虫偶尔也寄生羊、马、驴和一些野生动物背部皮下组织内,有时也可侵袭人。  相似文献   

7.
杨茂生 《贵州畜牧兽医》1992,16(4):24-27,17
概述双翅目中,有瓣翅超科(Calypteratae)与兽医有关。它包括4个科:<1>狂蝇科(Oertridae)。幼虫寄生于动物体内,引起特殊的蝇蛆病,如牛皮蝇、马胃蝇、羊狂蝇;<2>花蝇科(Anthomyidae)。触角成梳状或羽状的分枝,如家蝇、螫蝇;<3>寄生蝇科(Tachinidae)。幼虫可寄生于腐败组织内,引起伤口蛆病,如丽蝇、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州伊犁州昭苏县伊犁马感染胃蝇属幼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通过药物(伊维菌素)驱虫及死后剖检进行胃蝇属幼虫统计。结果:伊犁马感染了4种胃蝇属幼虫,共收集16755个三期幼虫,总感染率为100%,感染率分别为鼻胃蝇蛆53.17%、、兽胃蝇蛆22.71%、红尾胃蝇蛆11.98%、肠胃蝇蛆12.14%。混合感染现象严重,33.05%的马感染4种胃蝇属幼虫,27.97%的马感染3种胃蝇属幼虫,25.42%的马感染2种马胃蝇属幼虫,13.56%的马感染1种胃蝇属幼虫,混合感染严重。鼻胃蝇幼虫更倾向于寄生贲门处,其他三种则无规律的寄生于幽门处。结论:昭苏县胃蝇属的物种丰富,马胃蝇蛆病的流行可能是由于马匹品种、年龄、饲养环境、马匹易感性、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所造成。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区域牛皮蝇病的危害十分严重,不仅感染牛、马、骡、驴,藏羊也可感染,人感染的病例在牧区是常见的;牛感染皮蝇幼虫后,皮蝇幼虫在牛体组织内移行和产生毒素等,造成母牛产奶量减少,体重下降,肉质量降低,皮张废弃,幼畜生长发育迟缓,幼畜死亡增加,严重影响着养牛业的健康发生。根据上级业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为促进养牛业健康、稳定发展,大通县在2006年对牛皮蝇病防治效果进行了考核,现将牛皮蝇病防治工作调查报告如下。1牛皮蝇病防治情况根据上级业务部门文件精神,牛皮蝇病防治药品为伊维菌素,剂量按说明书进行使用,并对农牧民…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掌握伊犁马四种胃蝇属三期幼虫的鉴别特征,本文以伊犁地区采集的马胃蝇蛆(n=200)为试验材料,借助体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并以各属蝇蛆每节排列刺的差异、形状、口钩及气门板等结构作为鉴定依据。结果显示,本次试验共鉴定出四种马胃蝇三期幼虫:兽胃蝇蛆、鼻胃蝇蛆、红尾胃蝇蛆、肠胃蝇蛆。超微观察可见鼻胃蝇三期幼虫第一胸段出现"隔板状"突出物、其刺列为单排刺列且胸部第一刺列为双排刺,此外鼻胃蝇三期幼虫口钩表面纹路差异较大且表面沟壑中有类似"纤毛状物"的存在;兽胃蝇三期幼虫背侧下颌骨部分扩展成叶且叶部的顶部为平滑状,其他三种胃蝇属三期幼虫叶部的顶端部位为锯齿状;红尾胃蝇形态学特征与肠胃蝇差异不显著,但其寄生部位与刺带特征可作为其鉴定依据。胃蝇属常见四种三期幼虫体表刺列、头部下颌骨叶部、口钩表面沟壑等均可作为其鉴别要点,为马胃蝇三期幼虫的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羊鼻蝇幼虫病是由于羊的鼻腔内寄生羊鼻蝇幼虫而引起的寄生虫病,本病在北方地区常发,可引起羊的一系列症状,直至死亡。本文通过对本病发生的流行病学、病原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能够为科学的认识和防治此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玉树州2011年牛皮蝇病防治效果,了解2012牛皮蝇感染情况,从对2012年3月份和5月份对玉树、治多、称多、曲麻莱四县组织开展了牛皮蝇防治效果考核及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防治牛群的牛皮蝇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在控制范围内,通过对未防治牛群与防治牛群的比较,未防治牛的牛皮蝇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明显高于防治牛,防治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精制敌百虫对畜禽外寄生虫、卫生害虫具有杀灭作用。除以接触毒和胃毒方式作用于虫体外,还可通过内吸杀虫,可使昆虫食、吸应用过敌百虫的动植物组织而发生中毒或死亡。其杀虫谱较广,例如,对羊鼻蝇第1期蚴虫、牛皮蝇第3期蚴虫、马胃蝇蚴虫、疥螨、痒螨、体虱等均有良好杀灭作用。蝇、蚊、蚤、蜱、蟑螂等也较敏感,接触药物后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14.
昂琼 《当代畜牧》2013,(24):15-16
牦牛牛皮蝇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它严重影响了我国牦牛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畜牧业也逐渐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随之而来的牦牛牛皮蝇病也在进一步蔓延,每年我国各地都有很多牦牛不同程度地受到牦牛牛皮蝇病的侵害。如何有效地进行牦牛牛皮蝇的防治是畜牧业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牛皮蝇幼虫病是由牛皮蝇科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皮下组织引起的一种慢性的寄生虫病,严重影响牦牛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畜牧业也逐渐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但是,随之而来的牦牛牛皮蝇病也在进一步的蔓延,每年我国各地都有很多牦牛不同程度的受到牦牛牛皮蝇病的侵害。为此,如何有效的进行牦牛牛皮蝇的防治是畜牧业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畜牧业也逐渐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但是,随之而来的牦牛牛皮蝇病也在进一步的蔓延,每年我国各地都有很多牦牛不同程度的受到牦牛牛皮蝇病的侵害.为此,如何有效的进行牦牛牛皮蝇的防治是畜牧业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新疆伊犁部分地区伊犁马感染马胃蝇三期幼虫的流行情况,本调查小组于2017年9月~2018年5月,经过9个月的调查,通过药物(伊维菌素)驱虫对新疆伊犁部分地区107匹伊犁马进行了马胃蝇蛆病的流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伊犁马感染了4种马胃蝇幼虫,共计收集2 791个胃蝇属幼虫,其中鼻胃蝇三期幼虫为常见物种,占比83.18%(89/107)。整个物种多样性中,物种的平均占有比例分别为:鼻胃蝇34.15%(953/2 791)、兽胃蝇(831/2 791)、红尾胃蝇21.39%(597/2 791)、肠胃蝇14.69%(410/2 791)。春季与秋季驱虫后收集的四种虫体显示,春季虫体(1 678)均高于秋季采集(1 113)。伊犁马胃蝇属的物种丰富,在自然放牧状态下感染马胃蝇蛆病的现象较普遍,且多呈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8.
家畜蝇蛆病     
据资料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兽医昆虫种类各有150种以上,其中对畜牧业造成明显危害的约有50种,其中包括7种螨虫、20种蜱、6种虱和10种以上害蝇,长期以来,控制外寄生虫感染的实践主要是针对几种危害极其严重的群发性疫病进行的,如羊痒螨病、牛皮蝇蛆病、羊鼻蝇蛆、马胃蝇蛆和山羊血虱等,实际上,就各类外寄生早感染的普遍性与危害性而言,由寄生性害蝇及其幼蝇引起的各种疾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从流行病学、病因、特征、临床症状及防治等方面对羊鼻蝇幼虫病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羊鼻蝇也称羊狂蝇,属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羊鼻蝇蛆病,又称为羊鼻蝇蚴病,是由狂蝇属的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额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养羊地区流行非常普遍,感染率较高,影响羊的采食和休息,导致羊消瘦、生长缓慢,严重者引起羊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研究结果表明,羊感染羊鼻蝇蛆病后,患羊增重降低3.58%~8.29%,月增重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