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山西省粮食产量及粮食作物结构变化趋势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建平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516-516
根据山西省50多年来粮食生产的相关调查与统计资料,运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粮食产量和作物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49年以来山西省粮食总产与单产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粮食作物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粮食总产的提高主要归功于粮食单产的增加,其中玉米单产的增加对粮食平均单产的提高作用最大,其次是小麦。并提出如下建议:依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增加粮食单产;稳定小麦播种面积,满足人们对小麦口粮消费的需求;玉米作为粮食和饲料兼用的高产高效作物,今后的种植面积应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来甘肃省粮食生产现状及增产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甘肃省粮食生产能力及其进一步提高的途径,对未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近10年来甘肃省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等数据资料,探讨了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阐明甘肃省粮食生产的潜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在近10年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二者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粮食总产量和单产波动上升,但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对粮食总产量无显著影响,单产提高是引起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分析认为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生产能力是保障甘肃省粮食安全的主要出路,而提高旱地粮食单产则是实现甘肃省新增25亿kg粮食的主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我国玉米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我国,玉米是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在我国现有的耕地中,玉米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1/5,玉米总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25%以上,年总种植面积达到2500万hm2,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玉米主产区以及西南、西北的部分地区,年玉米产量达到1.2亿t,播种面积和玉米产量都处于世界第2位:但我国玉米单产同世界其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中游水平,未来我国播种面积扩大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依靠农业科技努力提高玉米单产将是我国未来玉米生产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小麦栽培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2.5%,消费量占全国粮食总消费量的25%右左,因此,在我国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20年来我国小麦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单产和总产都在逐步提高,小麦播种面积相对稳定,主要取决于单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玉米品种选育、试验审定与推广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起源于美洲,公元16世纪传入中国南部,17世纪中叶传入辽宁,在我省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和其他作物如水稻、小麦、高粱、谷子等的数千年种植历史相比,栽培时间很短,但其发展速度却很快,目前为辽宁省第一大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6%,玉米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68%,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10%。  相似文献   

6.
刘晓敏  石喆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2):171-174
为了达到山东省粮食稳产和增产的目标,通过1991—2010年的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山东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对山东省粮食产量影响最强,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农业化肥折纯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使用量、农村用电量对山东省粮食产量也依次有重要影响。根据结果提出提高有效灌溉面积,稳定和提高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等建议来保证山东省粮食的稳产和增产。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提高粮食产量,通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选择了以粮食作物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劳动力、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受旱灾面积9项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播种面积始终是影响遂宁市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化肥施用和粮食单产是影响粮食产量减少的最主要因素;耕地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农村用电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力在下降;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始终很小。最后通过分析各影响因子,提出可供参考的关于提高粮食产量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发展玉米育种科学 迎接21世纪的挑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建国以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迅速,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的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同期的发达国家。1996年我国玉米总产和单产均已超过小麦而跃居粮食作物的第二位,同年玉米增产总额在粮食增产总额中占40.8%,高于水稻的26%和小麦的22%,说明玉米在我国粮食生...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节肥增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总结了2004—2013年山西省10年间主要粮食作物(春玉米、夏玉米、冬小麦)的播种面积、产量、肥料用量、养分效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了作物的节肥潜力。结果显示:2013年比2004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了11.9%,总产量增加了23.6%,肥料用量同步增长了29.5%。粮食总产的增加主要源于玉米面积和产量的贡献,十年间玉米面积增加了48.4%,总产量增加了51.2%,而粮食单产却徘徊不前。对目前山西省粮食生产肥料偏生产力、节肥潜力等指标分析得出,在稳定钾肥施用前提下,玉米小麦生产能够节肥17万t,节肥潜力达22%;在节肥20%前提下,应用高产高效技术,山西能够同时实现粮食增产20%和氮肥偏生产力提高10%以上的目标,使山西省粮食生产达到节肥绿色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粮食生产与化肥施用状况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山东省建国以来的粮食作物产量与施肥状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建国以来,山东省粮食产量和化肥用量都在逐步增加,化肥与粮食单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但20世纪90年代粮食产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化肥用量仍然增加,化肥的增产效率逐年降低;同时作为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的小麦、玉米的产量呈现与粮食相同的趋势,通过对山东省几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来看,小麦、玉米施肥量处于较高水平,且地区间施肥量、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以及化肥在两种作物上的分配比例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统计数据,分析河南省主要气象因子对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变化的影响,为气候变化条件下作物适应性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研究基于中国气象局数据(1960-2018年)和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1985-2018年),分析了年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降雨量和年均相对湿度4种气象因子,及小麦、玉米和水稻3种典型粮食作物单产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特征。结果显示,1960年以来河南省年均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20℃,豫西和豫中地区年均气温升高幅度略小于其他地区,豫东地区年均气温升高幅度最高。年降雨量整体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大,以豫南地区变幅最高。年日照时数随时间显著下降,平均每10年减少122.8h。除豫西地区外,其他地区年均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全省小麦和水稻单产均随时间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增加1 158kg/hm2和1 050kg/hm2;而玉米单产随时间上升趋势较平缓,平均每10年增加670kg/hm2。年均气温对3种作物单产影响最大,而年日照时数和年均相对湿度次之,年降雨量因不同区域灌溉条件不同,对作物单产影响较小。总的来说,河南省各区域年均气温明显上升,而年日照时数和年均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年降雨量随时间变化不明显,但年际间浮动较大。小麦和水稻单产呈明显上升趋势,但玉米单产趋于稳定。年均气温和年日照时数对3种作物影响显著,年降雨量和年均相对湿度在豫北、豫中和豫东地区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20年来宁夏中南部山区农业生产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宁夏中南部山区(以下简称为“宁南山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20年来粮食生产发展进行了回顾,结果表明:宁南山区粮食产量对全区粮食总产的贡献份额呈上升趋势,2017年为40.07%,较1998年提高了11.14个百分点;夏粮种植比重大幅下降,秋粮占比快速提升;小麦、杂粮种植面积大幅压缩,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有较大提升,作物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宁南山区粮食单产增长67.64%,小麦、玉米、马铃薯单产总体均呈上升趋势;除粮食作物以外的其他农作物构成中,油料作物占比大幅缩减(降低46.51个百分点),中药材、蔬菜和瓜果逐渐提升(分别提高12.88、14.25个百分点),青饲料所占比重超过20%;农林牧渔业人口减少,降幅达22.55%,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地膜使用量及覆盖面积快速增长,化肥施用量先增后趋于稳定。总之,宁南山区近20年来种植结构不断优化,作物类型趋于多样,农业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较好地发展山西省的玉米生产,根据省内复杂的地形和多变的气候,分为不同的种植区域。对参加区试的各区域中增产的品种或增产前5名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等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进行了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区域中玉米的特征特性与产量的相关关系不同。只有针对不同区域玉米对株高、穗位高、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等特征特性要求的不同,进行差异化品种选育,才能有效提高本区域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2001—2012年河南省夏玉米产量变化及生长季气象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近年来河南省夏玉米产量变化及其与生长季(6—9月)灾害性天气发生规律的关系,统计了2001—2012年河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夏玉米总产、单产和种植面积,同时利用河南省不同纬度18个台站2001—2013年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分析了夏玉米生长季6—9月不同气象因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近年来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为干旱、渍涝和风灾;玉米总产的增加主要在于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单产水平一直处于5550 kg/hm2;玉米生长期,特别是灌浆期(8月)遭受阴雨寡照(低温)、高温干旱是造成玉米单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倒伏导致减产主要是在玉米灌浆中后期(8—9月)遇到大风灾害性天气。加强在玉米抵御自然灾害性天气能力方面的研究,是提高玉米单产和全面提升玉米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前茬冬小麦栽培措施对后茬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前茬冬小麦施氮和种植方式对后茬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于2013-2015年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进行裂区试验。冬小麦施氮112.5 kg/hm2(N1)和225.0 kg/hm2(N2)为主处理,冬小麦等行距(U)改为夏玉米等行距(UR),20+40沟播(F)改为垄作(BP)的种植方式为副处理。结果表明,与UR和N1相比,BP和N2提高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指数(CCI)、净光合速率(Pn)及干物质重(DM),且减缓LAI、CCI和Pn后期降低幅度。冬小麦季,与U相比,F种植方式增产3.1%、穗数提高6.9%、穗粒数提高2.4%。与N1相比,N2处理增产5.0%、穗数提高13.8%、穗粒数提高4.9%;夏玉米季,与UR比,夏玉米BP种植方式增产7.1%、穗粒数提高2.4%、收获指数提高5.9%。与N1相比,N2处理增产13.0%、穗粒数提高9.2%、收获指数提高11.9%。在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冬小麦季施氮225.0 kg/hm2的条件下,氮肥后效明显,结合沟播冬小麦收获后在垄上直播夏玉米的种植方式是一种全程简化、高效、丰产的栽培措施,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causes of yield variability among wheat cultivars is needed to further increase wheat yield. Field studies were conducted in Northern Greece over the two cropping seasons of 1985—1986 and 1986—1987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and application timing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 traits that determine grain yield, grain nitrogen yield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wo bread ( Triticum aestivum L.) and two durum ( Triticum durum Desf.) wheat cultivars, using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 analysis. Nitrogen at a rate of 150 kg ha-1 was applied before planting or 100 N kg ha-1 before planting and then 50 N kg ha-1 top dressed at early boot stage. Nitrogen and cultivars affected all traits examined, while split nitrogen application affected only some of the traits. Grain yields in the most cases were correlated with number of grains per unit area and grain weight and grain nitrogen yields in all cases with grain number per unit area.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grains per spike to total variation in grain yield among cultivars was almost consistent (37 to 55 %), while the contribution of grain weight was more significant (up to 55 %) in high yields (>6.500kg ha-1) and number of spikes per unit area (>500). The number of grains per spike contributed from 60 to 83 % to the total variation in grain nitrogen per spike. Increased grain nitrogen concentration resulted in a reduction of its contribution in grain nitrogen yield variation. 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was higher during grain filling than during vegetative biomass accumula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nitrogen harvest index to the variation of utilization efficiency for grain yield was higher in plants receiving nitrogen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7.
分析2011—2020年黑龙江省粮食产能变化,探究2025年粮食产能约束条件下各作物单产和种植面积优化的可能性,有助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压舱石”的生产规划布局。采用浮点数编码遗传算法(FGA)与熵权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用统计年鉴及网络公开的历史数据,探寻2025年黑龙江省粮食产能极值条件下玉米、水稻、大豆作物品种种植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仅调整单产的最佳优化方案,需要较2020年增产幅度依次是大豆5.01%、水稻5.00%、玉米3.69%;仅调整面积的最佳优化方案,需要较2020年增加幅度依次是玉米8.34%、水稻3.31%、大豆-0.04%;面积与单产协同调整的最佳优化方案,需要较2020年增加幅度依次是玉米面积7.97%、大豆单产5.01%、水稻面积3.31%、玉米单产2.29%、大豆面积-0.04%、水稻单产-3.67%。通过调整作物种植面积或单产或面积与单产协同的3种假设,均可获取实现粮食产能目标的动态优化方案。本研究可为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布局和安全生产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8.
密植是间作模式下重要的增产增效技术措施,本研究旨在探讨间作适应密植的产量构成响应机制。2014—2015年连续两年在河西绿洲灌区进行田间试验,设计不隔根、尼龙网隔根(阻断根系交叉,仅有水分养分的交流)和塑料布隔根(完全阻断)3种根间作用方式,及2个玉米种植密度(9.0万株hm~(-2)和10.5万株hm~(-2)),测定地上、地下部互作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与单作相比,地上、地下部完全作用时间作优势提高48.3%,密度增加使其间作优势增加9.7%,地下部互作对间作优势的贡献率为21.0%,增加密度使其贡献率提高5.0%,根系交叉叠加对间作优势产生的补偿效应为9.0%,地下部水养分交流互补效应为11.1%。地上、地下部完全互作下混合籽粒产量相对于单作增幅最大,高、低密度下增幅分别达58.8%~62.2%和36.1%~36.8%;间作中地下部分对小麦组分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为26.5%~31.5%,其中根系穿叉产生的补偿效应为12.9%~13.2%,地下部水分养分交流互补效应为12.2%~16.0%;地下互作对玉米组分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为9.7%~22.6%,增加密度使地下互作贡献率提高7.0%~11.0%;密度提高对不隔根和尼龙网隔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18.1%~23.3%和12.5%~21.5%,说明根间完全作用有利于密度正效应的发挥。地下互作对小麦穗数贡献率为5.5%~11.4%,密度对小麦地下部贡献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地下互作对玉米穗数的贡献率为12.5%~16.3%,增加密度使地下互作贡献率增加3.6%~14.1%。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不同根间作用及密植效应下间作小麦、玉米主要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穗数来提高籽粒产量。本研究表明,增加密度可显著增加间作优势和地下部贡献率,地上地下完全互作有利于密植效应充分发挥,可为进一步发掘密植条件下的间作优势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7个辽宁省主栽玉米品种,在三个生态区,历经过5年,对增加施肥量的增产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情况下,施肥量增加20%~30%以后并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三个生态区平均增产3.7%,未达显著水平;不同生态区之间、不同耐密性品种之间、以及不同年份之间差异不大;增加施肥量对品种的适宜密度以及适宜密度范围也没有明显改变.认为耕层和土壤质量已经成为辽宁进一步增产和肥效发挥的首要限制因子,科学合理的耕地方式是辽宁玉米大幅度增产和可持续增产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