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塘,是指水塘内生物特别是鱼发生上浮和翻肚子的现象。当鱼塘中饲料过多或有污染的水质(如猪粪水、烂草等腐烂物质)大量流入鱼塘中,在鱼塘底部形成淤积,当天气过热时,发酵产生大量沼气,造成鱼塘水中氧分不足,使得鱼儿上浮吸取氧气,有些鱼儿因缺氧晕厥,出现翻肚现象。一般鱼塘发生翻塘现象,会使鱼儿大量死亡,造成重大损失。为此,提出以下几点预防建议。一、提高水体含氧量  相似文献   

2.
鱼泛塘一般发生于盛夏初秋,若天气闷热,大气压降低,容易引起鱼浮头,严重缺氧会造成鱼大批死亡。为此,从鱼的泛塘原因、症状危害、预防及急救措施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鱼泛塘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为广大农业水产养殖研究者提供参考。一、泛塘原因鱼泛塘是因水中缺氧而引起浮头,甚至窒息现象。经测定,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要求每升水中含溶氧量5毫克以上。如果低于1毫克时开始浮头,低于04—06毫克/升时就会窒息死亡。造成池水缺氧的主要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池塘养鱼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鱼浮头的现象,有的是因缺氧而浮头,有的是因硫化氢中毒而浮头。同是鱼类浮头,起因不同,防治方法也各异,若不能加以区别,盲目用药,会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一、池鱼缺氧症状及防治措施天刚亮时,由于水生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导致水中溶氧最低,鱼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4.
在鱼类池塘养殖过程中,为什么会突然出现鱼不喜吃食或停食现象,对此通过看水色,查水质,镜检浮游生物组成,检查鱼体病情和肠道食物情况,其原因与投饵、用药、水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水质1.溶氧:池水溶氧应有5~8毫克/升,长期处于1~3毫克/升时,鱼会基本停食。因缺氧不能使水中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还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大。2.PH值:PH值过高太低对鱼都有直接损害。PH值小于6.5可削弱鱼血液载氧能力。造成“富氧性缺氧”,有食不食现象。pH值过高,则腐蚀鳃组织,鱼不但不吃,有可能直接引起死鱼,我区的水域水质基本上偏碱性。3.氨:是剧毒物…  相似文献   

5.
在养鱼生产中,严重危害鱼类的植物性敌害有湖靛、青泥苔、水网藻和甲藻四类. 一、湖靛夏秋季节,微囊藻大量繁殖时,在水面会形成一层翠绿色水花,称为湖靛.微囊藻藻体中含蛋白质较多,但由于有胶质膜包裹,鱼类吃了不容易消化.更为严重的是,湖靛在碱性水中繁殖时,往往要消耗掉大量的溶氧,当水中溶氧不能满足它们的呼吸所需时,就会大量死亡.微囊藻死后蛋白质分解,产生大量羟胺和硫化氢,会使鱼中毒死亡,也会引起鱼儿缺氧泛塘.  相似文献   

6.
李泽相 《新农村》2007,(8):23-23
1·防缺氧夏季金鱼最好用清水或池水饲养,如遇连续阴雨的梅雨期,应每日或隔日抽出一部分陈水,再加入等量新水。换水、注水的水温,温差限于0·5~1℃之内。2·防浮头夏季如果饲养金鱼密度过大,水中溶氧不足,就会出现浮头。因此须认真做好水质管理工作,及时换水或注水。家庭饲养鱼  相似文献   

7.
<正>所谓"鱼浮头",就是当水中溶氧降低到一定程度(一般1毫克/升左右),鱼就会因水中缺氧而浮到水面"叭咕、叭咕"地将空气和水一起吞入口内。  相似文献   

8.
<正>对虾养殖要想获得高产、高效,不管采用何种养殖方式,都离不开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增氧机的应用。目前,在对虾养殖中最实用的要数叶轮式增氧机。笔者现将增氧机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粗略归纳如下,供大家探讨。一、提高水体含氧量增氧机工作时,叶轮搅拌水体,使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水中,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据测算,每千瓦叶轮增氧机,每小时可向水中增氧1.8千克以上。因此,当虾池中的对虾出现缺氧浮头现象时,立即开动增氧机,上述不良症状可很快得到解除。  相似文献   

9.
左延忠 《新农业》2003,(9):36-37
在池塘养鱼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鱼浮头的现象,有的是因缺氧而浮头,有的是因硫化氧中毒而浮头.鱼浮头起因不同,防治方法也各异,若不能加以区别,盲目用药,会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年轻的同事甜甜向我发牢骚:事情太多,忙不过来;领导安排完任务就撒手不管了,根本无视她的困难;王姐不配合,经常为难她。我听了反问道:你确实是在满负荷运转吗?那为什么会看到你QQ聊天?领导安排工作后,如果连具体做法都要告诉你,那还需要你的岗位吗?王姐不配合,你想过原因吗?是否你让人家做分外的工作而言辞又不客气?甜甜沉默了。其实总的来说,甜甜工作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平  相似文献   

11.
孟祥海 《新农业》2010,(12):55-55
当水中溶氧降低到一定程度(1毫克/升左右),鱼就会因水中缺氧浮到水面,将空气和水一起吞入口内,这种现象便为浮头。浮头是鱼类对水中缺氧所采取的"应急"措施,释入口内的空气在鱼鳃腔内分散成很多小气泡,这些小气泡中的溶氧便溶于鳃内的水中,使其溶氧相对增高,不至于死亡。  相似文献   

12.
池塘养鱼实行混养密放后,投饵施肥多,密集的鱼群和大量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好气 性细菌等呼吸以及它们排泄的粪便和其它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随着气温 升高和鱼类的生长,这样的池塘往往容易出现水中氧气不足。当缺氧严重,鱼类浮向水面呼吸 时,如不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就会造成鱼类因窒息而大量死亡,甚至全塘覆没,这种现象俗 称 “泛池”。有的塘鱼浮头现象虽经常发生,日出后却能恢复正常,无发生死鱼,但切不可疏 忽,仍须采取措施,改善水质。虽不发生泛池,但长期溶氧不足的池塘也难以达到高产。 1 池塘缺氧的原因   池塘缺氧除与放养密度过高有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因素:①阴天使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而降低了水中的溶氧;高气温、低气压的天气易出现缺氧,因为水中溶氧量与气压成正比, 气压低,造成水中溶解氧降低。②闷热天气,遇到下了雷阵雨,使池塘表层水温急剧下降,从而引起上下层水对流,使上层溶氧较高的水下沉,很快被下层水中有机物质和还原物质所 氧化消耗,而上层水溶氧量降低后又得不到补充,结果使整个池塘水的溶氧迅速降低,引起池水缺氧。③池底淤泥过多,投饵、施肥不当,尤其当一次施放过多的未经发酵的有机肥料 时,由于有机物的分解发酵而消耗大量氧并放出有毒气体,恶化水质,激发“泛池”发生。④放养比例不当,尤其是花、白鲢的比例不当时,容易引起“泛池”发生。因为白鲢主食浮游植物,花鲢主食浮游动物,若只放养白鲢,不放或很少放养花鲢,造成浮游植物被白鲢和 浮游动物大量摄食,池塘浮游植物含量锐减而浮游动物大量繁殖生长。结果因浮游植物少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溶解氧就大大减少,还由于大量浮游动物呼吸而消耗氧,导致池塘鱼缺氧浮头直至“泛池”。  相似文献   

13.
<正> 时近仲秋,天气乍暖乍寒,如果鱼塘池水过肥,塘鱼密度过大,最易因水中缺氧引起鱼泛池。鱼泛池多发生在午夜至黎明之间。泛池时塘鱼狂游乱窜,横卧水面,直接用口伸出水面呼吸,甚至头撞塘岸,呈奄奄一息状态。  相似文献   

14.
水培花卉市场前景广阔专家认为不宜盲目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儿的根部浸在水中,水中的鱼儿欢快地游弋。您现在看到的这种既可以观赏到花卉根系生长过程,又可以实现花鱼共养的新型花卉产品叫做水培花卉。水培花卉主要是通过生物诱变技术,诱导非水生花卉组织产生类似于水生花卉的组织结构,这样花卉的根部可以长期浸泡在水中而不会出现烂根的现象。另外,我国自行开发的具有自主产权的水培花卉专用肥和专用容器,可以保证水中养料和氧气的含量,真正实现花和鱼  相似文献   

15.
1.缺氧原因(1)池水过浅冬春季节,鱼池水层表面温度较低,鱼儿一般都潜入深水。因此,池水要保持在2.5米以上深度。池水过浅,则容易引起缺氧。(2)投料过勤严冬和初春,鱼群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食欲减少,相应投放饲料数量也应适当减少,鱼池表层水温在3℃时,每7天左右投料一次。如果投料过勤,则易引起水质过肥,造成池水过肥缺氧。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2006,(9):39-39
如果你发现最近有以下现象中的一个或更多,那么要注意控制你的体重了.因为肥胖之前也是有预兆的。科学观察发现,身体发胖前往往会出现一些反常现象及预兆。  相似文献   

17.
赵春林 《新农业》2001,(7):36-36
浮头是鱼类在水中缺氧时出现的现象,若不采取解救措施,就会导致鱼类泛塘而死亡,所以,在生产中要加强管理.做好检查防救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鱼类是靠鳃呼吸,吸取溶解在水中的氧供代谢活动,来维持生命的,每种鱼类对氧气的需要都有个最低限,低于这个限度鱼类就会缺氧。当每升水中的溶氧低于1毫克时鱼类就会开始浮头。浮头严重时,  相似文献   

19.
池塘养鱼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发生过池鱼缺氧浮头的现象.而绝大多数的养殖户手中都没有测量池水溶氧的设备,所以养殖户在见到鱼类浮头时,没法根据溶氧的具体数字来判别缺氧的轻重.现介绍几种简易的方法教大家判别鱼池缺氧的轻重.  相似文献   

20.
鱼池水质的调节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池水质清淡,水中溶氧较高,鱼类不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水质肥浓,鱼类饵料生物多,长得快,但在夜间常会发生缺氧浮头,甚至有泛池死鱼的危险。因此,要通过人为措施进行调节,培育肥水,调节溶氧。水质优良的标准是:肥、活、嫩、爽。水质调节的措施有二方面。1.施肥有机肥经细菌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