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鹅流感即鹅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渗出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由于气温变化较大,外加饲养管理不当,个别出雏后长途运输等原因造成该病流行。该病多发生于1月龄内雏鹅,死亡率可达90%~100%,对鹅养殖危害很大。养殖户在日常生产中一定要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2.
鹅流感即鹅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渗出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由于气温变化较大.外加饲养管理不当.个别出雏后长途运输等原因造成该病流行。该病多发生于1月龄内雏鹅.死亡率可达90%~100%.对鹅养殖危害很大。养殖户在日常生产中一定要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3.
正小鹅瘟也称为鹅细小病毒感染,是初生雏鹅或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为鹅细小病毒。本病是1956年在我国扬州首先发现,并定名为小鹅瘟。1965年后,德国、荷兰、匈牙利、英国、苏联、法国、以色列、越南、南斯拉夫等国相继报道了该病的发生。目前本病已遍布世界许多养鹅和番鸭的国家和地区。本病表现为"两高一快"  相似文献   

4.
鹅流感即鹅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渗出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为鹅渗出性败血病,简称为鹅流感,是由志贺氏杆菌引起的。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由于气温变化较大,外加饲养管理不当,个别的出雏后长途运输等原因造成该病流行。该病多发生于1月龄内雏鹅,死亡率可达90—100%。  相似文献   

5.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小鹅,引起急性死亡,其传染快且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一个重要传染病。病雏鹅和带毒鹅是本病的传染源,被病毒污染的饲  相似文献   

6.
<正>该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鹅,其他禽类均无易感性。本病主要侵害5~25日龄的雏鹅,10日龄以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5%~100%,以后随日龄增大  相似文献   

7.
仔鹅衣原体病也叫仔鹅鹦鹉热或称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而引起仔鹅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结膜炎、鼻炎及腹泻。本病除感染鹅外,也感染鸡、鸭、火鸡、鸽等。各种年龄的鹅均易感,但雏鹅的易感性较成鹅高。死亡率也高。本病的传染源是病雏鹅和带菌禽类。传染途径主要为消化道和呼吸道。病仔鹅的排泄物污染周围环境和空气,  相似文献   

8.
正(续第1期第1 7页)二、鹅副黏病毒病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消化道症状以及肠道黏膜出现结痂样溃疡为主要特征,对鹅危害较大,常引起大批死亡,尤其是雏鹅死亡率可达95%。本病对各年龄段的鹅都具有较强的易感性,日龄愈小,发病率、死亡率愈高,2周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Gosling Plague Virus),即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引起主要侵害4~20日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具有导致雏鹅急性肠炎及肝、肾等实质脏器炎症,传染性强、病程短和死亡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以浆液性一纤维素性肠炎为主要病理特征。4~5天、2~3周龄左右的雏鹅容易发病。我师某团于2005年6月24日发生该病,经过紧急治疗和预防,已控制住本病。  相似文献   

11.
小鹅瘟是雏鹅和番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近年来一月龄以上鹅发病的病例增多。该病的流行呈一定的周期性,在大流行的年份。患病雏鹅和雏番鸭以及带毒种鸭和所产的带毒种蛋都成为该病的传染源。自然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被污染的用具、饲料、场地、孵坊及运输T具等都可使本病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2.
正小鹅瘟和鹅副黏病毒病是以消化道病变为共症的病毒性疾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对10日龄的雏鹅致死率几乎100%。随鹅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下降,鹅康复后带毒且生长受阻。这两种病即可单独发病,也常有混合感染,无特效药物治疗,是危害雏鹅非常严重的传染病,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鹅业的健康发展。1小鹅瘟本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4~20 d的雏鹅,死亡率95%,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小鹅瘟的临床特征为严重下痢,有时有神经症状,特征性病变为肠道发生渗出性炎症,小肠黏膜因大片坏死脱落和凝固形成栓子堵塞肠腔。本病传播迅速,病  相似文献   

13.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以浆液性纤维素性肠炎为主要病理特征。4~5天、2~3周龄左右的雏鹅容易发病。我师某团于2005年6月24日发生该病,经过紧急治疗和预防,已控制住本病。  相似文献   

14.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为临诊特点,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并可经卵垂直传播。目前,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常引起雏鹅大批死亡.对养鹅业的发展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5.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为临诊特点,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并可经卵垂直传播。目前,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常引起雏鹅大批死亡,对养鹅业的发展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6.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鹅与番鸭,其它禽类均不易感染。本病的发生及其危害程度与日龄密切相关,主要侵害5—20日龄的雏鹅。10日龄以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70—100%,以后随日龄增大而逐渐减少。20日龄以上较少发病,有些可能自行康复,成年鹅可带毒排毒但不发病。病雏及带毒成年鹅是本  相似文献   

17.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并可经卵垂直传播,死亡率高。目前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常引起雏鹅大批死亡,对养鹅业的发展影响极大。本文重点对小鹅瘟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症状进行论述,并对当前较常应用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鹅,其他禽类均无易感性。本病主要侵害5~25日龄的雏鹅,10日龄以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5%~100%,以后随日龄增大而逐渐减少。在自然条件下,成年鹅的感染是无症状的,但可经卵将病传至下一代。该病在寒冷季节和养殖环境恶劣时发生尤其严重。一、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是初生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鹅的临床特点是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下痢,出现神经症状;病变的主要特征是肠道发炎,小肠黏膜坏死脱落和凝固,形成栓子,梗塞肠腔,形如"腊肠样",死亡率高;对养鹅业影响极大。防制本病的根源是预防为主,对产蛋前种鹅进行免疫注射小鹅瘟疫苗,能防止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三周龄以内雏鹅,多呈最急性和急性病程而迅速致死。本病一旦发生流行常引起大批雏鹅死亡,死亡率最高可达100%。近年来,我县部分养鹅场(户)时有发生,给全县养鹅场(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小鹅瘟的防治十分关键。本文就小鹅瘟的临诊和防治对策作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