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杨抗盐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年生胡杨(P.euphraticaOlive)和胡杨的杂种(密叶杨(P.talasicaKom)×(胡杨+白柳(SalixalbaL))实生苗进行50mM和200mM氯化钠(NaCl)溶液的盐胁迫试验。得出胡杨的四种耐盐机制:(1)减少叶片的数量和面积;(2)叶柄肉质化(叶面积随盐胁迫的增加而减少);(3)茎和叶片的斥盐性(高盐处理时,胡杨叶片中Na+和Cl+的含量只有胡杨杂种的三分之一);(4)选择吸收K+和Ca2+以抵抗盐离子的毒性,并保持膜的完整性(胡杨茎中Ca2+的含量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叶片中K+的含量却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灌木柳无性系生长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盐胁迫下两个灌木柳无性系水培试验发现,盐胁迫对水培苗生长有显著影响.JW22-2和JW2345无性系地上部分(茎叶)生长受到盐胁迫的显著抑制,地下部分(根)生长在高盐胁迫(3 g/L)下也受到明显抑制,JW2345的耐盐能力强于JW22-2.通过SDS-PAGE电泳对盐胁迫下两无性系特异蛋白表达分析表明,JW22-2和JW2345无性系在盐胁迫下分子量为38.6kD和40.6kD的蛋白含量减少,92.5kD蛋白表达增加.JW22-2无性系在2 g/L和3g/L盐处理下合成了分子量为60.5kD的新蛋白.分子量为92.5kD蛋白可能与两个灌木柳无性系耐盐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对白杨杂种无性系生理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水分胁迫对白杨杂种无性系气体变换和生长的影响,以白杨双杂交杂种新无性系B430苗木为试验材料,在3种水分胁迫条件下,对各无性系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胁迫下,无性系苗木的Pn、Tr,Gs,La,Ci等日变化模式基本一致,但受胁迫的苗木各生理过程受到明显抑制。各生长指标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不同,苗高和单叶叶面积对水分胁迫最敏感,叶片数和生物量的敏感性较差,随着水分胁迫加强,  相似文献   

4.
以耐盐的胡杨 (Populuseuphratica)和盐敏感的毛白杨 (P .tomentosa)的悬浮细胞为材料 ,利用X 射线微区分析技术研究了盐胁迫条件下细胞中离子的分布 .胡杨细胞分别经 52 ,137,2 2 3,30 9,395和 4 80mmol·L- 1NaCl溶液处理 ,毛白杨细胞只经 137mmol·L- 1NaCl处理 .结果表明 ,盐胁迫显著提高了两种杨树细胞Na和Cl离子的浓度 ,但Na在细胞壁中的浓度与Cl接近 ,而在细胞质和液泡中则明显低于Cl,表明Na和Cl是通过不同的机制由无阻空间 (细胞壁 )进入细胞内的 .在137mmol·L- 1NaCl条件下 ,胡杨细胞质中Na和Cl离子的浓度远低于毛白杨 ,而且在溶液中盐分浓度低于 2 2 3mmol·L- 1的情况下 ,胡杨细胞质中盐离子浓度始终保持在细胞壁的水平以下 .这些结果都显示胡杨质膜具有较强的排盐性 .当溶液中NaCl浓度高于 2 2 3mmol·L- 1时 ,胡杨液泡中盐离子浓度显著提高 ,表明胡杨有明显的离子区隔化功能 .相反 ,毛白杨没有离子区隔化证据 .另外 ,胡杨细胞中营养元素K和Ca未受盐胁迫的影响 ,而 137mmol·L- 1NaCl处理降低了毛白杨细胞壁和细胞质中营养元素的水平 .总之 ,胡杨在盐胁迫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排盐性和离子选择性 ,并能将盐离子区隔于液泡中 ,这是其耐盐性强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择抗盐性较强的树种,合理利用盐碱土,以廊坊杨3个无性系和其亲本之一山海关杨的1a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处理,分析了盐胁迫对苗木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各无性系苗高随盐浓度的增加,单位时间内高生长量减小,各无性系苗高增长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浓度0.9%的氯化钠溶液处理下按相对增长率以廊坊杨3号最高,比对照山海关杨高3倍;盐胁迫抑制各无性系叶面积的扩展,但廊坊杨3号幼叶生长受影响最小;盐胁迫下各无性系总生物量逐渐减少且根、茎、叶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廊坊杨3个无性系根系生物量所占比例均增加,廊坊杨3号增加最多,而山海关杨的根、茎、叶分配比例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白杨派杂种无性系及其亲本光合和生长对盐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白杨派单交和双交杂种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分析不同盐胁迫条件下无性系的生长及光合系统的反应,并对无性系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盐胁迫对叶片生长、苗高生长及苗木生物量积累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盐浓度升高,各项生长指标迅速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同,苗木生物量积累受影响最大.茎叶生长对盐胁迫的敏感性大于根系生长,从而导致根/(茎 叶)生物量随盐胁迫的发展而升高.盐胁迫下4个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基本上都呈单峰曲线,但随胁迫加强,Pn值迅速降低.盐胁迫下,叶位从幼到老,Pn表现为单峰型变化,中部功能叶Pn值最大,嫩叶和老叶较小,盐胁迫对无性系嫩叶Pn几乎无影响,却显著降低中部功能叶和老叶的Pn值,且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对叶片Pn的影响加强.盐胁迫降低各无性系的叶绿素含量,且使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发生明显变化,其参数qN(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值随盐浓度增加而上升,而qp(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Fv/Fo(PSⅡ潜在活性)值随盐浓度增加而下降.盐胁迫对双交杂种无性系B430影响最小,单交无性系毛新杨和亲本新疆杨次之,亲本毛白杨对盐胁迫反应最敏感.  相似文献   

7.
利用木麻黄小枝能水培生根的特性,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9个无性系木麻黄的生根水培苗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木麻黄水培苗在盐胁迫下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不同木麻黄无性系的抗盐能力.结果表明:极显著影响木麻黄水培苗生根的临界盐浓度为5~10 g·kg-1;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的评价木麻黄水培苗抗盐的主要性状指标是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细胞膜透性)和POD活性;综合评价法筛选出3个抗盐性强的无性系是粤501、湛江01、闽7012.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大田控制试验,以库布其沙漠栽植的4 a生小胡杨2号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梯度NaCl处理(0、100 mmol·L-1、200 mmol·L-1、300 mmol·L-1),探究其光合及其酶活性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显示:(1)轻度盐胁迫可以提高小胡杨2号的净光合速率,而中、重度盐胁迫下则会抑制净光合速率。(2)随盐胁迫程度的加重,小胡杨2号的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在一定盐溶液浓度范围内逐渐下降,其降低了对强光的利用能力,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同时减少呼吸消耗保存光合产物以抵御逆境。(3)随盐浓度的升高,小胡杨2号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上升,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及提高保护酶活性等减少有害物质对细胞的损伤,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但重度盐胁迫下其生理保护作用会受到抑制。综合分析表明:200 mmol·L-1以上的盐胁迫对小胡杨2号产生抑制作用,但大田条件下,仍在小胡杨2号的耐受范围。  相似文献   

9.
为测定初选一球悬铃木优良无性系的耐盐性,用2 a生扦插苗进行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一球悬铃木各无性系在盐胁迫下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明显增加,SOD酶活性平均增加2.75倍,POD酶活性平均增加2.45倍,CAT酶活性平均增加2.5倍,不同无性系3个耐盐性指标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各无性系在盐胁迫下叶片中的甜菜碱、糖醇含量明显增加,分别达9.52倍和1.92倍,不同无性系间上述两个耐盐指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揭示接骨木无性系在盐害胁迫下的生长生理指标的响应,确定接骨木对盐渍环境的适应能力及耐盐性,为盐碱地造林提供优良无性系。【方法】以接骨木属3个种的7个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胁迫处理,比较不同处理下各无性系的生长、生理等指标的变化,结合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受NaCl胁迫的影响,7个接骨木无性系的苗高、地径和生长量增量生长指标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无性系XY-2的生长指标受NaCl胁迫影响最小,较对照T0,其苗高降幅14.9%,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各无性系根冠比和细胞膜透性指标出现升高趋势,无性系JY-1和XY-3的根冠比增幅最大,较对照T0,增幅分别为84.0%和88.2%。无性系PT-3和XY-1的细胞膜透性增幅最小;7个接骨木无性系的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较对照T0,无性系XY-3的叶绿素含量最大,下降幅度为44.3%,且呈显著性差异水平;7个接骨木无性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无性系PT-3的SOD值最大;渗透调节物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随NaCl胁迫浓度增加而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最大的无性系为XY-3和XY-1,较对照T0,增幅分别为2.13倍和1.79倍。在溶液盐分浓度6‰胁迫下,7个接骨木无性系中脯氨酸含量最大的无性系是XY-1。【结论】综合评价得出接骨木无性系耐盐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XY-2、XY-3、XY-1、JY-1、PT-1、PT-3、PT-2。其中,无性系XY-2、XY-3具有较强耐盐性,可作为耐盐接骨木无性系材料进行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