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假单胞菌在猪肉上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能快速预测冷却肉中微生物的生长,以从冷却肉中分离得到的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建立和验证4~16℃条件下假单胞菌的生长动力学模型.用Statistica软件拟合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修正的Gompertz方程能很好地描述不同温度下假单胞菌在猪肉上的生长动态.温度对μmax(最大比生长速率)和Lag(延滞时间)的影响,用平方根模型(Belehradek)描述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用贮藏在8℃和12℃下假单胞菌的生长试验值,验证恒定温度下模型的有效性;为了验证波动温度下模型的有效性,引入了等同生长时间(EGT)概念,通过偏差度和准确度的计算,表明建立的模型可有效预测4~16℃假单胞菌在猪肉中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对猪肉中生物胺含量影响并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将猪肉背最长肌分别贮藏于-3、4及10℃条件下,在0、4、8、12、16、20、24、32、40、48 d测定样品中细菌总数(TVC)、挥发性盐基氮(TVB-N)及生物胺含量,利用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方程,建立预测猪肉货架期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延长,猪肉中TVC,TVB-N、腐胺、酪胺、总生物胺含量增加。利用Arrhenius方程构建生物胺总量与贮藏温度、贮藏时间之间动力学模型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试验表明,该模型可在-3~10℃范围内对猪肉货架期准确预测,为猪肉包装贮藏及流通智能化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择修正的Gompertz模型和Baranyi&Roberts模型两种初级模型,分别通过Origin8.0软件和DMFit软件,将沙门氏菌在4、7、10、12和15℃鲜猪肉上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以平方根方程为基础建立二级模型,描述猪肉冷藏温度对沙门氏菌最大生长速率的影响,通过偏差因子(Af)、准确因子(Bf)及均方根误差(RMSE)分析进行检验,选取最适生长模型。结果显示,在4℃条件下,沙门氏菌在鲜猪肉上未见生长,无法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其余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均能通过修正的Gompertz模型和Baranyi&Roberts模型进行很好地描述。通过对二级模型的验证,结果显示,基于Baranyi&Roberts模型所建立起的二级模型的偏差因子(Af)1.03、准确因子(Bf)0.97及均方根误差(RMSE)0.0035均优于修正的Gompertz模型所建立的二级模型的偏差因子(Af)1.12、准确因子(Bf)0.90及均方根误差(RMSE)0.0483。因此可以得出,Baranyi&Roberts模型比修正的Gompertz模型能更好地预测7~15℃冷藏温度下鲜猪肉中沙门氏菌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4.
肠杆菌科细菌在热鲜肉上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肠杆菌科细菌接种到宰后1 h的无污染的热鲜肉上,置于灭菌培养皿上并分别于5、10、15、25和30℃贮藏,建立肠杆菌科细菌在热鲜肉上的生长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拟合特定温度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修正的Gompertz模型能很好地描述不同温度下肠杆菌科细菌在热鲜肉上的生长状况。对最大比生长速率和延滞时间建立平方根模型,结果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和0.98。用贮藏在8和22℃热鲜肉中肠杆菌科细菌的生长试验值验证所建立的模型,并对偏差度、准确度、残差平方和及均方根误差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靠性高,可有效预测5~30℃肠杆菌科细菌在热鲜肉上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温度下,对单增李斯特菌在营养肉汤中的生长建立动力学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使用Gompertz模型描述特定温度下单增李斯特菌随储藏时间变化的生长状况,对得出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建立Linear、Square root和Ratkowsky预测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Ratkowsky模型对最大比生长速率-温度拟合度最高(R2=0.999 7),经验证,该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单增李斯特菌在营养肉汤中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曲面模型(RSM)研究温度、pH、初始菌浓度对冷却猪肉中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生长的影响.应用Gompertz模型对不同试验条件下气单胞菌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一级模型的参数生长率(U)和迟滞期(LPD)采用RSM方法构建冷却猪肉中气单胞菌生长的二级模型.然后随机选择试验组合对建立的方程进行验证,并应用计算均方误差(MSE)、准确因子(AF)和偏差因子(BF)的方法对建立的生长预测方程进行数学检验.结果表明,修正的Gompertz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不同试验条件下冷却猪肉中气单胞菌的生长情况(R2>0.96),温度、pH和初始菌浓度对气单胞菌生长影响显著(P<0.05),数学检验参数MSE较小,AF和BF接近1.0,均在可接受范围,用RSM方法建立的生长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冷却猪肉中气单胞菌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大肠埃希氏菌在熟肉制品中的生长预测模型。【方法】分别将大肠埃希氏菌接种到熟猪肉的不同部位(猪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以及接种到经不同盐质量分数加工过的熟肉中,测定大肠埃希氏菌菌落数,用Origin 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模型拟合。【结果】两个温度下大肠埃希氏菌在熟猪瘦肉和脂肪上的生长用Gompertz方程拟合要比线性方程拟合的好,而Logistic方程则能较好的描述不同盐质量分数时大肠埃希氏菌在熟肉上的生长。模型拟合的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相对较好,表明建立的Gompertz方程、线性方程和Logistic方程的模型均有效。【结论】Gompertz方程和Logistic方程能够很好预测大肠埃希氏菌在不同熟肉制品中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分别接种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的无菌大黄鱼鱼块在5℃贮藏中的生长速率和腐败代谢产物的生成速率,以产生异臭味时的腐败菌数和腐败代谢产物的产量因子作为腐败菌腐败能力的定量指标。接种鱼块腐败时(产生明显异臭味)腐败希瓦氏菌与假单胞菌的菌数即最小腐败菌数(Ns)的对数值分别为9.14lg cfu/g和9.25lgcfu/g。由Gompertz方程得到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的生长动力学参数: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分别为0.0714和0.0700,最大菌数(Nmax)的对数值分别为9.45lg cfu/g和9.37lg cfu/g。结果表明,两种腐败菌在无菌大黄鱼鱼块中的μmax基本一致,且Nmax都超过Ns,这两种腐败菌都能引起大黄鱼的腐败。接种鱼块中腐败希瓦氏菌的腐败代谢产物(TVBN和TMA)的产量因子YTVBN/cfu和YTMA/cfu分别为1.38×10-10mg-N TVBN/cfu和1.31×10-10mg-N TMA/cfu,假单胞菌的腐败代谢产物(TVBN)的产量因子YTVBN/cfu为1.18×10-10mg-N TVBN/cfu,比较产量因子可得,两菌的腐败能力相当。因为大黄鱼低温贮藏中的优势腐败菌是腐败希瓦氏菌,其次是假单胞菌,根据特定腐败菌的概念,大黄鱼低温贮藏过程中的特定腐败菌是腐败希瓦氏菌,其次是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盐水鸭肉中粪肠球菌R-612-Z1的生长情况,在无菌条件下对巴氏消毒后盐水鸭肉进行以下处理:将粪肠球菌R-612-Z1菌悬液喷洒至鸭肉上,真空包装0℃贮藏(M1)、托盘包装0℃贮藏(M2)、真空包装4℃贮藏(M3)、托盘包装4℃贮藏(M4)、真空包装10℃贮藏(M5)、托盘包装10℃贮藏(M6),分别设置空白对照。在10 d的贮藏过程中,各样品的pH值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10℃贮藏的样品pH值比0℃、4℃样品pH值显著降低(P<0.05)。在贮藏1 d后,各处理组的pH值均小于对照组。6组处理样品中粪肠球菌和菌落总数均在第4 d显著增加,在第10 d显著降低。M6处理组样品中粪肠球菌和菌落总数最高。各对照组粪肠球菌和菌落总数在储藏期间均呈上升趋势。通过PCR-DGGE可知,粪肠球菌在试验贮藏过程中生长良好,并且对其他菌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CR-DGGE图谱显示,处理组样品中菌落多样性比对照组低。贮藏温度对菌相的影响较大,而包装方式对菌相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10℃贮藏最适宜粪肠球菌生长,能显著降低鸭肉pH值,抑制样品中某些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鲜切草鱼脊肉块为研究对象,用SAS软件拟合不同温度下鲜切草鱼脊肉块中热杀索丝菌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修正的Gompertz方程可较好地预测不同温度下热杀索丝菌生长情况;采用平方根模型构建热杀索丝菌生长预测二级模型,该模型能较好描述试验温度范围内温度与最大比生长速率、延滞期的线性关系,该模型可有效预测0~20℃贮藏条件下鲜切草鱼脊肉块中热杀索丝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温度对辣木瑙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辣木瑙螟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光周期L∶D=14h∶10h、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设置24、26、28、30和32℃5个温度梯度,测定不同温度下辣木瑙螟卵的孵化率、幼虫及蛹的死亡率和发育历期;待成虫羽化后,测定不同温度对成虫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并计算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实验室种群的生殖力生命表参数。【结果】在24~32℃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除1、2和3龄幼虫外,辣木瑙螟其他幼虫虫态和蛹的死亡率均先降低后升高;24℃时各虫态的累积死亡率最高。在24~30℃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各龄期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及成虫寿命均逐渐缩短,32℃时从卵发育到成虫仅需14.58d,而在24℃下为28.75d。单雌产卵量在30℃时最大,为412.85粒,32℃时最低,仅27.33粒。卵、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6.75、16.95和16.33℃,有效积温分别为27.83、131.00和94.16d·℃。在24~30℃内,周限增长率均大于1,种群数量以几何级数增长。【结论】温度对辣木瑙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明显影响,28~30℃是辣木瑙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温区。根据辣木瑙螟危害地区的平均温度,结合其发育历期等,可对辣木瑙螟进行预测预报,为辣木瑙螟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快速多重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对污染动物性食品的大肠埃希氏菌O157:H7(EnterohemorrhagicEscherichiacoli O157:H7),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es),宋氏志贺氏菌(Shigella sonnei),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等九种致病菌进行了通用前增菌方法的研究。研究了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对九种菌前增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LB肉汤培养基,36℃培养18h,九种致病菌的增菌效果最好且数量级均衡一致,均达到108cfu·mL-1。  相似文献   

13.
全豆豆腐是保留大豆中营养物质的新型豆腐,研究全豆豆腐中腐败菌及货架期,可提高农产品利用效率。文章对全豆豆腐中腐败菌16S r DNA作序列分析,利用Logistic方程和Modified Gompertz方程拟合腐败菌生长动力学曲线,在一级模型基础上,采用延滞期模型和平方根模型分析温度对腐败菌延滞期(Lag time)和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影响,采用一级模型研究并评估全豆填充豆腐货架期。结果表明,全豆豆腐中腐败菌经鉴定为Bacillus cereus和Bacillus subtilis。15~30℃下,Modified Gompertz模型拟合精度高于Logistic模型。豆腐贮藏温度由30℃降至15℃,腐败菌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降低,延滞期(Lag time)增大。Modified Gompertz方程延滞期模型和平方根模型拟合度(R2)依次为0.98和0.99,拟合精度高于Logistic方程,相对误差低于Logistic方程。15℃下Logistic方程和Modified Gompertz方程计算实际货架期为41.38和40.73 h,10℃下Modified Gompertz方程预测全豆豆腐货架期为143.96 h(5.99 d)。结果表明,Modified Gompertz方程更适用于全豆填充豆腐货架期预测。  相似文献   

14.
全聚苯乙烯泡沫板墙体日光温室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聚苯乙烯泡沫板轻质墙体对日光温室保温效果的影响,对栽培种植管理相同的全聚苯乙烯泡沫板墙体(200 mm)日光温室(简称EPS温室)和传统夯土墙墙体日光温室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白天(保温被开启阶段)晴天、阴天情况下,EPS温室室内温度比土墙温室室内温度平均低1.6℃和3.2℃,雨天、雪天特殊天气情况下,EPS温室室内温度比土墙温室室内温度平均低0.5℃和0.6℃,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减少高温高湿病虫害的发生;夜间(保温被遮蔽阶段)晴天、阴天情况下,EPS温室比土墙温室的室内温度平均低0.6℃和0.4℃,在雨天和雪天特殊天气下,EPS温室比土墙温室的室内温度平均低0.1℃和高0.2℃,其保温效果与土墙温室基本一样。EPS温室在节省土地、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建造简便的同时,夜间达到了较好的保温效果,在一些暖冬地区可以进行建造使用,但要注意特殊天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is an important zoonotic pathogen that can induce disease outbreaks in a wide host range. Strain YER6022 was isolated from Pelteobagrus vachelli and identified using bacterial morphology and 16 SrDNA sequence analysis. Five virulence factors were detected, then artificial infection experiment and histopathological method were carried out.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ain YER6022 was one of Y. enterocolitica family members. In addition, ail, ystb, vir F, yad A and HPIint were dectected. In artificial infection experiment, with 80% mortality and 100% morbidity, injected Pelteobagrus vachellis showed red swollen of the anus, abdomen swelling and fim bleeding. There existed serious hyperaemia and edema in kidney, spleen, intestine and liver at the light microscope. Ultrastructural observation indicated that mitochondria of the liver, kidney, spleen and intestine swelled and mitochondrial cristae broke. The data had further shed light on its pathogenicity in Pelteobagrus vachelli. It would benefit for further studies on pathogenesis of Pelteobagrus vachelli infected with Y. enterocolitica.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棉蚜发育与繁殖力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相对湿度为50;±10;,光周期L∶D=14∶10的人工气候室内,研究不同温度 (26、28、30、32、34和36℃)棉蚜的发育速率、死亡率和繁殖力.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棉蚜的死亡率增加,繁殖率降低,寿命缩短;若蚜期从26℃的5.9 d下降到34℃的4.4 d,36℃时若蚜4d后若蚜的死亡率达99;,不能完成发育.在26、28、30、32和34℃时,若蚜的死亡率分别为17.5;、25.0;、25.5;、22.6;和22.0;.在28℃时,棉蚜特定年龄繁殖率(mx)和净生殖率(R0)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4.0与53.0.在5个温度条件下,棉蚜内禀增长率(rm,d-1)分别为0.304、0.398、0.385、0.245和0.124.通过模型拟合计算得出:棉蚜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9.0℃,致死温度为35.5℃.棉蚜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8.8℃;当温度上升到34.9℃时棉蚜不能够继续繁殖.伏蚜在28~30℃繁殖能力强,对棉花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17.
吴民 《江西农业学报》2013,25(4):126-128
以杜洛克公猪塑料瓶装精液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5、28、30、32℃共4个不同温度对公猪精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的影响下,精液的色泽没有明显的变化;猪精液在温度达到25℃和28℃时的气味较浓,明显散发出腥味,猪精液外观品质性状表现较好;当温度>25℃时,精子密度降低、畸形率逐渐增高、活率降低。各温度处理间的精子活率变化差异均极显著(P<0.01),当温度达到30℃时,精子活率降至7级以下,且活率下降很快。25℃时精液的各项指标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8.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PEF packing treat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postharvest Huanghua pear fruit to investigate their effects on fruit storability and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LOX activity, O2- content, AOS activity, ACC synthase activity, ACC content, ACC oxidase activity and ethylene production changed with peaks in the ripening fruit at 20℃ and were inhibited by cold storage, incidence of fruit wooiness and fruit decay were lightened as well. Low temperature combined with PEF packing(PEF1 and PEF2)treatmernts c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fruit storability, maintain preferable qualit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EF1 and PEF2 both during cold storage at 1℃ and shelf life at 20℃. The recommended storage period of Huanghua fruit was two months at 1℃ and could be extended one month longer with PEF packing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19.
檀香橄榄果实在2、6、10℃下进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可以抑制橄榄果实的呼吸作用,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抑制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延缓果实的成熟衰老,抑制病原菌的生长.2、6℃低温下橄榄果实细胞电解质渗漏升高,当渗漏率达到5.00mms-1时(贮藏60d)果实遭受不可逆的冷害.10℃贮温下的橄榄果实贮藏效果最好,贮藏60d,好果率仍保持100%,失重率为1.99%,肉质脆嫩,果皮、果肉、果核均未发生褐变,具有新鲜果实的原有风味、颜色和品质.建议在6-10℃下进一步探讨橄榄果实的冷藏适温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布氏潜蝇茧蜂寄生橘小实蝇幼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17℃、20℃、25℃、30℃和34℃5个温度条件下,就布氏潜蝇茧蜂Fopius vandenboschi(Fullaway)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幼虫的寄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7-34℃范围内,其功能反应数据均能用Holling圆盘方程拟合,其瞬时攻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4℃时瞬时攻击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的瞬时攻击率,其处理时间最短.各处理温度下,布氏潜蝇茧蜂的自身密度干扰作用均符合Hassell-Varley模型(a=QP-m),干扰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