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旭华 《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65-365,372
产权结构是分配制度的基础。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造成农民“退出权”的缺失,从而使农民不得不忍受基层组织和干部强加其头上的各种负担。当前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只是从分配制度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必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不能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农友》2002,(11):5-6
为了确保农村税费改革扩大试点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严格执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国务院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小组、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下发通知规定,对农民收费要做到“八不准”。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一个古老的名词,而在改革的浪潮中。城镇化催生出一个新的概念“农民工”自农民工诞生以来,许多学者从理性角度,寻求经济学理论对农民工同题做了深入的分析。而本文只是从一个感性的角度来认识一下农民工。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提出“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农业合作社是农民为了在生产上谋求共同发展,依据自愿、平等、互助、互利的原则联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国家千方百计实施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农业。但相对于众多农民.这只是“杯水车薪”。农专合的好处,在于可让农民、农业产生具有“造血”功能。农业强了,农民才能不离乡、不离地、心甘情愿务农。合作社在让农民尝到“抱团”致富的甜头,在给农村经济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农村拍卖“五荒”若干问题探索杨荣俊新余市渝水区北岗乡拍卖“五荒”(荒山、荒坡、荒地、荒滩、荒水)使用权,是深化农村改革,转换土地经营机制的重要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很快就掀起了开发“五荒”资源的热潮,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了使拍卖“五荒”逐...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是对以往“三农”改革的重新审视而不是当前“三农”改革的简单继续。中国特色的“三农”问题核心不在农民问题,而在农村问题,即农村的长远发展问题,也就是如何建立具有现代公司制特征的有广泛农民参与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产销一体化”组织——“农联”的集体化之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科技》2008,(10):60-61
决定8亿农民命运的中国农村改革,走过了风云激荡的30年。多少“热词”曾经耳熟能详,多少“热词”依然流行不衰,它们生动折射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改革给中国农民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柯建中近两年,我们顺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公司+农户”这一新的经营形式,使农民逐步进入并适应市场,深受农民欢迎。改革:应运而生“公司+农户”经营形式是适应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新型生产关系。农村改革以来,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21世纪后,“农民低保制度”“两减免、三补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再一次见证了党和政府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政策初衷,  相似文献   

11.
邢军 《油气储运》2007,(7):34-35
农民王清不务其他农事,只是一门心思地种兰花,所以人称他为“专业兰农”。 山东省滕州市鲍沟镇石庙村兰花专业户王清外出搞运输生意6年,觉得生活不安定,2003年从滕州市兰花协会获悉兰花市场的信息后,王清从山上挖来兰花试种,到2004年已种下了5万多株。为了卖出好价钱,  相似文献   

12.
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村第三次伟大变革——税费改革,再一次激发了大包干发源地安徽凤阳农民的种田热情。现任小岗村村委会主任的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说:“我们小岗人当年带头搞大包干的精神实质就是激发农民的种田热情,现在中央在安徽搞税费改革试点,同样是为了保护农民积极性,我们小岗人理所当然要带头做好。”小岗村 106户人家共 420人,近日在村党支部带领下,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午征任务。   税费改革前,由于各种摊派和乱收费屡禁不止,农民不堪重负,纳税意识和种田积极性下降。小岗村所在的小溪河镇党委…  相似文献   

13.
农村税费改革已经进行了4年,改革不仅使农民负担减轻,更进一步看,改革的成效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初步规范了农民与国家、集体之间的分配关系,改革提高了农民合理负担的透明度,有利于遏制农村“三乱”,有利于增强基层干部依法行政和农民依法纳税的意识。二是促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精简,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规范了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的工作职能和事权范围,推进了“三定”工作,精简了机构和人员,也削减了经费开支。三是密切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一年来,农村“三乱”现象基本得到遏制,农民年负担比改革前减少463325万元,农民减负率达83.73%。  相似文献   

15.
汪洋 《中国农资》2011,(46):22-22
原本只是城市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经过科技之手的转换而成的生物有机肥,在今天已成了许多农民眼中的“香饽饽”。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天下第一庄”大邱庄,还是农民年收入15万的广东南岭村,它们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引起的轰动都是不小的,无一例外地被贴上了“明星村”的标签,成为9亿中国农民眼中的天堂。“明星村”的“独门法器”是什么?昔日的“明星村”还能红多久?在改革开放3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记者踏上了“明星村”的土地,去探寻那些带有规律性的奥秘,以期为中国农村改革的走向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新农民》2010,(6):26-27
为了反对强制拆迁,东西湖一农民自学“阿凡达”,在自己承包的田地里搭了个“炮楼”,自制火炮两次打退拆迁队。农民杨友德告诉记者,自己并不是钉子户。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平遥县岳壁乡从2007年起在全乡开展“农民讲坛”活动。所谓“农民讲坛”,就是农民主办,农民主讲,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一个宣传文化活动场所,是农民自我启发、相互教育的一个平台。由农民担纲主讲,讲身边事、谈身边理、传致富经,以看得见、学得着的特殊方式融入农民生活,  相似文献   

19.
遇到一位县委书记,在谈到农民增收这个话题时,他说,2007年的“一号文件”与以前的几个“一号文件”相比较,有一个新的特色。前几个“一号文件”关注的是体制的改革,重点是打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束缚;而今年的“一号文件”,则突出了“人”,即“农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说,农民增收,关键是动员农民。农民都动员起来了,增收就有希望,全面小康就有希望。  相似文献   

20.
为了向农民朋友提供一个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空间,使其合法权益确实得到保障,我社特成立“三农信息服务工作室”,以“帮农民致富,替农民说话”为宗旨,以“传播接待信息,关注民生民情”为己任,及时向农民传达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及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将为农民朋友提供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