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植物配置是生态景观林带营建的关键技术。文章探讨了生态景观林带植物配置原则、形式、方式以及策略,为生态景观林带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连山县生态景观林带特点、植物现状树种选择与配置和建设场地等进行了分析,树种选择主要包括江河景观林带、高速公路景观林带。在树种配置过程中,应将生态条件作为基础并结合乡土和外来物种、乔灌木等合理配置。旨在为连山县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是一项系统生态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山地造林绿化,也不是一般的园林景 观绿化,它是一项以营建线型森林景观为主、兼顾点和面的国土绿化工程,但由于个别地方对林带建设 的内涵理解不足,出现人工植被群落痕迹明显、过度追求景观效果、大量引进外来树种、超大规格苗木 上山上路、景观不协调、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因此,文章将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重点研究了 广东省高速公路、铁路生态景观林带的营建模式,以期解决现有生态景观林带存在的建设问题,提高生 态景观林带建设的生态效益及景观效果。设的生态效益及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4.
浅析营建生态景观林带的效益和设计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景观林带是重要的景观资源和生态屏障,是展示区域形象的重要载体,也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是发展现代林业的新领域,是广东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项目.文章重点探讨营建生态景观林带的背景、意义、效益分析和设计路径,提出建设立体、复合的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5.
主要论述了广东省佛山市生态景观林带的规划背景、规划范围、规划理念、植物配置等,为佛山市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绿化景观带造林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从苗木准备、树种选择、苗木栽植和养护管理四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中高速公路、铁路隔离网外侧20~50 m绿化景观带的造林技术,旨在为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中绿化景观带的造林工作提供参考,尽快形成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景观林带。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条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实践,从苗木准备、整地与铺设种植土、栽植技术、养护管理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技术要点和具体措施,为广东省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中绿化景观带建设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及其区域内高速公路车辆运行情况,运用相关模型分别计算和预测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的碳汇能力。结果表明,2020年,生态景观林带碳抵排率达到1259%,能有效吸收高速公路汽车尾气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9.
文章描述了生态景观林带的背景、概念和组成,以及广东省高速公路用地红线内的建设内容和相关研究。从点、线、面三个不同景观层次,探讨如何从园林的角度将高速公路用地红线内的生态景观林带打造成具有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绿化带,为以后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广佛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是佛山市景观林带建设的重点工程。文章阐述了广佛高速生态景观林带监理实践,为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特点及目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遵循"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物种种间关系、生态位、群落演替、生物多样性及景观生态学"等设计原理,提出"小群落混交"的群落生态设计方法,以及包含营林工程体系、辅助工程体系、保护工程体系、环保节能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的"5S模块化"设计途径,并对广深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深圳段进行典型设计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主要生态学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论述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主要生态学理论及其应用。在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中应该以群落生态演替的观点进行生态景观带(面)的建设,应用基于演替原理得出的生态恢复参照系来指导;按群落学的观点进行景观节点(点)建设,依据群落学和生物多样性原理,建立多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组成的景观节点群落,以作为景观线带物种的补偿地;以生态关学与生物多样性的观点进行绿化景观林带(线)的建设,利用群落的时间格局进行绿化景观林带生态关学的构建,利用群落的空间格局进行绿化景观林带的生物多样性构建;可应用边缘效应原理和种间相互作用原理来构建与管理生态景观林带。  相似文献   

13.
蒋静慧 《广东园林》2020,42(3):15-21
筏子溪位于我国台湾地区台中市区城市与乡镇结合的位置,有大面积的农田,常年多风害,农业生产环境不稳定。通过对农田林网的研究梳理及案例研究,归纳出林网的布局、林带的构成、树种的选择和作物的种植方式4个构建农田林网的要素。对筏子溪流域的农地从树种选择、林网构建、时序设计3个方面进行设计实践,完善农田林网景观的设计体系。最后,讨论了农田林网的生态效应、经济效益、文化服务3种景观服务功能。农田林网景观设计是农业生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台山市2012年生态景观林带示范段建设包括沿海高速景观林带和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其树种选择与造林等技术与其他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总结了不同林带示范段建设的技术措施,旨在为同一区域生态景观林带的后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广州市城市出入口景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原则,以春岗立交出入口植物选择原则、植物种类为例,探索在新的景观种植模式下如何应用树种构建岭南特色突出、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生态景观林带。  相似文献   

16.
根据河池农村庭院的结构、布局以及环境状况,结合全市林业生态建设,阐述农村庭院林业生态建设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并从环村林带、村旁风景林、庭院绿化、沼气池建设等内容入手,提出"一村一带""一屯一林""一房一院""一户一池"的农村庭院林业生态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中,特色文化景观的营建是增加公园吸引力的重要元素,是营造公园标志性景点的重要手段。在设计中体现森林文化是突出森林公园特色的基本条件,在森林公园营造特色文化景观的过程中,需要把森林文化与景观环境的营建两者结合起来考虑设计。在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王小区特色景观营建的实例中,通过10个重要的特色文化景点营建,创建富有特色的文化景观,能够增加公园的景观价值,提高公园的文化品味,吸引更多的游客。  相似文献   

18.
千岛湖万顷森林林相改造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千岛湖中心地带环排岭半岛1万hm2森林景观的现状特点,以提高千岛湖森林的景观价值,美化生态环境,促进千岛湖旅游事业的发展为设计目标,遵循合目的性的平衡律和合规律性的协调律等森林美原则,依照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景观结构原理,采取"线、面"结合的布局结构,充分考虑各功能区的森林群落现状、立地条件等进行定位,通过各种林相改造措施进行景观设计,对景观建设的关键节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