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刘槐东 《农技服务》2015,(3):129+139
按照不同的立地条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榆阳区南部山区栽植的侧柏容器袋苗与裸根苗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立地条件下,侧柏容器袋苗造林成活率、幼树高生长量均高于裸根苗,不同坡位间容器袋苗造林成活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和木荷不同类型苗木造林后幼林生长建成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马尾松和木荷容器苗、裸根苗造林后幼树的生长建成差异,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其1年生容器苗和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造林3 a后,对其保存率、生长量、根系特征及N、P养分质量分数等幼树生长建成指标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容器苗林分4年生幼树平均地径、树高及调查当年新梢生长量分别为35.52 mm、200.59 cm和105.59 cm,分别比裸根苗显著大31.71%、18.25%和21.13%;相对裸根苗,木荷容器苗林分生长量亦表现出较大优势,其地径和树高分别较裸根造林大4.36 mm和26.72 cm,并且调查当年的新梢生长量和保存率分别显著较裸根造林大19.68%和33.73%;两树种容器苗林分平均单株干质量均近等于裸根苗的2倍;容器苗林分根系发育均较相应裸根苗林分优,马尾松容器苗林分幼树平均主根长、根幅和一级侧根数分别比裸根苗相应指标大6.02 cm、14.30 cm和4.13条,木荷容器苗林分幼树平均根幅和一级侧根数分别比其裸根苗幼树相应指标显著高出14.24 cm和6.75条;两树种容器苗林分幼树N、P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裸根苗。因此,从马尾松和木荷不同类型苗木造林初期幼树的生长等相关结果看,容器苗根系的完整性保障其林分幼树根系的较好拓展和发育,利于造林初期其对养分的吸收进而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容器苗造林效果不仅体现在当年的成活率高、缓苗快,造林第3年幼林的生长建成及养分吸收优势仍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掌叶木百日苗培育与造林技术.[方法]采用常规育苗方法培育掌叶木百日营养苗和裸根苗并开展石山造林试验.[结果]百日苗平均苗高18.798 cm,平均地径0.211 cm,苗木木质化达60%.人工造林成活率97.60%,保存率90.68%;裸根苗造林优于营养苗,育苗和造林期间病害为茎腐病和褐斑病.[结论]掌叶木适合喀斯特石山地造林,可作为将来喀斯特石漠化植被恢复首选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和木荷不同类型苗木造林后幼林生长建成差异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马尾松和木荷容器苗、裸根苗造林后幼树的生长建成差异,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其1年生容器苗和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造林3a后,对其保存率、生长量、根系特征及N、P养分质量分数等幼树生长建成指标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容器苗林分4年生幼树平均地径、树高及调查当年新梢生长量分别为35.52 mm、200.59 cm和105.59 cm,分别比裸根苗显著大31.71%、18.25%和21.13%;相对裸根苗,木荷容器苗林分生长量亦表现出较大优势,其地径和树高分别较裸根造林大4.36 mm和26.72 cm,并且调查当年的新梢生长量和保存率分别显著较裸根造林大19.68%和33.73%;两树种容器苗林分平均单株干质量均近等于裸根苗的2倍;容器苗林分根系发育均较相应裸根苗林分优,马尾松容器苗林分幼树平均主根长、根幅和一级侧根数分别比裸根苗相应指标大6.02 cm、14.30 cm和4.13条,木荷容器苗林分幼树平均根幅和一级侧根数分别比其裸根苗幼树相应指标显著高出14.24 cm和6.75条;两树种容器苗林分幼树N、P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裸根苗。因此,从马尾松和木荷不同类型苗木造林初期幼树的生长等相关结果看,容器苗根系的完整性保障其林分幼树根系的较好拓展和发育,利于造林初期其对养分的吸收进而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容器苗造林效果不仅体现在当年的成活率高、缓苗快,造林第3年幼林的生长建成及养分吸收优势仍在。  相似文献   

5.
3种造林树种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3种主要造林树种,在采伐迹地、林冠下和生物防火林带3种不同类型栽植地上开展1~2年生轻基质网袋容器苗与裸根苗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能显著地提高3树种的造林成效,在不同栽植地类型下3树种不同苗龄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裸根苗造林提高了27.6%~1421.8%,树高、地径、当年抽梢长及干物质积累量等生长性状较裸根苗造林提高了22.0%~86.7%。1年生容器苗可进行周年造林,在2月、5月和9月的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3.8%~98.0%、90.7%~96.3%和84.5%~89.4%,皆能达到造林合格率的要求,而1年生裸根苗在5月和9月的造林成活率仅分别为26%~53%和10.4%~34.4%,无法达到造林合格率的要求。经比较分析,3树种1年生容器苗的造林成本较裸根苗低10.3%~18.4%,2年生容器苗的造林成本较裸根苗低7.1%~14.4%。采用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不仅造林成活率高,生长优势明显,而且造林成本低,宜在绿化造林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针对白皮松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进行了白皮松营养袋育苗造林技术研究。应用营养袋苗进行造林,省地省种,育苗时间短,栽后缓苗快,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在林业工程建设中,使用营养袋苗,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展。  相似文献   

7.
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造林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塑料袋容器苗、蘸泥浆苗和裸根苗(对照)造林的8个树种的成活率、栽植初期生长量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采用不同类型苗木造林时侧柏苗的造林成本。结果表明:应用无纺布容器苗、塑料袋容器苗、蘸泥浆苗造林的8个树种的平均成活率较裸根苗造林提高151.9%~522.8%,栽植当年平均新梢生长量提高325.0%~1475.0%;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侧柏)与塑料袋容器苗(侧柏)的造林成本相当,比裸根苗降低30.5%~32.1%,蘸泥浆苗与裸根苗的造林成本基本相当。应用平衡根系无纺布容器苗造林,不仅造林成活率高,在造林初期苗木的新梢生长量大,生长状况良好,其造林成本也较低。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军  徐国山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8):119-119,128
樟子松是北方沙化地区常用的造林树种,但是由于立地条件较差,樟子松裸根苗的造林成活率较低。轻基质容器苗具有质量轻、有营养、能保水等特性,能显著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和推广。介绍了轻基质网袋容器的制作及樟子松轻基质容器育苗、造林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营养杯育苗造林能够保持苗木根系完整、不伤根,使苗木充分利用营养杯中原有的营养土和水分,不用缓苗直接生长,与裸根苗造林相比具有抗干旱、耐瘠薄、造林成活率高的特点和优势。由于所用培养基质经过精心配制,  相似文献   

10.
<正>近些年来,随着林业的发展,苗木变得越来越大,容器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各种容器苗的基质也越来越多,裸根苗似乎不再受到重视,但笔者经过调查认为,裸根苗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市场与用途。1裸根苗造林的成本低操作简单裸根苗其实是苗木发展的最初形态,任何种类的容器苗,都是从裸根苗发展起来的,而且,裸根苗可  相似文献   

11.
对篦子三尖杉扦插营养袋苗、扦插裸根苗进行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篦子三尖杉可以在贵州地区进行人工种植,造林苗木宜采用营养袋苗。因篦子三尖杉生长特性,幼林时依赖阴湿环境,且生长缓慢,人工幼林采取了施肥与除草松土,但未采取遮荫措施,五年生人工幼林长势一般。  相似文献   

12.
基质配比对南方红豆杉容器苗及其移栽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2005-2006年,在浙江省淳安县,设计4种轻型、半轻型的配比基质,进行基质配比对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容器苗生长、根系发育、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以及对基质容器苗与大田裸根苗出圃质量和栽植当年生长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大田裸根苗比较,容器苗出圃质量显著提高,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大,分枝数多,各器官和总干物质积累量高,根系发达,须根大量增生,根茎比大幅增高。在4种配比基质处理中,以泥炭为主的配比基质(占配比基质的39%~49%)容器苗生长量大,出圃质量高。容器苗不仅出圃质量较大田裸根苗高,而且移栽当年的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大,分枝数多,有利于南方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的高产栽培。表6参10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红松容器苗和裸根苗造林的对比试验,得出如下结论:无论是成活率、保存率还是造林初期苗高和地径的生长情况,容器苗均优于裸根苗,并且造林后,容器苗的根系舒展良好,容器苗的造林费用并不高于裸根苗。  相似文献   

14.
将100%黄土、黄土∶珍珠岩(1∶1)、黄土∶泥炭土(2∶1)、100%珍珠岩按体积比配成4种播种基质,研究不同基质和配比对厚果鸡血藤种子萌发发芽率、生根数、生根长度的影响;将芽苗移栽到黄土∶泥炭土∶珍珠岩(2∶1∶1)、黄土∶泥炭土(2∶1)、黄土∶腐殖土(2∶1)按体积比配成的3种轻基质容器中,研究不同基质和配比对厚果鸡血藤容器苗苗高、地径、叶面积、总干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播种基质,厚果鸡血藤种子出苗率、生根数有显著的差异,用珍珠岩做播种基质发芽率最高,平均达85%,用100%黄土做播种基质生根平均数量最多,平均每株达10.3根;采用不同容器基质,芽苗移栽1年生容器苗的株高、地径、总干重、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差异,用黄土∶泥炭土∶珍珠岩做容器基质的芽苗株高、地径、总干重、叶绿素含量均为最大,1年生容器苗平均株高为53.15cm,平均地径为6.21mm,平均总干重为13.47g,叶绿素含量为40.93SPAD。  相似文献   

15.
不同立地条件下木荷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好、中、差3种立地条件下,选用木荷Schima superba容器苗与裸根苗进行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处理木荷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极显著,立地条件与苗木类型间的互作效应也极显著。采用容器苗造林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极显著大于裸根苗造林: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表现为:好的立地条件〉中等的立地条件〉差的立地条件,差异达极显著:经造林成本比较。容器苗比裸根苗造林成本低14.6%。研究认为,采用容器苗造林,木荷成活率高,生长量大,造林成本低,防护效果较好.在绿化造林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侧柏是商南土石山区荒山造林绿化的首选树种。在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商南经历了侧柏裸根苗栽植-侧柏容器苗栽植-侧柏营养钵造林过程。实践证明,侧柏裸根苗、容器苗造林不仅成活率、保存率均低,而且补植成本高,苗木易遭受鼠兔危害,造林成效较低。采用侧柏容器钵苗造林能一次性成功,无需补植,大大节省了造林补植成本。在营养钵苗育苗、栽植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营养土完整性,栽植前去掉营养钵塑料外皮,这是确保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对半枫荷营养袋种子苗、大田裸根苗进行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半枫荷可以在三都县进行人工种植,半枫荷造林苗木宜采用营养袋苗,栽后应加强施肥与除草松土抚育措施,采取每穴基施磷肥0.1 kg、复合肥0.1 kg,每年在4月下旬开20 cm宽的深沟施肥,每沟施复合肥0.15 kg,且造林前2年的4月和7月各抚育1次,以后每年4月除草松土抚育1次,人工幼林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18.
原州区清水河流域东部干旱黄土丘陵地区,区域内年降雨量小,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树种单一且裸根苗成活率低,是制约全区林业建设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柠条容器苗造林示范,摸索总结出适合干旱黄土丘陵地区造林新技术,为宁南同类型区域抗旱造林提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采用25m带宽和15m带宽,30m、20m、10m孔径斑块抚育伐,对红松造林试验进行景观处理,栽植了容器苗和裸根苗两种类型的红松苗,并对各种处理方式下红松幼苗的生长、成活率和缓苗情况进行了动态、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红松容器苗造林后生长和成活都优于裸根苗,而且育苗周期缩短两年;红松容器苗采用窄带和中孔径斑块,裸根苗采用带状和林下造林效果较好;带状造林后防寒和裁冠措施没能显著提高造林后幼苗成活率;红松  相似文献   

20.
孟晓华  兰永生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0):137-137,188
由于造林地立地条件差异较大,裸根苗造林在立地条件较差地块不宜成活保存,容器苗造林是当前保障造林成活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文中简述了落叶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苗培育技术:网袋容器的制作、容器装苗、做培养床、摆苗入床、苗床管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