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豹的前肢动脉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动脉灌注解剖观察了豹的前肢动脉分布。豹前肢动脉干包括腋动脉、臂动脉、挠动脉。挠动脉与尺动脉互相吻合成掌动脉弓,动脉干沿途发出分支至相应部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只黑熊前肢静脉解剖结构的观察,叙述了黑熊前肢静脉主干和属支的形态、结构及分布,并与人和大熊猫的相应静脉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牛蹄部动脉血管分布的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蹄部动脉在前肢主要是指掌侧第3总动脉,后肢主要是趾背侧第3总动脉的直接延续和分支。前肢的指枕动脉由指掌侧第3总动脉分出;后肢趾枕动脉多数由第3趾,第4趾背轴侧固有动脉分出,少数由级侧第3总动脉分出的趾间动脉分出。分出指(趾)枕动脉后,前后肢轴侧固有动脉的以下分支基本相同。牛在远指节骨内没有终动脉弓,只观察到第3指,第4指掌轴侧固有动脉在远指节骨角状管内伸延中形成的折转角。折转固有动脉分出远指节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两只黑熊(四个前肢)的解剖结构的观察,本文较详细地叙述了黑熊前肢肌肉的形态、结构,并与猫、狗、大熊猫和人相应的肌肉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中国牦牛(Bos grunniens)前肢脚部动脉的构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解剖观察牦牛前肢脚部动脉构筑标本10例、黄牛10例。结果是:1、中国牦牛前肢脚部掌侧动脉主干为正中动脉、指掌侧第Ⅲ总动脉、在近指节骨远端指掌侧第Ⅲ总动脉分为第Ⅲ、Ⅳ指掌侧固有轴动脉,经远指节骨的轴孔入骨质管。2、指掌侧第Ⅲ总动脉在近指节骨中部分出近指节背侧支(即指间动脉)和左右掌侧支;掌侧支分别与指掌侧第Ⅱ、Ⅳ总动脉吻合形成近指节深弓。指掌侧第Ⅲ总动脉在近指节骨远端分出动脉总干(有时为左右动脉干),自总干或干上分出指枕支和蹄冠动脉。指枕支伸至蹄球、蹄底真皮;蹄冠动脉沿蹄冠沟伸至蹄壁真皮。3、第Ⅲ、Ⅳ指掌侧固有轴动脉在骨质管中分支经蹄骨上许多骨孔走出,在蹄真皮中与指枕支、蹄冠动脉分支呈稠密网状吻合。4、指掌侧第Ⅱ、Ⅳ总动脉分别来自掌浅弓和掌深弓,分支至2、5指后,在近指节骨中部参与构成近指节深弓。5、牦牛前脚掌部背侧的血管来自腕背动脉网、掌心深内、外侧动脉、近穿支和远穿支;在指部背侧的血管来自指间动脉、中指节背侧支和蹄冠动脉。  相似文献   

6.
用一头黑色杂交猪的前肢,从腋动脉灌注30%A.B.S.,然后用刀分离追踪动脉分布情况;另用3头白色和3头黑色的杂交猪前肢作同样处理,其后用盐酸腐蚀,得到脉管铸型标本。观察分支情况,发现与Sisson《家畜解剖学》第5版中所述有原则不同,与国内资料比较也有所补充。 1.关于腕背动脉网(Dorsal carpal rete): Sisson明确指出骨间前动脉(Cranial interosseous artery)参与形成腕背动脉网;国内张立教教授对此持相反意见。  相似文献   

7.
对43条不同品种猪的前肢动脉进行了观察(多数为杂交猪,也有纯种长白猪及二花脸猪),其中16条用A、B、S工程塑料填充后,用盐酸腐蚀铸型,但由于塑料较脆,获得完整的标本甚为困难,多用作局部对照;另外25条前肢用A、B、S或乳胶填充脉管后进行追踪剥离,有的是整肢,有的是对存疑局部进行观察,还有两条则用X射线摄影。  相似文献   

8.
鸵鸟前后肢动脉血管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鸵鸟前后肢部动脉血管的分布。[方法]采用注射器注射法,将ABS的丁酮溶液注入鸵鸟的主动脉使动脉血管显色,用甲醛固定后进行大体解剖剥离,观察鸵鸟前后肢动脉血管的分布情况。[结果]结果表明,鸵鸟前肢的主要动脉分别为腋动脉、臂动脉、臂深动脉以及尺动脉和桡动脉 后肢的主要动脉为股内动脉和坐骨动脉及其分支,股内动脉是从股动脉后方发出的,有分支到髋关节。坐骨动脉是降主动脉的最大动脉支。月国动脉、肾中动脉、肾后动脉和腓肠动脉等都为坐骨动脉的分支延续。[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有效地防治鸵鸟腿病的发生,以及鸵鸟形态学解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们应用X线解剖方法,对山羊、绵羊、水牛和乳牛的全身动脉进行了系统的摄片和观察。根据我们对山羊和绵羊胸腔、颈部、前肢以及腹腔内脏动脉方面已经完成的工作,虽然大体上与一般记载的相似,但也有些是未曾叙述过的,有些则不尽一致。主要的有下列一些:山羊的颈浅动脉在肩前形成一“乙”状弯曲,可能是适应肩部作大幅度的前后摆动之故,绵羊则不明显。关于  相似文献   

10.
林麝前肢骨骼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三头林麝前肢骨骼进行了研究,并与牛、羊和鹿类的前肢骨骼进行了比较。林麝前肢骨骼的主要特征是:肩胛骨短而宽、肩胛冈特别长,肩峰呈锐角,其末端与肩臼位于同一平面;肱骨近端外侧结节的前部特别发达;前臂骨明显向前弯,只有一个前臂骨间隙,尺骨体呈薄板状;第3和第4掌骨发达,第2和第5掌骨保留远侧部;第3和第4指发达,冠骨和蹄骨较长;第2和第5指较小,每指各有3个指节骨和2个近籽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糖尿病足中医不同证型与下肢动脉彩超的关系。方法收集糖尿病足病例60例,非糖尿病住院病人45例作为对照组,记录相应下肢动脉彩超结果,并进行初步相关性分析。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足组双下肢动脉内径均较窄,其中股总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型研究中,气阴两虚瘀阻组各下肢动脉内径最窄,与其他证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糖尿病足中医不同证型与下肢动脉彩超有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足表现为各下肢动脉内径变窄,以气阴两虚瘀阻型明显。  相似文献   

12.
Images of the disk of Venus, taken at wavelengths between 8 and 22 micrometers, were obtained a few days after the Galileo spacecraft's closest approach on 8 February 1990; these images show variations in the thickness of the main H(2)SO(4) cloud deck and the overlying temperature structure. Several features are qualitatively similar to those of earlier observations, such as a hot region at the south pole, surrounded by a cold ;;collar,' and brightening toward the lower latitudes, where low-contrast banding appears. The collar does have a northern counterpart that is warmer, however. Equatorial limb darkening is quantitatively similar to that of previous observations; fairly constant at wavelengths up to 20 micrometers, where limb darkening increases substantially. In contrast to what was found in previous observations, polar and equatorial limb darkening are nearly the same at most wavelengths. A longitudinal variation is observable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a wavenumber-2 behavior and a brightness maximum near local midnight.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海拔高度的藏獒肺动脉血管特性及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藏獒肺动脉血管的结构及对高海拔低氧的适应特性。[方法]通过光镜观察及形态学测量对来自青海和甘肃两地藏獒的肺动脉血管的特性及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藏獒肺动脉分为弹性动脉、肌性动脉和微动脉。肌性动脉又分为中动脉和小动脉。研究表明藏獒肺动脉平滑肌含量并没有随海拔而明显变化。2组藏獒在肺血管平滑肌含量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牦牛和驼马。藏獒肺胸膜较厚,胸膜内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肺脏表面有许多高低不平的皱襞,而且藏獒相邻肺泡间的肺泡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大量红细胞。[结论]藏獒肺组织结构是其对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遗传适应,与海拔高度无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搜集、分析了新疆地区部分规模化舍饲奶牛场成年荷斯坦奶牛牛舍2个设计指标与乳房疾病、肢蹄病和消化道疾病发病情况的基础数据,对牛床、饲槽设计指标对乳房炎、肢蹄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奶牛的实际体尺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这些疾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不同牛场牛床和饲槽具体设计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障碍马80 cm高度越障性能,研究其静态肢体角度和4个阶段步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与越障性能相关的肢体角度指标,为障碍马体型结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高速摄像机拍摄20匹障碍马静态肢体角度和越障时步态特征。并借助Kinovea视频分析软件提取马匹静态肢体角度和四个时期步态特征数据,分析肢体角度和步态特征的关联性。【结果】在起跳阶段时,头俯仰角和后位后蹄支撑相关系数为0.495,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起跳位置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悬空阶段时,后球关节和前位后蹄摆动相相关系数为0.564**,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头俯仰角和跳跃距离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着陆阶段时,后飞节和前肢双支撑相呈显著正相关(P<0.05)。后球关节和前肢双支撑相相关系数为0.568,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缓冲阶段,前球关节和步频呈显著正相关(P<0.05)。股骨倾角和后位前蹄摆动相呈显著正相关(P<0.05)。膝关节和腾空期步幅呈显著正相关(P<0.05)。头俯仰角和前位前蹄摆动相相关系数为0.570**,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80 cm越障过程中,障碍马头俯仰角变异系数为14.59%对起跳阶段,悬空阶段、缓冲阶段有显著影响。髋骨倾角变异系数为20.22%对起跳阶段和着陆阶段有显著影响。后球关节角变异系数为3.83%对悬空阶段和着陆阶段有显著影响。头俯仰角、髋骨倾角、后球关节角等关节角度可作为重要的障碍马体型结构指标,用于评估马匹的越障性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进和优化ABS血管铸型技术。创建猪支气管动脉立体标本的铸型方法,并构建猪支气管动脉立体标本。为探明猪支气管动脉在肺内的分支与分布状态提供实验方法。【方法】用改进和优化ABS铸型技术,采用支气管动脉单纯铸型和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或肺动脉联合铸型的方法构建猪支气管动脉的立体标本。【结果】(1)创建了猪支气管动脉立体标本的铸型方法。①猪肺支气管动脉单纯标本制作的方法要点:先分别在胸主动脉近心端和远心端插管并结扎胸主动脉。同时,为了防止在灌入铸型剂时经食管和气管周围的血管网发生渗漏,分别在胸主动脉插管处相应的位置结扎食管前端和后端,并在气管开口处插入盲端套管并结扎。然后调整肺的位置,使其背上腹下地置于解剖盘中。经胸主动脉间接向支气管动脉中注入铸型剂。灌注时强压梯度灌入60 mL 10%和100-160 mL 15%的ABS铸型剂,当橡胶管中间部位膨大后停止灌注。在连续灌注结束后5 h内随时观察橡胶管膨大部位的大小,当压力减小时,立即灌入20%的ABS铸型剂,保证主动脉内的正压力。将灌注好的标本置于冷水中静态硬化3-4 d,再用盐酸密闭腐蚀10 d左右。然后用流水漂浮和加压冲洗,再通过摘除凝块、打枝疏密和断枝再植修整后就可以获得完整的铸型标本。②猪肺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联合铸型标本制作的方法要点:首先,同时插管并结扎胸主动脉、食管和气管。然后经胸主动脉间接灌注铸型剂。间隔1-2 h后再对气管树进行灌注。最后同步硬化、腐蚀、冲洗和修复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联合标本。③猪肺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联合铸型标本制作的方法要点: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联合铸型的方法和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联合铸型的方法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将铸型剂注入支气管动脉的同时,前者是将铸型剂注入支气管树内,后者则是将铸型剂注入肺动脉内。在联合铸型时,根据肺的大小确定注入铸型剂的量,而经支气管动脉单纯铸型时,则根据压力大小确定灌注量。(2)构建了猪支气管动脉立体标本、猪支气管动脉与猪支气管树的联合立体标本和猪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的联合标本。【结论】采用该方法获得的支气管动脉立体标本血管层次清楚、管道充盈光滑、对比度清晰,能够完整显示猪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分支、走向、分布以及与支气管树和肺动脉的毗邻关系。该工作为猪及其它动物支气管动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椎动脉的结构变化。方法:对13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颈、椎动脉超声检测,并对其血管走行、动脉粥样斑块及颈总动脉内径(CCAD)、血流峰值(BF)、血管壁内膜-中膜厚度(IMT)、阻力指数(R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毛糙者24例(18.2%),粥样斑块93例(70.5%),总体异常者117例(88.6%),椎动脉异常者51例(38.6%)。经与CT或MRI比较,侧向符合率为82.0%。两组单侧脑梗死患者相比较,其CCAD、BF、RI部分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可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相比较而言,椎动脉对于脑梗死的预测意义不如颈动脉明显。  相似文献   

18.
廖春艳  沈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424-3425,3797
以重庆万州区双松组团核心区景观规划为例,分析了万州双松组团的发展概况及生态景观,提出了其生态景观规划的构思理念、定位以及功能结构。将规划地块空间结构划分为"一心、一廊、两轴、两带、三社区;"将区内交通系统构建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3级道路系统;将规划区分为扩散式景观滨水环带、滨水步行空间、核心生态绿岛三大圈层结构;最后提出区内主要生态建筑的规划构想。该研究探讨的城市核心区域组团生态景观模式,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19.
藏猪肺组织与高原低氧适应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察了6月龄藏猪和三元杂交(长白×约克×杜洛克)生长肥育猪(简称白猪)的肺组织结构和肺动脉血管结构特性,并就藏猪的肺组织结构特点与高原低氧适应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藏猪与白猪单位面积肺泡数(MAN)差异不显著(P>0.05),但藏猪肺泡膈厚度(MAST)明显大于白猪,差异显著(P<0.05),肺泡膈内毛细血管丰富;(2)藏猪的肺动脉大多为肌性动脉和弹性动脉,白猪的大多为部分肌性动脉,弹性动脉仅占23.1%;(3)藏猪肺动脉管径小、管壁厚,肺动脉中膜基层占血管外径的百分率(MT)高。由此可见,藏猪的肺动脉平滑肌含量丰富,该结果可为藏猪和引进外来猪种对高原低氧适应性结构机理和解决平原地区的动物引进高原并适应高海拔的低氧环境及保持正常的生产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