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湛江硇洲镇政府杨日晖东风螺,在广东省湛江市郊区硇洲岛称为香螺,又名花螺;电白县博贺一带叫做南风螺.东风螺延绳篮(笼),是一种专捕东风螺的杂渔具.是湛江市硇洲岛渔民于1983年从电白县博贺镇引进以后发展起来的新作业.由于该项作业渔具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成本较低,而作业时间短,资源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2.
笼壶类渔具是根据捕捞对象习性,设置洞穴状物体或笼具,诱其人内而捕获的专用工具。这类渔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捕捞对象有甲壳类、贝类、头足类、鱼类等,分布比较广泛。尤其在底拖网、底延绳钓难以作业的底形起伏的海域,笼壶类渔具也可进行作业,而且具有渔具成本低、操作安全、渔获物鲜活等优点。为合理利用湛江市丰富的东风螺资源,我们开展试验推广东风螺笼捕技术工作。由于其主捕东风螺,渔获选择性强,有利于近海渔业资源、种群结构调整以及合理利用、开发、保护鱼类资源,同时东风螺笼捕捞作业因投资省、见效快、效益高、捕捞操作简单易学而深受群众的喜爱,推广获得成功。现将东风螺笼捕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硇洲岛是我国第一大火山岛,是广州、湛江、海南岛之间的海运交通要道,属于镇级建制,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5.1万人,以渔业农业为主。硇洲历史悠久,火山地貌独特,风光旖旎,海岛文化浓厚。硇洲岛上的"宝钢"硇洲示范性渔港建设项目位于广东省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硇洲岛,是广东省财政资金投资项  相似文献   

4.
花鳝延绳笼     
“花鳝”,属鳗鲡目Anguilliformes、海鳝科Muraenidae、裸胸鳝属Gymnothorax,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花鳝肉滑味美,营养价值较高,深受人们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花鳝延绳笼是专捕花鳝的杂渔具,在硇洲岛有较长的历史。笼体过去用竹篦编织而成,现在已为黑色硬塑料所取代。  相似文献   

5.
东风螺人工育苗、养殖及产业化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风螺在广东俗称"花螺"、"海猪螺"和"南风螺",隶属于软体动物的腹足纲(Gasuopoda)蛾螺科(Buccimdae)。我国的主要种类有方斑东风螺Babyloma areolata、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和台湾东风螺Babyloma formosae3种,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及日本,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浅海  相似文献   

6.
墨鱼在湛江市沿海和海南岛东北部海区有比较丰富的资源,从事墨鱼捕捞业在硇洲岛已有较长的历史。解放前后采用墨鱼笼进行捕捞,以后逐渐发展为单重刺网,近年来由于大力推广三重刺网,墨鱼刺网也由单重改为三重。目前,三重墨鱼刺网已在湛江市郊区和硇洲岛全面普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杨日晖 《水产科技》1997,(3):35-36,41
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中,在我国三大半岛之一的雷州半岛和雷州湾的东部海面,有一个风光绮丽、渔业资源丰富的海岛—一硇洲岛。硇洲岛与中国第六大岛东海岛的东南码头只有一水之隔,相距4海里,距沿海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的湛江市市区霞山21海里左右,面积56平方公里,总人口4万多人。它的四周岩礁星罗棋布,尤其是东南丛礁海域,  相似文献   

8.
方哲  王冬梅 《科学养鱼》2012,(10):42-44
东风螺俗称花螺、海猪螺和南风螺。我国的主要经济种类有方斑东风螺、泥东风螺和台湾东风螺3种,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及日本,是热带、亚热带种类。东风螺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耐低氧,经济价值高,被认为是当今最有开发前景的海产养殖良种之一。近年来已在东南沿海为养殖者接受并逐步形成生产规模。本文综述了东风螺的人工育苗和养殖、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东风螺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叶翚 《中国水产》2009,404(7):37-39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olateLink)俗称花螺、香螺,隶属于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东风螺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南部沿海一带,(福建省北部沿海也有东风螺分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方斑东风螺从亲螺选购、暂养、浮游幼虫培育、幼稚螺培育、东风螺工厂化养殖、育苗养殖饲料的选择、人工诱导、东风螺异常脱壳等生产操作技术和问题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幼螺为实验材料,设置几种不同饵料、盐度和酸碱度,对泥东风螺幼螺生长适应性进行探讨和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泥东风螺幼螺生长的饵料为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适宜幼螺生长的盐度范围在26 ~ 31之间,幼螺培育环境的酸碱度不应低于pH6.5或高于pH8.5.研究发现,在适宜生长的条件下进行培育,泥东风螺摄饵率相对较高,生长速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泥东风螺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为泥东风螺养殖产业发展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方斑东风螺水泥池养成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eLink)俗称东风螺,又叫小风螺、海猪螺、花螺。隶属于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东风螺属。该螺以鱼、虾、贝肉为食,喜栖息于沙质或沙泥质浅海。平时潜伏于沙泥层或石头缝中,摄食时爬出沙面。其食量较大,生长快,适应性强,抗病能力极强,存活率高,很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东风螺能否通过接触感染脱壳病,将正在发生脱壳病的东风螺,与健康螺养在同一个水泥池,时间17~40d。实验结果:健康螺生长、摄食、存活基本正常,未出现感染脱壳病的症状。人工水泥池养殖东风螺,脱壳病的非生物病因是综合性因素造成的环境条件不适长期作用的结果。东风螺水泥池养殖病害防治,应以改善生态环境条件等综合预防措施为主。  相似文献   

14.
方斑东风螺肉壳分离病病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肉与螺壳分离病是方斑东风螺养殖中的常见病害,主要发生在壳高0.5cm以下的稚、幼螺阶段,严重时可造成螺苗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本文报道了方斑东风螺中间培育过程中由于养殖水体中混入以婆罗异剑水蚤(Apocyclops borneoensis)为主的桡足类对稚、幼螺的攻击,导致稚、幼螺受伤部位发生溃疡性病变,进而诱发稚、幼螺肉壳分离疾病发生的镜检检查结果。通过采取杀灭螺池中桡足类的措施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研究结果验证了桡足类对方斑东风螺稚、幼螺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5.
地处广东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硇洲岛的湛江市长源实业有限公司,从2011年开始将鲍鱼场645个鲍鱼池改造成沙蚕养殖基地,并引进台湾沙蚕繁育先进技术和优质种苗进行沙蚕人工繁育与养殖。在湛江市长源实业有限公司带动下,周边已有几十户渔农加入沙蚕养殖和贸易,粗略统计整个硇洲岛沙蚕养殖面积约达10万平方米,预计2013年底可生产商品沙蚕110吨。  相似文献   

16.
2012—2014年,采用笼壶作业渔船定点调查和生产性调查相结合方法对福建省连江县黄岐湾海域泥东风螺增殖放流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2014年6月定点调查捕获的泥东风螺重量较2012年(放流前)增加25.1倍;2014年生产性调查捕获的泥东风螺重量(107.84 kg)较2012年增加2.8倍;单日螺重量(2.51 kg/d)增加2.7倍;单笼螺重量(120.50 g/笼)增加2.4倍。2013年和2014年捕获的泥东风螺平均体重分别比2012年(放流前)下降了73.98%和67.45%,这说明了放流海区新的泥东风螺补充群体已形成并初显成效,已有部分小螺加入了捕捞群体。通过两年增殖放流,泥东风螺资源恢复已取得较为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东风螺俗称"花螺"、"海猪螺"和"南风螺",因其肉肥味美、酥脆爽口,是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的优质海产贝类。但由于近年来的过度捕捞,造成海上天然东风螺资源匮乏,价格一涨再涨。目前,40~80粒/斤规格的东风螺收购价已达50元/斤。近年来,广阔的市场前景使东风螺一度成为南方颇为热门的海水养殖新品种。湛江腾飞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飞公司")更是开启东风螺工厂化养殖模式,加足马力进军东风螺养殖市场,并将  相似文献   

18.
泥东风螺属软体动物,分布在东海和南海,产量以广东阳江的东平、闸坡,电白的博贺,湛江的硇洲为最多,常用底拖网捕捞。由于泥东风螺具有抗肿瘤作用,在日本、南朝鲜及台湾地区很受欢迎。 泥东风螺速冻加工工艺流程: 原料验收→挑选→洗涤→沥水→装盘→速冻→脱盘→分级→称量装袋→包装→冷藏。 1.原料验收:泥东风螺原料要求是活体,所以要在渔港的冷库加工,以保证质量。 2.挑选:把个别死的东风螺,寄生螺,和方斑东风螺等杂物挑出,方斑东方螺可供他用。  相似文献   

19.
肉壳分离病是近年来发生在:宇斑东风螺稚、幼螺中间培育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之前进行的相关研究表明:该病的主要诱因是由于混入养殖池内的捕食性桡足类对稚、幼螺的攻击,导致稚、幼螺受伤部位发生溃疡性病变。本文报道了不同浓度梯度90%晶体敌百虫对壳高0.09cm~0.20cm的稚、幼螺和桡足类的毒性试验结果,旨在寻求在方斑东风螺稚、幼螺培育池中杀灭桡足类的适宜浓度。结果表明:方斑东风螺稚、幼螺对敌百虫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6×10^-6浓度下24h后仍能正常摄食,而培育池中的桡足类在1.5×10^-6浓度条件下5h内基本被杀灭,两者对敌百虫毒性的适应呈显著差异,利用这一差异可有效杀灭培育池中的敌害生物桡足类,使方斑东风螺脱壳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郑养福 《福建水产》2007,(2):48-48,51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erolata.)福建俗称旺螺.隶属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方斑东风螺不但味道鲜美且价格好,人工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