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以数理统计为工具,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带的羊草+大针茅(Leymus chinensis+Stipa grandis)样地.对4种代表性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米氏冰草(Agropyro michnoi)、冷蒿(Artemisia frigida)单珠生物量的动态变化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确定了主要水热环境参数,建立了植物生物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累积关系的Logistic生长模型,分别对4种植物生长特征进行了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1)降水和积温因子对4种植物生物量的形成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但降水较积温因子的影响更大(r12,3>r13,2;R21(2)>R21(3)).(2)同一气象因子对不同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有差异,降水对4种植物影响的重要性次序为:羊草(0.964)>米氏冰草(0.937)>大针茅(0.928)>冷蒿(0.906);积温因子影响的重要性次序为:羊草(0.918)>大针茅(0.909)>米氏冰草(0.875)>冷蒿(0.754).(3)植物单株生物量随降水量变化、积温变化的潜在最大值一致表现为:冷蒿>大针茅>羊草>米氏冰草,说明冷蒿具有较大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红小豆品质筛选及品种多样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135份小豆品种资源为试材,采用数码相机对其进行拍照,利用Photoshop 6.0图像处理技术获得小豆的叶面积、叶长、叶宽,并对叶形指数及百粒重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小豆叶片长×宽与叶面积的相关性最强,全缘叶和裂叶叶面积与叶片长×宽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576 9x-11.416(R2=0.930 9)和y=0.337 4x+82.956(R2=0.589 6);不同叶形品种的叶面积与百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全缘叶,y=0.008 8x+8.868 3(R^2=0.080 8,y为百粒重,x为叶面积);裂叶,y=0.006 4x+7.571 9(R^2=0.192 1)。[结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测定植物叶面积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羊草与大针茅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6年植物生长盛期(7~9月)在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对典型草原的代表类型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结构和生物量进行了观测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羊草群落丰富度略高于大针茅群落。按重要值排序,羊草群落位居前6位的分别是黄囊苔草(Caldesia korshinskii)、羊草、西伯利亚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米氏冰草(Agropyron michaoi)、大针茅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6种的重要值总和为80.56%;大针茅群落重要值位居前6种的植物种类为大针茅、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 Linn.)、羊草、黄囊苔草、糙隐子草、米氏冰草,总和达75.28%。大针茅群落较羊草群落更适应干旱气候条件。羊草群落和大针茅群落总生物量分别达到845.8和656.5 g/m2,羊草群落显著高于大针茅群落(P<0.01),生物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群落能迅速对干旱低温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缺氮条件下烤烟叶片性状变化特征,明确叶片性状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为优化烤烟氮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云烟87为材料,设置对照施肥和不施氮肥2个处理,在移栽90 d后比较不同处理叶片性状特征(包括叶片干重、叶面积、比叶重、叶片厚度、叶片密度、叶长、叶宽)和叶绿素含量的差异,分析叶片性状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以及单位质量叶绿素含量间的关系.[结果]在缺氮条件下,烤烟中、上部叶的叶片干重、叶面积、比叶重、叶长、叶宽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减小,叶片厚度无显著变化.下部叶的叶面积和叶片厚度显著减小.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与比叶重和叶片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单位质量叶绿素与叶片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不施氮肥影响了烤烟叶片性状,烤烟通过减小叶面积保持叶片厚度来提高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氮沉降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常见禾本科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方法]选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氮沉降平台7种不同氮添加[0、3、5、10、15、20、50 g/(m2·a)]处理,于2021年对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冰草(Agropyon cristatum)、大针茅(Stipa grandis)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4种禾本科植物叶部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氮添加对叶片数的影响不明显,但对高大型禾本科植物羽茅和大针茅叶片数增减比呈现正值,有促进效应,低矮型禾本科植物冰草和糙隐子草有抑制效应;同时促进了高大型羽茅和大针茅的叶片长宽生长,增加了二者叶片面积,抑制了低矮型冰草的叶片长宽生长和改变了糙隐子草的长宽比;促进了叶鞘生长,其中羽茅、冰草和大针茅增加效果明显;叶片生物量除在高量氮[20、50 g/(m2·a)]时对糙隐子草呈现出抑制效果,其他氮添加量均为促进作用,其中对密丛型大针茅和糙隐子草叶片生物量的影响效果明显。[结论]氮添加对禾本科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库尔勒香梨叶面积是研究香梨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但在测定中工作量大而且精度难以保证,通过两种测定方法的对比,取得一种简便、快速、正确估算的简易测定方法.[方法]通过叶面积仪及剪纸称重法两种方法,利用数理统计法对香梨叶片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估算的数学方程.[结果]在叶面积仪法及剪纸法两种方法下,香梨叶面积与叶主脉长、叶宽及长宽乘积都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并建立了叶主脉长、叶宽与叶面积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3.007 X1+5.718 X2-20.119和Y=2.973 X1 +6.026 X2-19.434,主脉长与叶面积的幂函数方程分别为Y=2.235X1.348和Y=2.592X1.307.[结论]考虑野外生产实际中测量操作的便利性及精确性,在库尔勒香梨叶面积估算中可直接利用幂函数回归方程来求算叶面积,测量叶片的主脉长后用叶形指数来估测,基本可满足叶面积测定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甜椒品种"精选茄门"为材料,用数码相机拍照获取叶片图像,通过AutoCAD软件获取叶片的实际面积,以叶长、叶宽为测定指标,分别建立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长×叶宽等相关指标与叶面积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与指标均达到显著指数相关,其中(叶长×叶宽)与叶面积的回归方程y=0.674 1x0.995 9,相关指数(R2)均达到0.992 2,为甜椒品种"精选茄门"苗期叶片叶面积测定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科学》2016,(6):109-112
以5年生人参成熟叶片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参小叶长、宽数据,结合统计软件进行人参小叶面积、复叶面积和总叶面积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采用人参小叶长宽之积(L·W)估测小叶面积、复叶面积和全株总叶面积结果比较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09x2+0.7033x+0.0295,相关系数R~2=0.9908;y=0.0001x2+0.5934x+16.694,相关系数R2=0.9764;y=-0.000 065 3x~2+0.5154x+58.5838,相关系数R~2=0.9889。研究表明,用人参小叶长宽之积(L·W)估测小叶面积、复叶面积和全株总叶面积是可行的,相关系数在0.97以上。同时研究发现利用人参掌状复叶对称性,测量第1、2、3小叶长、宽数据即可估算复叶面积。该研究提供了一个更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测人参叶面积的方法,明显降低了田间调查工作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了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香菊片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以峰面积积分值的常用对数(X)对进样量的常用对数(Y)线性回归方程为:Y=1.3346X+5.929 3(r =0.997 7),线性范围为0.516 ~ 10.320μg,回收率为91.0%,RSD为1.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香菊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珍珠番石榴树适宜负载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确定珍珠番石榴的适宜负载量。[方法]以珍珠番石榴为试材,研究了枝组、主干、单枝、单花序的适宜负载量。[结果]单株产量与干径呈显著相关,回归方程为Y=2 085.3X1+4 372.4;枝组产量与枝组粗度呈显著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3 956.8X1-4 635.4。枝组留果量(X2)与枝组粗度(X1)和平均果重(X3)的回归方程为:X2=(3 956.8X1-4 635.4)/X3;结果枝平均果重(Y)与结果数(X1)、叶片数(X4)的回归方程为Y=169.064 0-22.372 8X1+1.943 5X4。结果枝产量(Y)与结果数(X1)、枝条粗(X2)、枝条长(X3)的回归方程为Y=39.738 3+64.744 1X1+765.891 5X2-7.949 2X3。[结论]珍珠番石榴结果枝留果2~3个、花序留果1个、叶果比为8∶1时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有效叶面积指数与真实叶面积指数的模型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叶面积指数主要的测量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同时针对LAI-2000测量的有效叶面积指数较真实值偏小的问题,以小兴安岭林地为研究区,利用外业调查得到的有效叶面积指数,以及根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真实叶面积指数,建立了有效值和真实值二者的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银杏叶片质量和面积之间是否符合异速生长关系,并分析叶形对异速生长指数的影响。[方法]使用360片成熟的银杏叶片,根据长宽比的中位数将样品分为2组,使用不偏长轴法拟合叶片质量和面积的对数转换数据。[结果]发现银杏的叶片质量和面积之间存在异速生长关系,且异速生长指数大于1,表明叶片质量的增加与叶片面积的增加并不同步;同时还发现长宽比较小的叶片其异速生长指数的估计值更小,表明叶形特别是长宽比能显著地影响叶片质量和面积的异速生长关系。[结论]银杏叶片质量和面积的异速生长关系反映了叶片单位面积上干物质投资对叶片面积的收益递减规律,而宽叶片收益递减的效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银杏叶片中呈90°以上的扇形所占比例较大的生物学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烟叶安全性及其直接经济效益,以农业降焦为前提,进行了施氮量、留叶数两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烟叶焦油量随留叶数的增加而减少,随施氮量的增加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4.
张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9):27-29
为提高不同叶位烟叶可用性,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研究烤烟不同叶位与单叶重、等级结构、等级质量相关性。结果表明,打顶后留叶数20片,烤后下部叶(1~7叶位)、中部叶(8~13叶位)单叶重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加,下部叶平均单叶重6.57 g,中部叶平均单叶重11.55 g,上部叶平均单叶重10.56 g;随着叶位的升高,烟叶等级质量逐渐提升,产值、均价以中部叶最高,上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下等烟比例以下部叶最高,第1、2叶位(脚叶)所占比例最大,上部叶次之,主要产生叶位为第19、20叶位(顶叶),中部叶最低。中等烟比例以下部叶第5、6叶位最高,上部第18叶位次之,中部中等烟主要产生于第8、9、10、11共4个叶位,以第9叶位为最高。中部叶上等烟比例最高,上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第7叶位(下部)、第8~13叶位(中部)、第14~17叶位(上部)可产生上等烟,占全株留叶数的55%。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绿斑病对夏橙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方法]以盆栽的2年生奥林达夏橙为试材,测定叶片膜透性、MDA、SOD、POD、CAT。[结果]轻度病叶对叶片的膜脂过氧化无显著影响,中度病叶和重度病叶显著增加了叶片中MDA含量和膜透性,降低了叶片中CATS、OD和POD含量。[结论]绿斑病藻大量寄生后引起夏橙叶片中细胞活性氧清除系统功能的降低,可能导致细胞内活性氧积累,进而引起膜脂过氧化发生和膜系统受损。  相似文献   

16.
对抗、感叶枯病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叶部的附生和内生真菌区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叶部真菌区系,抗病和感病品种叶部附生真菌区系差异不大,但内生真菌区系组成则有明显不同,一般感病品种内生真菌种类多于抗病品种.研究结果还发现,小麦内生真菌种数明显多于附生真菌.小麦叶部内生真菌优势属主要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青霉属(Penicillum spp.)和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附生真菌优势属多为木霉属(Trichoderma spp.)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p.).生育时期对小麦叶部真菌区系组成具有较大影响,随生育时期延长,叶部附生和内生的真菌种类也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银杏叶斑病病叶中黄酮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患不同程度银杏叶斑病的银杏病叶,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叶中黄酮,同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叶中黄酮含量,探讨黄酮在叶斑病致病过程中含量变化规律,确定患叶斑病叶片是否适合采摘再利用,同时也为阐明黄酮在叶斑病致病过程中是否可能起到抵抗病原菌侵染作用提供初步研究。[结果]随着叶斑病患病程度的加深,叶片上侵染面积的增大,叶中黄酮含量有所增加;但当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时,黄酮含量不再增加。[结论]患病程度轻的银杏叶片具有采摘再利用的价值,同时因为黄酮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说明黄酮含量升高可能是银杏叶抵抗叶斑病病原菌侵染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烤烟上部叶烤青问题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部烟叶烤后含青将大大地降低烟叶的质量、等级和价格,严重时会导致烟叶丧失可用性.应采取综合技术措施,确保上部叶充分变黄并及时定色,防止发生烤青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
茶树叶片部分性状对叶着生角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茶树叶片着生角度与叶部性状的关系,采用常规方法对5个品种的7个叶部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决定叶角的主导因子是叶厚,偏相关系数为-0.600,达极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