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是典型的喜硅作物,有硅酸植物的代表之称。有关水稻硅素营养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6年美国加州大学SOMMER首先提出水稻是喜硅作物,硅是水稻良好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至50年代中期近20年时间里,研究工作主要是探讨硅素在水稻生理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稻硅营养与硅肥应用效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是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有益元素,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此,根据水稻硅营养和硅肥应用研究现状,从土壤供硅能力与补硅原因、水稻植株吸硅特性、施硅的生理效应、施硅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水稻硅营养和硅肥应用效果研究进展,进而表明了硅素在水稻营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硅是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有益元素,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此,根据水稻硅营养和硅肥应用研究现状,从土壤供硅能力与补硅原因、水稻植株吸硅特性、施硅的生理效应、施硅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水稻硅营养和硅肥应用效果研究进展,进而表明了硅素在水稻营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硅肥是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重要元素之一,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水稻植株吸硅特性、硅肥对水稻的作用和施硅对寒地水稻的影响3个方面来阐述硅肥在水稻中的应用研究,表明了硅素在水稻营养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硅的理化性质、基于硅土试验的土壤分类、硅肥类型、硅肥对植物和土壤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硅肥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并通过实践证明了硅肥既可以增加植物磷营养、增加植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作物提抗任意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减少重金属毒害,又可以改善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同时指出硅肥的最佳来源是天然富硅材料,最后对硅肥在可持续和有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逆境胁迫下硅的抗性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是对植物生长有益的一种营养元素,能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硅还可以提高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硅在缓解病虫害、干旱、盐害、重金属毒害及冻害等逆境胁迫下的作用及机理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植物硅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述了硅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和分布以及硅素的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硅素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同时也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益作用的元素.综述非生物胁迫下硅素对作物生理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硅素提高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植物抵抗盐分胁迫的能力、提高作物抵抗重金属能力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俊勇  韩威 《新农业》2011,(5):23-23
硅是植物组成的重要营养元素,施用硅肥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强作物抗倒伏能力和抗逆性,增强花粉活力。硅肥除含硅以外,还含有大量的钙、镁、锌、铁等中微量元素,对农作物有复合营养作用。推广施用硅肥是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为了进一步验证硅肥对提高南果梨品质、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硅素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国内外对硅素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的研究情况,综述了硅素在水稻栽培中的作用,介绍了不同学派对硅素作用的不同阐述,并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葫芦科作物硅含量的测定方法,给园艺植物硅肥应用与硅营养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以‘津优1号’黄瓜、‘蜜本’南瓜和‘早佳8424’西瓜3种葫芦科作物为研究材料,分析硅提取与含量测定过程中不同的研磨温度、研磨时间、浸提时间、硅钼黄显色反应水浴时间、硅钼蓝还原反应时间、显色液吸光度测定波长等对作物叶片硅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物样品硅提取过程中,研磨仪低温(液氮,-196℃)研磨硅含量测定值高于室温研磨。在样品研磨时间与浸提时间方面,正交试验与全因子试验结果均显示,50 Hz低温研磨30 s、浸提10 min组合测定效果最佳。在硅显色测定方面,硅钼黄显色反应水浴3 min后测定值趋于稳定,硅钼蓝还原反应2 min后测定结果趋于稳定,硅钼蓝显色反应液在波长810 nm附近出现最大吸收峰。针对葫芦科作物叶片硅含量的最优测定流程为植物样品采用研磨仪50 Hz液氮研磨30 s,常温浸提10 min, 50℃水浴3 min进行硅钼黄显色反应,硅钼蓝还原反应2 min, 810 nm处测定吸光度,该方法回收率为93%~108%。  相似文献   

12.
硅对植物抗逆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硅作为有益元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同时硅在增强植物抗逆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究硅增强植物抗逆性的深层作用机制,本文综述了硅增强植物抵御生物胁迫(包括病原菌、害虫等)及非生物胁迫(干旱、盐害、重金属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硅可通过改善植物形态、平衡养分吸收、调节激素代谢、改良土壤性状等多种作用机制缓解胁迫。针对硅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如硅抵抗各种胁迫的耦合机制,深入研究硅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生物化学及分子机制以及加强新型硅肥及配套施用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13.
RNA干扰(RNAi)是一种强有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近年来,在作物品质改良和病虫害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多种作物的营养富集、降低有害物质、提高次生代谢物、果实保鲜、病虫害控制等方面已成功应用于生产。应用RNAi技术改良植物营养品质和控制病虫害已成为植物营养安全的新策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RNAi技术在植物品质改良和病虫害防治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潜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硅对植物抗旱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分不足是限制植物生长、影响植物产率的主要因素,通过破坏细胞的离子渗透平衡发挥作用。虽然硅通常被认为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但是植物吸收硅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因此,使用硅元素能够在不利的气候和土地环境中提高作物的产量。大量的试验结果已经验证了硅的作用,但是硅发挥作用的机制还没被系统地讨论。因此,查阅了硅在植物中吸收、运输和积累以及硅如何能减轻干旱胁迫方面的研究情况。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硅元素的吸收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形式。但是更多的硅转运方式仍不太明确,硅运输的过程需要进一步阐明。2硅在抗旱性方面的机制在生理生化层面上得到了部分的阐明,包括能增加根系水分的摄入、保持营养平衡、减少叶片的水分流失、促进光合速率和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非酶抗氧化剂的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3硅能够在胁迫条件下调控植物内激素的平衡,然而硅在增加抗逆性相关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方面的机制仍有待探索。  相似文献   

15.
硫酸钾硅镁肥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抗重茬性,营养全面,肥力持久,内含大量元素和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30多种营养成分,可满足作物在各个生长发育时期对养分的需求,促使作物健壮生长和增强抗逆性,抗重茬效果明显。硫酸钾硅镁肥产品的主要功效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浅谈硅营养对水稻抗病性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喜硅作物,硅营养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抗病、抗倒伏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综述了硅营养对水稻主要病害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抗性及抗性机理,阐述了采用硅营养作为提高水稻病害抗性途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硅提高植物耐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耐旱性有着重要作用,干旱胁迫会引起植物失水,抑制植物光合作用和正 常生长发育、进而降低作物产量,严重威胁粮食安全。虽然硅一直不被认为是植物必需元素,但有许多研究证明, 植物吸收硅后能够缓解各种逆境胁迫。系统总结了硅对干旱胁迫下植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渗透调节、抗氧 化调节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表明,外源硅能够促进相关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缓解干旱引起的渗透 胁迫,还能提高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抵御氧化胁迫,从而提高植物耐旱性。但有关硅调控植物 耐旱性,目前在生理层面研究较多,有关硅是通过何种途径调控干旱胁迫下植物渗透物质合成以及各种抗氧化 酶活性的分子机理还不清楚,这方面可作为重点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植物忍耐低磷胁迫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和挖掘作物自身磷高营养效率的能力,以改良作物磷营养性状,已成为植物磷素营养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论述了低磷胁迫下植物根系形态、根系分泌物以及磷的跨膜运输和体内转运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总结了目前与磷高效营养性状有关的基因定位和克隆的研究进展,进而揭示出植物低磷胁迫忍耐机理。  相似文献   

19.
硅作为重要的植物营养元素,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此,从硅肥能够提高黄瓜耐盐性,促进盐胁迫下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显著提高黄瓜叶片保护酶活性,改善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方面,介绍盐分胁迫下硅肥对农作物的作用,对硅肥的种类与施用技术展开研究,并对今后一段时间该领域的研究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人研究植物的硅营养问题。到90年代,河南省在硅肥研制、试验、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1998年初,上海宝钢集团企业开发总公司对硅肥立项,利用炼铁水淬渣作主要原料,研制成硅肥样品,在水稻上进行不同用量的肥效试验、示范及其后效应观察。经较大面积多点试验、示范,取得了平均增产8.5%的效果,并根据硅肥性质特点,提出硅肥应该作为基肥施用在土壤耕作层中,让肥料与作物根系有更多的接触机会,方能更好地发挥硅肥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