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1发病原因1.1羊只采食被病菌芽孢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芽孢进入肠道并繁殖进而产生大量毒素,高浓度的毒素改变了肠道通透性,毒素大量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毒血症并损害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神经元,发生休克而死。1.2过食。舍饲或放牧时间过长,牧草幼嫩丰茂都可能引起过食。1.3高蛋白饲料过多,降低了胃里的酸度,导致病  相似文献   

2.
范国晓 《兽医导刊》2022,(3):104-105
羊脑包虫病属于一种寄生虫病,通常由多头囊尾蚴寄生在羊脑部或脊髓内引起的.本病在草木丛生的春季多发,并且幼龄羊群容易感染本病.病羊通常表现食欲下降、精神沉郁、作圆圈装运动,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病羊症状,结合发病原因,尽快做出诊断并治疗,否则病情耽误后能够引起病羊大量死亡,给养殖场产生巨大影响.羊场技术人员需要清楚了解...  相似文献   

3.
<正>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急性毒血症,该病发病快,死亡突然。因为症状有点像羊快疫,故称"类快疫"。又因病死羊大多肠道出血、肾组织软化,也称"血肠子病"、"软肾病"。该病菌多存在于土壤及病羊的肠道和粪便中,健康羊的肠道也有发现。该菌革兰染色阳性,是体形粗大且无运动性的杆菌,在体内能形成荚膜。可产生大量外毒素,吸收入血后引起羊体内溶血、坏死及死亡。2013年6月,镇赉县某个体养羊户所饲  相似文献   

4.
羊肠毒血症病是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当羊的消化道机能发生障碍时,细菌在肠道内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而使机体中毒所致,病菌存在于土壤及病羊的肠道及粪便中,在健康动物的肠道内也可发现,但不引起发病,只有当饲料突变以及胃肠正常的消化机能受到破坏,特别吃了大量青嫩多汁或富含蛋白质的饲料之后,则细菌在肠道内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而引起发病。作者在工作当中,曾在某绵羊改良项目点发现一头无角陶赛特种公羊突然死亡,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羊肠毒血症病。现将本病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发病急、病程短、肾软化为特征。1发病原因1.1羊只采食被病菌芽孢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芽孢进入肠道并繁殖进而产生大量毒素,高浓度的毒素改变了肠道通透性,毒素大量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毒血症并损害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神经元,发生休克而死。1.2过食,舍饲或放牧时间过长,牧草幼嫩  相似文献   

6.
<正>片形吸虫病是一种发生较普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该病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羊肝脏、胆管所致,严重时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肉品质显著降低,大批肝脏废弃,甚至引起大量羊只死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羊肝片吸虫病又名羊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羊寄生虫病。肝片  相似文献   

7.
<正>1羊支原体肺炎、羊链球菌病区别1.1羊支原体肺炎。羊支原体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多种支原体引起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羊和带菌羊。病菌主要存在于病羊的气管黏膜、肺和纵膈淋巴结中,可随气管分泌物排出,污染环境。本病接触传染性很强,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染是本病  相似文献   

8.
春季气温逐渐上升,各种病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会大量繁殖.此时的畜禽经过越冬,身体的抵抗力较弱,如果消毒不彻底,管理失当,饲喂不善,极易引起猪病发生.1做好保温,搞好消毒要注意保持猪舍的温度,及时堵塞漏洞,圈舍扣棚挂好门帘.同时,在春季来临之前,要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菌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9.
正羊传染性脓包病又称羊口疮病,是由传染性脓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极易导致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对羊传染性脓包病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流行特点羊传染性脓包病的感染不受性别及年龄的限制,以3~6个月的羔羊高发。同时,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流行于春季以及夏季。该病对成年羊的临床反应较小,影响较轻。患病羊只及携带有传染性脓包病菌的动物是该病的主要传染  相似文献   

10.
羊肝片又名羊肝蛙病,是由片形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多发生于地势低洼的牧场、稻田地区和江河流域等.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一种发生较普通、危害严重的羊寄生虫病.其特征是发生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严重时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引起大量羊只死亡,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羊大肠杆菌病是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相对于其他疾病,羊大肠杆菌病传染性极强,且发病突然,病程进展迅速,极易造成羊群死亡。羊大肠杆菌病也称为新生羔羊腹泻病,羔羊各器官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差。在哺乳时羔羊需要吮吸母羊的乳头,易遭受大肠杆菌侵袭。这类病菌在进入羔羊体内会在其肠内大量繁殖,且会分泌不耐热毒素,影响羔羊肠粘膜柱状上皮正常形态,导致其肠内产生积水。随病情发展,羔羊机体会大量失水,不及时救治,易合并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现象,甚至死亡。对患有羊大肠杆菌病的病羊,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春季养猪抓好六项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天气渐暖,正是养猪好时节,但春季又是天气变化无常,各种病菌大量繁殖季节,如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引起猪病暴发。因此,春季养猪,必须抓好以下工作。1保温工作猪喜欢干燥环境,尤其是小猪体温调节机能尚  相似文献   

13.
<正>瘤胃臌气症,是反刍类家畜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它是牛(羊)吃了大量容易发酵的饲草饲料,在瘤胃内发酵,迅速产生并积聚大量的气体,致使瘤胃内容积急剧增大,胃壁发生急性扩张,病畜呈现反刍和嗳气困难的表现。瘤胃臌气症,主要发生于夏、秋牧草茂盛季节的野外放牧或饲喂多汁青绿饲料过度;但冬、春季节因饲饮、管理不适,也可引起发病。1一般资料1.1病因病机1.1.1原发性:主要是采食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特别是经过冬  相似文献   

14.
羊鼻蝇,学名羊狂蝇,属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其幼虫寄生于羊鼻腔、额窦等部位,以引起羊不安、呼吸困难、慢性鼻炎和额窦炎为特征的鼻蝇蛆病。在世界各地养羊区广泛分布;我国北方地区羊鼻蝇蛆感染比较严重[1]。由于羊鼻蝇蛆感染率随季节波动较大,故调查时间相对一致才有可比性。就同一地区而言绵羊的感染率又高于山羊,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幼龄羊高于成年羊。羊鼻蝇蛆病的致死率不高,极少数可因大量的虫体阻塞呼吸道使羊窒息或继发病菌感染死亡[1-2]。  相似文献   

15.
春季气温逐渐上升,各种病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会大量繁殖:而此时的畜禽经过越冬,身体的抵抗能力较弱,如果消毒不彻底,管理失当,饲喂不善,极易引起猪病发生。有不少猪病极易在春季发生,最常见的有春泻病、霉形体肺炎、流感和仔猪水肿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春季,天气渐暖,正是养猪好时节,但这个时节天气变化无常,各种病菌大量繁殖生长,如消毒不彻底,管理失当,饲喂不善,极易引起猪病发生。因此,春季养好猪,疾病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一、流行病学病羊和带菌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多为败血症,病菌遍布全身,主要由呼吸道和消化道排菌。病羊死亡后病原可通过肉、骨、皮、毛等散播。发病率15%~24%,病死率达80%以上。二、临床症状病羊体温升高41℃以上,流泪、流鼻液、流涎;咽喉部、颌...  相似文献   

18.
羊破伤风也称为耳直风、锁口风,是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于伤口内侵入破伤风杆菌,并在该处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通常是新生羔羊、产后母羊容易发生,且绵羊的易感性要高于山羊。羊感染后通常具有1~2周的潜伏期,病羊主要特征是局部肌群或者全身肌肉出现强直性痉挛,神经反射性兴奋提高。初期病羊体质虚弱,拒绝走动或者行走缓慢,之后步态逐渐僵硬或者无法走动,最终往往由于窒息而死亡,应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9.
羊传染性脓包病的流行特点在于它的感染不受家畜性别及年龄的影响,在3—6个月龄的羔羊群中属于高发疾病。同时,羊传染性脓包病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主要流行的季节是春季和夏季。羊口疮病对成年羊的临床反应比较小,影响相对于羔羊比较轻,患病羊体和携带传染性脓包病菌的动物是这个病的主要传染源,对症下药,注意防范,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0.
<正>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多在冬季和春季流行,李氏杆菌病不仅可引起羊、猪、兔发病,也可引起家禽发病。1 发病情况2006年3月份,吉林省九台市兴隆镇新立村一养殖户饲养的绵羊突然发病。发病绵羊13只,死亡2只,发病率16.3%,死亡率15.3%。发病后畜主曾给病羊注射过青霉素,但没有效果。2 临床症状突然发病,病羊体温升高,多在39℃~45.5℃,以急性脑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