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水分逆境对果树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盆栽二年生富士苹果、玉杏、肥城桃和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水分逆境对果树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在干旱和多水处理初期,杏、桃脯氨酸含量急剧上升,然后下降;而苹果在水分逆境下脯氨酸含量变化不大。认为逆境下脯氨酸累积仅是一种受害反应特征,树种间反应各异。干旱和水涝均使果树长枝中部成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水涝使正在成熟(长枝上部)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三种果树抗涝性的顺序是:苹果>桃>杏。可以把叶绿素含量下降看作是水分胁迫发展中由功能性影响到器质性伤害的一个中间过程。  相似文献   

2.
黄化病是果树在生长过程中,因叶绿素合成受阻而呈现出的叶片及部分膨大期果实黄化甚至白化现象.但2003至今,樱桃黄化病发病面积较大,导致果品口感差、糖分低、硬度小、耐贮性差,甚至致部分樱桃树死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果农经济收入及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MeJA、ABA与BA对黄瓜离体子叶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光照一段时间后的黄瓜离体子叶置于黑暗条件下,外源茉莉酮酸甲酯(MeJA)对黄瓜离体子叶叶绿素积累的抑制效果比光照条件下脱落酸(ABA)对黄瓜离体子叶叶绿素积累的抑制效果要强烈,苄基腺嘌呤(BA)与等摩尔浓度的MeJA或ABA混合使用可以完全中和它们的抑制作用。与ABA相反,MeJA可以增加在黑暗下预培养的子叶叶绿素合成的抑制作用,而ABA的抑制效果没有改变;经测定绿色子叶中的氨基乙酰丙酸含量发现,植物激素(BA)与叶绿素含量和ALA的积累密切相关。对于氨基乙酰丙酸合成,MeJA的抑制效果也强于ABA。本研究结果表明:MeJA和ABA两种抑制剂在叶绿素合成中有不同的抑制机制。MeJA优先抑制初期在黑暗条件下叶绿素的积累,而ABA的抑制性更突出表现在光照下叶绿素合成反应中。  相似文献   

4.
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与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叶绿素含量与叶片衰老的关系,分别利用复合杂交后代的34份和130份材料,研究水稻生育后期自然强光对不同叶绿素含量水稻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材叶片SPAD值在42时,叶绿素含量降解最快.高叶绿素含量材料(叶片SPAD值42以上)在灌浆初期较低叶绿素含量材料(叶片SPAD值42以下)叶绿素降解慢,但随后却高于低叶绿素含量材料的降解.说明在灌浆初期高叶绿素含量材料相对低叶绿素含量材料对强光的耐受性好,随后由于高叶绿素含量材料叶片SPAD值降至42左右,其叶绿素降低速度反而较低叶绿素含量材料快.  相似文献   

5.
施肥对红枣叶片SPAD值与比叶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连续多年的试验掌握红枣叶片叶绿索值变化规律,探讨红枣叶片叶绿素值(SPAD)对施肥量的响应,为以后红枣果树养分需求规律和提高养分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跟踪研究红枣果树特定部位,同时采用变量施肥对叶片叶绿素值进行测定.[结果]在红枣叶片不同时期叶绿素与施肥量呈正相关,但氮素投入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叶绿素值随施氮量增加有下降趋势.在红枣叶片生长早期(0~30 d)比叶重与SPAD值相关性达极显著.[结论]有必要针对作物在各物候期不同养分供应状况下建立相应叶绿素值标准,以便更好的利用叶绿素仪,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AMY)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的变化。[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AMY和SOD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AMY同工酶主酶带颜色一直较深,萌发中后期出现新的酶带A2。萌发初期,有新的SOD同工酶合成;进入萌发中期,新合成的减弱或消失;萌发后期第6条酶带活性增强。[结论]香果树种子萌发过程中AMY和SOD的表达存在时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用于监测柑橘叶片冻害的叶绿素含量光谱反射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是植株营养状况的表现,也决定其光合作用能力的强弱,并且越冬前的树体营养状态,对果树抵御极端低温和顺利越冬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果树受冻时叶绿素渗出和降解也是冻害发生程度的指标.通过对不同生长期的柑橘叶片进行光谱扫描,采用逐步回归法、红边参数法和光谱指数法分析叶片光谱反射率和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柑橘叶片叶绿素光谱反射模型.结果表明,柑橘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反射光谱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且两种方法所得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都小于10%,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结果.两种方法中,选择波段的逐步回归法比光谱指数法的精度更高,但从建模参数的物理意义和逻辑性方面考虑,推荐光谱指数法建模,该模型可为远距离遥感监测果园营养状况和冻害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肥料对猕猴桃黄化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选用EDDHA-Fe、克黄先锋、举众复合肥3种肥料,以黄化病果树和正常果树叶片及果实为研究材料,通过土壤施肥试验,采用方差分析中邓肯法的多重比较,研究施肥后猕猴桃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果径、单果质量的变化。[结果]3种不同肥料对黄化病果树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影响很大,叶绿素的增加率最大达251. 0%,最小达59.3%,说明3种肥料对改变猕猴桃叶片总叶绿素含量作用明显,均有助于叶片的复绿。3种肥料施用后,正常果树的果实果径均比黄化果树大,单果质量比黄化果树高,正常果树的果实绿色色度差异不显著,但黄化病果树的果实绿色色度差异极显著,以使用EDDHA-Fe后的绿色色度最大,达97.6%,单果质量之间差异显著,以使用EDDHA-Fe的单果质量最高。[结论]EDDHA-Fe螯合铁防治黄化病效果最好,可以作为防治猕猴桃黄化病的首选肥料,其次为克黄先锋。  相似文献   

9.
环境胁迫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环境胁迫是影响当前果树生产的主要的不利因子。这些因子中包括高温、干旱、强光等。文章综述了果树在胁迫作用下,表现出光合作用下降、光合色素(叶绿素a和b、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果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的变化等;并表现出使叶片干物质积累下降,影响碳水化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以野生型缙恢10号为对照,对水稻叶片全生育期黄化突变体ylg3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缙恢10号相比,突变体ylg3表现为叶绿素缺乏;ylg3的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受阻于由胆色素 原(PBG)合成尿卟啉原Ⅲ(UrogenⅢ)这一步,推测与胆色素原脱氨基酶和尿卟啉原Ⅲ合成酶这2个关键酶活性异 常存在一定关系;Pchlide的光转化效率表明,突变体ylg3产生的Chlide少于对照,且用于叶绿素a合成的消耗量 和消耗速度也低于对照.这可能是其叶绿素质量分数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初春时节,气候乍暖还寒,时有寒流侵袭.此刻果树正由休眠逐渐转入生长阶段,抗病力差,是果树发病高峰期.广大果农应早查园,早发现,早治疗,力争把腐烂病消灭在发病初期.  相似文献   

12.
1.铁肥的现状绿色植物缺铁黄花的生理病害相当普遍,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上更为严重,树木、牧草、大田作物均有发生,果树尤为突出。果树缺铁黄化,植株生长迟缓,易染病,产量低,品质差,严重者树叶黄花至白化,树梢干枯,不得不挖掉重栽。作物缺铁时,叶绿素的合成受阻,表现为新生叶叶肉组织褪绿黄化或黄白化,严重时,整个作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乡土树种枫香、蓝果树为对照,研究水紫树、沼地紫树、美国枫香不同种源、纳塔栎、洋白蜡等8个美国引进树种(包括种源)在人工模拟水涝胁迫下的死亡率、最终成活率、地径生长量以及水涝21 d和49 d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受害情况等.结果表明,水涝49 d以后,我国乡土树种蓝果树死亡率较高,其他大部分树种在水涝胁迫下能够存活,树种之间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P>O.05);研究还发现,水涝胁迫抑制蓝果树、河桦、美国枫香LA种源和纳塔栎的地径生长,而促进其他树种的地径生长;对叶绿素含量的分析表明,水涝对叶绿素a/b比值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由于不同树种和不同水涝时期而不同,随着水涝时间的延长,对水涝适应性较强的树种(如水紫树和沼地紫树)叶片叶绿素a/b比值由最初的下降转为升高;根据地径生长率和叶绿素a/b比值计算的耐受系数的分析,水紫树、沼地紫树、纳塔栎、美国枫香sc种源和中国枫香宜兴种源对水涝胁迫的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黄金枸骨叶片变色期叶绿素代谢调控特征和叶片复绿期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的含量及关键酶活性.采用人工遮荫的方法,使黄金枸骨叶色由黄转绿,动态监测叶绿素的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的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合成酶活性和叶绿素降解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分析叶片变绿过程中叶绿素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的特征.结果表明:叶片变色过程中叶绿素的质量摩尔浓度显著上升(P<0.05);δ-氨基乙酰丙酸(ALA)和胆色素原(PBG)的质量摩尔浓度显著下降(P<0.05),其后合成途径的中间产物尿卟啉原Ⅲ(UrogenⅢ)、粪卟啉原Ⅲ(CoprogenⅢ)、原卟啉IX(ProtoⅨ)、Mg-原卟啉Ⅸ(Mg-ProtoⅨ)、原叶绿素酸酯(Pchlide)的质量摩尔浓度显著增加(P<0.05);叶绿素合成相关酶,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尿卟啉原Ⅲ合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叶绿素降解酶脱镁鳌合酶和叶绿素酶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因此,黄金构骨叶色由黄变绿期间,叶绿素合成酶活性升高,叶绿素前体物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显著增加,叶绿素的积累起始于尿卟啉原Ⅲ的增加,起始时间为遮荫后6~15 d,同时叶绿素降解酶活性下降,促进了叶绿素的积累,叶绿素的质量摩尔浓度升高,叶片由黄转绿.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连续两年大田条件下,增强UV-B辐射(UV-B,280~310 nm,5.0 kJ·m-2)对两个割手密(Saccharumspontaneum L.)无性系(Ⅰ91-48和Ⅱ91-81)形态和生理的影响,以及两个割手密无性系对UV-B辐射响应的种内差异.结果表明,两年中,在增强UV-B辐射下,Ⅰ91-48 5个生育时期的株高(除2004年成熟后期外)和分蘖数,以及分蘖期和伸长初期的茎径显著增加,而Ⅱ91-81株高在伸长初期和伸长后期,分蘖数在伸长初期、伸长后期、成熟初期和成熟后期(除2004年伸长后期外),以及茎径在分蘖期、伸长初期和伸长后期显著降低.两年的成熟后期,UV-B辐射导致Ⅰ91-48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节间长显著增加,Ⅱ91-81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节间长显著降低,而两个无性系节数无显著变化.两年中,UV-B辐射显著降低两个割手密无性系伸长后期和成熟初期叶展开角度.在UV-B辐射下,两年的5个生育时期中,Ⅰ91-48的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变化,而Ⅱ91-81的类黄酮含量显著降低(除2003成熟后期外),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总体上,UV-B辐射导致Ⅰ91-48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 b)含量在两年的分蘖期、伸长初期和伸长后期显著增加,而Ⅱ91-81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 b)含量在两年的分蘖期、伸长初期、伸长后期和成熟初期显著降低.割手密无性系Ⅰ91-48和Ⅱ91-81对UV-B辐射的响应具有种内差异.  相似文献   

16.
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淀粉滞留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淀粉滞留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胡桂娟,刘嘉芬,刘寄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叶片的光合作用是决定果树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首要因素。有关果树光合研究已有不少报道。本文针对不同时期玫瑰红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淀粉滞留量与淀粉积累...  相似文献   

17.
模拟酸雨对4种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模拟酸雨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酸雨对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u.)、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黄皮(Clausena lansiumclour Skeels.)、芒果(Mangifera indical L.)等4种果树的新梢增长、叶片伤害、果实生长发育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值酸雨对4种果树的新梢增长、果实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抑制;酸雨的pH值越低,叶片在短期内出现的可见伤斑越多,受害叶面积越大,且叶片叶绿素含量越低.不同果树之间对酸雨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其强弱顺序为芒果、黄皮、龙眼、荔枝.  相似文献   

18.
<正>1药害症状1.1斑点:这种药害主要表现在叶上,有黄斑、褐斑、枯斑等。如丁草胺在水稻田初期施用造成水稻叶褐斑,代森锰锌浓度高会引起水稻叶边缘枯斑,杀虫双浓度高引起白菜叶产生枯斑。1.2黄化:黄化的原因是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合成,或阻断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或破坏叶绿素。如速灭杀丁在西瓜上施用引起新梢发黄;适用于麦田的苯磺隆飘移到其他作物上出现黄化等;抑太保喷施于白菜,引起幼苗菜心发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擎天凤梨是一种新潮花卉,其苞片在成花变色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绿色的逐渐消退。分离叶绿素生物合成与降解途径的关键基因,探索在苞片变色过程中叶绿素代谢的分子基础和机理,有助于解析呈色苞片中绿色退化的原因。【方法】通过cDNA文库构建及EST批量测序获得叶绿素合成关键酶:谷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glutamyl-tRNA synthetase,GTS)和尿卟啉原-Ⅲ合酶基因(uroporphyrinogen-Ⅲsynthase,UROS);通过同源克隆技术获得叶绿素降解关键酶:脱镁叶绿素酶(pheophytin pheophorbide hydrolase/pheophytinase,PPH)基因;通过采用透光系数法测量叶绿素含量、HPLC法测定类黄酮含量以及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叶绿素代谢关键基因的基因表达模式,探索呈色苞片中绿色部分消失的分子机理。【结果】获得的GTS(GenBank:KP144289),序列长为1 140 bp,编译171AA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并存在GlnRS-cataytic core 和Nt-trans superfamily保守区;获得的UROS(GenBank:KP144288)cDNA序列长为613 bp,编译188AA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并存在HemD和HemD Superfamily保守区;获得的PPH(GenBank:KP723523)cDNA序列长为266 bp,编译88AA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并存在Abhydrolase-6保守区。通过对不同变色阶段苞片的叶绿素、类黄酮含量测定以及叶绿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可知苞片变色过程伴随着叶绿素含量的显著降低和类黄酮含量的明显增加,同时叶绿素合成相关的GTS和UROS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而叶绿素降解关键酶基因PPH的表达水平在苞片变色初期显著上升,在变色完成后则降低到接近绿叶状态的最低水平。而作为对照材料的绿叶,其叶绿素含量是最高的,而类黄酮含量是最低的,同时叶绿素的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最高,而降解相关酶基因表达量最低,这与彩叶植物中叶绿素和类黄酮色素的表现较为一致。【结论】获得了擎天凤梨的叶绿素合成相关酶基因GTS和UROS以及降解关键酶基因PPH。由于叶绿素合成量减少,降解量显著增加引起叶绿素含量的降低,从而影响苞片变色过程中绿色的消退,并伴随类黄酮含量的增加。PPH在叶绿素的降解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1症状诊断 1.1缺铁症.又名黄化病,在多种果树上均有发生,造成这种病的原因是由于果树缺铁,叶绿素不能形成,致使叶片黄化,发病时从新稍叶片开始,叶色由淡绿色变成黄色,仅叶脉保持绿色,严重发生时整个叶片发黄白色,在叶缘形成焦枯坏死斑.新梢顶部叶片发病重,基部老叶发病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