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 意大利米兰大学的一位研究者每天喂给荷斯坦母牛2000IU的VE,减少了乳腺炎,并提高了母牛的繁殖性能。比仅补充1000IU的母牛明显降低了体细胞数,补充的时间是产犊前7d至产犊后的14d。此外,补充高剂量VE的母牛平均在产后83.3d受孕,每次妊娠的配种授精次数仅1.32,而补充1000IU VE的母牛,平均受孕天数为111.3d.需要2.17次授精。  相似文献   

2.
i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 意大利米兰大学的一个研究者每天喂给荷斯坦母牛20001U的维生素E,结果不仅减少了母牛乳腺炎发病率,而且提高了其繁殖性能,比仅补充1000IU的母牛明显降低了体细胞数(补充的时间是产犊前7d至产犊后的14d)。此外,补充高剂量维生素E的母牛,平均在83.8d受孕,每次妊娠的配种授精次数仅1.32次,而补充1000IU维生素E的母牛,平均受孕天数为111.3d,需要2.17次授精。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米兰大学的一个研究者每天喂给荷斯坦母牛2000IU的维生素E.减少了乳房炎,并提高了母牛的繁殖性能.比仅补充1000IU的母牛明显降低了体细胞数.补充的时间是产犊前7天至产犊后的14天.此外.补充高剂量维生素E的母牛.平均在83.8天受孕。每次妊娠的配种授精次数仅1.32.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米兰大学的一个研究者每天喂给荷斯坦母牛2000IU的维生素E,减少了乳房炎,并提高了母牛的繁殖性能,比仅补充1000IU的母牛明显降低了体细胞数,补充的时间是产犊前7天至产犊后的14天。此外,补充高剂量维生素E的母牛,平均在83.8天受孕,每次妊娠的配种授精次数仅1.32,而补充1000IU维生素E的母牛,平均受孕天数为111.3天,需要2.17次授精。  相似文献   

5.
1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 意大利米兰大学的一个研究者每天喂给荷斯坦母牛2000iu的维生素E,减少了乳腺炎,并提高了母牛的繁殖性能。比仅补充1000iu的母牛明显降低了体细胞数,补充的时间是产犊前7d至产犊后的14d。此外,补充高剂量维生素E的母牛,平均在83.8d受孕,每次妊娠的配种受精次数仅1.32次,而补充1000iu维生素E的母牛,平均受孕天数为111.3d,受精次数2.17次。  相似文献   

6.
<正>1产犊模式对母牛繁殖的影响当牛群集中产犊时,相对容易承受分娩负担。如果产犊期拉长,很难再恢复到紧凑的产犊模式。导致这一困难的原因较多,因为产犊期拉长不只是影响牛再次繁殖的预期时间,还影响其繁殖性能和后备青年母牛的生产性能。产犊模式影响小母牛第1次配种的月龄。通常,在同一时期为所有后备小母牛配种,以便使其在牛群开始产犊时(或略早)产犊即同期产犊。如果小母牛出生于集中产犊模式的牛群,它们会在相  相似文献   

7.
奶牛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奶牛的产犊间隔、产奶性能的发挥和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文献报导了提高奶牛繁殖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简述如下。1补给维生素母牛于分娩后第1d开始肌注维生素A100万IU(每千克体重20万IU),间隔10d注射1次,共注射3次。试验组母牛子宫内膜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查均恢复较快和较好,产后恶露排除的天数、性器官复旧和性周期重现的时间分别为10.3±1.6d,25.4±1.5d和32.5±1.9d,对照组分别为17.8±0.9d、52.3±1.9d和56±4.3d。至…  相似文献   

8.
缩短牦母牛产犊间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母牛产后不发情是影响其繁殖性能的主要原因。采用围产期补饲、发情季节生殖激素处理等措施以提高产后牦母牛发情和产犊,结果围产期补饲组、生殖激素处理组和补饲加激素处理组的产后当年发情率分别达到40.54%、25%和45.45%,而对照组为3.03%,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7.51、21.97和42.42个百分点;各试验组的繁殖率分别为21.62%、20%和45.45%,对照组为1.52%,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0.1、18.48和43.93个百分点。通过对产犊间隔的计算,242头自然生产的牦母牛的产犊间隔为758.7d,各处理试验组分别比自然生产母牛群缩短产犊间隔106.9d,101.7d和194.6d。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犊间隔是指母乳牛两次分娩之间的间隔天数,也称为胎间距。其适宜的产犊间隔是365d,即母牛在产后85d内配种妊娠,经280d的妊娠期后产犊,实现一年一胎,其泌乳期为305d,干奶期60d,很多国家将一年一胎的产犊间隔(365d)作为奶牛养殖场最佳经济效益的繁殖学指标。黑龙江省是我国养奶牛数量最多的省份,而且多分布在农村,由于很多因素影响用母牛不能达到一年一胎的目标,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提高母牛的繁殖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318头蜀宣花牛母牛的繁殖性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蜀宣花牛母牛初配年龄在16~20月龄之间,发情和产犊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以9~12月最高,5~8月最低;从牛群结构看,成年母牛占42.9%,1.5~4.0岁青年母牛占55.67%,1.5岁以下小母牛占1.43%;从产犊胎次看,产犊4胎以上的占10.67%,产犊3胎的占11.99%,产犊2胎的占19.69%,产犊1胎的占26.51%,初胎怀孕母牛占13.64%,后备小母牛占17.49%。在所调查的1076头繁殖母牛的2157个胎次中,共产犊牛2163头,其中产公犊1102头,占50.95%,产母犊1061头,占49.05%,公母比为1.04∶1;在2157个产犊胎次中,产犊间隔平均为381.48d,难产率为0.28%,双胎率为0.28%,犊牛成活率为99.26%,群体第一情期受胎率为33.75%。  相似文献   

11.
夏南横交母牛繁殖性能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581头1 240胎次夏南横交母牛繁殖性能的调查显示,夏南横交母牛的初情时间平均为472.3 d,发情周期为19.6 d,初配时间为493.2 d,妊娠期为285.9 d,产后初配时间为60.3 d,难产率为1.05%,2.5岁前产头犊可达94.0%,2~10.5岁产犊率为86.0%。  相似文献   

12.
<正> 母牛的生产力,对于繁殖用的母牛而言,就是繁殖力。母牛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牛业的发展速度.1990年元月份,我们对双辽牛场、柳河牛场、延边牛场,及其周围12个乡、村、社的母牛生产力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它们共饲养繁殖母牛17,406头,其中,有1,509头母牛混群本交,仅产犊438头,产犊率只有29.03%。姜家乡饲养母牛490头,人工授精的母牛产犊207头,产犊率只有42.2%。这说明不管是混群自交,还是人工授精配种,母牛的繁殖力都很低。  相似文献   

13.
母牛繁殖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养殖场的产犊数量,通常情况下产犊越多的养殖场经济效益越好,所以应当对如何提高母牛繁殖能力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新疆褐牛群体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的遗传进展,本研究通过对新疆褐牛母牛305 d产奶量、产犊间隔和初产日龄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及遗传趋势分析。以乌鲁木齐地区1994—2017年出生的812头新疆褐牛的生产性能记录和繁殖记录为研究对象,运用DMU软件DMUAI模块采用AI-REML结合EM算法配合单性状动物模型对305 d产奶量、产犊间隔和初产日龄进行方差组分估计和遗传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褐牛母牛305 d产奶量、产犊间隔和初产日龄的遗传力分别为0.31、0.05和0.17,其中305 d产奶量和初产日龄属于中高遗传力性状(h~20.1),产犊间隔属于低遗传力性状(h~20.1);产犊间隔和初产日龄遗传趋势变化不明显,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该结果为新疆褐牛遗传选育以及未来繁殖性状联合遗传评估和制定选择指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进入繁殖年龄的健康母牛,按其正常的繁殖规律应该是每年产一个犊。但是,我县具有繁殖能力的母牛基本上两年能产一个犊,大部分当年产犊的母牛产后处于  相似文献   

16.
为了缩短平凉红牛母牛的产犊间隔,试验选用维生素ADE与LRH-A3和PGF2a两种激素分别对产后不同时期的牛群进行处理,观察处理后牛群繁殖性能的变化,记录平凉红牛繁殖母牛产犊间隔;试验选用60头经产平凉红牛繁殖母牛,根据产后的时间分为试验A组(产后3周内)、试验B组(产后30~50d)、试验C组(产后60~70d)和对照组,按直检卵巢黄体情况用维生素ADE、LRH-A3、PGF2a进行配合处理,每组选择不同胎龄的牛15头,再利用B超探查,对比产后母牛经过药物处理前后的卵巢变化状态。结果表明,平凉红牛繁殖母牛产后3周内用维生素ADE+LRH-A3针处理有利于缩短产犊间隔。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长短是影响奶牛繁殖性能以及牧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性状之一。为探索影响荷斯坦奶牛妊娠期长短的因素,本文收集了江苏省某奶牛场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正常健康产犊的荷斯坦牛产犊记录共7 164条。用一般线性模型对犊牛性别、胎次、产犊季节、是否产双犊、犊牛初生重、产犊时母牛体况评分和是否使用性控精液对妊娠期长短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胎次、犊牛性别、产犊季节、产犊时母牛体况评分、犊牛初生重以及是否使用性控精液极显著影响妊娠期长短(P0.01),2胎母牛的妊娠天数显著高于1胎和3胎;产公犊牛母牛的妊娠期显著高于产母犊的奶牛;春季产犊的奶牛妊娠期最长,冬季则最短;产犊时母牛体况评分越高,其妊娠期越短;犊牛初生重越大,则母牛的妊娠期越长;采用性控精液的奶牛妊娠期显著短于非性控精液配种的奶牛;是否产双犊对妊娠期长短无显著性影响(P0.05)。该结果为控制荷斯坦奶牛妊娠期长短,提高其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发展养牛业,熟练掌握繁殖技术,使用先进的繁殖方法是提高黄牛产犊率,缩短产犊间隔的有效手段。1影响黄牛繁殖力的因素1.1繁殖技术1.1.1小母牛过早配种母牛生长发育过程中,体成熟比性成熟晚得多,小母牛身体机能和生殖系统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性成熟并不意味着适合配种。小母牛未达到体成熟,其发情持续期短,发情周期不正常,不适宜生产犊牛。过早配种会对母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造成负面影响,缩短利用年限,导致流产、产死胎等现象,所产犊牛大多是弱犊,体质差、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9.
实验旨在探讨非遗传因素对西门塔尔母牛繁殖性状的影响规律。利用新疆呼图壁种牛场1987-2015年间共1 515头西门塔尔牛生产性能记录,分析不同胎次、产犊年份、产犊季节、初产月龄对西门塔尔母牛空怀期、产犊间隔和妊娠期的影响,并进行了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胎次对西门塔尔母牛空怀期、妊娠期影响不显著(P0.05),对母牛产犊间隔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产犊年份对母牛空怀期、产犊间隔、妊娠期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产犊季节对西门塔尔母牛空怀期、产犊间隔、妊娠期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初产月龄对西门塔尔母牛空怀期、产犊间隔、妊娠期影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掌握产后云岭母牛最佳诱导发情时间,以到达缩短产犊间隔,提高母牛繁殖效率的目的。[方法]采用CUE-MATE+PG法分别对产犊后4个不同时间阶段的带犊母牛进行了诱导发情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随着产后时间的增加,产后母牛子宫复旧和卵巢机能逐渐恢复,诱导发情效果更明显。[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对带犊云岭母牛在产后45d左右用CUE-MATE+PG法诱导发情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