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树品种品质化学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锦时 《茶业通报》1989,11(4):16-18
茶树是叶用作物,成品茶的质量,受茶园管理,采、制技术等制约外,起重大作用的是茶树品种。茶树品种的遗传特性,左右着茶叶化学成份的组成与含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种的好环,实际上反映了茶叶中内含化学成份数量与组成上的差异。由于茶树品种内含物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研究茶树品种品质化学指标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在茶树育种工作中,鉴定茶叶品质,历来都是应用直接鉴定法,即把鲜叶制成茶后,进行感官审评。此方法受评茶人员的经验和爱好等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很难判断品种的内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茶叶研究诸如育种、施肥、成份分析、茶园覆盖等国内已有专文或译文介绍,本文仅就其中某些方面的进展及其它一些最近成就综合介绍如下。一、茶园土壤及施肥最近日本对本国的如冲绳及国外如斯里兰卡的茶园土壤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土壤中微量元素硼的定量上找到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茶叶一直是遵义市农业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一是遵义市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七大”产业项目之一。随着遵义市茶叶产业的发展从茶园基地建设、生产加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到名优茶生产技术、科技进步、市场营销理念、无公害茶叶发展的普及推广应用,使遵义市茶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发生了飞跃式发展;尤其是茶园基地建设由过去的规模型茶场发展到今天的农民自主种植茶园。通过近几年来茶农自主生产管理和经营,已逐步成为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其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  相似文献   

4.
<正>高山茶园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生长发育的茶叶内含物丰富,香味浓,品质优。常言道:高山出好茶,这是一般平原丘陵茶叶无法媲美的。但高山茶园由于冬季寒冷和早春寒潮的侵袭,常使茶树遭受冻害,造成茶叶减产、茶农减收。笔者对高山茶园茶树防冻技术进行多年探究,总结了一套综合防治冻害的措施,防治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选择抗寒品种高标准建园,为茶园抗寒打好基础我国茶区辽阔,南北纬度跨越大。南部茶区栽培  相似文献   

5.
充分发挥茶园碳汇功能,促进茶叶低碳生产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球气候变化已引起世界各国关注的今天,发展低碳经济,采用可持续的低碳农业技术措施发展低碳农业,是解决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介绍了茶园碳汇功能:茶树生长对空气中CO2的固定和茶园土壤碳库对有机碳的富积和保存。总结中国茶叶生产实践和茶叶科学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低碳茶叶生产技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合理开垦防止烧山垦园、合理密植因缺补缺、平衡施肥促进茶树无机有机物质循环过程的进程、立体栽培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免耕或减耕减少土壤碳排放、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C/N率等;提出提高茶农对低碳的认识、建立茶叶低碳生产示范园区、加强对茶叶生产低碳技术的研究、大力发展有机茶、政府政策导向支持等促进茶叶低碳生产发展建议。采用低碳生产技术,挖掘茶园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增加茶园系统碳储量,必将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茶叶氨基酸对茶叶品质有显著的影响,成为重要的品质成份之一,其与品质的相关系数高达0.987。茶叶科学工作者对茶叶氨基酸的含量变化、生物合成以及茶园生态对氨基酸动态变化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于鉴定茶树品种、茶叶品质以及探索茶园生态对茶树生理影响等等方面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茶叶中的氨基酸总量及种类则因品种及环境条件的差别而不同,一般认为含有二十余种氨基酸,其中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四种氨基酸被认为是对茶叶品质影  相似文献   

7.
贵州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贵州生态茶园、茶叶农残现状,为茶叶农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文献报道和研究实践,分析贵州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贵州茶叶农残合格率稳中转好,维持在99%以上;贵州名优茶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好、生态茶园多的地区;生态茶园在病虫害防治上可以间接减少茶叶农残。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生态茶园与茶叶农药残留息息相关,建设生态茶园是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黄焯钦 《种子科技》2022,(5):103-105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茶叶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对茶叶质量也非常重视。目前亟须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以生物防治技术作为基础,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文章就生物防治技术进行概述,分析我国茶叶的发展现状及生态茶园的模式与特征,分析茶园的主要病害与虫害,提出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中生物防治技术的实践应用策略,保证农业生产效益与社会效益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某茶园土壤和茶叶中重金属的监测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测定了重庆市某茶园土壤和鲜茶叶中的重金属Pb,Cd,Cr,Cu,Hg和As含量,并结合茶园土壤和茶叶的卫生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w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茶园土壤和鲜茶叶中这几种重金属含量均较低,但Cd的含量稍高;单因子污染指数和Nemerow污染指数基本上均小于1.0,表明茶叶和茶园土壤基本上未受这6种重金属的污染,茶叶和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茶叶对土壤中Cd、Cu和Hg的富集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6月10~1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重庆市茶叶研究所承办的"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茶园替代农药效果示范现场会"在重庆顺利召开。会上,与会专家和领导对巴斯夫公司的帕力特、杜邦公司的凯恩和江苏安邦的飞电在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上表示了肯定,推荐用于茶园茶小绿叶蝉的防治。其中,巴斯夫公司的帕力特是唯一在茶园替代农药中获得农业部登记认可的产  相似文献   

11.
气象条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应中 《茶业通报》1991,13(2):22-23,26
气象条件是茶树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它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茶树体内的物质代谢,而且对于茶园的理化状况也有深刻的影响,从而导致茶叶内含物在数量和比例上有明显差异,茶叶品质也迥然有别。近年,胡振亮等人发表了《气象条件对鲜叶生化成分变化影响的初步研究》,揭示了气象条件对鲜叶品质有较大的影响。明确了解气象条件对绿茶品质的影响,对改善茶园生态条件,提高绿茶品质有着现实意义。本文对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农药对几种主要茶树害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宝瑜 《茶业通报》1995,17(4):26-27
一种新农药对几种主要茶树害虫的防治试验韩宝瑜(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化学防治速效、简便易行,尤其在害虫猖撅时施用农药,可迅速地压低虫口。其仍作为当前害虫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茶叶为健康饮料,防治茶园害虫尤其需要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兹就适合茶园应...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经实践和研究证明,茶叶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C、咖啡碱、儿茶多酚类物质等多种成份。因此,茶叶不仅是饮料,而且有较大的药用价值。现就茶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茶叶化学分析是进行茶叶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正确性直接关系到成果的可靠性,而鲜叶样品处理,成为化学分析样品的方法,又直接影响到分析成份的正确性。目前,我国对鲜叶样品的处理方法,一直沿用蒸热→摊凉→干燥等步骤(简称常规法)。此法,因鲜叶的蒸热时间不同而化学分析的成份差异较大,特别是在样品较多的情况下;如育种和制茶进行对比试验及品种检定时,一次处理不完多种样品,时间拉长,样品内含成份发生变化而产生误差。为此,我们想闯开新路,探索出简易,快速而且尽可能地保持鲜叶原有成份的原始样品处理方法,做了下列几种处理方法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验证微生物肽菌肥在茶树上的施用效应,在投产茶园中开展试验研究。试验区茶树品种为‘中茶108’,设置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比较土壤养分、发芽密度、一芽一叶百芽重、茶叶产量以及茶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等主要内含物的变化,并计算产出与投入比,综合分析各种处理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茶树上施用微生物肽菌肥,发芽密度、百芽重、鲜叶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营养成分以及茶叶中的有益内含物质增加,经济效益显著,其中采用根部浇灌与叶面喷施相结合的施用方式效果最佳。该肥料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柳州有机茶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有机生产要求,结合柳州市茶叶生产布局与特点,充分利用、整合与开发当地资源,在引进并集成组合应用诱虫灯、黄板、植物源与矿物源农药的同时,引进“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并在有机茶生产中进行应用研究,制定了通过使用有机肥、采用物理与生物防治技术来控制化学肥料与化学农药使用,有利于保护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对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视,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已成为制约茶叶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更好地保护茶园生态平衡和为茶园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具有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作用方式特异、促进作物生长并提高抗病性、种类多、开发途径多等特点的植物源农药。本文对植物源农药在茶树的茶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茶炭疽病、茶白星病和茶蓟马等几种主要病虫害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茶园中由于长期片面施用化学氮肥,土壤中氮,磷,钾及其它营养元素之间比例关系失调,出现了氮肥增产效果有所下降,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茶叶品质降低的趋势,尤其是随着茶叶生产集约化的友辰,茶园施肥已由这去以增产为中心逐步向提高品质和效益为中心转化,因此茶园专用复合肥料受到茶区的重视.为了确保茶叶高产优质,1992-1995年我们在罗阳镇茶场,仙稔乡茶场以及茶叶专业户,重点户的茶园中,用茶叶专用复合肥进行了肥效试验,探讨其使用效果,为大面积茶园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一、提高茶叶产量。施用茶树专用肥与等氮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建立无公害生态茶园和发展无公害优质茶叶的必要性。指出只有保护优良的茶园生态环境 ,开展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主要采取农业、生物防治措施 ) ,才能减少对茶叶的污染 ,生产出无公害的优质茶叶。并对怎样建立无公害生态茶园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贮存过程中温度,含水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晓芳 《茶业通报》1992,14(1):26-30
茶叶在贮存期间,内含物质受环境影响会发生各种变化,从而导致茶叶色、香、味等感官质量指标降低即茶叶陈化。为防止或延缓茶叶陈化,许多学者曾做过一些单因素的研究。但温度、含水量等因素与茶叶品质之间综合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为此本试验采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温度、含水量等贮存环境因素与茶叶品质之间的综合关系,同时也考察了贮存环境因素与多酚类、水浸出物、茶黄素、茶红素以及茶褐素化学成份之间的综合关系,其目的为名优茶和普通茶贮存时提供若干科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