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1 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断 1.1 临床症状 犬吉氏巴贝斯虫病是一种血源性原虫病,这种病症主要是由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三种虫类引起的,这些虫能够在犬的红细胞当中寄生,患有这种病症的犬类会呈现出贫血、血红蛋白尿等方面的特征,而当病症较为严重时,则会导致犬类出现贫血、呕吐、腹泻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犬吉氏巴贝斯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原虫病,主要侵袭犬红细胞,造成红细胞破裂;病犬主要表现高热、贫血、呼吸困难、黄疸和血尿等。犬肠炎型细小病毒感染主要出现精神萎靡、呕吐腹泻、腹痛拱背、便血等症状。笔者对一例拉布拉多犬细小病毒与吉氏巴贝斯虫混合感染进行成功救治,由于救治及时,处理得当,治疗后恢复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犬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其病原体为巴贝斯虫或其他焦虫。临床上,本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高度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特征。犬巴贝斯虫病在我国目前发病越来越多。1病原特征据报道,引起本病的病原主要有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及韦氏巴贝斯虫。犬巴贝斯虫和吉氏巴贝斯虫的感染在我国常见,但韦氏巴贝斯虫在我国尚未见报道。1.1犬巴贝斯虫犬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虫体为梨形,一端尖,另一端圆,内有一个空泡,典型虫体大于1/5红  相似文献   

4.
南京地区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来,笔者在宠物门诊工作过程中,通过对161例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治与跟踪调查(治愈148只,死亡13只,治愈率达91.93%),总结出发病规律和治疗方案,发现本地区犬巴贝斯虫病主要是由吉氏巴贝斯虫和犬贝斯虫感染所致。其中由吉氏贝斯虫感染的病例为106例,由犬巴贝斯虫感染的病例为55例,未发现韦巴贝斯虫感染的病例。针对犬巴贝斯虫病的发病特点,提出了预防新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犬巴贝斯虫是通过蜱虫叮咬犬后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该病具有症状不典型、病程短、死亡率高等特点。随着工作犬野外作业使用的增加,尤其是到山林地环境中训练和使用工作的开展,工作犬极易感染巴贝斯虫。本文就野外环境下使用工作犬,如何做好巴贝斯虫的诊断与防治工作进行探讨。一、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犬巴贝斯虫病是由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1例青海藏獒犬巴贝斯虫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提出了使用特效杀虫药物,同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的治疗原则,以期为兽医临床防治巴贝斯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7,(4):668-670
选用健康本地杂种犬,分为2组,一组手术切除脾脏,另一组未经任何处理,然后2组犬人工静脉接种含犬吉氏巴贝斯虫的病犬血液,接种后观察临床症状、进行实验室检查(血涂片、血常规、病原的PCR检测),检测2组犬人工感染犬吉氏巴贝斯虫后的发病情况。结果显示,人工感染后2组犬均表现出自然感染犬吉氏巴贝斯虫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涂片中检测到犬吉氏巴贝斯虫虫体,血常规表现出严重的贫血,PCR能扩增出犬吉氏巴贝斯虫的基因片段。2组犬比较显示,切脾组的红细胞感染率和贫血程度均高于未切脾犬。本试验成功建立了犬吉氏巴贝斯虫人工感染方法,且脾切除后感染效果优于直接静脉感染。  相似文献   

8.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经蜱传播的急性发作的季节性血液原虫病,患犬临床上常以严重贫血、高热、消瘦、黄疸以及血红蛋白尿为特征。有研究表明巴贝斯虫病在野生动物上多为隐性感染,但在家养动物中则为阳性病例[1]。诊断犬巴贝斯虫病的常用方法有血涂片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和临床治疗法。临床中采用对症疗法杀死虫体,疗效最佳,但在发病早中期很难表现出临床症状,要借助其他方法进行确诊。大多数杀虫药有一  相似文献   

9.
正犬巴贝斯虫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顶复器门、孢子纲、梨形虫亚纲、梨形虫目、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巴贝斯虫。可以感染犬、狼、豺、狐等,寄生于动物的红细胞内。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我国各省皆有发病报道。通常以蜱虫为传播媒介,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春、秋季节,空气潮湿、温热多雨易促进蜱虫的生长发育,多发本病。犬巴贝斯虫病临床典型症状为溶血性贫血与溶血性黄疸,临床可因黄疸引起肝昏迷和神经症状,可因严重  相似文献   

10.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引起的血液原虫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病程短,死亡率高。目前该病在国内广泛分布,有蜱滋生的地方,春、夏、秋季均可发病,近年有流行和暴发的趋势。家养宠物犬常由于到草地牵遛或爬山而感染。2015年9月,我站门诊部收治一病犬。畜主介绍:该犬连续2d体温在39.3~40℃之间,其他未见异常。次日该犬精神  相似文献   

11.
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犬巴贝斯虫病是由犬巴贝斯虫(Babesia canis)、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和韦氏巴贝斯虫(B.vitalli)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所引起的血源性原虫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病程短,死亡率高。目前该病在国内广泛分布,有蜱滋生的地方,春、夏、秋季均可发病,近年有流行和暴发的趋势。家养宠物犬常由于到草地牵遛或爬山而感染。2003年8月17日,南京农业大学兽医院动物门诊收治了1例京巴公犬犬巴贝斯虫病。现将该病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一种蜱传性血液原虫病,由犬巴贝斯虫(Babesia canis)和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引起[1],其中犬巴贝斯虫可根据抗原性质、交叉免疫等将其分为3个亚种[2],即犬巴贝斯虫亚种(B.canis canis)、韦氏巴贝斯虫亚种(B.canis vogeli)和罗氏巴贝斯虫亚种(B.canis rossi)。患犬常表现为贫血、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现将1例警犬韦氏巴  相似文献   

13.
《养犬》2015,(2)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引起的经蜱传播的寄生血液红细胞内的原虫病。临床特征为严重贫血和血红蛋白缺乏。对犬、特别是军、警犬危害严重。犬巴贝斯虫属于原生生物界,顶复门,孢子虫纲,梨形虫目,巴贝斯虫科,巴贝斯虫属。引起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主要有3种,即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韦氏巴贝斯虫。1犬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红细胞内,虫体  相似文献   

14.
巴贝斯虫病为血源性原虫病,蜱为传播媒介,犬被叮咬后经过10~20 d潜伏期,潜伏期间患犬不表现黄疸及血红蛋白尿等示病症状,出现发烧、不规则间歇热、精神沉郁等症状,临床诊断中易判断为常见传染病而误诊。报告一例临床症状特异性低的犬巴贝斯虫感染病例,为犬巴贝斯虫病的及时救治、科学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巴贝斯虫病是以蜱作为传播媒介的血液原虫病。资料表明,在已知的70余种巴贝斯虫中,感染犬科动物的主要为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和魏氏巴贝斯虫。患犬临床上以贫血和发热为特征。1临床症状患犬10月龄,体重32 kg,体温39.5℃,其运动量减少,食欲低下,皮毛凌乱,尿液发黄,体表有蜱虫(见图1),眼结膜、齿龈等发白。2诊断2.1血推片检查患犬前肢静脉采血,推片,采用DIFF-QULK染色镜检。显微镜下见部分红细  相似文献   

16.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经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自从1910年Pattom首次在印度报道了犬的巴贝斯虫感染猎犬和豹以后,世界各地相继发现该虫。巴贝斯虫病在我国呈地方性流行,尤其在有蜱滋生的地区,春、夏、秋、冬季均可发病[1]。目前随着城市养犬数量增多,本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危害十分严重。犬巴贝斯虫主要寄生于犬的血液,引起犬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和脾脏肿大[2]。笔者通过血涂片、血液常规检验、生化检验、X射线检查并结合病史和  相似文献   

17.
犬巴贝斯虫病是经蜱传播的血液寄生虫病,其临床症状是高热、贫血、血红蛋白尿和脾肿大。通过血涂片检验,血常规检验并结合临床特征,对西安市103只宠物犬进行了巴贝斯虫的感染情况检测。结果显示,犬血液中巴贝斯虫的感染数为16例,占总数的15.53%,其中5月份的感染犬最多,为13例,占感染数的81.25%(13/16)。  相似文献   

18.
犬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犬的原虫寄生于犬红细胞内引起的溶血性、发热性疾病。该病是经蜱虫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对各种用途的犬均能造成严重的危害,患犬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低下、贫血、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本文就一例边境牧羊犬巴贝斯虫病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犬巴贝斯虫病是一种对犬危害较重的虫媒性血液原虫病,是由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原虫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引起的[1],主要病原为犬巴贝斯虫(B.ca-nis)、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和韦氏巴贝斯虫(B.vitlli)[2]。在我国已发现犬巴贝斯虫和犬吉氏巴贝斯  相似文献   

20.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一种经硬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严重贫血和高热为特征。犬巴贝斯虫病在我国报道很少,一般只在有蜱滋生的地区呈地方性流行,笔者近几年诊治多例犬巴贝斯虫病,经过不断探索,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将一典型病例介绍如下,供参考。1发病情况2015年12月2日,1只4岁雪纳瑞公犬(体重7.8 kg,肛温39.8℃)就诊。主诉:该犬自11月中下旬开始逐渐没有食欲,吐黄水,尿发黄,之后几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