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生物安全的提出 生物安全是近年来国外提出的有关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保护和提高畜禽群体健康的新理论。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是指在养猪生产过程中防制传染病人猪场.造成疫病流行的技术措施(包括致病性病原菌(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进入、增强自体免疫力和对已侵入的致病菌(毒)不能连续传染给其它猪只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和防疫免疫制度的建立等)和防止禁用、滥用抗生素及其它违禁药品,  相似文献   

2.
完善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有效控制猪群疫病,保护猪群健康的重要途径。恢复养猪生产,需要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作保障。在非洲猪瘟环境下,如何重建生物安全体系,有效评估和实施生物安全措施,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是猪场恢复生产所面对的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目前生物安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重建及实施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方法,包括现场调查评估、体系文件的完善、设施与设备的改进、员工的培训与执行、效果评估(包含实验室评估)与体系改进等,以此重新建立并逐步完善适合本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为恢复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3.
生物安全是猪场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猪场搞好生产的基本保障。猪场生物安全贯穿于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人员、物资、猪只、饲料、粪污等流转运输等。近两年的非洲猪瘟疫情使得很多生物安全设施和管理不健全的养殖场遭受灭顶之灾。为协助众多在疫情中遭受打击的规模养殖企业恢复生产,文章从更严格的生物安全角度出发,在传统猪场工艺设计的基础上,对猪场功能区设置、人员物料流线规划、进出场洗消设施配置等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艺技术方案,供养猪从业者在新建和改造猪场复养过程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实现猪场生物安全要在猪场建设、猪场生产及兽医卫生制度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保证猪健康正常生长,生产安全放心的猪肉及其产品,这些措施中猪场建没是基础,猪场生产是关键,猪场兽医卫生制度是保障。生物安全问题涉及到人与动物的生存与健康,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养殖业生物安全是全球生物安全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养殖业由散养方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改变,养殖场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具体到猪场生物安全涵盖了猪场建设、猪场生产及兽医卫生制度等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目的是切断猪病发生流行的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复杂联系和相互作用,使猪健康生长、发育和繁殖,生产出安全、合格和无公害的猪肉及其产品,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下面结合养猪实践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生物安全措施预防疾病被认为是改善动物生产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评估4个欧盟国家猪生产中生物安全措施的实施水平,并描述生物安全水平与猪场以及生产特征之间的可能关联。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比利时、法国、德国和瑞典进行了232个一点式猪场的横断面研究,通过基于风险评分工具Biocheck.UGent~(TM)(www.biocheck.ugent.be)描述和量化每个猪场的生物安全状况。通过猪场管理系统以及与猪场主面谈获得猪场的生产和管理特征,并分析其与生物安全水平的相关性,通过设计的—个因果关系路径来研究其统计学关联。结果显示许多猪场的生物安全状况都有很大改善空间。4个国家之间在内部和外部生物安全水平上均有显着差异(P0.01)。外部生物安全(即采取所有措施以防止疾病引入猪群)评分结果为:德国最高,法国最低。内部生物安全(即采取所有措施防止畜群疾病传播出去)评分结果显示瑞典最高,比利时最低,差异较大。与内部生物安全评分相比,外部生物安全评分普遍较高。疫苗防控所针对的病原体数量与内部生物安全状况显著相关,提示对疾病传播风险应采取更全面的预防性方法。较高的外部生物安全水平与每头母猪每年断奶仔猪数量增加有关。此外,断奶日龄和至断奶时仔猪死亡率与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量高度相关。生物安全水平与对某些疾病临床症状治疗的估计频率(代表该疾病发病率)负相关,该结果与生物安全水平较高则动物越健康的假设一致。这些发现促进了猪场生物安全状况的改善,并有助于讨论通过减少抗生素需求量来保护动物健康的其他替代方法。预防胜于治疗!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病毒定点清除场的生物安全管理与常规猪场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定点清除场环境中病毒的检测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提高猪群机体免疫力是此类猪场的管理重点。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和监测预警体系、储备充足的人才物资、加强饲养管理,是降低猪场病毒载量、提高猪群免疫力,实现猪场稳定生产、正常生产、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规模猪场(种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试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猪场生物安全指识别威胁养猪生产的风险因素,通过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加以控制,防止或阻断病原体侵入、侵袭猪群,确保养猪生产的健康、稳定。猪场生物安全包括外部生物安全和内部生物安全,外部生物安全主要是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可能性的载体传入场内和防止场内疫病向外传播;内部生物安全主要是控制场内病原在猪群间的循环。  相似文献   

8.
生物安全与猪的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安全”是近年来国外提出的有关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保护和提高畜禽群体健康的新理论。近年来,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关系到猪群的健康和遗传潜力的发挥而备受养猪生产者的关注,一些烈性传染病在某些猪场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这实际上是忽视了生物安全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生物安全技术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集约化养猪生产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从生物自身安全、兽医卫生管理、健康管理程序、环境与健康等方面阐述了生物安全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同时也为集约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就是通过各种手段以排除疫病威胁,保护猪群健康,保证猪场正常生产发展,发挥最大生产效益的方法的总称。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贯彻对疾病"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方针的主要体现,是生产绿色、安全、无公害畜产品的必由之路。这一观念正日益被广大畜牧业生产者所接受和重视。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控制;(2)人员的控制;(3)生产群的控制;(4)饲料、饮水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